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需求信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科院数学所工资 人员需求信息

人员需求信息

2024-06-27 11: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武汉物数所”)座落在著名的武汉东湖之滨和风景秀丽的珞珈山西麓,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现已建成为“以核磁共振波谱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和数学物理研究为主,积极开展原子频标等高技术研发”的综合型国立研究所。

研究所现有波谱与原子分子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原子频标重点实验室、武汉磁共振中心(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中科院冷原子物理中心、中科院数学物理联合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共建)等6个科研平台。当前在册人员4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科技人员100余人,先后有丁夏畦、李钧、叶朝辉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有国家“杰青”6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21名,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名,国家“百千万高层次人才”入选者4名,国家“青年千人计划”1名,国家“青年拔尖人才”1名,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名。建有4个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和2个博士后流动站,同时主办了《数学物理学报》中/英文版(SCI收录)和《波谱学杂志》。近5年在 Science、 Nature子刊、Rev. Mod. Phys.、PNAS、Angew. Chem.-Int. Edit.、J. Am. Chem. Soc.、Phys. Rev. Lett.等期刊上发表论文865篇,获专利授权68件,获国家和省部级奖7项。

研究所将为各类人才提供和谐宽松的发展环境,并热忱欢迎国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共同创造武汉物数所的辉煌未来。 

 

引进条件与待遇:

领军人才

国家杰青、973首席等国内高层次人才;或具有海外著名研究机构教授或相当固定职位的学者。

实行协议工资;科研启动费和安家补贴采取一事一议;提供实验及办公用房,协助组建团队。

学科带头人

在海外知名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并有连续3年及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或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4年及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

科研启动费20- 120万元;安家补贴20-70万元;符合条件的关键科技人才享受特殊岗位津贴2000-3000元/月;提供实验及办公用房,协助组建团队。

青年科技人才

具有博士学位,一般应有博士后研究经历;以“引进国外杰出青年人才计划”引进的人员,获得博士学位后有连续2年及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并具有申报国家“优青”的实力。

科研启动费8-50万元;安家补贴5-30万元;符合条件的关键科技人才享受特殊岗位津贴1000元/月。

管理、支撑与转移转化人才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较强的专业素养,具有博士学位或被聘为副高级及以上岗位或中层管理干部。

安家补贴5-20万元;关键亟需人才实行协议工资。

博士后

具有博士学位,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不超过40岁。

年薪不低于7万元;参加社会保险;享受住房货币化补贴和研究所住房补贴;优秀博士后出站人员可被聘为副高职务,并享受引进人才等相关待遇;外籍博士后人员可采取协议津贴。 

应聘程序:

1、登陆武汉物数所人才招聘栏目查询需求信息(http://www.wipm.cas.cn/yjdw/rczp/zpxx/);

2、应聘者需在人才招聘信息栏的“简历提交系统(http://rczp.wipm.ac.cn/PersonInfo.Asp)”中提交个人简历(提交简历时敬请根据招聘启事要求正确选择部门);

3、人教处会同各部门对应聘人员进行初选;

4、初审合格者参加竞聘答辩,应聘人员需做8-40分钟的答辩报告,并进行5-25分钟的提问交流。

   

  人:人事教育处老师/老师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联系电话:027-87199856

     址:http://www.wipm.ac.cn

 

 

 部门

 研究方向

  需求专业

 磁共振基础研究部

生物医学磁共振成像与活体波谱、复杂生物体系波谱分析、原位生物大分子波谱分析、膜蛋白结构与功能

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医学影像学

 磁共振应用研究部

固体核磁共振与多相催化、功能高分子材料磁共振、生物波谱及代谢组学、人体肺部MRI、分子影像与分子探针、激光探测NMR、生物大分子动态学、神经影像

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信号与信息处理、生物信息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医学影像学

 原子分子光物理研究部

冷原子物理、超冷量子系统、束缚体系量子信息处理、原子分子超快动力学、分子光谱与动力学、单分子表面化学物理、外场原子分子动力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物理化学(含化学物理)、凝聚态物理

