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报告规范专家共识( 2019)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临床心电图解析与诊断ppt 动态心电图报告规范专家共识( 2019)

动态心电图报告规范专家共识( 2019)

2024-06-28 11: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 动态心电图报告编辑内容

绝大多数动态心电图仪都有自动生成报告的功能。但这个报告,必须再经过人工编辑和修改以后才 能成为正式出具的动态心电图报告,在编辑过程中应 及时存入具有代表性的心电图。

3. 1 报告编辑

自动生成的模板有正常心搏( N) 、室上性心搏 ( S) 、室性心搏( V) 、起搏模板和干扰伪差( X) 模板等 ( 注意不同厂家各种类型的心搏标准字母不尽相同) 。

① 正常模板

从中找出误判的各种类型的心律 失常并进行分类编辑

② 室上性模板

尽可能区分出房性早搏与交界性早搏,房性心动过速与交界性心动过速

③ 室性模板

编辑的先后顺序为先编辑室速, 再编辑成对室性早搏,最后编辑单个室性早搏。区分 室性早搏与室性逸搏。对误判室上性心搏伴差异性 传导、心室预激、束支蝉联现象重新归类

④ 干扰伪差编辑

⑤ 散点图

在散点图上编辑动态心电信息

3. 2 最高、最低心率与最长间歇编辑

① 最高心率

确认自动生成的最高心率的条图 中没有误判的或漏判的心搏

② 最低心率

确认自动生成的最低心率的条图 上没有漏掉的心搏

③ 最长 RR 间期

排除电极脱落所致的直线,才 能确定为最长 RR 间期

④ 最短 RR 间期

最短 RR 间期反映了心室最 短不应期

3. 3 心律失常编辑

在自动生成编辑报告的基础上,再通过人机对话 对常见的心律失常进行再次编辑、修改和确认。

① 窦性心动过速

② 窦性心动过缓

③ 房性早搏 包括成对房性早搏、房性二联律、 三联律、四联律

④ 交界性早搏( 交早) 包括成对的交界性 早搏

⑤ 室性早搏 包括成对室性早搏、室性二联律、 三联律、四联律

⑥ 室上性心动过速

⑦ 室性心动过速

⑧ 自主心律( 房性自主心律、交界性自主心律、 室性自主心律)

⑨ 逸搏及逸搏心律

⑩ 反复搏动等

3. 4 起搏心律编辑

对起搏器发放的脉冲信号类型进行分类:

① 起搏模式( DDD/DDDR、AAI/AAIR、VVI/WIR 等)

② 心房起搏

(Ⅰ) 心房起搏——次

(Ⅱ) 心房起搏 不良——次

( Ⅲ) 心房感知不良——次

( Ⅳ) 心房起搏频率范围

③ 心室起搏

(Ⅰ) 心室起搏——次

(Ⅱ) 心室起搏不良——次

( Ⅲ) 心室感知不良——次

( Ⅳ) 心室起搏频率范围

④ 双腔起搏

(Ⅰ) 双腔起搏——次

(Ⅱ) 起搏不良——次

( Ⅲ) 感知不良——次

( Ⅳ) 起搏频率范围

⑤ ICD 起搏器

⑥ ICD-T 起搏器

3. 5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分析

找出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开始与结束的时间、阵数,进行编辑,最好留存房扑、房颤起始与终止时的心 电图及最短 RR 间期心电图

3. 6 ST-T 编辑

① 只有正常心搏、窄 QRS 波室上性心搏参与 ST 段分析,宽 QRS 波心搏 ST 段可作单独分析

② 基线点定在 PR 段终点上,计算 J 点后 60 ~80 ms 处 ST 段数值,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计算 J 点处 ST 段抬高数值

③ T 波极性测量是在 T 波顶峰或 T 波波谷上 进行

3. 7 特殊事件编辑

特殊事件指受检者生活日志中记录的特殊情况, 如心绞痛发作、头晕、心悸、晕厥,要结合生活日志中 特殊事件的记录,进行动态心电图分析,并将选择的 动态心电图上传到报告上。

远程实时监测到的动态心电图危急值( 如严重室性心动过速、极度缓慢心律、严重 ST 段改变、长间歇等) 应立即按心电图危急值报告程序进行报告。

4 动态心电图报告编辑

4. 1 基本资料

应准确填写受试者的 ID 号、姓名、性别、年龄、临 床诊断等。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和影响心肌复极与除极过 程及诱发心律失常的药物,对分析动态心电图有着重 要的参考价值。

4. 2 心律资料

① 记录时间的报告

准确到分( 或秒) 。记录总时间有2 种表达方式: (Ⅰ) 小时加分( 如24 h 30 min) ; ( Ⅱ) 分( 如 1440 min)

② 心率

填写全部心搏数,用次或个表示( 如 13 620 次) ,平均心率指 24 h 平均心率,用次/min( 如 72 次/min) 表示。最高心率用次/min( 如 187 次/min) 表示,说明其性质是窦性、房性、交界性或室性,发 生的时间及患者所处的状态,有无症状。最低心率 用次/min( 如 40 次/min) 表示,并说明是窦性、房 性、交界性或室性,发生的时间及所处的状态,有无 症状

