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文化交流两千年:回顾与展望》电子书在线阅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日对比论文两千字多少字 《中日文化交流两千年:回顾与展望》电子书在线阅读

《中日文化交流两千年:回顾与展望》电子书在线阅读

2024-07-02 22: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历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5千字 字数 2013-0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日文化交流史的研究表明,学术追求是形而上的东西,是在眼前看不到却能够渗透到人们的精神思维。

内容简介

2010年12月18-19日,为纪念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成立30周年,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与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北京大学中外关系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了“中日文化交流两千年: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讨论会”。六十余位来自中日两国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近40篇。本书即是此次会议论文结集。本论文集分纪念篇、总论篇、古代与中世纪篇、近代篇、战时与战后篇五个部分,内容涵盖古今政治、文化、军事、教育、经济、语言诸领域的文化交流与相互关系诸问题。中日文化交流本身,是一个宽广的视角,今后应该继续从多方面提出真知灼见,真正发挥学者作为学术中坚力量的作用,为两国和世界的和平友好交流发展服务。

目录 版权信息 文前彩插 前言 一 纪念篇 北京市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会的三十年 二 综论篇 日本的近代化与中国文化 日本洋学的建立 洋学建立的前提——汉字 日本的中国洋务书籍、中文报纸的流入 通过洋务书籍获得的关于欧美国家制度的知识 日本起主导作用的意识形态有效范围的限定 儒学有效范围的进一步限定与洋学的发展 结语 文化交流与中日邦交正常化 一 战后中日文化交流 二 战后中日文化交流的背景与特征 三 文化交流对中日邦交正常化的作用 从中日文化差异看其互补性 序言 一 文化差异的由来 二 思维方式差异及其互补性 三 行为方式的差异及其互补性 四 制定法规的差异及其互补性 五 言谈举止的差异及其互补性 六 情感文化的差异及其互补性 七 饮食文化的差异及其互补性 结语 日本知識人の中国認識について——尾崎護の『吉野作造と中国』を手がかりに 一 始めに 二 中国をどう見るか 三 吉野作造が出会った中国の知識人 四 吉野作造の対中国観の転換 五 「対華21ヶ条要求」をめぐる認識 六 「侵略の日本」と「平和の日本」 七 「民本主義」と中国の「民本主義」 終わりに;正しい認識の困難さ 日本的中国认识研究概论——概念、方法和研究现状概要 一 概念 二 方法 三 研究现状 四 问题和课题 三 古代与中世纪篇 十七条宪法与圣德太子 序言 一 “圣德太子” 二 “太子”与“摄政” 三 《三经义疏》 四 十七条宪法 五 “冠位十二阶” 结语 中日文化交流史上重要转折点分析——论镰仓初创的历史地位 一 二 三 明代日本僧人遗留在云南的汉诗 序言 一 《沧海遗珠》所见日本诗人 二 《沧海遗珠》所收日本人汉诗的特色 三 《沧海遗珠》所收日本人汉诗的流传 四 《沧海遗珠》所收日本人汉诗的评价 结语 如何看待日本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的成就 出土文字史料与古代史研究——以中日韩三国的古代木简为例 一 古代文字和书写材料 二 古代中国的简牍 三 日本木简的发现与特点 四 朝鲜半岛的古代木简 五 木简史料的特点和学术价值 唐通事及其在中日交流中的作用 一 “通事”“唐通事”“长崎唐通事” 二 长崎唐通事与中日文化交流 三 结语 阿苏“春卯祭”考 一 阿苏山、阿苏神社 二 “阿苏春卯祭”神事 三 阿苏春卯祭=春社解 四 木气寄生十二辰宫(生死所)解 五 结语 端午节的文化边界——在东亚文化框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 一 引人注目的端午节申遗 二 端午节起源问题的学术扭曲 三 端午节的文化边界 四 地域文化框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 近代篇 内藤湖南汉诗中的文化史观索隐 一 《玉石杂陈》与《湖南诗存》 二 反战抑或尚武 三 华夏夷狄意如何 四 立言与立功 关于《日本论》对近代日本武士道文化心理结构的解析 一 《日本论》确立的文化心理学研究视角 二 《日本论》对近代日本武士道文化心理结构的解析 “杀王”:与绝对天皇制社会伦理的对决——试析大江健三郎在《水死》中所追求的时代精神 一 “天皇陛下万岁”引发的有关时代精神的思考 二 失败的杀王尝试 三 东施效颦的“杀王” 四 与绝对天皇制社会伦理的对决 “小国主义”的历史意义 1. 日本近代化的命题 2. “伦理性帝国主义”的幻想 3. 小国主义的系谱 4. 石桥湛山的小国主义 5. 战后的石桥湛山 6. 石桥湛山的思想哲学 近代中日军事交流及其发展异同比较 一 晚清政府同日本的军事交流概况 二 民间及南方革命党人的对日军事交流 三 军事交流影响作用的异同比较 四 结语 五四运动期戴季陶的日本观 1. 信仰论的武士道 2. 道德论的武士道 3. 制度化的武士道 秋田雨雀与中国左翼文学——以胡风、王莹为例 引言 一 两国三人之间:关于秋田雨雀、胡风、王莹 二 两篇文章写一个人:中日现代文学关系史上的一个佳话 结语 1905年中日会商东三省事宜交涉的研究 一 交涉前的背景 二 交涉涉及的主要问题 三 对谈判的分析 五大臣日本考察活动研究 一 五大臣使团在日本的主要活动 二 日本人怎样看待五大臣出洋 三 五大臣使团眼中的日本 四 结语 五 战时与战后篇 民国大学的日本史教育 一 日本史科目在各大学设置情况 二 日本史师资阵容 三 日本史讲授内容特点 四 结语 战后日中交流的开始——关于对日战后处理的若干问题 一 序言 二 国民政府的对日战犯审判 三 不彻底的对日战犯审判 四 结论 抗战爆发前日本关于中国经济情势的一份调查——以对《本年度支那农村景气测定》的评介为中心 一 近代日本对华调查的概况及本调查之地位 二 本调查的内容要点 三 本调查的特征及政策意向 四 结语 中日全面战争期间中日物流构造的变迁——中日战争期间日本的中国海关占领政策 一 卢沟桥事变之前日本对华北海关的政策 二 卢沟桥事变之后日本的天津秦皇岛海关接管经过 三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对青岛、芝罘、龙口等海关接管过程 四 接管后的日本的华北海关占领政策 小结 汉语角的运营和推广模式述评——日本侨报社推进中日民间交流的实践报告 一 汉语角的运营模式和现状 二 汉语角的推广模式 日本政治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基本要素 一 日本政治文化的结构与渊源 二 日本传统文化的构成要素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文化交流的特征与作用 一 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必要性 二 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文化交流的特征 三 文化交流在中日关系中的作用 论中日民间交流的基本特征 一 中日民间交流具有明显的“指向性” 二 民间交流的“多层次性” 三 民间交流的“异向性” 四 民间交流具有“历史继承性” 从商务最新教科书的诞生看近代中日文教交流 一 商务印书馆的教科书出版 二 日本教育思想的影响 三 金港堂及其创始人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 四 金港堂的教科书出版 五 结论 自强、理解、共同认知及其对话交流——对发展中日关系几点看法 中国自强是中日关系发展的基础 加深相互理解和沟通是搞好中日关系的前提 共同的历史认知是中日关系发展的保证 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加强相互交流与学习,是发展中日友好的关键 周恩来与中日友好交流 周恩来在日本 建国之初的周恩来与中日关系 恢复邦交过程中的周恩来 周恩来与日本友人 周恩来的中日交流精神遗产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