 原子频率标准研究部

高精度铷原子频标、CPT频标、汞离子频标、钙离子光频标、镱原子光频标、铝离子光频标、精密物理测量、囚禁离子物理

原子与分子物理、无线电物理、光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数学物理与应用研究部

非线性双曲型偏微分方程、非线性椭圆与抛物型偏微分方程、多复变与可积系统、数据分析与统计计算、数学方法在物理和生物科学等领域的应用

基础数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

理论交叉研究部

冷原子分子理论、原子分子外场理论、分子反应动力学、量子化学、生物体系计算模拟、低维量子多体系统理论、量子多体理论、量子信息、黑洞辐射信息守恒、神经动力学、核磁共振成像的数学物理方法、并行科学计算

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凝聚态物理、理论与计算化学、计算物理、计算生物学

 高技术创新与发展中心

磁共振仪器、磁共振技术、激光雷达与光电探测、小型铷原子频标

无线电物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光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原子与分子物理

 磁共振中心

固体核磁共振、液体核磁共振、磁共振成像技术

无线电物理、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频标与激光技术中心

精密光谱测量、激光稳频技术

原子分子物理、光学

  

  2013年人员需求信息表

 

部门及创新组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岗位名称

人数

学历要求

应聘要求

备注

磁共振基础研究部

磁共振成像与活体波谱

(雷皓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854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磁共振成像仪器、方法与技术

2)面向临床应用的临床前小动物磁共振成像研究

3)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神经影像研究

引进杰出青年人才

(“所百人”)

1

博士

有磁共振成像背景,熟悉软硬件,独立在国际权威专业期刊发表过论文,具有连续2-4年海外科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副研究员

1

博士

医学成像或神经生物学背景,独立在国际专业期刊发表过论文,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和相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博士后

1

博士

具有医学成像或神经生物学背景或生物信息学背景,年龄不超过35岁。

 

磁共振基础研究部

复杂生物体系波谱分析

(刘买利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7305

 

主要研究方向:

1)复杂样品(体液等)的核磁共振分析技术的研究;

2)发展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动力学性质的核磁共振新方法;某些具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蛋白质之间、蛋白质与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的研究;

3)功能分子的NMR研究,主要包括各类表面活性剂的胶束结构、胶束化行为及类生物膜的研究

副研究员

1

博士

具有核磁共振相关专业研究经历;两年及以上海外研究经历;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年龄不超过40岁。

 

助理研究员

2

博士

具备核磁共振相关专业的研究经历;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能从科研工作中真正感受到乐趣,年龄不超过35岁。

 

博士后

3

博士

具备核磁共振相关专业的研究经历;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能从科研工作中真正感受到乐趣,年龄不超过35岁。

 

其它

1

硕士

研究助理:负责课题组各项文书、财务等支撑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磁共振基础研究部

原位大分子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李从刚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9319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的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2)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动力学和相互作用及其环境效的分子机理研究。

 

 

副研究员

1

博士

具有博士学位,在生物核磁共振技术和应用方面发表过较高水平的论文,具有开拓进取和团队合作精神,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和相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助理研究员

1

博士

具有生物物理,生物化学或核磁共振研究背景并发表过相关论文;有博士后经历或具有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基础和丰富实验经验者优先考虑,年龄不超过35岁。

 

博士后

3

博士

具有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生物有机合成或核磁共振研究经历并发表过相关论文;喜欢科研活动,有较强的求知欲,有核酸生物物理研究经验者优先考虑,年龄不超过35岁。

 

 

磁共振基础研究部

膜蛋白结构和功能课题组

(杨俊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9723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生物固体核磁共振波谱学

2)膜蛋白结构和功能

副研究员

1

博士

具有分子生物学研究背景和膜蛋白研究经历,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和相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助理研究员

1

博士

物理或物理化学专业,熟悉固体核磁共振波谱学,年龄不超过35岁。

 

博士后

2

博士

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或生物医学专业,年龄不超过35岁。

 