③ 早搏 ( Ⅰ) 室上性早搏: 包括窦性早搏、房 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其中以房性早搏最多见。应 显示室上性早搏次数,成对室上性早搏对数,是单 源性还是多源性; ( Ⅱ) 室性早搏: 显示内容包括单 发性早搏、成对室性早搏、单形性、多形性、多源性 室性早搏等,在什么时间段最多,频度如何[5 - 6];

④ 室上性心动过速

有多少阵,显示心动过速的性质是房性、交界性还是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最长一阵开始时间与持续时间,最快一阵发生时间 及持续时间,有无症状

⑤ 室性心动过速

大多数为短阵性,少数是持 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应重点报告室速阵数,最长一 阵开始时间及持续时间,最快一阵心室率及发生的 时间,有无症状等

⑥ 室上性逸搏

显示次数,说明是房性还是交 界性,有无症状

⑦ 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加速性室上性逸 搏心律)

重点显示发作阵数,最长一阵开始时间 及持续时间,最快一阵心室率及发生的时间,有无 症状

⑧ 室性逸搏

显示阵数及有无症状

⑨ 加速性自主心律( 房性、交界性、室上性)

同“非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⑩ RR 长间期

大于 2. 0 s 的心室长间歇共有多少次,最长一次是多少秒,发生于什么时间,有无 症状

4. 3 心率变异性分析

主要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糖尿病等患 者的心率变异性研究。

4. 4 特殊事件描述

用于以下情况:

① 上述内容以外心律失常的描述

② 疑难、复杂心律失常特征的描述

③ ST-T 改变

心室肌 ST 段动态变化趋势图,发 生的导联、ST 段抬高与下降的程度及其形态,ST 段移 位持续时间、阵数、有无症状等。冠心病患者的 ST 段 动态下降时,计算出 ST 段下降总负荷( mm·min) ,显 示 T 波由直立转倒置或由倒置转直立的 T 波趋势图

④ 起搏器

临床医生在出具动态心电图申请单时,至少应 填写起搏器类型以及门诊发现的异常心电图表现。最好提供起搏器的基本参数,例如: 工作方式,起搏 器上、下限频率及特殊功能等,以便根据起搏器工 作模式和起搏参数分析动态心电图。

在缺少临床参考资料的情况下描述如下内容: 心房或心室起搏脉冲信号总个数,有效起搏次数 ( 百分比) ,起搏失败,起搏障碍,室性融合波次数, 最长起搏周期秒数等。

4. 5 动态心电图报告中诊断的内容

基本内容同普通型报告:

① 原则上是动态心电图上发生了什么情况,就 报告与其相关的心电信息;

② 用规范文字编写报告,计算机生成的报告要 审核修正错误的内容,确保动态心电信息准确无误;

③ 动态心电图报告中应该包含的基本信息包 括: 首页报告; 心律概要列表; ST 段趋势图及 ST 段 改变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分析; 散点图/趋势图/直方图等; 最高心率条图; 最低心率条图; 最长 RR 间 期条图; 心律失常事件图,包括分类和形式; 起搏器 心电图条图,包括起搏器的工作模式,起搏与感知 正常与异常事件。注意: 最长间期应排除电极脱落 所致的直线,才能确定为最长 RR 间期。

《动态心电图报告规范专家共识( 2019) 》

编写专家组

组 长: 郭继鸿 王思让

副组长: 谭学瑞 张海澄 方丕华 杨 虎 卢喜烈

执 笔: 卢喜烈 尹彦琳

秘 书: 李玉英 雷 超

通信作者: 卢喜烈

专家组成员( 按姓氏笔画为序)

马 兰(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王永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王红宇(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王志毅(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王丽华( 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

王宏治(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王思让(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王晓明(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王 斌(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病医院)

王新康( 福建省立医院)

王晋丽(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方丕华(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尹彦琳(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邓国兰(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石亚君(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卢喜烈(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冯 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朱力华(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朱金秀(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刘 凡(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刘 鸣(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刘元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刘秀荣( 北京航天中心医院)

刘学义( 大庆市人民医院)

刘桂芝(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德平( 北京医院)

许 原(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孙芸芸( 广东省人民医院)

李中健(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李广平(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李玉英(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心电专家委员会)

李世锋(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李乔华(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李江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李忠杰( 浙江省人民医院)

李学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李春雨(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苏瑞英(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吴 杰( 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杨丽红( 河南省人民医院)

杨晓云( 华中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秦地茂(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郭 军(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郜 玲(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杨 虎(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吴岳平(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沈 灯(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张 萍( 清华长庚医院)

张永庆( 三亚市人民医院)

张兆国(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

张丽娟(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夏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康复医院)

张海澄(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陈元秀(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邵 虹(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罗昭林( 重庆康华众联心血管病医院)

周军荣(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郑林林(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钟杭美(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

贾玉和(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贾邢倩(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徐金义( 河南省人民医院)

郭继鸿(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黄 焰(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

彭 伊(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彭 军( 西安儿童医院)

韩卫星(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储 伟(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雷 超(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心电专家委员会)

曾建平( 湖南湘潭市中心医院)

谭学瑞(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转自:谷苟心电平台

~~~~~~~~~~~~~~~~~~~~~~~~~~~~~~~~~~~~~~~~~~~~~ ~~~~~~~~~~~~~~~~~~~~~~~~

欢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您的需求,是我们最大的追求。 转发 是最大的支持!

本站所提供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