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成都应用计算所考研经验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科院数学考研经验 国科大成都应用计算所考研经验贴

国科大成都应用计算所考研经验贴

2024-06-29 17: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先,来看下我的初试成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1408考309分属于是非常低的分了,我预估成绩原来在350左右,考的这么差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但最后还是上岸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初试排名第10/31,复试排名第9/25。

首先说一下成都所看中的能力(优先级由高到底):项目,论文竞赛,本科专业,初试成绩,本科学校。

因此劝退一波人:无项目的人,跨考者(今年刷5个,330多的高分跨考被刷了),当然我这只对大部分人,你是小部分的强者完全可以忽视这些!

我的优势为我有许多项目(你可以从我的博客和gitee上看出),另外我有一个软著。所以,我这个经验贴的受众其实是那些有着丰富的项目经验的但考试能力较差的人,其他人建议只参考参考。

择校

关于择校我就一句话:“选择大于努力”。

谁都想上985, 211。但是盲目的头铁换来的只会是续费一年的备考。各位量力而行,该跳车就跳车。

我备考的时候首先就是深圳大学,号称“清北深”,毕业就进腾讯。结果导致这几年的分数爆炸。在暑假期间,我果断跳车选择了南方科技大学。

但是在9月份南方科技大学的招生简章出来后,我果断跳车,因为只招9个人,英语要求还挺高。

后来看到了国科大,了解了一下各个研究所,直接选择了成都应用研究所,原因很简单:

分低,只有国家线的复试线。复试要求我的项目完全够。成都地段也算不错。

其实,以当时的我的感觉来看,我考成都计算所是有点溢价的,因为我预估为350左右,远远超过了成都所需要的分数,甚至在往年能够当前三名。不过,从现在来看,我只能说,分刚刚好,一分没浪费,跳车好跳!

初试(不重要,过线就行) 英语和政治

呃呃,我英语42,政治48,就不误导大家了,我虽然过了英语四六级,但是考的太差,差点没过国家线。我总结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我英语政治确实差,我英语四级考了3次才考到502,六级考了2次才452;另外我政治没做1000题,看课也很潦草,不过肖八,肖四确实认真背了。另外就是考试那天中奖了——新冠,头发烧脑袋不清醒不说,原本就潦草的字更潦草了。再加上国科大所有的所都属于北京,北京是极旱区,改卷巨压分。盲猜我英语政治主观题不超过20分。

当然,也可做下反面教材:

我英语3月开始记单词,直到最后记了两轮半(一坤轮),英语真题暑假开始做的,正确率2010年前的很低,后面好点,其中穿插看了唐迟的阅读还有王江涛的作文。

政治我是暑假开始看课的,看的肖秀荣的基础配套(我的评价是烂),暑假结束开始看徐涛的强化,《1000题》只做了不到200题,最后背的肖八肖四。其实肖秀荣都押到真题了,我都写出来了,估计是字写得太难看了分才这么低。

最后我还是挺庆幸的,过线了!

数学

数学是我投入最多时间的一门课,从3月初到12月考前,每天都是雷打不动的一整个上午的时间(8:00~11:20),就算这样,我也有许多决策失误导致我险些没学完,最终就算学完了,基础也不是很牢固。

我高等数学全程跟的张宇,他讲的非常有条理,而且课上一点小小的冷笑话也使得课堂没那么犯困,不过我做的题没有选择张宇,张宇的题除了书上的我只做了张宇八套卷和张宇四套卷,因为张宇的题偏难,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还是优先跟真题差不多的题,比如李林的880。

我线代基础跟的张宇,强化跟的李永乐,因为张宇很有条理,啥都不懂的情况下跟张宇学的更容易,李永乐最大的问题就是题大部分都是真题,讲的时候会涉及到后面的知识点,因此讲的非常混乱,我选择强化跟李永乐也是听他们说的线代之王,想领教一下!

