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沿江滨海23城发展思考①|从交通走廊到创新走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临港地理位置优势 长三角沿江滨海23城发展思考①|从交通走廊到创新走廊

长三角沿江滨海23城发展思考①|从交通走廊到创新走廊

2023-10-25 00: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沿海、沿江地区一直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长江三角洲作为沿海、沿江交汇之地,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其中沿江滨海城市更是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统计数据显示[d2] ,2020年长三角沿江14城市(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常州、泰州、镇江、扬州、南京、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2.98万亿元,滨海10城市(上海、南通、盐城、连云港、嘉兴、绍兴、宁波、舟山、台州、温州)GDP为9.55万亿元,两者合计(剔除重复城市)约占长三角经济总量的76.3%。当前,在中国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加快推动沿江滨海城市协同创新走廊建设,既是完善长三角区域创新共同体功能框架的重要抓手,也是助力长三角“一极三区一高地”建设的使命要求。

澎湃新闻 龚维 制图

迭代升级:打造沿江滨海城市协同创新走廊恰逢其时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沿江滨海城市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前沿地带,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率先成为中国贸易最发达、工业最集中、城市最密集的现代化城市群,对推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回顾长三角沿江滨海城市的开放发展和协同合作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一是以对外开放为主线的自主发展阶段。改革开放初期,中国设立了第一批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为沿海开放城市,其中就包括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五个长三角沿海城市,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开放浦东,开启了长江沿岸城市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新篇章。这一时期沿江滨海城市以发展“大进大出”的外向型经济和沿海重化工业为主要目标,虽然2009年国务院审议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2011年听取了《浙江沿海及海岛综合开发战略研究综合报告》,但沿江沿海合作的主体主要限于省内,跨省之间的合作意愿和成效并不明显。

二是以港航合作为重点的联动发展阶段。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长三角城市群要培育壮大沿江、沿海等发展轴带;2016年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沿江发展带和沿海发展带的发展重点。这一时期,沿江滨海城市之间的合作相对侧重于港航物流领域,包括打造沿江综合交通走廊、促进江海联运港口优化布局、打造港航物流、重化工和能源基地等,例如上港集团与浙江联动开发小洋山北侧岸线,与江苏沿江沿海港口开展投资合作等。虽然在产业合作方面,沿江滨海城市也涌现出了不少跨省、跨市合作共建产业园区,但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合作仍然紧密程度不高、模式较为传统。

三是以协同创新为目标的聚合发展阶段。随着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强区域创新一体化、打造科技创新共同体成为沿江滨海城市的共同目标,在共性技术攻关、创新资源共享、科技成果转化、产业链条协同等方面的合作日趋紧密。三省一市分别签署了《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长三角地区加快构建区域创新共同体战略合作协议》《长三角技术市场资源共享、互融互通合作协议》等,一批跨省共建的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创业中心、产业合作项目纷纷落地。2020年,科技部印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提出以上海为中心,沿海岸线向北、向南打造创新发展的“两翼”,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打造沿江创新发展带,这也为沿江滨海城市进一步深化合作指明了新的方向和路径。

综合来看,长三角沿江滨海城市的合作发展无论在内涵外延还是层次格局上都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从“1.0版”通江达海的交通走廊到“2.0版”梯度分工的产业走廊,再到“3.0版”无缝衔接的创新走廊,对沿江滨海城市如何立足基础优势,突破传统路径,加强更高层次的统筹设计、拓展更宽领域的合作空间和探索更加有效的合作机制,更好发挥其对内对外开放、产业创新协同的辐射带动效应提出了新的要求。

