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咏: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珍贵视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主持春晚最多的是哪个主持人啊图片大全 李咏: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珍贵视频)

李咏: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珍贵视频)

2024-06-27 03: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世事无常,生者如斯,逝者安息。

一时间,大家都难以接受这个悲痛的消息。

还记得,那时候每周都会和家人守在电视机前,看《非常6+1》.......

还记得,每次都很期待节目中“砸金蛋”的环节......

还记得,他在主持春晚时,那熠熠光彩的身影......

从最开始的卷发,到后来短发“男神”;

从央视,到网综。

一幕幕,似乎只要说起,就有画面自动从脑海弹出。

“梦想中国”重庆分赛区选拔新闻发布会。李咏、伍思凯 / 视觉中国 2006.4.16

李咏、王小丫探班《开心辞典》男主持训练营 / 视觉中国 2006

李咏主持的央视平民选秀节目《非常6+1》正式改版 / 视觉中国 2006.3.4

北京,2006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排练 / 视觉中国 2006.1.18

李咏《幸运52》下课 《非常6+1》面临调整和淡出 / 视觉中国 2008

北京,《咏乐汇》录制 / 视觉中国 2010.8

2013年央视春晚布主持人李咏、董卿 / 视觉中国 2013

公益舞蹈秀《舞出我人生》发布会现场 / 视觉中国 2013

《超级演说家》第二季新闻发布会。林志颖,鲁豫,李咏 / 视觉中国 2014.3

湖南长沙,2016超级女声总决赛第三场“17进15”赛 / 视觉中国 2016.7.16

李咏综艺节目歌曲串烧 / 《中国新歌声》2016.8

北京,2018尖叫之夜红毯,李咏新造型亮相 / 视觉中国 2017.12.2

可是人生啊,总是诸多变化无常。

或许就像网友所说,成长的一个标志就是:

你要不停地去面对越来越多自己从小到大都很熟悉、很喜欢的明星去世的消息。

而“这个经典的手势,注定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回忆”。

2013年3月,45岁的李咏离开了央视。

在此之前,他已经在央视工作了22年。

因为工作压力,他曾是去台里医务室买安眠药最多的人。

最严重的时候,他每天能吞下一板。

2015年7月,在录制节目《绝密往事》时,李咏身体突发不适,呕吐不止,致使当天的工作一度暂停。

但为了不耽误进度,李咏休息了一会儿,坚持录完了那期节目,第二天仍准时到达节目现场。

一旁的工作人员看在眼里,十分为他担心。

2016年,李咏将接替华少担任《中国好声音》的主持人。

一出场,观众质疑李咏无法与后辈“中国好舌头”华少pk语速,“10次口播8次卡壳”。

李咏回应说,“得让观众听清楚。”

李咏在节目中开嗓献唱

“《好声音》的广告词是要看大字报的,多少年来我不习惯读大字报,我都是靠背,这突然让我看,走神走得真是一塌糊涂!”

但他也尝试着在让自己适应这个时代。

节目组告诉李咏,“好声音”的录制节奏比较辛苦、需要熬夜。

李咏笑着说:“我得去健身了”,还表示,夫人哈文在他来之前,已经特意嘱咐他注意休息。

在采访中,主持人问李咏,离开央视后的生活。

他说,现在心态好了,终于不用再吃安眠药了。

他透露自己开始健身,雷打不动地每天去健身房待上一个小时。

“大家对你的印象还停留在《非常6+1》,会觉得委屈吗?”

李咏回答:别人还老想我过去那些节目,那可能是因为,我现在做得还不够好。

李咏主持了一档网综《偶像就该酱婶》。新京报来采访,他说自己第一次做网综,多少还是会有些老习惯改不了。

比如节目中出现“逗逼”这个词时,他要改成更加正确的“逗比”。

大家笑话他“装”。

《偶像就该酱婶》节目花絮 / 视觉中国

很多人都以为他生活得更加健康、也更加快乐。

但在2017年3月,李咏的一组近照却令很多网友大呼意外。

照片中的他,骨瘦如柴、面容憔悴,很多网友表示很心疼:“别太累了,要多注意身体!”

那段时间,有网友爆料,李咏一家三口已经定居美国,还称偶尔还会被拍到在美国街头游玩。

一时间,网络上出现了很多不好的声音,质疑批评纷至沓来。

他和妻女没有过多的解释。

哈文只在微博一条评论中,回复了一句“木有”,对移民的传闻进行了否认。

推算一下时间,这时候,李咏已经被诊断患上癌症,去到美国,很可能是为了治疗。

节目之外,李咏是个非常眷恋家庭的人。

有次别人问他,女儿和老婆谁更重要。

他说:你让我怎么分呢?俩都重要,我谁都离不开,俩都是我奶奶。但看到她们在我身边熟睡时,我感到非常安慰。女儿是我的情人,我的夫人是我的真情人。

《芭莎男士》中国品位成功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李咏一家出席 / 视觉中国 2009.12.4

情人节、结婚纪念日,每个特殊的日子,他们都用心过。

微博喊话银婚,没等到珍珠婚

婚后10年,因为和妻子哈文忙于工作,两人一直没要孩子。

直到2001年,李咏突然说:“我们家要有个孩子就好了。”

