原生还是桥接?5款USB3.0解决方案横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主板usb30一分二有用吗 原生还是桥接?5款USB3.0解决方案横评

原生还是桥接?5款USB3.0解决方案横评

2024-07-09 08: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原生USB3.0与桥接USB3.0概况一览回顶部

  前言:毫无疑问,USB2.0接口已经成为了个人电脑上用途最广、使用最方便的通用接口,它不仅可以连接随身听、数码相机、手机等设备进行充电和数据传输,还能连接USB声卡、USB网卡等设备来完善电脑的功能,手机平板等各种设备,如果不能支持USB连接,那可就是落后、保守了。

  2008年,USB3.0规范发布,至今已经有近3年历史,在这段时间里,主板上的USB3.0接口一直都是通过桥接第三方芯片来实现的。今年年中,AMD推出了第一款整合了USB3.0的芯片,AMD A75(Hudson D3),能够原生支持4个USB3.0接口,到底第三方的USB3.0接口相对原生的USB3.0接口在兼容性、传输性能、驱动支持等方面有没有区别?下面让我们一起通过测试来找出答案!

原生还是桥接?5款USB3.0解决方案横评

原生USB3.0与桥接USB3.0概况一览:

AMD A75芯片(又称Hudson D3)

  首先我们来看看AMD的A75芯片,AMD A75是今年AMD搭配APU推出的多款芯片中最高级的一款,除了能够原生支持6个SATA3.0接口之外,还能提供10个USB2.0和多达4个原生的USB3.0接口,成为了全球第一款整合了US3.0控制器的PC平台芯片。

AMD A55/A75规格对比(点击看大图)

  AMD一共推出了两款平台来搭配Llano APU,包括高端的A75平台和低端的A55平台。两款平台都是单芯片设计的,不再有南北桥的区分,AMD称之为“融聚控制器中枢(Fussion Chontroller Hub)”,简称“FCH”。A75与A55的主要区别就在于A75原生提供4个USB3.0接口,以及支持基于帧信息结构(FIS)的切换机制——前者相信不用解释,大家都懂的,后者则可以理解为SATA优化技术,能够提升磁盘性能。

NEC的USB3.0控制芯片

  NEC是USB3.0标准制定者之一,它在USB3.0标准公布的同时,率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USB3.0标准的主控芯片uPD720200,能够支持2个USB3.0接口。在祥硕、威盛等厂商的USB 3.0控制器推出之前,NEC的USB 3.0控制器垄断市场时间将近1年。

祥硕(Asmedia)的USB3.0控制芯片

  祥硕ASM 1042可以说是USB3.0控制芯片的后起之秀,能够提供2个USB3.0接口,具备良好的兼容性和优秀的驱动支持。

威盛(VIA)的USB3.0 HUB芯片

  威盛(VIA)的VLI  800是一款价格低廉的产品,只能提供1个USB3.0接口,当前在市场占有率方面还比较处于劣势,我们主要能在中低端主板上看到这款芯片。上图的是威盛的VLI 810芯片,是一个HUB芯片,用途是把单个USB3.0接口分成多个USB3.0接口来使用,我们能在一些中高端主板上看到这款芯片。

钰创(EtronTech)的USB3.0控制芯片

  钰创的EJ168A USB3.0控制芯片是以上多款控制芯片中最大块头的一款,价格也比较低廉,而且能够支持2个USB2.0接口,性能表现方面也没有问题,因此这款芯片出来后威盛的USB3.0控制芯片就没有什么市场空间了。

2评测说明与驱动兼容测试回顶部

评测平台介绍:

硬件平台 CPU

AMD A8-3850 Intel i7 2600K

主板 精英 H67H2-M (钰创方案) 磐正 IH61MX-Q7 (威盛方案) 技嘉 Z68X-UD7-B3 (NEC方案) 华擎 A75 Extreme6 (祥硕方案/A75原生) 昂达 A75T魔固版 (A75原生) 内存 DDR3-1333 2GB×2 8-8-8-24 硬盘 日立 1TB 艾美加 eGo系列 2.5'抗震移动硬盘 500G 金士顿 SSDNow SV100-S2 128G 显卡

技嘉 GV-N560OC-1GI

软件平台 系统软件   Win7 64位旗舰版 SP1 祥硕驱动 1.12.5.0 NEC驱动 2.1.16.0 钰创驱动 1.0.0.0101/1.0.0.0097 威盛驱动 6.1.7600.0133 A75 驱动 8.86RC2 评测软件

Crystal Disk Mark 3.0.1 X64 ATTO Disk Benchmark 2.46 FastCopy2.08

  本次评测主要关注原生USB3.0接口与桥接的第三方USB3.0接口在驱动支持、性能表现和兼容性方面的区别,因此平台上我们选择的是CPU性能和GPU性能都最大化的搭配,以避免有任何来自这两方面的不良影响。

