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业务发展四十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央一台天气预报的时间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业务发展四十年

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业务发展四十年

2024-07-15 02: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央气象台建于1950年3月1日,这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气象台。近四十年来,虽然中央气象台的预报业务现代化建设和预报服务工作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不变,即使在十年文革动乱时期,还是在今春初夏北京发生的动乱和暴乱期间,在中央台工作的同志们,始终坚守岗位,严密监视天气变化,及时发布灾害性天气预报和警报,业务工作从未间断。通过中央电视台播出的24小时全国天气预报节目,深受广大人民的欢迎,已成为收视率最高的节目之一。“天有不测风云”已逐渐成为历史的遗迹,人们普遍关心科学的天气预报和预报准确率的提高。

  我国灾害性天气十分频繁,台风、暴雨、寒潮、低温、大雪、冰雹、冻雨、高温、干旱等灾害经常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由于灾害性天气所造成的经济直接损失高达数十亿,甚至上百亿元,人员也有许多伤亡。但是,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和采取有效的防御措施,就可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始终一贯重视人民气象事业的建设和发展,中央气象台和天气预报业务发展正体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也反映了全体气象工作人员的奋斗精神。

  中央气象台是我国天气分析预报业务的中心,也是中央领导部门的重要气象参谋。最初,中央气象台只向中央有关领导和军事机关提供预报服务。1951年开始通过中央广播电台公开发布台风和寒潮警报;1953年转建后,加强了为经济服务的工作,1954年政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预防工作的指示后,天气预报服务工作出现了新形势,当年开始向水利和农业部门提供3—5天降水中期预报服务,并在该年长江发生特大洪水的防汛工作中起了良好的作用。1956年6月1日天气预报开始对外公开,提高了天气预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十年文革期间,天气预报业务的发展受到严重干扰,但周总理仍多次接见气象业务科技人员,听取有关灾害性天气的汇报,并指出“气象工作是保护人民的”。极大地鼓舞广大气象业务技术人员做好天气预报服务工作的信心。在近十年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期,中央气象台的天气预报业务得到迅速发展,在七大江河暴雨预报、台风预报、航空气象保障、森林火险气象预报以及特殊气象保障任务中,作出了显著成绩,多次受到国务院领导的赞扬,并获得“重大灾害性天气预报成功和优质服务”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在公众预报服务中,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已成为重要服务手段和媒介,自今年10月1日起,又延长了预报时效,增播了24—48小时全国天气趋势预报。中央气象台已成为我国气象部门对外提供天气预报服务的重要窗口,也是衡量我国天气预报业务水平的标志和缩影。

  中央气象台十分重视现代天气预报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改进,重视理论联系我国天气实践的科研工作,重视人才培养和知识更新。早在五十年代,在一批气象专家的带领下,迅速建立了常规的天气分析预报业务,引进了美国、西欧、和苏联等当时居世界先进的天气预报理论和技术。如天气波动、锋面气旋、平流动力、自然天气周期等理论和方法,在天气预报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加以检验。发现了我国锋面和气旋的一些特殊性,对东亚主要天气系统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对影响我国的一些重大灾害性天气的活动规律有了一定认识,并结合我国天气实践经验对国外的技术和理论进行了验证,指出其缺陷和局限性。这一时期,中央气象台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预报员,成为国内培训预报员的中心。七十年代中后期,在台风和暴雨预报方面发展建立了统计预报方法,使预报向客观化方向迈进了一步,增加了低纬度和南半球天气图的分析,扩大了业务范围,对加强热带天气和南北半球大气活动相互作用的了解起到了很好作用,尤其是卫星云图资料逐步扩大使用,对天气分析和预报业务起了重要作用。中期预报业务也重新恢复,技术方法已从自然周期发展为分波技术分析方法,了解长波和超长波的演变情况,针对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作出中期预报。如1976年采用这种方法,对南方春播期低温连阴雨及回暖适播期的天气做出了比较准确的中期预报,对安排农业生产趋利避害起了较好作用。

  八十年代,中央气象台的现代化业务建设进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主要表现在:

