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碳目标”?它是如何产生的?实现“双碳目标”有什么意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为什么叫双探 什么是“双碳目标”?它是如何产生的?实现“双碳目标”有什么意义?

什么是“双碳目标”?它是如何产生的?实现“双碳目标”有什么意义?

2024-03-07 13: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什么是“双碳目标”?它是如何产生的?实现“双碳目标”有什么意义? 作者:碳排放资讯小编 发布时间:2022-08-15 18:50

什么是“双碳目标”?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碳达峰,就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碳中和,就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人为活动直接和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与其通过植树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实现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简单来说,就是产生了多少“碳”量,就要通过某些方式来削减或者消除这些“碳”量对环境的影响,实现自身“零排放”。

  双碳是中国提出的两个阶段碳减排奋斗目标(简称“双碳”战略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实现碳中和。

“双碳目标”是在什么背景下产生的?

  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力争 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

  2021年5月26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

  2021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发布。作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的“1”,意见为碳达峰碳中和这项重大工作进行系统谋划、总体部署 。

  2021年10月,《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这两个重要文件的相继出台,共同构建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而重点领域和行业的配套政策也将围绕以上意见及方案陆续出台。

“双碳目标”的战略意义

  “双碳”战略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加快降低碳排放步伐,有利于引导绿色技术创新,提高产业和经济的全球竞争力。中国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努力兼顾经济发展和绿色转型同步进行。

我们个人能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做些什么呢?

  1.少用纸巾,保护森林,低碳生活;

  2.节约用纸,每张纸双面打印,双面写;

  3.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4.走楼梯,还能锻炼身体;

  5.尽量不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可循环利用的布袋;

  6.使用肥皂洗澡,比沐浴露更环保;

  7.能不开车就不开车出行,坐公交,多步行还能锻炼身体;

  8.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牙刷、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水杯等一次性的物品;

  9.建议使用竹制家具,因为竹子比树木长得快;

  10.节约用水,洗菜的水可以拖地冲马桶浇花,认为把水龙头开到最大才能把蔬菜盘碗洗得更干净,那只是心理作用;

  11.衣服攒够一桶再洗,节约水电;

  12.如果堵车的队伍太长,还是先熄了火,安心等会儿吧;

  13.定期检查轮胎气压,气量过低或过足都会增加油耗;

  14.剩菜冷却后,用保鲜膜包好再送进冰箱;

  15.、洗衣粉出泡多少与洗净能力之间无必然联系,而低泡洗衣粉可以比高泡洗衣粉少漂洗几次,省水省电省时间;

  16.洗衣机开强档比开弱档更省电,还能延长机器寿命;

  17.电视机在待机状态下耗电量一般为其开机功率的10%左右,这笔帐算起来还真不太小;

  18.如果只用电脑听音乐,显示器就可以调暗,或者干脆关掉,建议安装鲁大师,有个降低耗能的功能;

  19.如果热水用得多,不妨让热水器始终通电保温,因为保温一天所用的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电,比一箱凉水烧到相同温度还要低;

  20.实验证明,中火烧水最省气;

  21.废旧电池一定要送到电池回收处;

  22.随身常备筷子或勺子,已经是环保人士的一种标签;

  23.冰箱内存放物品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

  24.非必要的话,尽量买本地、当季产品,运输和包装常常比生产更耗能;

  25.植树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单,排多少,吸多少。

  ......等等~ 

相关推荐阅读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做好碳中和规划? 实现双碳目标,意义深远 双碳目标下,节能环保才是关键! 德国买1.5亿吨煤炭,欧洲燃煤发电厂也重启,双碳目标要黄了? “碳”索之路 实现双碳目标,须保持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定力 一个另类的新兴市场,看完你知道什么是“碳”了 绿色供应链与双碳目标有何关系? 全国碳市场对实现双碳目标有什么意义? 双碳目标下,煤炭仍是刚需产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