  磁盘方面,我们选择了两个USB3.0设备,包括一个2.5寸移动硬盘(机械硬盘)和一个接着SSD的ORICO 9618SUS硬盘座。我们以前者为主要设备,毕竟SSD短时间内都不会是主流,对机械硬盘的兼容性和传输性能才是主流用户最应该关注的地方。同时,为了对比原生USB3.相对USB2.0的进步幅度,我们还把相关设备接到USB2.0接口上进行测试。

  测试软件方面,我们选择了Crystal Disk Mark和ATTO Disk Benchmark 作为理论性能参考,而着重用Fastcopy进行测试。我们把Fastcopy测试分成本地硬盘到移动硬盘(传出)、移动硬盘到本地硬盘(传入)两种情况,然后再按大文件传输和小文件传输各分成2种,因此一共分为4种情况。

驱动安装与兼容性:

  直到Win7 SP1为止,还没有Windows系统是自带USB3.0驱动的,因此都需要安装相关驱动才能使用USB3.0接口。

  驱动版本上来说,我们选择的基本上都是最新版的驱动,这些驱动大部分都能够很快地正确安装并识别使用,大部分都不需要重启。特例是钰创的驱动,我们在使用最新版的1.0.0.0101遇到了比较大的问题,移动硬盘要么不识别,要么花很长时间才识别,严重时更是测试中途,乃至删除文件中途,突然断掉,卡住不能操作了,在使用较旧版本的1.0.0.0097驱动后,问题才得到解决。近似的,威盛的驱动也有识别慢的问题,不过非常轻微。

  换个角度,看驱动解压后的大小。AMD A75驱动是最大的一个,解压后足足有94.2MB,不过实际上的真正用到Win7 64位的USB3.0驱动,只有1.7MB而已。驱动最小的是是祥硕,仅4.04MB,不过这个是单文件安装包,所以不能通过“设备管理器”手动更新来安装驱动。其他的,NEC驱动为单文件安装包,8.30MB;钰创驱动为多文件安装包,8.18MB;威盛驱动为多文件安装包,18.7MB.

  总体来看,AMD的驱动还是可以接受的,反正我们并没有多少选择;而第三方芯片中祥硕的驱动是比较让人满意的,尺寸小,安装容易,而且稳定性好。

3Crystal Disk Mark理论性能测试回顶部

Crystal Disk Mark理论性能测试:

  CrystalDiskMark软件是一个测试你的硬盘或者存储设备的小巧工具,简单易于操作的界面让你随时可以测试你的存储设备,测试存储设备大小和测试数字都可以选择,还可测试可读和可写的速度。

USB2.0接口

A75原生USB3.0

NEC的USB3.0

祥硕的USB3.0

威盛的USB3.0

钰创的USB3.0

CrystalDiskMark测试成绩总结

  测试小结:A75原生USB3.0的测试成绩是USB2.0成绩的两倍有多,性能提升非常明显;而与第三方桥接芯片相比,A75原生USB3.0并没有占到优势,反而有些许落后,不过差距之小简直都可以忽略。

4ATTO Disk Benchmark理论性能测试回顶部

 ATTO Disk Benchmark理论性能测试: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简单易用的磁盘传输速率检测软件,可以用来检测硬盘、U盘、存储卡及其它可移动磁盘的读取及写入速率。该软件使用了不同大小的数据测试包,数据包按0.5K、1.0K、 2.0K直到到8192.0KB进行分别读写测试,测试完成后数据用柱状图的形式表达出来,很好的说明了文件大小比例不同对磁盘速度的影响。

USB3.0接口

A75原生USB3.0

NEC的USB3.0

祥硕的USB3.0

威盛的USB3.0

钰创的USB3.0

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成绩总结

  测试小结:在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中,A75原生USB3.0还是获得了比USB2.0高一倍有多的成绩,原生USB3.0与第三方USB3.0几乎看不出区别。

5Fastcopy测试之大文件传出回顶部

Fastcopy测试之大文件传出:

  Fastcopy,是一个以优秀的文件复制工具,其复制速度比Windows自带的复制功能要快得多,因此该软件也被喻为最快的文件复制工具。我们用它进行文件复制测试,毕竟复制操作是用户平时用得最多的写入操作之一,测试结果能较真实反应出磁盘在复制操作中的性能差距。

USB2.0接口

A75原生USB3.0

 祥硕的USB3.0

威盛的USB3.0

祥硕的USB3.0

钰创的USB3.0

Fastcopy文件传出测试成绩

  测试小结:和理论测试一样,原生USB3.0接口的大文件传输成绩和第三方芯片基本持平,相对USB2.0提升达100%以上。

6Fastcopy测试之小文件传出回顶部

Fastcopy测试之小文件传出:

USB2.0接口

A75原生USB3.0接口

NEC的USB3.0

祥硕的USB3.0

威盛的USB3.0

钰创的USB3.0

Fastcopy文件传出测试成绩

  测试小结:在大批量小文件传输测试中,没有任何USB3.0接口获得了2倍于USB2.0的成绩,也许是受限于移动硬盘的写入速度有限;横向对比来看,各USB3.0接口成绩基本没有区别,原生USB3.0还是保持小幅度落后。