磁共振基础研究部

固体核磁共振与多相催化

(邓风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8820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发展固体NMR技术

2)表征催化剂活性位的局部结构和主客体相互作用

3) 阐明反应机理,揭示催化材料活性中心的构效关系

 

副研究员

1-2

博士

具有从事锂电池材料合成与表征或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或多相催化反应或计算材料化学、计算催化化学或多尺度材料模拟的研究经历,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和相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助理研究员

1-2

博士

具有从事锂电池材料合成与表征或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或多相催化反应或计算材料化学、计算催化化学或多尺度材料模拟的研究经历,年龄不超过35岁。

 

博士后

2

博士

具有从事锂电池材料合成与表征或纳米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或多相催化反应或计算材料化学、计算催化化学或多尺度材料模拟的研究经历,年龄不超过35岁。

 

磁共振应用研究部

生物波谱及代谢组学中心

(唐惠儒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8430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NMR与色谱-质谱相结合的代谢组分析技术与新方法;

2)代谢性疾病的代谢组基础

3)系统生物学分析技术与新方法

百人/青年千人

1-2

博士

有5-10年代谢物色谱-质谱分析经历与优秀成果,有连续四年及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脂质组学经历优先考虑。

 

引进杰出青年人才

(“所百人”)

1-2

博士

具有代谢物色谱-质谱分析经历,在相关领域作出有影响的工作,具有连续4年以上海外科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副研究员

1-2

博士

代谢物色谱-质谱分析经历,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和相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助理研究员

1-2

博士

代谢物色谱-质谱分析经历,年龄不超过35岁。

 

博士后

1-2

博士

代谢物或小分子色谱-质谱分析经历,年龄不超过35岁。

 

 

磁共振应用研究部

生物大分子动态组学创新组

(唐淳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7133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     发展研究蛋白质动态组学的核磁新方法新技术;

2)     对与蛋白质功能相关的蛋白质瞬态结构、睡态相互作用及动态过程的应用研究。

博士后

2

博士

近三年在生物物理、结构生物学或相关领域获得博士学位,有核磁共振经验者优先,年龄不超过35岁。

 

磁共振应用研究部

神经生物与影像组

(徐富强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7091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神经回路工具病毒

2)神经行为学

3)光学成像技术与应用

助理研究员

3

博士

在神经影像学(光学或MRI)、分子生物学、病毒或微生物学、动物行为学、神经生物学、神经科学、或相关领域获得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岁。

条件突出者,可申请副研究员岗位

其他

2

硕士

本科

岗位一:掌握分子生物学基本技能,硕士。

岗位二:转基因动物品系繁殖和管理,本科。

 

磁共振应用研究部

生物医学波谱组

王玉兰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7143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以啮齿动物为模型研究AD、寄生虫感染、代谢性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体液及粪样代谢组的动态变化规律;

2)研究上述疾病对各种组织、器官代谢的影响;3)绘制上述重大疾病影响内源性代谢变化的代谢网络;

4)结合转录组和传统生物学手段进一步全面揭示AD、寄生虫感染、代谢性疾病对生物整体的代谢影响。

副研究员

2

博士

代谢组学领域工作4年以上,有独立写作科技论文的能力,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和相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助理研究员

2

博士

熟悉代谢组学方法,年龄不超过35岁。

 

博士后

1

博士

熟悉代谢组学、分子生物学、多元统计学、微生物学,年龄不超过35岁。

 

磁共振应用研究部

功能高分子材料与NMR

(冯继文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7343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大功率高频微波源/仪器研制

2)高分子电解质

3)智能/医用高分子

副研究员

1

博士

具有丰富大功率高频微波研究经验,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和相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助理研究员或工程师也可

博士后

2

博士

具有良好的高分子物理、化学研究基础或核磁共振研究背景,年龄不超过35岁。

 

原子分子光物理研究部

原子分子超快动力学

(柳晓军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9825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超快光场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

 

助理研究员

1

博士

原子分子与光物理研究背景,年龄不超过35岁。

 

博士后

1

博士

原子分子与光物理研究背景,年龄不超过35岁。

 