服务大局:打造沿江滨海城市协同创新走廊的重要意义

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更要内外兼修,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不断做强经济基础,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因此,打造沿江滨海城市协同创新走廊正是长三角打赢“强筋健骨”攻坚战、塑造“强劲活跃”新动能的重要战略结合点,对于支撑中国科技强国战略、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大局、带动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拉满“一带牵引、两翼齐振”的产业创新之弓。沿江滨海城市是中国重要的高端装备、石油化工、医药健康、新能源和新材料、港航物流等产业基地,拥有上海张江、苏南、杭州、宁波温州和合芜蚌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及一大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引领带动能力的行业龙头企业,产业基础雄厚、科技资源富集。依托沿江滨海城市建设“形似弓箭”的协同创新走廊,不仅有助于长三角内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项目优化布局,同时也有助于长三角面向国际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创新高地,代表国家塑造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二是打造“陆海统筹、内外联动”的开放创新之门。开放创新早已融入长三角沿江沿海城市发展的血脉基因,这里不仅拥有5个最早一批的沿海开放城市(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更集齐了四个自贸试验区和临港新片区,以及正在迈向更高台阶的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是中国名副其实的开放高地。打造沿江滨海城市协同创新走廊势必要继续高举开放大旗,用好海陆双向开放的区位优势,加快聚集国际创新资源、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促进国际先进科技成果在沿江沿海城市转化落地,带动形成全方位开放新局面。

三是探索“优势互补、一体发展”的协调创新之径。我们也要看到,长三角沿江沿海城市之间仍存在较大梯度发展差异,总体表现为越往长江中上游、沿海南北两端,其经济体量、产业实力和创新活力等均呈现明显弱化现象。与此同时,近年来上海等核心城市由于发展空间受限、企业成本高企和区域交通便利等综合因素影响,科技成果、产业资源、创新人才等向外溢出步伐明显加快。沿江滨海城市有必要积极顺应这一趋势,发挥好上海等核心城市的科技创新策源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释放中上游、南北翼广阔腹地的空间优势、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探索更加紧密的产业创新合作机制,形成“起承转合”的互动发展新格局。

通经活络:拉开沿江滨海城市协同创新走廊的战略框架

沿江滨海创新走廊要承担起“产业创新之弓、开放创新之门、协调创新之径”的战略使命,关键在于要打通各个节点城市的“任督二脉”,让创新要素流起来、让转移转化通起来,让产业发展协起来、让产业链创新链融起来,发挥好核心城市的“能量释放作用”,发挥好不同层次圈层、不同串联节点的“能量传输作用”,真正通过沿江滨海创新走廊串联已有的创新圈、创新带,推动长三角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

以科技策源为引领,做强上海“牵江引海辐射核”

上海作为长三角沿海创新带的核心枢纽和长江经济带的龙头,在沿江沿海创新走廊中无疑应该发挥好“一核引领”的辐射带动作用。要紧紧依托上海的科创资源优势以及在国家战略中的定位,赋能沿江沿海创新发展,具体来讲:一是“把创新策源功能做到极致”,持续在大国重器以及卡脖子的技术方面攻关突破,以核心技术成果突破带动沿江沿海的产业化,形成“策源在上海、转化在江海”的格局;二是“把高端创新资源做到共享”,上海拥有国家大科学装置、丰富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相关的沿江沿海城市可与上海建立大科学设施共享机制,如明确年度开放频次、开放企业白名单等;三是“把双向创新飞地做成标杆”,一方面引入上海创新到当地设立孵化器和创新中心,提升当地创新水平,另一方面设立反向创新飞地,利用上海创新资源优势,加快推动适应合作地产业发展导向的研发创新。

以成果转化为导向,打造沿江“波浪递推创新带”

对于沿江创新带而言,呈现典型的“波浪交替式传输带”特征,第一波“传输带”以上海为牵引,覆盖“苏锡常”,延伸至“苏中”的南通、泰州、镇江(“十五”期间被纳入苏南板块,地理上偏苏中)、扬州;第二波“传输带”以南京为牵引,延伸至安徽的马鞍山、芜湖、铜陵、池州、安庆。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沿江创新协同需要分段考虑、明确不同的定位方向,采取不同的推进策略。

第一波:打造支撑“苏中崛起”的“创新中轴”。苏中崛起从“十五”以来就成为江苏省的重要发展战略,主要期待是通过苏中的崛起辐射带动苏北发展。伴随着北沿江高铁的通车,北沿江城市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南北跨江融合发展和融入上海也将迎来实质性突破,江苏沿江城市有望携手打造引领中部崛起的“创新中轴”。一是打造核心城市辐射源。如上海、苏州、南通作为在这一条带上的核心城市,可以分别辐射不同的节点城市,通过建立创新联合体、创新飞地、创新联盟等多种方式开展合作。二是打造跨江融合创新示范区。推动南沿江地区技术创新优势向北沿江地区溢出,促进锡常泰、苏通跨江融合发展。三是打造紧密圈层科创带。如加快推动苏锡常环太湖湾科创带的建设。