7Fastcopy测试之大文件传入回顶部

Fastcopy测试之大文件传入:

USB2.0接口

A75原生USB3.0

NEC的USB3.0

祥硕的USB3.0

威盛的USB3.0

钰创的USB3.0

Fastcopy文件传入测试成绩

  测试小结:和大文件传出测试一样,原生USB3.0接口的大文件传输成绩和第三方芯片基本持平,相对USB2.0提升达100%以上。

8Fastcopy测试之小文件传入回顶部

Fastcopy测试之小文件传入:

USB2.0接口

A75原生USB3.0

NEC的USB3.0

祥硕的USB3.0

威盛的USB3.0

钰创的USB3.0

 Fastcopy文件传入测试成绩

  测试小结:测试成绩基本上都可以预料到了,USB3.0接口普遍取得了两倍于USB2.0接口的成绩,不过原生USB3.0在这里的表现不大好,很可能是当前的驱动优化还没有做好。

9原生USB3.0+SSD测试及评测室总结回顶部

 原生USB3.0+SSD性能测试:

---------------------------------------------------

此前我们曾经进行过第三方USB3.0+SSD的性能测试,如果你还没看过,请猛击以下链接:比比谁最快 5款USB3.0解决方案速度大PK//diy.pconline.com.cn/main/reviews/1103/2361714.html

---------------------------------------------------

  下面的测试是原生USB3.0搭配一个插在USB3.0硬盘座上的SSD进行的,除了用以检测兼容性,还用于测试原生USB3.0的性能极限。我们选用的具体硬件是ORICO 9618SUS硬盘座 + 金士顿 SSDNow SV100-S2 128G,金士顿 SSDNow SV100-S2 128G标称最高读取速度是250MB/s,写入速度是230MB/s.

Crystal Disk Mark:173.2M读取/165.7M写入

ATTO Disk Benchmark:144.0M读取/152.7M写入

 大/小文件传出:124.1MB/s & 80.8MB/s

 大/小文件传入:119.9MB/s & 96.1MB/s

  测试小结:理论测试来看,原生USB3.0接口能够发挥大部分性能,不过实际文件传入/传出测试表现则没有那么好,大文件读写成绩基本上等于标称值一半,小文件读写则更差一点,这样的成绩还比不上我们之前的第三方USB3.0+SSD的测试的成绩,看来当前原生USB3.0的驱动优化还需要继续完善。

PConline评测室总结:

1、测试结果汇总

测试结果汇总   驱动大小(MB) 兼容性 理论性能 大文件读写 小文件读写 A75原生 94.2 优秀 优秀 良好 一般 NEC芯片 8.30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祥硕芯片 4.04 优秀 优秀 优秀 优秀 威盛芯片 18.7 一般 优秀 优秀 优秀 钰创芯片 8.18 较差 优秀 优秀 优秀

  现在的Windows操作系统还没有自带任何USB3.0驱动,因此所有芯片都需要装驱动,其中最容易解决的是祥硕的芯片,A75的安装包虽然大,但是毕竟这是可以用于多款平台多个组件的安装包,因此还可以接受;兼容性方面,除了威盛和钰创可能有点问题,其他都比较不错;而用户最关心的性能方面,当前A75的驱动可能还不大完善,表现出来的性能和其他几款USB3.0芯片还有差距,不过相信日后驱动优化后问题会得到解决。

2、USB2.0还将长期存在

USB3.0 VS USB2.0

   一般USB2.0接口的最大传输速度基本上就40MB/s左右,最大供电输出仅500mA,相对于USB3.0最高150MB/s上下的传输速度和最高900mA的最大供电,规格上完全落后了。但这并不意味着USB2.0会在短期内被USB3.0所取代,一来是因为现在很多设备用的都是USB2.0标准,二来更是因为USB3.0在数量上处于劣势——A75原生支持4个USB3.0,而一般桥接芯片也就2个,与USB2.0动则10个有多的规模相比,暂时还难成气候,USB3.0和2.0并存的局面将长期存在。

3、全民USB3.0时代还没到来

原生USB3.0与桥接USB3.0

  从兼容性方面来看,A75为代表的原生USB3.0普及起来会更加容易,更可能得到硬件厂商的支持,因此兼容性占优势;驱动支持方面,原生USB3.0主要来自AMD或者Intel,驱动更新方面当然是不用担心的;性能表现方面,当前驱动下的A75原生USB3.0与桥接的第三方芯片还有差距,但是非常小,而且后期还有驱动完善的潜力,因此性能差距基本上可以忽略;其次,第三方芯片需要花钱购买,而原生的USB3.0由主板自带,不再额外付钱,原生更省钱。

  几方面总结来看,第三方USB3.0芯片被原生USB3.0芯片消灭,不过是时间上的问题。换个角度看,由于当前原生USB3.0数量比较有限,因此短期内我们还可能继续看到USB3.0和USB2.0并存,以及原生USB3.0和桥接USB3.0并存的情况,全民USB3.0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