原子分子光物理研究部

分子光谱与动力学

(张冰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7441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分子高分辨离子光谱

2)分子光解

3)分子超快动力学

百人/青年千人

1

博士

1. 具有物理化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有连续4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年龄小于40岁;

2. 在本学科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在重要国际期刊上发表过有重要影响的学术论文;

3. 有成为学术带头人的潜力;

4. 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引进杰出青年人才

(“所百人”)

1

博士

1. 具有物理化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有4年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年龄小于40岁;

2. 在相关领域作出有影响的工作;

3. 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副研究员

1

博士

1. 具有计算物理、量子化学计算及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年龄小于35岁;

2. 在化学反应动力学领域开展过相关理论计算、具有两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研究经历;

3. 有兴趣并打算与分子动力学实验相结合开展理论研究的应聘者优先考虑;

4. 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助理研究员

2

博士

1. 具有物理化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年龄小于35岁;

2. 有兴趣并打算与分子动力学实验相结合开展理论研究的应聘者优先考虑;

3. 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博士后

1

博士

1. 具有物理化学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年龄小于35岁;

2. 熟悉真空及激光器系统,有过相关科研经历的应聘者优先考虑;

3. 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

 

原子分子光物理研究部

表面单分子化学物理

(曹更玉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7737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光力学及其应用

2)单分子化学物理

3)太阳能电池

博士后

2

博士

具有激光与量子光学、原子力显微镜、燃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或纳米合成化学等相关领域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岁。

 

原子分子光物理研究部

束缚体系量子信息处理

(冯芒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9580

 

主要研究方向:

1)离子阱量子信息处理

2)固态量子信息处理

3)量子力学基础理论

助理研究员

1

博士

从事理论工作的申请者:熟悉量子信息理论和计算机编程;从事实验工作的申请者:有冷原子实验背景,年龄不超过35岁。

 

博士后

1

博士

从事理论工作的申请者:熟悉量子信息理论和计算机编程;从事实验工作的申请者:有冷原子实验背景,年龄不超过35岁。

 

原子分子光物理研究部

原子分子强外场效应组

(刘红平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7367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原子分子外场效应

2)原子分子偶极量子效应

 

副研究员

1

博士

具有相关工作经历、独立科研能力,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和相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助理研究员

1

博士

相关工作经历、独立科研能力,年龄不超过35岁。

 

博士后

1

博士

相关工作经历、独立科研能力,年龄不超过35岁。

 

原子分子光物理研究部

超冷玻色费米混合气体组

(江开军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8542

 

主要研究方向:

1)简并费米气体研究

2)超冷玻色费米混合气体研究

副研究员

1

博士

在冷原子研究及相关领域取得较为突出的成就,有较强的独立科研工作能力,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和相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助理研究员

1

博士

博士期间,从事过冷原子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扎实,有团队工作精神,年龄不超过35岁。

 

博士后

1

博士

博士期间,从事过冷原子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扎实,有团队工作精神,年龄不超过35岁。

 

原子频率标准研究部

铷原子频率标准组

(梅刚华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8370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传统铷原子频标

其它

2

博士

硕士

研究人员:具有原子频标或原子分子物理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招聘人数1名

电装工:具有原子频标相关专业硕士学位,招聘人数1名

 

原子频率标准研究部

囚禁离子物理研究组

(高克林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7740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囚禁Ca+光频标

2)囚禁7Li+精密光谱

3)囚禁离子量子态的操控和新型光频标的探索

百人/青年千人

1

博士

原子分子光物理学相关专业,有连续四年及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相关领域作出有影响的工作,在本学科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有成为学术带头人的潜力,年龄不超过40岁。

 

引进杰出青年人才

(“所百人”)

1

博士

原子分子光物理学相关专业,在相关领域作出有影响的工作,具有连续4年以上海外科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副研究员

1

博士

原子分子光物理学相关专业,具有较强的物理功底,同时掌握与冷原子物理相关的激光和电子技术,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和相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助理研究员

