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到底|App“摇一摇”开屏广告屡禁不止被法学院学生起诉 法院驳回诉讼前公司已整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主力实时操作跟踪怎么设置 追踪到底|App“摇一摇”开屏广告屡禁不止被法学院学生起诉 法院驳回诉讼前公司已整改

追踪到底|App“摇一摇”开屏广告屡禁不止被法学院学生起诉 法院驳回诉讼前公司已整改

2023-06-21 07: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封面新闻记者 宋潇

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大二学生张语格起诉贴吧开屏广告“摇一摇”无法关闭一事,近日在广州互联网法院一审判决,法院驳回了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但在这个结果出来之前,贴吧所属公司已经做出整改,增设了“摇一摇”广告的关闭功能。

某APP增设了关闭功能

法学生起诉“摇一摇”广告无法关闭

法院驳回诉讼前APP增设关闭功能

据媒体披露信息显示,原告张语格是一名法学生,在2022年,张语格和9名同学调研了13款市面上常见App的广告模式后发现,不少APP都设置了“摇一摇”广告,但是唯独该贴吧没有提供关闭功能。

部分APP的开屏广告 “摇一摇”可关闭

张语格说,这损害“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她作为用户无法在设置中自主关闭,尤其是无意摇动手机触发广告跳转,违背了消费者的主观意愿,这就侵犯到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另外,“摇一摇”广告离不开运动传感器数据的调用,如果能够论证传感器数据属于个人信息范畴。

她起诉后,2022年10月22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受理了该案。

在庭审中,原告还表示,贴吧并未申请访问原告张语格手机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的权限,却在弹出广告时读取了原告手机中相关权限。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信息属于原告的个人信息。所属公司未经允许,调取原告手机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访问权限的行为,侵害了原告的个人信息权益及隐私权。因此,被告侵害了原告的自主选择权、个人信息权益以及隐私权。

部分APP的开屏广告 “摇一摇”可关闭

最终,法院认定被告侵害了张语格的个人信息权益以及自主选择权,但在开庭前,被告公司对被起诉的技术设置做出了整改,因而法院驳回了张语格的全部诉讼请求。

“摇一摇”广告并非首次被投诉

有调查显示92%消费者对这类广告感到厌恶

记者梳理发现,实际上,在这之前,很多APP都存在“摇一摇”的广告模式,或者在一些APP的开机屏广告中,有几秒钟的广告时间,用户在使用APP相应功能时,必须接受这些广告的时间,但有消费者表示,这些广告对自己无用,且本身内容就存在粗制滥造的情况,希望能够将其删除。

而他们想要关闭的时候,却发现,这些广告无法关闭,消费者只能被动地接受广告。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曾发文指出,调研发现消费者在投诉时均反映,当打开一些App出现开屏广告界面时,只要稍有摇晃,就会自动进入广告页面。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某些“摇一摇”开屏广告极易触发,消费者拿手机时稍有不稳、走路时重心稍微起伏或者乘车时稍有颠簸,可能都会触发“点击广告”的效果,被迫跳转。商家以误导方式诱使用户进入广告页面,变相强迫消费者观看广告的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其官方微信公众号组织的投票调查显示,有68%的消费者经常遇到“摇一摇”开屏广告,92%的消费者对这类广告感到厌恶。

江苏省消保委官方微信公众号组织的投票调查显示,有68%的消费者经常遇到“摇一摇”开屏广告,92%的消费者对这类广告感到厌恶。

封面新闻记者还查询发现,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第九条提出“不得以欺骗、误导方式诱使用户点击广告。”2021年7月26日,工信部启动了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整治应用软件启动弹窗欺骗误导用户、强制提供个性化服务等问题,包括弹窗整屏为跳转链接、定向推送时提供虚假关闭按钮等场景。

2023年2月27日,工信部也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的通知》,《通知》重点就包括,不得频繁弹窗干扰用户正常使用,或利用“全屏热力图”、高灵敏度“摇一摇”等易造成误触发的方式诱导用户操作。对落实上述要求不到位或出现违规行为的,依法采取责令限期整改、向社会公告、组织下架等措施,严肃问责查处。

参与方式

2、打开“封面新闻”客户端,点击进入青蕉页面#云求助-云投诉#话题在线留言互动。

3、可以通过封面新闻的官方微博、微信或抖音账号,以及青蕉视频官方微博进行留言,发起求助。

4、您还可以拨打热线028—86969110,进行求助。

所有求助内容,经编辑审核通过后,即视为发布成功。

封面新闻将24小时实时解答、跟进,并提供相关协助(为保护隐私,相关信息将会保密,请放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