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轴线文化地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轴线建设者 南中轴线文化地标

南中轴线文化地标

2024-07-15 18: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北京中轴线的南端,一座以“琉光戏影”为主题的建筑静立于市,它南望永定门,北靠前门,毗邻天坛,流线型的飞檐兼具历史底蕴和文化气息,这里就是首都中轴线上唯一的文化艺术地标——北京天桥艺术中心。

8年前,这座全新的艺术中心拔地而起。自此,天桥艺术中心始终高举“北京的天桥,世界的舞台”这面鲜明的旗帜,为首都文化中心建设贡献力量。在2023北京·天桥音乐剧年度盛典即将来临之际,天桥艺术中心也将迎来成立8周年的重要庆典。

正值11月创立纪念,记者专程采访了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王宁曾任职北京市宣武区委书记、后任西城区委书记。作为当年天桥艺术中心诞生的筹划人、推动者和参与者,王宁深情回忆了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从无到有的建设过程,见证了它作为中轴线文化地标的发展。

中轴线上全新文化基地应运而生

“当年推动并参与北京天桥艺术中心的建设,既是为了传承历史文化,也是为了推动现代文化的发展。”王宁说。

“那是2015年11月20日,天桥艺术中心大幕开启的场景至今令我记忆犹新。”回顾当年天桥艺术中心的落成开放,王宁感慨万千,“天桥艺术中心从开门迎接第一批观众到今天马上8年了,而从提出建设天桥艺术中心的创意,到它建设落成,差不多也用了8年的时间!这注定是个不平凡的过程。”

“天桥在历史上是都市文化的象征,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天桥是许多民间艺术的发祥地,也是大众文化的集散地。‘酒旗戏鼓天桥市,多少游人不忆家。’描绘了历史上天桥的热闹文化景象。新中国成立后,天桥地区建设了北京第一个剧场——天桥剧场,带动这个地区成为北京重要的文化象征,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王宁说,“如何让天桥更好地发挥文化作用,扩大它的影响力,成为北京广大市民享受艺术的园区是我们当时思考的一个新课题。在天桥建设一个全新的综合性演艺中心已经是众望所归。”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也在当时的文化部(现文旅部)的指导下,2009年开始,建设天桥演艺区列入了地区发展的重要规划,筹建天桥艺术中心的创意也正式启动。经过4年时间的筹备,2013年,天桥艺术中心作为天桥演艺区的重要标志性建筑,正式动土建设。

“天桥艺术中心的建设,首先是在一张白纸上画出一片区域,让它成为现实的过程非常不容易。”王宁说,“启动天桥艺术中心建设的时候,在城市中心区画出这么大一片区域进行文化设施建设,这与首都文化发展的定位,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北京市需要这样一座艺术中心,广大观众呼唤这样一座艺术中心,它的落成将大大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经过几年的努力,2015年,天桥艺术中心这座京城南中轴线上的综合性剧场群落正式落成。在外形上,它与南中轴线附近的历史古迹和谐共生,与周边环境水乳交融;在建筑内部,1600座的大剧场、1000座的中剧场、400座的小剧场、300座的多功能剧场,以及近1万平米的公共艺术空间向公众开放,昭示着一座艺术中心的新生。

音乐剧让艺术中心定位独具特色

在北京的南中轴线上建设艺术中心,与首都的文化地标国家大剧院同在二环里,天桥艺术中心将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方向,以什么样的艺术形式确定它的特色和定位成为新课题。天桥艺术中心从建设之初就明确了以音乐剧为主的核心定位,这也凝聚着筹划者和文化建设者的探索与智慧。

王宁回忆道,在讨论天桥艺术中心的发展定位时进行了大量的头脑风暴,有人提议建成有特色的音乐厅,有人提议建成休闲娱乐场所,还有人提议建成马戏演艺场地,当时还有不少国外大牌演出机构,向仍在蓝图中的天桥艺术中心递出合作的橄榄枝。“但我们坚持一点,天桥艺术中心的建设要符合广大市民、广大观众的文化需求。”王宁说,“北京是历史厚重的城市,这里既应该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一定要引领现代文化的发展,既要守正也要创新。它不能只打古老这一张名片,而应该吸引更多年轻人热爱艺术。音乐剧恰恰是深受大众喜爱、代表现代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北京还没有一座专业的音乐剧剧场,所以天桥艺术中心从建设之初,就立志打造北京乃至全国最专业的音乐剧剧场。”