1

博士

原子分子光物理学相关专业,具有激光技术相关科研工作经历、熟悉电路设计与制作,年龄不超过35岁。

 

博士后

2

博士

原子分子光物理学相关专业,具有激光技术相关科研工作经历、熟悉电路设计与制作,年龄不超过35岁。

 

原子频率标准研究部

原子光频标研究组

(吕宝龙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8112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冷原子光频标

2)超冷原子量子仿真

 

副研究员

1

博士

1、具有6年以上冷原子物理方面的实验研究经历;

2、年龄36岁以下

3、具有两年以上国外研究经历

 

 

原子频率标准研究部

Hg离子微波频标组

(李交美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 8501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Hg离子微波频标

 

高级工程师

1

博士

微波技术专业,40岁以下,有5年及以上微波技术工作经历,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和相应经历。

 

原子频率标准研究部

激光频率合成技术组

(何明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8370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激光技术

2)原子分子物理

 

工程师

1

博士

具有原子分子物理、激光技术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岁。

 

博士后

1

博士

具有原子分子物理、激光技术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岁。

 

 

原子频率标准研究部

应用型离子光钟组

(黄学人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9860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原子频标部

1)铝离子光频标

2)可搬运钙离子光频标

 

高级工程师

1

博士

具有离子阱相关经验,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和相应经历,团队意识强,年龄不超过40岁。

 

博士后

1

博士

冷原子相关专业实验的博士

 

原子频率标准研究部

CPT铷原子钟组

(顾思洪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7801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原子频标

2)量子光学

助理研究员

3

博士

一名量子光学背景,两名原子频标背景相关专业博士,年龄不超过35岁。

助研或工程师

博士后

3

博士

量子光学、电子工程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年龄不超过35岁。

 

数学物理与应用研究部

非线性双曲型偏微分方程及应用

(王振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8150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非线性双曲型偏微分方程

2)数学物理

博士后

2

博士

已获得博士学位,具有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如双曲或抛物型方程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和兴趣,并具备较强的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年龄不超过35岁。

 

数学物理与应用研究部

非线性椭圆型偏微分方程及应用

(周焕松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9196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非线性椭圆与抛物方程

2)非线性泛函分析

3)数学物理

百人/青年千人

1

博士

有深厚的偏微分方程和非线性泛函分析基础,具有从事数学物理交叉研究的能力,在国际一流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研究论文,有连续四年及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相关领域作出有影响的工作,在本学科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有成为学术带头人的潜力,年龄不超过40岁。

为人诚实,学风端正,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副研究员

2

博士

在非线性椭圆或抛物型方程相关领域的研究中取得较好的研究结果,在国际著名刊物上发表过研究论文,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和相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为人诚实,学风端正,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博士后

1

博士

已获得博士学位,具有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如椭圆或抛物型方程相关领域的研究基础和兴趣,并具备较强的独立从事研究的能力。

为人诚实,学风端正,有很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数学物理与应用研究部

数据分析与统计计算组

(丁义明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9080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数据分析与统计计算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2)与武汉磁共振中心相关课题组开展交叉研究

副研究员

1-2

 博士

具有统计分析相关专业背景,熟悉生物、医学、数字图像处理、磁共振成像等知识;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和相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助理研究员

1

博士

具有随机过程、随机分析及其应用等相关背景,熟悉分数阶布朗运动知识,年龄不超过35岁。

 

博士后

2-3

博士

具有数据分析、统计计算、数字图像处理等及其相关领域背景,年龄不超过35岁。

 

助理研究员

1

博士

在可积系统或微分几何方向具有独立科研能力,对利用多复分析及新的复动力系统思想研究复几何中的重要问题有一定兴趣,年龄不超过35岁。

 

理论交叉研究部

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组

(杨明晖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7783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分子反应动力学和分子光谱

2)生物大分子和复杂体系模拟

3)有机功能材料理论模拟

副研究员

1

博士

博士学位,在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动力学,或配体-蛋白相互作用,或采用QM/MM方法研究酶催化反应等领域的研究有一定的积累,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经历,能独立写作英文文章。具有编程经验优先考虑,年龄不超过40岁。

