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常见8大毒蛇有哪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临沧有什么县城吗 云南常见8大毒蛇有哪些

云南常见8大毒蛇有哪些

2024-04-21 19: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云南竹叶青蛇

外貌特征:云南竹叶青蛇的身体呈绿色,背部有黑色斑点,头部小而扁平,眼睛大而明亮,牙齿锋利。成年雄性体长约75厘米,雌性较大,可达100厘米左右。

习性和行为:云南竹叶青蛇是一种树栖的蛇类,常生活于山地森林中的树上和灌丛杂草间。它们通常在夜间活动,白天则躲藏在树枝或灌木中。云南竹叶青蛇性情温和,不易激怒,但遇到危险时会发出威胁性的声音。

栖息地和分布:云南竹叶青蛇主要分布于中国云南、四川等地,也分布于缅甸、印度、尼泊尔、锡金等地。它们生活于海拔1400至2600米的山地森林和丛林中。

保护状况:云南竹叶青蛇目前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受到法律保护。

2 山烙铁头蛇

外貌特征:山烙铁头蛇的身体呈淡褐色,背部有不规则的紫褐色云彩状斑纹,腹部为紫红色,有半月形斑纹。它们体长一般在50-70厘米之间,头部三角形,有长管牙。

习性和行为:山烙铁头蛇通常栖息在灌木林、草丛、茶山或耕地中,有时也会出现在路边和住宅周围。它们以小型哺乳动物、青蛙和鼠类为食。山烙铁头蛇的蛇液含有强烈的毒性,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蛇类。

栖息地和分布:山烙铁头蛇主要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台湾、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

保护状况:山烙铁头蛇目前未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动物名录。

3 眼镜王蛇

外貌特征:眼镜王蛇的身体呈灰棕色或深棕色,头部宽大,眼睛呈橙色或红色,有明显的眼镜状斑纹。成年个体长度一般在1米以上。

习性和行为:眼镜王蛇通常栖息在草地、空旷坡地和树林中,是一种善于攀爬的蛇类。它们主要以其他蛇类为食,性情凶猛,反应极其敏捷。眼镜王蛇的毒性强烈,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蛇类之一。

栖息地和分布:眼镜王蛇主要分布于中国西南和华南地区,也分布于其他亚洲国家。

保护状况:眼镜王蛇目前未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动物名录。

4 白头蝰

外貌特征:白头蝰的身体呈棕色或灰色,头部呈三角形,头顶有白色斑点,眼睛大而明亮,牙齿锋利。成年雄性体长约50厘米,雌性较大,可达70厘米左右。

习性和行为:白头蝰主要栖息在山地森林、丛林和草地中,常在夜间活动。它们以小型哺乳动物、爬行动物和鸟类为食。白头蝰的毒液含有强烈的神经毒素,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蛇类。

栖息地和分布:白头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山地森林区,包括云南、四川、贵州、湖南等地区。

保护状况:白头蝰目前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受到法律保护。

5 银环蛇:

外貌特征:银环蛇全身体背有白环和黑环相间排列,白环较窄,尾细长,体长1000-1800mm。

习性和行为:银环蛇性情较温和,一般很少主动咬人,但在产卵孵化,或有惊动时也会突然袭击咬人,一般会捕食泥鳅、鳝鱼和蛙类,也吃各种鱼类、鼠类、蜥蜴和其他蛇类。

栖息地和分布:银环蛇属于陆地第四大毒蛇,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华南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以及印度、东南亚等地。

保护状况:银环蛇属于保护动物,受到国家保护。

6 繁花林蛇:

外貌特征:繁花林蛇身体呈淡棕色,有黑色斑点,头部较小,眼睛呈椭圆形且较大,身长可达2米。

习性和行为:繁花林蛇善于攀爬,常在树上活动,主要以蛙、蛇、鼠等为食,性情较温和,通常不主动攻击人类。

栖息地和分布:繁花林蛇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以及中国大陆的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香港、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生活在森林、山区、丘陵等地带。

保护状况:繁花林蛇属于无保护动物,但因生活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数量有所下降。

7 金环蛇:

外貌特征:金环蛇身体呈黑色,有金色环带,眼睛较大,体长可达1.5米。

习性和行为:金环蛇行动缓慢,不爱攻击人类,主要以小型脊椎动物为食,如鼠类、蜥蜴等。

栖息地和分布:金环蛇分布于中国大陆的华南地区,如广东、福建、云南等地,以及东南亚等地。

保护状况:金环蛇属于无保护动物,但因为数量较少,也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需要保护。

8 绿林蛇:

外貌特征:绿林蛇身体呈绿色,两侧扁平,头部较大,眼睛呈垂直瞳孔,体长可达2米。

习性和行为:绿林蛇是树栖性蛇类,白天多盘绕在树枝上休息,夜间活动,捕猎蜥蜴、其他蛇类及小型哺乳动物。其毒液对人威胁不大,一般被咬后伤口会痛痒几天,基本上10天之内就会痊愈,不会造成生命危险。

栖息地和分布:绿林蛇分布于中南半岛、印度、东南亚及中国大陆的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生活在森林、山区、丘陵等地带。

保护状况:绿林蛇属于无保护动物,但因生活环境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数量有所下降,需要保护。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