第二波:打造辐射“皖南提升”的“创新珠链”。沿江第二波覆盖的城市基本以皖南城市为主。皖南地区是安徽的经济中心,是皖江城市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宁杭都市圈争夺的新战场。近年来增速持续保持省内领先,尤其是马鞍山、池州、芜湖等城市增速相当迅猛,2021年前三季度三地实现了18%的超高速增长。这一区域创新协同的总体架构包括:一是打造南京大都市创新圈。发挥南京作为边际型城市的独特优势和使命,通过建立创新共同体、创新飞地、合作共建园区、创新联盟、产业联盟等多种方式深化合作,辐射带动皖南城市。二是打造二级传输新锐节点城市。如芜湖,经济总量位居全省第二,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安徽的创客之城,在这波沿江城市的创新协同中要做“闪亮珍珠”;芜湖和马鞍山都在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具备发力创新的良好基础,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沿江南部三市(铜陵、池州、安庆)要积极融入南京、芜湖,也要积极融入省会合肥。

以产业协同为目标,打造沿海“南北延伸创新翼”

以上海为中心,沿海岸线向北、向南展开,分别打造北至南通、盐城、连云港的沪通港沿海创新发展翼和南至宁波、绍兴、舟山、台州、温州的沪甬温沿海创新发展翼。

北翼沪通港沿海创新发展带:北翼沿海的典型特征是依托港口、海洋发展的特征明显,海工装备、石油化工、港口装备、港航物流等产业集聚相对突出,因此,其创新协同也要应着眼于围绕主导产业来展开。一是完善海洋科技协同创新体系。要积极落实海洋发展战略,南通、盐城、连云港共同打造面向海洋经济的科技创新体系,围绕海洋经济部署创新链,加强共性技术研发。推动海洋经济协同创新发展,重点推动海工装备、海洋药物、海洋生物、高技术船舶等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二是构筑点对点接轨上海特色。南通、盐城等城市与上海的合作有很深的渊源,比如南通已经入围万亿俱乐部行列,同时成为接轨上海、辐射苏北的桥头堡,沪通创新合作底蕴较深,在2018年南通就以“产业合伙人、创新共同体”为愿景,开展与上海科技服务机构、科技园区、高校院所、知名企业、双创人才、创客资源的对接;盐城也将接轨上海作为城市“两海两绿”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要塑造不同城市的合作品牌。

南翼沪甬温沿海创新发展带:沿海南翼相对于北翼,覆盖城市更多、战线拉得更长、产业基础更好、创新能力更强。一路南下,经过了环杭州湾经济区、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也构成浙江“一环一带一通道”的格局。未来南翼就是要依托上述功能板块组合深化协同创新。一是把环杭州湾经济区打造成为沿海创新带的创新引擎。环杭州湾经济区拥有浙江省68%的经济总量、55%的人口、78%的发明专利、76%的高新技术产值、78%的境内上市公司、75%的中国民营500强企业[d3] [平4] ,本身具有极强的创新基因和广阔的创新合作空间。二是将甬台温临港产业带打造成为产业创新带。三市合作也早有渊源,下一步核心就是发挥宁波都市圈辐射作用,推动甬台一体化合作发展,释放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

江海同源、筑梦同心。长三角沿江滨海城市协同创新走廊早已不只是地理形态上的廊带概念,而是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承载着创新策源、产业引领、开放先锋等使命的重要战略空间。下一步迫切需要以改革激发活力、以创新增强动力、以开放提升竞争力,在完善科技研发转化链条、共建先进特色产业集群、优化技术创新合作路径、畅通创新要素流通渠道、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等方面持续发力,努力成为驱动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的创新引擎,辐射带动沿江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枢纽,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示范样板。

(作者高平系上海中创产业创新研究院理事长、副院长)

——

“长三角沿江滨海23城发展思考”为长三角议事厅专栏2022新年策划。此文为该策划第一篇。长三角议事厅专栏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市创新基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研究中心和澎湃研究所共同发起。解读长三角一体化最新政策,提供一线调研报告,呈现务实政策建议。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