我概率论全程张宇,选张宇没有选余炳森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我说的决策失误,没时间学了,在赶进度。而张宇的书很薄,余炳森的巨厚。

然后就是我做的习题集了,除了书本上的习题之外,我在基础阶段做了660,强化阶段做了330,模拟卷做了张八,张六,李林八,李林四,李艳芳三套卷。当然真题也是必做的。

我的时间点:

暑假前,过完数学基础,除书上习题,额外做了660暑假期间完成数学强化,除书上习题,额外做了3309月份-10月份做真题10月份到11月份做模拟卷11月份到考前,刷错题,二刷真题与模拟卷

我的决策失误就是一直在跟张宇的新课,到后期我就是在等他出课,他高数基础是在暑假快开始结束的,可是我还没开始线代概率,所以我在赶进度,学的很粗糙,这个问题到我强化线代概率就爆炸了,连锁反应我线代概率学的不咋滴。所以我数学107错的全部都是线代概率,特别是选填。

408

我专业课408也是雷打不动一个下午,我的顺序是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这些没啥好说的,直接无脑跟王道。

我的节奏就是:

暑假前基础:

看一小节书看一小节基础课做课后选择题

暑假强化:

看一章书再看对应强化课没看懂的再看基础课,看懂了直接进行下一步做选择题错题做大题(真题)

然后就是真题阶段,真题刷3遍都不为过,王道书至少看2遍。模拟卷和教材时间充裕可做。

接下来具体聊聊各科目

数据结构:

除了基本节奏之外,你最好对C语言比较熟悉,有了良好的语言基础,你记伪代码会容易很多。同时每学一个数据结构定义或者算法,一定要在纸上默一下。至于严的数据结构教材和LeetCode,我只能说有时间就搞,但大部分性价比不高,除非你复试有机试。

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比较难,学的时候非常抽象,我在数据的表示那一章到最后都没学懂,但事实上只考一道选择题和大题的一小问。另外就是CPU,我直到强化的时候看到了咸鱼做的骚图(王道做强化的一个图),我才恍然大悟。我只能说,前期没学懂很正常,但是你都记住,但后面会有一个顿悟的过程的。另外,王道的强化课一定要看,这是你顿悟的引子。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计组一样,但没有那么底层,所以学的比较轻松,一些算法啥的计算机人应该问题不大,考试考的主要是概念,大题固定同步与互斥,一道计算。类比一下计组一下就行。同时,王道强化课一定要看。

计算机网络:

计网是王道楼楼讲的,讲的依托答辩,但是没办法,基础课好好听,强化还是别听了,她讲的强化不如自学。计网主要是一些杂的小知识点,比较难的就是关于时间速率的计算了,但都是套路题。

最后,真题,王道书多看,把里面的题做懂了,最低100分以上。

复试(非常重要,直接决定你的最终结果) 专业面试

专业面试主要以PPT讲解为主,进去先讲解你的PPT,然后老师们根据你的PPT提问,范围从你的项目本身出发,涵盖所有计算机知识(包括人工智能)和数学知识(主要是线代概率论);接着就是唠嗑,这部分就不赘述了。 PPT尽量符合star原则,把亮点拿出来讲,不要讲的多而泛,否则会出现那种“明明问题我都回答上了,为什么被刷了?”,我猜可能是PPT没亮点,他们随便问了几个简单问题就过了。不要抱着“做的越少,错的越少”这种原则。 反正一句话,项目非常重要(最好与所报方向相关),然后问题根据你的PPT的项目来问,没有固定题目;其次,数学也很重要,提几个数学关键词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英语面试

开局自我介绍,然后随便问你几个问题,接着就是文献翻译。自我介绍啥的都提前准备好了,问问题也都是生活学习有关的,文献翻译比较难,很多专业名词和缩写,而且不好准备。不过英语面试很水,不卡壳都会通过,主要还在专业面试。 反正一句话,成败在第一天!

总结

回想过去一年,我认为我最牛的是我的择校,好跳,如果继续深大,我还是能进复试,但估计是平均分之下,上岸难说。

其次就是这年太艰难险阻的,疫情期间学的还要防备新冠,学校图书馆动不动就关,最搞的是考试前疫情开放,好巧不巧,考试那天得新冠发高烧,第一天靠感冒灵撑过去的,第二天要做题只好连吃两颗布洛芬。

复试又是第一年线下,往年学长学姐的经验贴不大好用,我准备复试时的完全没方向,甚至方向错误,去背那些专业课问题,基础课问题,结果最后一个没问,全是项目。

复试这几天来,我没睡过一天的好觉,做梦都是我在面试被拷打或者成绩出来时的场景。

不过最终还是成功上岸了!!!

另外分享一下我的兄弟们,我们当时三人组在图书馆复习(准确来说四个人,但另一个不跟我们坐一起),我考上了果壳,另一个卷王409考上科软,还有一个南航第10名进复试可惜差两分拟录取,那个不和我们坐一起的卷王410+考上河海大学。

最后恭喜本科宿舍4个人全体上岸研究生,其中2人国科大,1人重邮,1人昆工,双飞四小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相关链接

博客 知乎 捡漏企鹅群:789063230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