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打造人才引擎 激活协作源头活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望cad激活码怎么激活 携手打造人才引擎 激活协作源头活水

携手打造人才引擎 激活协作源头活水

#携手打造人才引擎 激活协作源头活水|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携手打造人才引擎 激活协作源头活水

——天津市“组团式”人才支援有力助推甘肃乡村振兴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洪文泉

  天津、甘肃,千里携手,情深意长。

  作为天津东西部协作交流和对口支援的主战场,在甘肃,天津的帮扶地区覆盖7个市州、34个县市区。

  怎样激活乡村振兴“智力引擎”?如何发挥最大效能,取得更好的帮扶成效?

  人才是关键。

  近年来,天津市聚焦甘肃发展所需,持续加大人才支援力度,探索形成全方位“组团式”人才支援模式,将援甘教师队伍、医务人员、科技骨干以团队形式安排在重点帮扶学校、医院、产业园区。

  集中优势力量,形成规模效应。

  目前,天津市各区在甘援派专业技术人才586人,其中组团式专业技术人才125名,组团式帮扶教育人才84名,组团式帮扶医疗人才41名。

  除教育、医疗等专业人才之外,还增加选派52名园区管理人才、46名城乡管理人才、39名农业技术人才,丰富和拓展了专技人才的专业和领域。

  来自渤海湾畔的人才“雨露”,滋润着人才缺乏的陇原。专业对口、结构互补、协同高效的帮扶团队输出“天津之智”,为开展协作支援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组团式+示范校”帮扶教育,补齐发展短板

  陈敬,天津市和平区新星小学教师。2021年8月,她主动请缨来到会宁县文昌小学援甘支教。

  “千方百计教好会宁的每一个学生。”这是陈敬给自己定下的目标。

  在学校教研工作中,陈敬带领学科教研组长,设计教研工作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依托学校成立的“陈敬语文工作室”,她毫无保留地把先进的管理经验、科学的教学理念传授给同仁,与受援地教师共同进步。在她的指导下,2022年全县、全市优质课竞赛中,文昌小学有两位教师获得市级一等奖,是全市小学里唯一一所获得两个一等奖的学校。

  教育,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而“组团式”教育帮扶,则是缩小东西部教育差距,实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举措。

  今年以来,天津精心选派84名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分赴甘肃12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23所学校开展教育帮扶,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甘肃孩子们多彩人生的希望。

  ——创新开展“示范校”“示范班”组团帮扶。在环县的习仲勋红军小学设立“南开基地班”,采取“包班”模式确保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学科全覆盖,做到智志双扶,持续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

  ——形成“手拉手”结对关系。天津市900所中小学与甘肃1573所中小学结成“手拉手”结对关系。庆阳一中与南开中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中考高考备考专家线上讲座指导。

  ——加强津甘两地资源共享。结合成熟的线上教学经验,开展“云上课堂”“空中教研”等活动,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津南区帮助秦安县打造莲花教育园区,对镇域内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共享。

  ——发挥职教优势建设“技能甘肃”。津甘两地签订《天津·甘肃职业教育协作实施方案》,天津12所高职国家示范校和骨干校、14所中职国家级示范校分别与甘肃26所职业院校建立帮扶关系。

  ——凝聚高校力量合作培养人才。天津医科大学与甘肃医学院签订教育协作框架协议,有力推动天津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向甘肃的持续有效供给,一体化加快推进双方合作平台建设。

“组团式+院包科”帮扶医疗,守护群众健康

  2022年8月,天津市人民医院麻醉科主治医师王蕾,作为天津市第八批“组团式援甘医疗帮扶团队”成员,与全市10家三甲医院的18名医生一起进驻甘南州人民医院,开启了为期一年半的援甘任务。

  一路走来,独特的高原风光、质朴的甘南群众深深打动着王蕾。

  为患者做什么?为医院留什么?踏上甘南的那一刻,王蕾就在思考,如何利用所学、所历、所见、所得,尽可能多作贡献。

  来到医院没多久,王蕾便发现这里麻醉科的同事们对于药品的使用以及病例的书写还未建立规范化的标准。王蕾带着大家制定标准,规范麻醉用药以及诱导药剂的使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科室逐渐步入正轨。

  此后的时间里,无论是为肝癌患者完成全麻下的全肝切除术,还是成功使异位妊娠的失血性休克病人转危为安,抑或是与骨科大夫一道为一名有50年癫痫病史的病人在癫痫发病期实施手术……面对一个又一个困难,王蕾带领团队经受住了考验,为病患解除了病痛。

