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将至,老人说:今年“清明逢戊戌,上坟不添土”,有道理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为什么说今年清明节不上坟 清明节将至,老人说:今年“清明逢戊戌,上坟不添土”,有道理吗

清明节将至,老人说:今年“清明逢戊戌,上坟不添土”,有道理吗

2024-06-26 16: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戊日”有哪些说法?

戊日是道教的一个重要术语,被视为仙道的禁忌,通俗地称之为“戊日”或“逢戊”。在道教中,戊日分为“明戊”和“暗戊”。

明戊指的是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这六天,而暗戊则根据口诀确定,每个月份的暗戊日都不同。在戊日里,道教规定道观不可以焚香、诵经、朝真,也不能使用法器或进行斋醮科仪等活动。

戊日的这些禁忌源于古代的阴阳五行和天干地支的理论。戊日被认为是天地阴阳交汇的日子,动土、修建等行为可能会冒犯阴阳之禁忌,导致不利的影响。因此,人们会避免在这些日子进行与土地有关的工作,以免触犯神灵,招来灾祸。

此外,还有一些关于戊日的传说和讲究。比如,有传说认为在戊日动土会触犯地母娘娘,导致水泽不降、百谷不收,甚至影响人的寿命和后代。因此,人们在戊日会特别小心谨慎,避免进行任何可能冒犯神灵的行为。

关于此说法,民间还流传着一个传说,相传在汉武帝时期,他对于长生不老和神仙之道有着浓厚的兴趣。相传他曾询问西王母关于世间虫蝗水旱之灾的缘由。

西王母告诉他,这些灾害都是因为人们在四季之内的戊日里,犁锄田地,冒犯了阴阳之禁忌,导致水泽不降,百谷不收,百姓遭受饥荒。因此,她强调了戊日不可动土的重要性,以免触犯神灵,带来灾难。

清明节在“戊日”,到底能不能添土?

古代的日期是以天干地支来划分的,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相配,每六十个一循环,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

其中一共有六个含戊的日期,分别是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在这六个戊日,是不能动土的。

清明节是重要的祭祀节日,人们通常会在这一天扫墓祭祖,为祖先的坟墓添土。但如果清明节恰逢戊日,那么根据传统习俗,人们会避免进行添土或动土的活动,以免触犯神灵,带来不利的影响。

今年清明节是“戊戌日”,属于“戊日”

“戊日”的计算主要基于天干地支的纪日法。在古代,人们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来纪日,六十年为一个循环。

在循环过程中,会出现6个“戊日”,分别是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而今年清明节当天是戊戌日,所以也是戊日。

按照上述内容,戊日当天不能添土,而今年清明节当天是“戊戌日”,于是就有了“清明逢戊戌,上坟不添土”的说法。

但是,要注意了,从如今社会角度来看,这些说法或禁忌并没有科学依据,很多人对此已经淡忘,尤其是年轻人,可能都没听过这些说法,更没有禁忌之说了。

不过,如今在一些农村地区,这种禁忌还存在着,体现了对于亲人的敬畏以及生活的美好愿景。

笔者个人观点,可以理性看待这个问题,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面对生活。对此,你怎么看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