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太美了!洪洞县河西新区城市设计(附高清规划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山桥高清图 【聚焦】太美了!洪洞县河西新区城市设计(附高清规划图)

【聚焦】太美了!洪洞县河西新区城市设计(附高清规划图)

2023-03-09 03: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洪洞县住建局

关于《洪洞县河西新区城市设计》的公示

《洪洞县河西新区城市设计》已委托北京博雅方略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完成,并通过专家评审。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设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洪洞县河西新区城市设计报送审批前应进行公示,充分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并在修改完善后报洪洞县人民政府审批,现对《洪洞县河西新区城市设计》进行公示。 1、指导思想 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应贯穿于城市规划全过程,围绕“世界华人“家”文化体验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定位,坚持“生态、人文、智慧、集约”的发展导向,突出洪洞“山、水、城、林”的空间特色。 2、规划范围 本规划的规划范围位于洪洞老城区以西,北至恒富西大街、南至飞虹西大街、东至滨河东路、西至S224,规划面积9.7平方公里。 3、设计理念 (1)生态引导 ①延续城市生态廊道和重要斑块 维系生态保护与城市开发建设之间的平衡,延续城市生态廊道,构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 ②提升周边住区生活品质和人居环境 连通生态廊道,创造环境优美的绿化环境,让绿地融入社区,提升居住品质,带动地块升值。 ③植入服务配套等多元业态 植入篮球场、羽毛球场、兵乓球场等运动场地、滨水商业、绿地景观,服务周边社区。 (2)人文融入 ①融在格局 以5分钟、10分钟生活圈为基础,形成家族式的簇居新模式。 通过多业态的植入,汾河与文化格局的融合,形成华人老家欢迎您新理念。 ②融在功能 差异化发展文旅产业,以寻根祭祖的上下游产业延伸的旅游服务配套和文化体验为核心依托。 ③融在业态 文化+体育、文化+商业、文化+教育、文化+康养、文化+技艺等多元文旅体验业态融入。 洪洞风土人情、移民故事、习俗、美食等与文旅新业态的融合。 ④融在风貌 提取大槐树、老鹳窝等文化、生态、建筑等特色元素,通过建筑符号、建筑色彩、地标建筑等打造洪洞特属的地域风貌。 ⑤融在景观 莲花、槐树、老鹳窝等景观小品与地域文化的结合,打造具有地域标识性的莲子滩、乡槐林、太阳湖等特色景观。 (3)设施完善 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以“5分钟生活圈、10分钟生活圈、15分钟生活圈”重新构建河西新区邻里中心、街坊中心和社区中心,突出居民能够在适宜的步行时间内满足相应的生活服务需求,便于引导配套设施的合理布局。 (4)科技植入 随着5G时代的来临,大容量、低时延的网络传输将变为现实,通过智慧交通、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照明等,使人类将进入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智慧城市建设将步入一个崭新阶段。 (5)景城一体 借势大槐树寻根祭祖园5A级景区全域化联合,依托大槐树景区和洪洞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推进,联动汾河国家湿地公园、磨河水上漂流、广胜寺整合成5A大景区,实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发展,建筑风貌和园林绿化融合一体化发展,完善城市休闲旅游功能,旅游产业一体化。 4、总体定位 洪洞河西新区的总体战略定位为:乡忆·华人老家。 5、发展目标 立足洪洞、引领晋东、辐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南经济区”以及“黄河金三角示范区”三大经济区域,集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医疗养老三大功能为一体,将河西新区打造成:城市与自然融合发展的生态之城、时尚现代宜居宜游的活力之城、传统与现代时光交错的文化之城、蓝绿相融簇居其间的秀美之城。 6、规划策略 营造“远山近水、水绿交融”的河西新区新格局。 (1)一河润两岸,三桥通古今; 以汾河为纽带,通过恒富西大街、玉峰西大街、飞虹西大街构建河西新区骨架。 (2)远眺广胜寺,绿水绕槐林; 联动广胜寺,打造远眺广胜寺的视线通廊,依托汾河湿地公园、太阳湖等自然景观,形成新区环状生态廊道,带动周边地块增值。 (3)洪洞老鹳窝,祭祖又寻根; 承接洪洞根祖文化传承,以“家”文化以依托,营造环境舒适、配套齐全、风貌特色的新区。实现时代特征与灿烂历史交相辉映,现代功能与生态文化和谐共生,培育核心发展动力。

