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发生了什么变化?出个万元户并不稀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为什么叫五金厂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发生了什么变化?出个万元户并不稀奇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农村发生了什么变化?出个万元户并不稀奇

2023-12-15 21: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那年代没有电商的冲击,各地的农村大集都非常繁荣,十里八村的人们都会去赶集,有的地方人们坐车去,有的地方人们乘船去,集市上各种日用商品应有尽有,尤其是每逢节日之前,商品就更加丰富。图为1984年,云南石屏县的一个集市上。摄影:Peter Charlesworth

在农村集市上,除了卖商品的小贩和摊位,还有各种组织抽奖的、演马戏的、炸爆米花的、扭秧歌唱大戏的……震耳欲聋的高音叭喇的声音吸引着人们快到这里来看热闹。图为1988年辽宁省彰武县的哈尔套大集上,举办的首届哈尔套艺术节。摄影:肖野/新华社

八十年代中国大部分农村的小学教育水平都很低。但是孩子们大都在村里上学,老师就算是代课的,也都非常负责任。也许那时候校舍很破,桌椅很烂,但至少校舍没有荒芜,教室里能传出朗朗读书声。图为1980年4月,武汉市新合村小学的学生在踢足球。摄影:于澄建/新华社

这是八十年代的华西村村貌,无论是今天还是八十年代,华西村在中国农村都属于最富裕的一类。在1985年,村里除了耕地,还有十几家棉织、钢铝材等工厂,80%的人在工厂做工。华西人的年收入超过很多城里人。摄影:方爱玲/新华社

八十年代初诞生了“万元户”这个词,用来描述那些在改革中先富裕起来的人们。这是四川省什邡县的一个八口之家——张大兴家,1982年农副业总收入达14000多元,住二层楼,院子里四轮车、摩托车、自行车一个不少,绝对是八十年代农村典型的“万元户”。摄影:孙忠靖/新华社

这是贵州凯里的一家住户。那时候农村里青壮劳动力还都在村里,人们虽然穿着打补丁的衣服,老老少少在一起,却是发自心底地开心。摄影:Marie Mathelin/Getty Images

中国农村的改革始于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18位农民中有一位叫严宏昌,这是80年代严宏昌一家在自己的茅草屋前留影。等到90年代,他们身后的茅屋就变成瓦房了。摄影:汪强/视觉中国

八十年代,一些先富裕起来的农民的生活逐渐变好。在很多农家还是报纸糊墙的时候,这位名叫王明中的农民家里,就已经刷了白墙,摆起了电视机、收音机和电风扇,一家人其乐融融。王明中生活在贵州省贵定县,他有一个自己的面粉加工厂,每月纯收入达800多元。摄影:田建之/新华社

八十年代,随着人们收入的提高,婚礼也越来越热闹和隆重起来。不过彩礼没那么高,份子钱也都是几块、几十块的,不像现在,彩礼钱要秤称,份子钱少于500你都不好意思拿出来。这是1980年山东省昌邑县农村一对新人的婚礼。摄影:岳国芳/新华社

八十年代,农民们开着三轮赶着马车往粮库里卖粮绝对是中国农村最壮观的景象。那时候家家户户都是要交“公粮”的。不像现在,农民不但不用交公粮,还能拿到粮食补贴。图为1981年,安徽凤阳县农民交公粮的情景。汪强/视觉中国

广东省南海县南沙大队坚持走农、工、副综合发展道路,生产服装上的金属钮扣、别针等小五金,1980年工、副业总值445万多元,为国家上缴了税金,为社员增加了收入。这是大队的小五金厂。摄影:池兴旭/新华社

八十年代,农村也出现了很多个体户,开小卖部的,搞养殖的,开米面加工厂的等等,这些人大多成了先富起来的人。也有一些人农闲时间自己手工制作农具拿到市场上卖,贴补家用的。图为1980年,广西街头卖自制农具的农人。摄影:Bruno Barbey

小学在村里,初中就要在乡里或者镇上了,距离村子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在平原地区,很多孩子上初中以后就有自行车可骑了。那时候,买辆自行车对于家里来说也是一项不小的支出。图为1985年,安徽省绰庙乡中学的学生在放学时骑车回家。摄影:鲁迅承/新华社280.

那时候农村的医疗条件不好,缺乏有素养的医生和专业医疗设备,那些医学世家子弟或者稍有文化的人就逐渐成了医生,为乡村医疗做出重大贡献。1985年以后,赤脚医生逐渐消失。图为1980年,四川乐山附近,一个赤脚医生在给田间给农妇打针。摄影:Bruno Barbey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