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要向南山学习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临平区域规划 余杭要向南山学习什么?

余杭要向南山学习什么?

2023-03-04 02: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2年,余杭区GDP拿下2651.3亿元,稳坐杭州“第一把交椅”。

2022年,南山区GDP实现8035.9亿元,蝉联深圳“经济第一区”。

2月28日-3月1日,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率余杭代表团赴深圳市南山区考察学习。

此次考察学习,是两个城市“经济第一区”之间的一次工作交流,也是余杭跳出余杭看余杭,迈出“取经之路”的一步。

从考察阵容看,这是余杭近年来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次考察学习活动,大部分余杭区四套班子领导,12个镇街党(工)委书记以及16个区直部门、三大产业平台和四大区属国企主要负责人悉数参加。

为什么是南山?

余杭和南山,有很多相似之处。

都是靠“创新驱动、人才引领”发展战略迅速发展起来的创新高地,都是首批全国双创示范基地,都有世界级的大企。

从城市定位来看,都在各自城市乃至更大的舞台勇挑重担。

余杭要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南山要建成“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

余杭较南山,有很多可追之处。

在杭州,余杭是“经济第一区”。放眼浙江,余杭虚心自比“追赶者”。

南山是广东首个GDP超8000亿元的城区,在以不到余杭五分之一的土地,创造了三倍于余杭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从经济总量这一指标,就能看出两者之间的差距。

经济总量上的倍差,是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多维度差距的综合显现。

对此,余杭也很清醒。

与南山相比,有不小的差距。但这些拉开的差距,正是余杭未来发展的巨大空间。

余杭要向南山学什么?

余杭和南山,一个从滩涂蚝田而来,一个起步于杭州郊区县城,都凭借着大力发展“创新”,走向各自所在城市的“经济第一区”。

余杭代表团此番考察南山,主要学习什么?

刘颖表示,此次南山之行,带着使命学、带着虚心学、带着问题学,鼓足了信心、干劲,找出了差距、方向,也取到了良策、真经。

“规划建设既要大手笔,又要精细化,科技创新既要建高峰,又要抓转化,产业培育既要筑生态,又要更聚焦,营商环境既要树品牌,又要再提升。”

关键词:规划建设、科技创新、营商环境。

这是余杭此次考察的重点。

在南山期间,余杭代表团去了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后海城市中心区。

学到了什么?

“南山早已不是‘研发-转化-产业化’传统路径,而是走出了一条以市场化为导向、以‘产业创新牵引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成果转化之路。”这是杭州未来科技城党工委书记李洁所见的“南山经验”。

余杭代表团取到的“发展经”还有这些——

“商圈并不仅是消费功能区,更是一座城市优质资源的汇集地、向外辐射的枢纽地。南山打造世界级商圈,同建设世界级创新型滨海中心城区的目标相一致,余杭也应该站在特大城市新中心的高度,进一步明晰商圈的定位、布局和规划。”

“从产业培育、孵化到落地,深圳湾科技生态园都具备全链条要素保障和服务支撑能力,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余杭和南山在高能级产业平台方面都存在着较大差距,亟需对现有平台进行一次二次创业。

余杭向南山学到了什么?

考察期间,余杭代表团在南山举行了一场学习交流会,聚焦规划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培育、营商环境等重点,直面短板、直击要害,交流考察中的所想、所思、所悟,探讨下一步工作思路。

南山是一座由“创新”而生的城市。

南山曾是一块边陲之地。

1998年,南山把目光放至国际,定位“具有国际水准的现代化城区”。在这期间,南山提出“科技兴区”,开始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到2002年,就已经有近5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这里落户,高新技术产业群初步形成。

此次考察南山,余杭抱回了哪些真经?

