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高校思政课的“南航徐川”样本:他为什么走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为什么走红 央视网:高校思政课的“南航徐川”样本:他为什么走红?

央视网:高校思政课的“南航徐川”样本:他为什么走红?

2024-07-05 22: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线上互动,线下交流,同学们遇到徐川老师有说不完的话。

    央视网讯(记者 孔华)今年4月,一位大学生在“南航徐川”微信公号留言:“最近很困惑,我有资格被发展为党员,但是我还没有想好。你怎么看?” 4月27日,“南航徐川”刊发《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答复。这篇文章随即被人民日报、团中央官微转发、300多家微信公号转载,点击率很快超过10万+。对此,文章作者,南京航天航空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党委副书记徐川说,“压根没有想到这篇文章传阅率会这么高,完全是个意外。”

 

    但事实上,“南航徐川”的走红并不意外。

 

为什么入党?“南航徐川”写到学生心坎里

 

  “有很多同学一谈入党动机都是套话连篇,动不动就‘从小爷爷对我说’:从小爷爷对我说,吃水不忘打井人;从小爷爷教育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小爷爷告诉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我一度深深地怀疑,大家拥有同一个爷爷。”

  这是文章《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里,徐川的部分答复,诙谐幽默。 

  徐川2013年3月开通微博,2015年1月1日开通微信公众号,如今“南航徐川”的粉丝已达5万多人。之前还写博客。“同学们在哪,我就在哪。”

  “我是中国唯一活着的公众号,因为我能做到每一条留言都回复。”地铁上、校车上,办公室、书房里,每天,少则,三四十条,多则,三四百条留言,徐川都一一回复;三四十分钟很正常,三四个小时也是常事。

  “付出多少并不重要,有多少投射才重要。”徐川说,他并不能给出每个问题最正确的答案,他希望能启发同学独立思考。每隔一段时间,徐川把同学们问得比较集中的问题整理出来,形成《答学生问》,现在已经有了二十二期问答,《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当中第二十问。

  “写这篇文章也是一次自我梳理的过程,从源头认真梳理、整理自己的想法,从而坚定自己的信仰。强大的信仰建立不是一蹴而就,肯定有反复和曲折。”徐川说,其实自己入党后,也曾经遇到过很多同学类似的困惑,在感同身受的他只需要耐心倾听,像朋友那样跟同学们聊一聊。

  “大一党课考试没过(当时32个同学考试,只有2个同学过了),由于四年后也就是考研后才有第二次机会考,所以就想放弃。看了《我为什么加入共产党》后,重新燃起了入党的志向。”南航能源与动力学院大二学生陈城说。

  “我高中时入党,当时动机很单纯,就是证明自己很优秀。到了大学就有点迷茫和误解,大家都很优秀,是党员又能怎么样,跟大家有什么区别?川哥写了《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我看了好几篇,写到我心坎了,感觉这是川哥帮我出手写得。”学生兰天皓说,告别青葱岁月单纯的入党动机,他了解到做个合格党员的意义所在,那就是为同学服务,奉献自己,燃烧青春。

 

当代思政工作怎么做?“南航徐川”的样本意义

 

  当代大学生和青年人群特立独行,不喜欢说教灌输,他们的思政工作怎么做是许多高校都在探索的问题。“南航徐川”无疑是成功的样本之一。

  2008年入职南航,8年来,徐川历任辅导员、学生处处长助理、校团委书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他天天跟同学打交道,线上互动、线下交流,在全国百所高校讲了100多场讲座,辅导学生超过20万人,粉丝遍布全国300多个城市。

  徐川每年阅读量超过100本,他喜欢到书中帮同学们找方法、找路径,“我发现很多好的细节、动人的故事在教科书中沉睡,我只不过用同学们喜欢的方式,结合流行语,把他们呈现出来。”

  在“南航徐川”微信和微博《答学生问》里,爱情、友情、考研、保送、心理、信仰……各种问题扑面而来,徐川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一一回答,而且这些答复都在24小时内“送达”。

  “我跟同学们跨越大半个中国做了一个公益环保项目,原本以为会得大奖,结果由于我在答辩环节没有准备好,只得了三等奖,我好内疚、甚至有负罪感。凌晨两点半,我在‘南航徐川’上留言,他早上9:20给我回复:‘志愿服务不在于最终的结果,而在于参与过程中自己及对方的成长;行善,既能影响他人,也是内心净化的过程。’看了他的回复,我顿时轻松了很多。”陈城从背包拿出徐川老师刚刚出版的新书说,真的没有想到徐川老师会那么快回复,从此他成了坚定的“川粉”。 

  南航能源与动力学院杨悦同学说,“比如,他说‘大家知道吗,结婚,过去写成结昏,为什么是昏,难道头脑发昏就结婚?’他总是用很轻松、幽默的方式带我们跟传统历史文化串串门、认认亲。” 

  南航党委书记郑永安说,“现在已经不能单纯地用学生的分数来考察学习效果,而是要看学生在思想深处对知识、理想和信念接受了多少。徐川老师从不回避学生的任何问题,他从不灌输一种理论或结论,他总是强调一种方法,一种解决问题的路径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他不是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多的是跟同学互动。这种交互式教学方式取代了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培养了信仰更加坚定的工程师和专业技术人员。”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