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年,教育部认可的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活动仅44项!新增这些,删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公布 未来三年,教育部认可的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活动仅44项!新增这些,删去……

未来三年,教育部认可的中小学生全国性竞赛活动仅44项!新增这些,删去……

2023-05-05 08: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日前

教育部公布了2022-2025学年

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

总共44项

分别是

✔自然科学素养类23项

✔人文综合素养类12项

✔艺术体育类9项

简而言之

虽然面向青少年举行的比赛有千万种,但是,未来三年,教育部认可的比赛只有这44项。

参加这44项比赛获奖,中考也不能加分,也不能作为入学依据。

当然,从目前看,高中学科竞赛获奖者,高考也不能获得加分,但是,如果在全国竞赛获奖中获得一等奖并进入前60名左右,可以保送大学。其他获奖则是申请名校强基计划的重要门槛。

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力学、基础医学、育种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强基计划的考核方式是:“高考成绩+综合能力测试+体育测试”,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换句话说,高考录取线可以打折,相当于降分。

1

比公示少了一项

最引人注目的是,和今年8月公示的名单相比,此次正式名单少了一项,它就是:

全国中小学生舞蹈比赛

为什么删去这项?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解释称:

“因公示期间收到相关反映并经过调查发现,有一项竞赛的主办方存在不良记录,不符合《管理办法》有关条款的规定,因此取消了上述竞赛活动,最终向社会正式公布了44项竞赛活动名单。”

2

2022-2025学年

新增这些竞赛项目

如果和去年相比,2022-2025学年新增这些竞赛项目:

自然科学素养类竞赛

丘成桐中学科学奖

“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

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

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

中国“芯“助力中国梦——全国青少年通信科技创新大赛

人文综合素养类竞赛

全国版图知识竞赛(中小学组)

全国青少年劳动技能与智能设计大赛

全国青少年文化遗产知识大赛

艺术体育类竞赛

“致敬英雄”全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创作主题教育竞赛

“希望颂”——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展

全国青少年音乐素养大赛

3

2022-2025学年

减少四项比赛

在公示期间,和往年相比,已经减少四项比赛,分别是:

中国科协主办的“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

生态环境部宣教中心举办的环丁青少年环保创意大赛

中国福利会主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

中国儿童造型艺术学会主办的全国青少年儿童美术作品大赛

4

释放了哪些信号?

中小学生各种竞赛名目一度繁多,质量良莠不齐,一些竞赛以“结果有助于升学”为噱头,使得广大学生和家长盲目追逐,疲惫不堪。

为治理这一乱象,2018年,教育部出台《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今年3月,教育部、中央编办、民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对《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使竞赛活动管理更加规范化、常态化、有效化。

此次公布的《名单》是《管理办法》修订后的首个名单,从中透露出怎样的改革深意?中国教育报记者采访了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和有关专家。

优化项目结构,凸显以赛育人

自《管理办法》印发以来,教育部已连续4年公布竞赛“白名单”,“大幅度削减竞赛数量”是鲜明特征。

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负责人介绍,此次竞赛评审强化底线要求,坚持全面取消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竞赛,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竞赛,对高中阶段的学科类竞赛严格控制数量,同时严把竞赛质量关。

“从公布的‘白名单’中不难看出,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竞赛活动主要围绕自然科学素养、人文综合素养、艺术体育素养三大类来组织开展,这与我们立足学校一日生活,构建高质量‘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的宗旨是高度契合的。”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说。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陈云龙发现,竞赛项目涉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无人机等23项自然科学素养类竞赛,在名单中占据很大的比重。“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我们必须走出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他表示,《名单》着眼解决“卡脖子”问题,重点突出,满足了科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名单》还新增劳动技能、文化遗产等综合素质类型竞赛,在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顾月华看来,这对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强化劳动教育起到了很好的正面引导作用。

与升学脱钩,重塑竞赛观念

值得关注的是,在印发《名单》的通知中,教育部特别重申“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和高考加分项目”要求。

窦桂梅认为,以升学择校等种种功利为目的的学科竞赛,违背了竞赛活动的初衷,更扰乱了竞赛活动正向发挥积极作用的整体环境。明确规定竞赛与升学“脱钩”,从源头上治理了盲目内卷、跟风参赛、升学焦虑等现实问题。

实际上,教育部曾多次要求各地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幼升小、小升初)免试就近入学政策,不得将任何竞赛奖项作为升学依据;严格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严禁将各类竞赛获奖情况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中考)加分依据。2015年、2019年,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开展了两轮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工作。

“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是以立德树人为目的,旨在挖掘学生特长爱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公益性教育活动,不应与招生入学存在任何关联。”该负责人强调。

“竞赛的目的不是淘汰,是为青少年搭建相互交流、沟通、互鉴的平台,帮助他们学会‘胜不骄,败不馁’,学会用他人的优点来检视自己的不足,敢于自我展示,善于合作分享,勇于奋斗超越。”窦桂梅说。

确保公益性,规范新赛道

公益性是竞赛活动的本质属性,规范管理竞赛活动是现代教育治理的题中之义。

“要确保竞赛活动‘零收费’,坚决杜绝以往竞赛活动中的逐利现象与不端行为,确保竞赛活动程序严谨、组织规范、实施有序,做到竞赛结果公正、公平、公开。同时还要建立畅通的申诉渠道,确保竞赛评奖的科学性、公正性与严肃性。”李方说。

“此外,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各类教育机构和其他机构不得组织承办或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名单》之外的竞赛活动,不得为违规竞赛提供场地、经费等条件。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通过调研、巡查等方式,强化对竞赛活动的监督检查,对违规举办的将严肃处理。”该负责人说。

来看44项获准举行的竞赛名单

请密切关注厦门招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