1.构建创新生态体系

余杭也是后起之秀。

余杭曾是杭州城区边上的一个“县城”,如今已经集聚了阿里巴巴全球总部、中电海康总部、vivo全球AI研发总部、OPPO全球研发总部、字节跳动杭州研发中心等一大批龙头企业。

从数量上看,余杭有215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单看省级实验室,余杭就占了全省的4/10。

创新兴城,方能走在时代前列,南山自然深谙其理。

不过,南山更懂得构建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经济、文化等多领域联动,建设适合创业,更适合生活的“中心城区”。

创新,也是余杭的战略核心。

2022年,余杭推出要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启动创新策源、未来产业、文化地标、西站枢纽、碧水安澜、美好教育、舒心就医、交通畅达、社会智治、“五星幸福体”等“十大工程”。

把“创新策源”放在“十大工程”之首,可见余杭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

此次考察,余杭学到了哪些可用于自身发展的“创新之道”?

南山的企业从基础研究到技术攻关,再到成果转化,都得到了强大的支撑。

建设全周期的科技转化首选地,正是余杭发力的方向:

推动建设之江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和概念验证中心,促进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推广应用,设立首期5亿元的之科基金,探索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

同样,余杭还要在新赛道、新技术、新产业上取得新突破。

另一位余杭代表团成员说,“做强未来产业生态体系,强化头部企业引领,加快培育腰部企业,探索工业园区提升改造新模式,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产业支撑。”

汲取“南山经验”,余杭要认真做好营商环境这道题。

助企服务要做“加法”,数字赋能要做“减法”,汇聚人才要做“乘法”,破除制约要做“除法”,打造“我负责阳光雨露,你负责茁壮成长”营商环境品牌升级版。

2.探索廊道式发展

一个城市的创新高地,不仅是“海阔凭鱼跃”的创业之地,也应该是文化活力不断涌现的幸福之城。

余杭代表团在南山考察期间,交流学习了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好经验、好做法。

从南山与余杭两者共通性的发展路径来看,南山的“廊道式发展”之策,也是余杭的可学习之处。

2022年下半年,余杭首提“谋划打造良渚文化大走廊”。今年初,这项工作被写入2023年杭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廊道式”空间格局和发展模式,聚合辐射效应显著,对一个区域发展的带动十分有效。

近年来,余杭已经尝到了廊道式发展的甜头。

在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带动下,杭州未来科技城区域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

正基于此,余杭决心将“廊道式发展模式”运用于文化建设之上。

南山与余杭的文化底蕴并不相同,但南山也开拓了文化廊道式发展的新局面。

南山重点谋划的“一廊一城一大道”三大示范工程中的“一廊”,即“深圳湾文化走廊”,这和余杭打造的良渚文化大走廊有异曲同工之妙。

余杭将以五千多年良渚文化为核心,将杭州国家版本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等“文化明珠”串珠成链,融合区域内两千多年运河文化、一千多年径山文化、双千年古镇文化、苕溪文化以及现代数字文化,共同发展。

串成链后,“文化明珠”如何发光?

深圳湾文化走廊加快了南山“文化+科技+旅游”的文化产业聚集带建设的步伐,已然成为推动南山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

同时,南山依托过硬的科技实力,走出了一条从“文化+科技”向“文化×科技”的升级裂变新路径。

余杭把“廊道式”发展模式“跨界”运用于文化建设,将牵手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与“古今千年发展轴”构成“两廊一轴”空间新格局,意在实现历史与现代交汇、文化与科技融合,为提升余杭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提供有力支撑。

这是余杭优化空间新格局的战略考量,也是余杭立足区域竞争新态势、城市发展新趋势而作出的精准判断。

他山之石,何以攻玉

2022年8月,余杭首提建设杭州城市新中心时,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副会长就提出,余杭应该跳出杭州,像北京中关村、深圳南山区等,把自有特色的科技创新做好,自然能成为“中心”。

此次余杭跳出杭州,赴深圳南山考察,是“对标最优者,追赶最强者”。

学习考察已经结束,“良策和真经”都已取到,接下来,就看余杭如何把学习成果置换成加快推动城市新中心建设的强大动力了。

橙柿互动记者 林建安

通讯员 俞杰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