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毕业季丨线上“可视化”实践:首届央美艺管31位本科生的毕业项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央美院设计与艺术管理 云端毕业季丨线上“可视化”实践:首届央美艺管31位本科生的毕业项目

云端毕业季丨线上“可视化”实践:首届央美艺管31位本科生的毕业项目

2024-06-28 16: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编者按:5月20日,中央美术学院线上毕业展正式上线,上线第一个24小时浏览量突破213万大关,独立访客数量达53万。截止到目前,累计浏览量246万,独立访客62万,访问来源遍及全球115个国家与地区,此次毕业展可谓吸引了全球的参与和关注目光。线下展览可以第一时间收集到观众的反馈,可以准确接受到艺术市场的讯息,可以成为学生之间交流与切磋的场所……相较而言,线上毕业展模式我们鲜少尝试,对其真实效果及反响知之甚少。美院教师怎么看待毕业展新形式?他们如何指导学生创作?又遇到了哪些挑战?为此艺讯网这次云采访了央美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本科基础教学部主任周青副教授,她将从首届央美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本科毕业创作、线上指导与毕业展览等话题切入来谈自己对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本科教学探讨。

受访人丨周青(央美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教授)

采访人丨林路(央美艺讯网编辑)

采访时间丨2020年5月15日&5月25日

图片丨周青提供

周老师您好,因为疫情原因,学校今年的毕业展有很大的变化,我们也因此关注到了学生毕业创作的相关话题。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从2015年建院以来,今年迎来首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季。那么您可以聊聊首届艺管本科生的毕业创作形式与内容么?

周青:今年是央美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自2015年成立以来,迎来的第一届本科毕业生。原本计划在毕业季期间组织一些活动,向社会全面展示学院4年来的教学成果与毕业创作。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使计划有所改变,也给同学们的心态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后来,在学院和老师们的关心与指导下,同学们迅速调整过来,目前进展的很不错。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本科现有两个专业方向:分别是艺术管理和艺术史论。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他们的毕业专业方向。艺术史论专业方向的学生毕业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1万字的学术论文,艺术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毕业要求完成一篇不少于5000字的论文和一个实践项目,论文需与项目相关联。本科生在三年级就需要通过双向选择进入工作室学习,目前有4个工作室,分别是美术博物馆管理工作室、艺术展览策划管理工作室、艺术商业管理工作室、艺术出版与传媒工作室,学生们分别选择与自己工作室相关的论文方向与实践项目进行毕业创作。

美术博物馆虚拟实验室呈现的策展项目

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专业培养十分注重实践与理论并行的教学理念,那这次疫情对毕业创作有哪些影响呢?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毕业班的创作情况吧。

周青: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主要是对于实践项目这一部分影响较大。比如说展览策划管理工作室原计划是有落地展览项目的,但因为疫情就没法实现了。现在改成了通过我院新建的美术博物馆虚拟实验室所搭建的虚拟展厅来呈现。学院非常重视毕业创作的环节,几经研讨,制定了详尽和规范的要求与流程,力求通过学生们的毕业创作展现出我院本科教学的专业特色和学术框架与维度。学生们的毕业创作选题与项目,都会和老师进行反复的讨论,从他们各自的关注角度出发,融合了他们本科四年的理论学习与项目实践的内容,体现了专业性与实操性的结合。例如我负责的展览策划管理工作室有4位同学选择艺术史论方向,他们的论文选题都是关于展览与策划研究的;另有4位同学选择艺术管理方向,他们要完成一个虚拟的策展项目,包括一篇与项目关联的先期研究性策展文章和一份具体的策划方案,最后通过虚拟展厅呈现出来。第一届艺术管理专业本科生共有31位同学,除一个工作室是7位同学,其它三个工作室各8位同学。毕业班同学的毕业创作都紧扣各自的专业方向,全面展示了同学们的专业研究与实操层面的成果。

艺术展览策划管理工作室虚拟策展项目截图

艺术展览策划管理工作室毕业创作指导与毕业展览设计草图

从学生的毕业创作状态,我们可以看到疫情对他们的影响,那么您认为新的毕业展形式对学生又有哪些影响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的各本科工作室,它在线上展览方面有哪些展出优势与劣势呢?

周青:刚才提到,这次遇上疫情,同学们刚开始情绪有一定的波动,后来经过调整,大家重拾信心,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毕业创作中。比如选择艺术管理方向的同学,他们做的是虚拟策展项目,恰好学院新建立的美术博物馆虚拟实验室为其提供了操作平台,同学们通过平台上的虚拟展览空间,完成各自策展项目的展陈设计与呈现。在此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实操性的问题与困难,这是很好的操练机会,例如在进行虚拟布展的时候,对每一件作品的角度、位置、灯光等等的把握,怎样根据具体空间、点位设计动线等等,虽然也有些因硬件技术层面的原因而留有遗憾,但这的确是具有创造力的体验。同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届同学是实验室第一批的实践者,他们的实操演练也为实验室提供了宝贵的一手实验数据,有利于实验室以后的建设和发展,这也是同学们的贡献。这届毕业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大家都很热爱自己的专业,对毕业创作充满热情和十分投入。

艺术传媒与出版工作室毕业指导与毕业展览设计草图

美术馆管理工作室毕业创作指导与毕业展览的设计草稿

我们知道此次新冠疫情同时也改变了老师们的教学模式,具体到您的教学工作上,有哪些挑战呢?

周青:这次疫情发生后,学院组织老师们开过多次会议,共同讨论如何开展网络教学。网课对于老师们来说是个挑战,各位老师都花费大量的精力进行了准备。首先更加重视课件的编撰,在综合运用演示文稿、视频资料的基础上,还补充了大量的线上资料到课件当中。其次就是网络课程毕竟与平日里的面对面课程是有区别的,如何提升授课的生动性,增强听课的主动性是关键。老师们在上课的时候设计了一些新的环节,比如说借助网课软件的特点,设置随堂即时性的提问与点评,结合专业的角色扮演和情景演练等等,力求以多元的手段使教与学都获得更好的效果。

艺术商业管理工作室毕业创作指导与毕业展览的设计草稿

今年美院毕业展首次推出“云端美院”虚拟美术馆展厅,您怎么看待这一毕业展新形式的未来发展呢? 

周青:“云端美院”虚拟美术馆毕业展览方式,是现在最热、最敏感的一个话题了。在疫情期间,大家更意识到线上展览形式的重要性,现在无论是营利与非营利的艺术机构,都在利用线上展览的方式,线上云展似乎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它无疑是未来最重要的展览类型之一,它所涉及的诸如策划、运作、展陈、宣传,教育,以及技术、法律甚至伦理等等方面都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如何将新技术运用到未来的教学中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但现今信息如此充盈,获得的渠道如此之广,更新速度又如此之快,网络中知识碎片化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所以我们也应该警惕高速信息时代教学的碎片化。怎么面对5G时代的艺术管理的研究和教学,是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毕业论文网络在线评议

您对首届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毕业生,在毕业之季有哪些寄语与祝福?

周青:愿同学们毕业后,怀着澎湃的初心,保持专业的热情,“策划和管理”好自己的人生!毕业快乐!

周青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教授、本科基础教学部主任、“展览策划与管理”工作室主持人,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访问学者,工作研修于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主要讲授展览历史与理论、策展理论与策略、展览策划实务及西方艺术史等课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