之后不久,哈文怀孕。

女儿3个月大的时候,李咏第一次通过机械听到了胎心跳动的声音。

从那天起,他开始每天为女儿写一篇宝宝日记,多年来从未间断。

他说,要一直写到女儿出嫁的那一天,再把日记交给女儿。

“我把世界上所有的好都给了我的女儿,想着法地宠、变着样地爱,终于把她培养成了全世界最聪明、最幸福、最快乐、最漂亮的女孩。”

在《超级演说家》第二期,他做了一次现场演说,也是关于女儿:

我的情敌那小子他在什么地方,他在干什么,或许他正抱着奶瓶,傻了吧叽的在嘬奶;

真的有一天,他就连黄道吉日都不选,直接到我家来,冲我嘿嘿一乐,“我要把你女儿带走了。”

有了女儿之后,我对所有男孩都看不上了。

但此时此刻,我将以我女儿前世情人、你小子今世丈人的身份跟你唠叨唠叨,就当给你提几条要求吧:

第一你得健康,即便将来你的肩膀不够宽厚,但一定要让我女儿靠得踏实。

第二你得聪明,你小子这聪明早晚有一天会告诉你,明天会比今天好。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你得有爱,在你爱的世界当中,永远摆在第一位的是你的爱人,我的女儿,这一点很重要,你一定要记清楚。

如果有一天,你有了足够的爱,有了足够的实力,欢迎你来到我的家,至于咱们爷俩儿决斗不决斗,那就再说了。

关于自己疼爱了多年的女儿,他有很多未完成的事:

那个让他“看得上”的男孩还没出现,他没法把女儿亲自托付给他;也没法把写了多年的日记,在女儿婚礼这天交给她。

哈文微博晒出父女俩的周末,网友评论猜测李咏拎着的是女儿换下来的旧鞋

李咏出版过自传,取名《咏远有李》。

面对媒体的追问,他说:“我只想偷偷摸摸干点事而已。《咏远有李》就是一件偷偷摸摸的事,它的确说了一点事,都是我四十岁以前的事儿。”

“就想在四十不惑的时候,留点儿自己的东西。”

李咏在其中谈到了自己进央视的经历,他认为自己能进央视是走了“狗屎运”。

“世界上确实有‘狗屎运’这种东西存在,我李咏,何德何能?”

除了事业,自传中更多的,是李咏和家人相处的片段与趣事。

例如,妻子哈文怀孕以后,到医院检查发现怀的是个女孩儿。

某天深夜,李咏忽然打开灯,对哈文说:“老婆,你看着我,看着我的脸。”

“看什么呀?”

“你说就我这张脸,扎俩小辫儿,那得什么样儿啊?闺女长大了还不怨我一辈子?”

这些都是很小的事情,一点都不特殊,可字里行间,都透露着他对家庭的珍爱和眷恋。

哈文生日时曾发微博说:

“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我的小确幸。生日愿望:希望世界和平!”

而现在,三个人,只剩下母女二人:

“他才五十岁,还没有活到自己的‘幸运52’。”

2016年的时候,有网友在微博中晒出了一张老照片:

“一张16年前央视主持人的合影照,看看都有谁?”

图片来源:微博

这些熟悉的面孔,让不少人都感叹:“岁月不饶人”。

也有人调侃说:只有咏哥青春依旧,咏哥才是“不老男神”。

如今,“不老男神”也离开了。

他生前的最后一条微博,是在去年感恩节这天发的。

那时候他已经检查出癌症,却依然感恩:感恩妻子,女儿,也感恩所有人。

图片来源:微博@李咏

就在李咏生病期间,哈文每天都会发一条微博,起初是“早安”,后来是“早”,没有一天停止。

起初无人在意,如今,看懂了,却感到深深的无奈。

谁能想象哈文在这些日子里,内心经历了怎样痛苦的煎熬,又做过多少次痛苦的挣扎,伪装过多少次坚强,偷偷流过多少眼泪。

而这所有的悲伤,外人能看到的,却只有一行淡定的“在美国,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2018年10月25日凌晨5点20分,永失我爱……”

以前我们总觉得,爱一个人是细水长流,是天长地久,以至于我们的大脑产生了一种错觉,日子很长,人生很慢,爱一个人可以慢慢来。却不知道,时间从来不等你,有些事,你不抓紧,它就错过了;有些人,你不抓紧,他就走开了。

生命来来往往,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成为永恒,即便他爱你如生命,也有一天会突然离你而去。

在疾病面前,再多的钱都显得苍白无力,再多的爱也无济于事。

我希望你真的要好好珍惜身边的人,好好陪伴每一个在乎你的人,好好爱那些对你好的人。

因为我们永远都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

他离开得突然又安静,就像他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演讲中说的那样:

“我会找一个安静的地方,静静地待着,我不会有道歉,也不会有离别,更不会有抱怨,我只会有感谢……所有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感谢你们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CCTV《开门大吉》《国家宝藏》制片人、总导演

愿天堂从此多一个亦庄亦谐的声音:我是主持人李咏,下期节目再见。

来源 漫漫说

阅读原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心中祈 咏哥一路走好!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