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说课】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初中物理现场展示:《磁生电》魔术表演教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视频物理 【物理说课】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初中物理现场展示:《磁生电》魔术表演教学

【物理说课】第九届全国中小学实验教学说课活动初中物理现场展示:《磁生电》魔术表演教学

2024-01-26 20: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水生电”魔术器材:烧瓶、塑料管、塑料套、磁铁、线圈、蓝墨水、玻璃纸、导线、灵敏电流计。

(2)“断电生光”魔术器材:电源、开关、电动机(发电机)、导线、发光二极管。

(3)“是真的吗?”三个互动求证魔术器材:磁铁、无线充电电感耦合装置、纸盒、锂电池灯泡。

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

(1)利用魔术制作出不可思议的现象,形成视觉、思维的冲击力,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生动深刻的印象,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此外教师的演示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素养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2)创新融合了中央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培养“去伪存真”的科学意识,传达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并适时对魔术进行简单揭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3)体现“小实验、大智慧”,蕴含着创造教育的因素。且成本低廉,易于普及。这些特点体现了核心素养的思想精髓。意在告诉学生,看似复杂的物体,其实都是由简单的结构加工而成。看似不可思议、变换莫测的现象其实背后都是简单的原理支持。要敢于解剖复杂事物,肢解复杂原理,鼓励孩子勤于动手,挖掘资源,大胆发明创造,实现从物理走向社会。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

(一)实验原理

电磁感应原理: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流。

(二)实验设计思路

(1)利用魔术制作出不可思议的现象,形成视觉、思维的冲击力,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生动深刻的印象,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此外教师的演示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素养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2)创新融合了中央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培养“去伪存真”的科学意识,传达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并适时对魔术进行简单揭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3)体现“小实验、大智慧”,蕴含着创造教育的因素。且成本低廉,易于普及。这些特点体现了核心素养的思想精髓。意在告诉学生,看似复杂的物体,其实都是由简单的结构加工而成。看似不可思议、变幻莫测的现象其实背后都是简单的原理支持。要敢于解剖复杂事物,肢解复杂原理,鼓励孩子勤于动手,挖掘资源,大胆发明创造,从而实现从物理走向社会。

五、实验教学目标

(1)以中国古代魔术表演智慧为引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魔术表演的直观感染力——新课引入。“水生电“魔术和”断电生光”魔术创设情境,用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魔术的思考和跟踪——落实“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创新融合中央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突破传统的机械记忆模式,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六、实验教学内容

(1)魔术1:“水生电”魔术。详见视频解析。

(2)魔术2:“断电生光”魔术。详见视频解析。

(3)魔术3:线圈靠近磁铁就能产生感应电流,让二极管发光,这是真的吗?详见视频解析。

(4)魔术4:普通照明灯泡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可以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真的吗?详见视频解析。

(5)魔术5:磁铁绕上铜线就能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真的吗?详见视频解析。

七、实验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概述

(1)教师演示实验,进行魔术表演,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渴望获取新知识。

(2)随着分组实验的逐步开展,教师顺势对器材进行逐步拆解,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能力。

(3)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对实验原理进行解密,升华学生的科学推理能力。

(4)利用所学内容,结合所需器材进行拓展延申,基于事实证据和科学推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提出创设性见解的品格和能力。

(二)教学过程分解

(1)魔术的直观感染力——新课引入

在导入部分,教材的引入相对单一,缺乏吸引力。因此利用魔术,制作出不可思议的现象。引起学生对其中蕴含奥秘的探索欲望,进而引入与其有关的概念规律。

1)魔术1:“水生电”魔术——蓝色的液体可以发电吗?(如图1、图2)