  在“组团式”援甘医疗帮扶团队的助力下,甘南州人民医院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甘南州,一直以来都是全国市(州)级唯一没有三级医院的地区。天津市“量体裁衣”制定了“多院对一院”的“组团式”和“一院对一科”的“院包科”帮扶模式,利用5年时间,终于在去年将甘南州人民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到三级医院水平。

  为医院管理“把脉开方”、为医护人员“传经送宝”、为就诊群众祛病散痛……不断深化健康帮扶甘肃的广度和深度,是天津“组团式”医疗帮扶的初衷和使命。

  针对结对地区医疗机构发展短板和群众就医需求,天津组织开展 “组团式”“院包科”“师带徒”医疗帮扶,坚持派出最好医院、最好学科、最好专家、最好干部对口帮扶甘肃53家县级医院。

  注重“师带徒”培养本土人才,充分发挥帮扶人才“传帮带”作用,精心设计培养措施,近年来,通过“师带徒”等方式培训医务人员29353人次,开展新适宜技术225项、新项目207项。

  守望相助的故事,每天都在陇原大地上演——

  南开区中医医院帮助庆城县岐伯中医医院打造糖尿病特色专科,成为“一院一特色”的标杆性帮扶成果;

  天津专家团队帮助镇原县第一人民医院成立了“乳腺肿瘤外科”,使该院影像科首批加入“甘肃省磁共振技术联盟”;

  南开区援助环县工作组依托天津东西部协作财政援助资金为县域10个乡镇卫生院购置医疗救护车10辆,在山城乡谢庄村、合道镇梁坪村建设2个村级卫生室,为八珠乡、樊家川镇卫生院购置超声多普勒胎儿监护仪、心电图机等医疗设备……

“组团式+科技特派员”帮扶产业,助力高质量发展

  “牛博士”叫马毅,是天津市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农业农村部奶牛育种指导专家、天津市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

  为探索省际科技特派员合作新机制新模式,2020年津甘“双地”科技特派员应运而生。马毅,就是首批东西部“双地”科技特派员之一。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毕业的马毅,研究的对象是牛。甘南州和武威市是他经常往返的地方。

  在迭部县达拉乡次哇村,马毅了解到当地牦牛个头小,出肉率不高,产奶量也不足,还处在粗放养殖阶段,牦牛的繁育缺乏技术支撑。

  针对这种现状,马毅和团队技术人员另辟蹊径,将农户们集中起来,在牛舍里为养殖户现场演示,并将养殖和繁育知识印成图文并茂的手册发放给大家。

  几场培训下来,周边的农牧民纷纷闻讯而来。“‘牛博士’给我们亲自演示,大家一下子就能掌握方法。”养殖户赞不绝口。

  红牛,是平凉市的“城市名片”,“肥瘦相间,脂肪沉积丰富、气味纯正。”通过调研,马毅认为平凉红牛具有开发成高端牛肉的基础。

  如何让红牛打入高端市场?“牛博士”带来了基因组选择技术。通过血液检测,马毅将高端肉质的基因进行分子选育和遗传评估,筛选形成优秀种公牛和种母牛群体,建立平凉红牛自主培育体系,提升制种、供种能力,支撑高档肉牛产业。

  在“牛博士”的助力下,当地红牛养殖规模已达50万头以上,平凉市通过应用全基因组选择等先进技术,建立平凉红牛自主培育体系后,可以辐射带动养殖户1000余户。

  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津甘联合认定科技特派员257名,覆盖甘肃特色主导产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建立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10余个,21支科技团队活跃在生产一线,依托“津科帮扶”APP在线开展咨询服务,引进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超过300个。

  在泾川县朱家涧村、靖远县北湾镇富坪村、迭部县达拉乡次哇村,创新“全产业链+专家站点”模式,因地制宜带动农户全覆盖发展蔬菜产业,打造肉牛产业链,真正形成全产业链帮扶格局。

  滨海新区援派科技干部发挥“组团式”帮扶作用,积极投身合作市生态产业园区建设,帮助园区对既有市政管网进行勘察和测绘,将以往园区项目建设过程中未收集留存图纸的电子版文件,使用CAD软件重新绘图,把园区的道路管网整合为一张图,为园区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蓟州区选派畜牧专家赴古浪县开展人才支援,对该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标准化养殖场建设和管理、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畜禽养殖技术推广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推介天津市奥群、腾源两大肉羊核心原种场和蓟州区4家扩繁场,推广牛羊种群在古浪落地生根。

  跨越山海,扎根陇原。天津市援派专业技术人才倾心倾力支援,用心用情帮扶,为甘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深化东西部协作注入了“海河情”“天津力”。在人才活水的滋润下,乡村振兴的山海乐章,必将更加响亮。

记者 洪文泉

责任编辑:杨晨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