为了实现这个创举,天桥艺术中心奔着世界一流、国内首屈一指的音乐剧剧场建设。落成时,天桥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电子可调混响VIVACE系统的剧院,舞台机械有来自德国的舞台技术,所有框架都是铝合金挤压型材制成,可以在范围内随意调节舞台高度。为了给观众提供上佳的观演体验,就连观众座椅的间距、颜色等细节,也经过了王宁的细致把关。

筑巢引凤来,为了实现天桥艺术中心的鲜明定位,要有一部世界重量级大作来作为它的开幕大戏。王宁将目光锁定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并对运营方作出明确指示,“此前北京尚且没有剧场能容纳如此大作的持续公演,我希望北京天桥艺术中心能成为首座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的诞生地。”

2015年,《剧院魅影》作为天桥艺术中心的开幕大戏之一登上北京舞台,64场演出场场爆满,成为北京重大文化事件之一。运营仅仅8年,天桥艺术中心立足“看音乐剧到天桥”的品牌定位,引进多部经典音乐剧作品,成为全国音乐剧在北京集中展示的一个重要平台。同时助推大量中文原创音乐剧上演,促进产业发展,涵养观众文化生活。

“天桥艺术中心与国家大剧院采取错位发展,进一步丰富北京的演出内容和艺术形式,发挥各自的优势,吸引观众。”王宁说,“选择音乐剧的定位,也让天桥艺术中心与距它百米之遥、上演芭蕾舞剧的天桥剧场错位经营,弥补天桥演艺区艺术种类的不足,共同促进首都文化市场的繁荣。”

立足艺术中心打造多元文化平台

一步一个脚印走过8年的时光,如今的天桥艺术中心不仅将国内外优质演出作品带给观众,也将自身的触角延伸到更多领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守正创新、国内外艺术对话交流、艺术普及教育融汇的多元平台。天桥艺术中心的发展,蕴藏着当年筹划者的巧思:这座8年前万众期待的演出群落并没有冠名为“剧场”,而是叫作“艺术中心”。

“一个文化设施的职能不能过分单一化,天桥艺术中心作为天桥演艺区的核心,如果只是一座单纯的剧场,很难把它的综合影响力发挥出来。”王宁说,国家大剧院作为中国国家表演艺术的最高殿堂,着力打造“表演艺术中心、主题原创艺术、艺术普及教育、综合艺术展示、文化交流合作、数字文化传播”等六大平台,这些职能与任务,是剧院应该发挥的综合功能,为各个剧院发挥综合职能做出了示范。他特别强调,“天桥艺术中心之所以没有建成一座单体剧场,就是为了发挥它的综合性功能。”

王宁说,天桥艺术中心在设计之初就秉承着延续传统文化的气质。因此在率领团队开发2015年另一部原创开幕大戏《北京法源寺》时,特别注重挖掘中国历史文化。天桥艺术中心秉承了这一理念,近几年来也在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不断发力,先后打造了华人春天艺术节、老舍戏剧节、传统文化焕新计划等深受大众喜爱的品牌艺术节,让传统艺术在天桥艺术中心的现代舞台上焕发活力。同时,天桥艺术中心还作为国内外艺术对话交流的平台,吸引大量海外艺术家、观众走进天桥,了解中国文化,让他们惊艳于中国文化的发展。

天桥艺术中心这几年的发展非常令人瞩目,在注重文化的同时拉动文化消费。从当年开幕大戏《剧院魅影》一举收获超7000万元票房,便注定了它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兼具的模式。2019年9月和2023年7月,在音乐剧票房的助推下,天桥艺术中心年度票房两度破亿,这是音乐剧已在广大市民心中生根发芽的最好证明,进一步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即将举办的2023北京·天桥音乐剧年度盛典,也是北京音乐剧市场发展的最佳写照。

记者在采访中谈到未来天桥艺术中心的发展,王宁也很看好天桥艺术中心在音乐剧市场方面的耕耘。“天桥艺术中心群策群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建成,对上演音乐剧等现代艺术的选择,一直保持着引领行业前进的高标准,未来可以坚持优势,为音乐剧的创作与演出建立行业标准,发挥标杆作用,也不断引领大众的欣赏水平。”王宁说,“还可以通过艺术普及教育活动,吸引大量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走进剧场,在他们心中种下艺术的种子,提高大众文化素养。”

“天桥艺术中心是首都文化发展的重要地标,应该成为文化领域的示范与榜样,在北京建设‘演艺之都’、打造‘大戏看北京’文化名片的道路上发挥重要作用。我对天桥艺术中心的发展充满希望!”王宁深情寄语。文/韩轩 叶荪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