(4)簇居新天地,华夏一家亲。 以5分钟、10分钟、15分钟生活圈为基调,与社区绿地相融合,形成体系“家文化”元素的簇居新模式。 7、整体空间格局 河西新区按照“一环相绕,十字连通;两心拥湾,文彩水岸”的空间结构进行打造。 (1)一环相绕,十字连通 以汾河滨河景观和生态廊道形成联系河西新区全域的环状生态文化景观休闲廊道。沿玉峰西大街和洪达路形成区域重要的发展轴线,联系南北功能,老城新区的重要功能空间。 (2)两心拥湾,文彩水岸 以文化为引领,沿汾河生态景观廊道聚焦城市功能,融入文化特色,打造相映互动的城市天际线,使汾河成为洪洞重要的景观内景。 8、功能分区 (1)北部生态住区——以居住为主,结合点状公园和带状公园,提升住区品质。 (2)南部生态住区——依托洪洞二中和医养结合中医院,完善公共绿地和社区配套。 (3)太阳湖商贸活力区——依托优美的太阳湖资源和汾河湿地国家公园,融入生态商贸功能。 (4)老鹳窝文化休闲区——结合汾河国家湿地公园和太阳湖,融合文化休闲、体育竞技、休闲娱乐、商业配套等功能。 9、土地利用规划 河西新区总建设用地面积为802.18公顷。其中居住用地292.43公顷,占建设用地的36.45%;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98.74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2.31%;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79.14公顷,占建设用地的9.87%;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185.03公顷,占建设用地的23.07%;公用设施用地1.0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0.13%;绿地与广场用地145.82公顷,占建设用地的18.18%。 10、道路系统规划 河西新区依托规划区周边现有道路及上位规划确定的部分干道,完善城市整体路网结构,加强与周边区域的道路衔接,形成“三横四纵”的路网体系。 规划区内道路划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四个等级。 11、风貌控制目标 落实洪洞县的总体规划,提高城市环境品质,提升建筑文化品位,加强城市建筑风格的规划管理,进一步塑造洪洞河西新区的城市风貌和城市建筑特色,挖掘和传承具有洪洞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风貌,探索和研究与洪洞规划定位相符合的建筑风貌符号,有效指导建筑设计、城市更新、城市建设,实现洪洞河西新区风貌特色。 12、景观风貌分区 洪洞县河西新区按照分区风格形成汾河湿地景观风貌区、太阳湖商贸活力风貌区、生态宜居住区风貌区、特色商贸产业风貌区四大景观风貌分区。 (1)汾河湿地景观风貌区 ①规划重点 功能上与河东寻根祭祖大槐树景区融合发展,通过步行景观桥穿过汾河及汾河辅河,使汾河两岸共融,互补发展。 ②导控目标:简洁创意、现代中式、疏朗大气。 ③建筑风格:总体上以现代中式建筑为主,以融合本土建筑元素符号的新中式建筑为辅,整体风格简洁、时尚、现代。 ④建筑体量:以滨河天际线为建筑体量控制依据,严格控制建筑高度、面宽等设计要素,注重滨河界面的视觉感受。 ⑤建筑色彩 主色调:灰色、乳黄色、蓝色; 辅色调:红色、乳白色、黄色。 ⑥建筑材质 结合现代技术融入钢材、铝合金、玻璃幕墙、混凝土、人造石等材质,公共建筑立面多选用玻璃幕墙 (2)太阳湖商贸活力风貌区 ①规划重点 将太阳湖水系引入商业街区,打造以水为主题,并以水元素为建筑符号的亲水商业街区。 ②导控目标:活力、绿色、时尚、现代、标志性强。 ③建筑风格:融入人文底蕴特色,以“大槐树”、“老鹳窝”为元素融入其中,整体风格简洁、明快、时尚、韵律、现代。 ④建筑体量:西侧建筑是城市天际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飞虹大街北侧城市形象展示区,属标志性区域,商业建筑以大体量连续性商业综合体为主。 ⑤建筑色彩 主色调:灰色、暖黄色、赭石色; 辅色调:褐色、乳白色。 ⑥建筑材质 结合现代技术融入钢材、铝合金、混凝土、人造石等材质,公寓酒店建筑多采用玻璃幕墙。 (3)生态宜居住区风貌区 ①规划重点 以城市主干道及次干道为边界,构成5分钟生活圈绿色住区,形成“簇居”格局。 ②导控目标:和谐、绿色、质朴、柔和、本土。 ③建筑风格:空间布局上突出“簇”的形态,形成核心风貌特色,宜融合本土建筑元素符号的现代中式建筑为主,整体风格结构简练、形体稳重、庄重大方。 ④建筑体量:以中等建筑体量为主,不宜出现超过80米的住宅,应以中高层为主,多层及高层为辅。 ⑤建筑色彩 主色调:以地域传统灰色、砖红色、米黄色为主色调。 辅色调:咖啡色、米白色为主。 ⑥建筑材质 以石材、砖、木为主体,结合现代技术融入钢材、铝合金、混凝土、人造石等材质,建筑立面不宜出现大面积玻璃幕墙。 ⑦建筑立面装饰 建筑立面装饰以简洁质朴为主,不宣过于繁琐,以本土符号化为原型进行提炼简化,在建筑沿街立面、 主入口 、 屋顶等主要部分进行装饰美化。 (4)特色商贸产业风貌区 ①规划重点 以文化、餐饮、创意产业联动的集群优势,融合“创意、设计、艺术”与一身,实现创意产业基地,催生多元化产业形态。 ②建筑风格:以简洁,规整的街区化园区为主,创意园区可融入本土建筑元素,以生态绿色的设计理念,打造绿色建筑。 ③建筑体量:以中小体量建筑为主体,有利于不同实力的企业进驻。 ④建筑色彩 主色调:灰色、暖黄色、乳白色为主; 辅色调:红色、赭石色、咖啡色为辅。 ⑤建筑材质 建筑材质直采用本土石材贴面、砖、涂料等材质,结合现代技术融入钢材、铝合金、混凝土、人造石等材质,建筑立面不宜出现大面积玻璃幕墙。 13、附表

城乡用地规划汇总表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平衡表

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浏览

公示时间:2019年9月25日至11月8日,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宝贵意见,并将意见以书面形式于11月8日前送(寄)至洪洞县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局,通信地址:洪洞县涧桥南路1号,电子邮件发送至 [email protected]邮箱,联系电话: 0357-6210172。

(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