 

博士后

2

博士

1博士学位,熟悉量子化学基础理论和计算软件,在有机功能材料的光化学领域研究方面有一定的积累,能独立写作英文文章,年龄不超过35岁。

2.博士学位,熟悉量子化学基础理论和Molpro计算软件,在分子激发态势能面和动力学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积累,能独立写作英文文章,具有编程经验优先考虑,年龄不超过35岁。

 

理论交叉研究部

计算系统生物学创新组

(占萌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8603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计算神经动力学及复杂脑网络

2)磁共振成像的数学物理方法

副研究员

1

博士

具有独立的科研工作能力,在脑和神经动力学的模型和计算方向有良好的工作基础,英语良好,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和相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助理研究员

1

博士

具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模型和计算方面的数学物理基础,英语良好,有团队合作精神,年龄不超过35岁。

 

博士后

2

博士

具有较强的科研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模型和计算方面的数学物理基础,英语良好,有团队合作精神,年龄不超过35岁。

 

 

理论交叉研究部

(余永乐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8125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量子多体问题

2)超流

3)超导

博士后

1

博士

获得物理学方面博士,凝聚态方向背景优先,年龄不超过35岁。

 

理论交叉研究部

开系统量子理论

(蔡庆宇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7739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量子密码

2)量子信息

3)宇宙学

博士后

2

博士

量子信息,宇宙学等相关专业,年龄不超过35岁。

 

 

 

 

高技术创新与发展中心

磁共振仪器

(刘朝阳研究员)

[email protected]

027-87198790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NMR波谱仪开发

2)MRI系统研制

3)磁共振仪器方法开发

百人/青年千人

1

博士

具备独立承担科研任务能力,新型磁共振仪器方法研究,有连续四年及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相关领域作出有影响的工作,在本学科领域有较深的学术造诣,有成为学术带头人的潜力,年龄不超过40岁。

 

引进杰出青年人才

(“所百人”)

1

博士

具备新型磁共振仪器方法与技术研究的能力,有连续4年以上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在相关领域作出有影响的工作,年龄不超过40岁。

 

副研究员

2

博士

NMR/MRI背景,具备磁共振仪器方法、技术与系统研发能力,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和相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高级工程师

2

博士

电子信息,软件或NMR/MRI技术背景,具备磁共振仪器方法、技术与系统开发能力,具有2年及以上海外博士后和相应经历,年龄不超过40岁。

 

助理研究员

3

博士

NMR/MRI背景,具备磁共振仪器方法、技术与系统开发能力,年龄不超过35岁。

 

博士后

2

博士

电子信息,软件或NMR/MRI技术背景,具备磁共振仪器方法、技术与系统开发能力,年龄不超过35岁。

 

助理工程师

5

硕士

电子信息,软件或NMR/MRI技术背景,磁共振仪器方法、技术与系统开发,年龄不超过30岁。

 

高技术创新与发展中心

频标应用及产业化组

(余钫高级工程师)

[email protected]

027-87197195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物理系统设计

2)射频电路设计

 

工程师

1

博士

熟悉汇编,C语言,精通数字电路。

 

其他

1

本科

有工作经验,精通机械制图及机械加工流程

 

磁共振技术组/磁共振中心

(陈雷高级工程师/执行副主任)

[email protected]

027-87199737

 

主要研究方向/部门职责:

1)负责实验室磁共振成像仪、核磁共振谱仪及相关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功能开发,参与实验室的管理和建设

工程师

2

博士

固体核磁共振管理人员1人: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职称;有扎实的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基础和丰富的实验经验;

熟悉NMR谱仪软硬件,能对NMR谱仪进行常规维护并能初步排查NMR谱仪故障;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液体核磁共振管理人员1人:具有相关专业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职称;有扎实的液体核磁共振技术基础和丰富的实验经验;

具备化学或者生物专业背景,具有生物大分子NMR经验者优先考虑;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