图1

图2

当烧瓶静止,灵敏电流计没有偏转,晃动起来,灵敏电流计发生偏转。从出示仪器到进行表演的全过程,都给学生以多方面的刺激,同时势必会激发学生的思考。所需实验器材:烧瓶,塑料管、塑料套、磁铁、线圈,蓝墨水、玻璃纸、导线、灵敏电流计。核心部件是摇摇棒的制作。采用略小于烧瓶直径的塑料管,外面缠上线圈,里面加上磁铁,两端用塑料套封闭。烧瓶加上蓝色墨水,将摇摇棒藏在烧瓶的瓶径,外面用玻璃纸包裹,当晃动烧瓶,学生只能看见水的晃动,但是其实是管内磁铁做相对运动,从而产生感应电流,灵敏电流计发生偏转。

“水生电”魔术的解密环节则放在学生体会切割的相对性实验之后,对传统切割的概念进行翻转,并在此环节前后整合。目的是引导学生将摇摇棒运用到生活,自制“摇摇手电筒”,建立“学以致用”的科学理念,敢于利用所学知识发明创造。但是“摇摇手电筒”所需电流较大,因此为学生创造困难情境,引导学生对现有摇摇棒进行思维加工,学生自然想到从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入手,对现有困难进行有效改进,体现了战胜困难与享受成功的情感价值。

2)魔术2:“断电生光”魔术——失去电源二极管还能发光吗?(如图3、图4)

图3

图4

将教材中的疑问用实验的形式进行包装,设置悬念。将电动机和二极管并联,闭合开关,二极管发光,电动机转动。将电源与用电器分离,摇动手柄,二极管重新发光。实验器材有电源、开关、电动机、导线、发光二极管。同样的磁铁和线圈,电动机也可以作为发电机使用,展现了电生磁和磁生电的思维互逆性,以及事物之间的对称性。“断电生光”魔术的解密,则放在发电机的原理学习之后,学生自然可以说出其中的工作原理,同时为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军事领域中的应用做衔接。

(2)魔术的思考和跟踪——“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的应用

直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建立概念所必要的感性认识的材料。然而,确定事物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需要实践与思考相结合。学生在学习了“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后,对于“闭合电路”“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三个条件,仍处于传统的机械记忆方式,并没有实际情境去体会应用。因此创新融合了中央财经频道“是真的吗?”节目,使学生进入互动求证情境,用所学概念识别三个魔术真伪,并当时进行解密。

图5

图6

图7

‍‍

3)魔术3:线圈靠近磁铁就能产生感应电流,让二极管发光,这是真的吗?(如图5)

引导学生发现本实验缺失的条件为“切割磁感线运动”。实验器材有:纸盒、无线充电装置、磁铁。本实验的发光机理并非切割磁感线,而是无线充电电感耦合实验,将部分装置隐藏在盒子下面,磁铁则为迷惑作用。但魔术的前提是“可见度”较好,当无法通过放大装置、背景衬托等方式提升可见度,需借助多媒体功能,例如视频播放、希沃助手等,增强信息表现力,提高课堂效率,使课堂更加的生动。

4)魔术4:普通照明灯泡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就可以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真的吗?(如图6)

本实验的灯泡并非单独的用电器,而是自带锂电池,正常情况灯泡底部是断开的,当人体充当导体灯泡则会发光。引导学生发现缺失的条件为:闭合电路。因此此说法也是假的。

5)魔术5:磁铁绕上铜线就能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真的吗?(如图7)

本实验取自网络,采用的器材是磁簧片,当磁力超过两个簧片本身的弹力时,簧片就会吸合从而导通电路。引导学生发现缺失的条件为:切割磁感线运动。因此此说法同样是假的。

通过三个魔术,再次落实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培养“去伪存真”的科学意识,传达严谨科学的学习态度,并适时对魔术进行简单揭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八、实验效果评价

(1)学生的注意力得到了有效吸引,学生的一些能力得以培养或提升。

(2)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得到了良好反馈,思维品格得以升华。

(3)教师的创造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

文章来源于物理教学云,转载旨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环球物理立场。

环球物理

ID:huanqiuwuli

环球物理,以物理学习为主题,以传播物理文化为己任。专业于物理,致力于物理!以激发学习者学习物理的兴趣为目标,分享物理的智慧,学会用物理思维去思考问题,为大家展现一个有趣,丰富多彩的,神奇的物理。

投稿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