  为了缩短我国天气预报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重点改进短期预报的技术装备,经过几年努力,一个以数值预报为基础和由微机、工作站、图形、图象终端显示等组成的综合分析监测预报诊断系统已初具规模,主要包括:实时卫星云图监视系统,多普勒雷达终端图象显示系统,人机交互资料处理系统(MCIDAS),M—360计算机远程图象终端,已建立百年台风资料和终端环流的诊断预报图形显示系统,微机网络系统组成的实时天气图象显示业务化系统,以及气象导航微机处理系统。通过这些新的系统实现了各种数值预报产品图形显示、气象导航计算业务、台风定位和客观预报业务、气象预报系统、物理量诊断分析计算、实时探空曲线和常规气象资料和时空剖面图形显示及稳定计算,降水预报评分计算、电视天气预报的图形、图象处理等等。上述技术装备和新技术开发,在实时短期天气预报服务中已发挥了积极作用,使预报员能及时快速调阅各种实时气象信息和各种客观预报产品,作出较准确的预报。我台的会商室现代化改造,微机实时业务系统的应用,对业务和服务发挥了积极作用。

  近几年来,对一些灾害性天气的短期预报水平已有明显提高,但对一些局地性、突发性强暴雨和强对流天气,以及复杂路径的台风预报能力仍不理想,预报难度仍很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中期天气预报在80年代已取得显著和稳定的发展。3—6天的中期预报主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数值预报产品为依据,结合统计检验的修正,已使预报准确率有明显提高。7—10天的中期预报主要采用波谱分析与统计学方法,建立大尺度环流背景下降水和气温预报方程,在实际预报业务中已初具成效,中央气象台定期发布的预报,对国内各级气象台站的中期预报业务起到了一定指导作用,对中央有关部门也起到重要的气象参谋作用。与农业部联合播出的“气象与农情”电视节目中已公开发布未来五天天气趋势预报,收到较好效果。然而,中期预报的难度更大,技术改革的任务更为艰巨。

  我国长期天气预报业务(月、季度、汛期、年度预报)首先在中央气象台建立,40年来,中央气象台的中期天气预报业务服务工作,从未中断。五十年代初,随着国民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始,国家迫切需要长期天气预报,1951年我国提出了一种分析单站气象要素历史演变规律制作长期天气预报的方法,首先在中央气象台得到业务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五十年代中期引进了苏联、美国、德国等世界著名长期预报流派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并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对发展我国长期天气预报起了积极作用。50年代后期至六十年代中期,着重搜集和验证天气谚语和群众经验的工作,归纳和总结出一批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工具、指标和方法。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开始,加强了大气环流长期演变规律及其影响物理因素的分析研究,积极引进新的研究成果,对促进我国旱涝和低温冷害的长期预报业务工作起到良好的作用。70年代,数理统计方法得到广泛应用,使长期预报向客观、定量化方向迈进了一大步。80年代以来,加强长期天气预报物理基础的研究、寻找具有充分物理依据的长期天气预报方法的工作正在进一步发展,建立具有一定物理基础的长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的工作也在进行中。由专用资料库、因子库、预报方法库、图形显示库组成的长期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已在长期286微机上初步建成并投入业务运行,大大减轻了繁重的手工操作,提高了效率。

  现代化技术只有在现代化管理中才能发挥其效益。中央气象台在不断改革和学习过程中探索管理制度的革新,强调进行目标管理,即在一个时期确定一个重点改革目标,狠抓不放。1984年冬确定先重点改革短期预报体制,实践证明这改革已达到预期的目标。大大减少了短期预报人员,加强了值班劳动强度和提高了值班工作效率,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调整增设了华北区域预报、专业预报、新技术开发三个业务机构,适应了业务发展和现代化技术发展的要求。我们在科学管理中实现人员招聘制度和民主决策制度。实践证明效果良好,科技人员心情舒畅,积极性得到发挥,还完善了考核、科研评审、知识更新、评分、奖惩、汇报等制度。开展在职业余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加强知识更新、组织科学研究和技术革新来解决业务上的难题,使业务、科研和知识更新三者结合起来,互相促进。

  多年来,中央气象台培养和输送了大批中、高级气象专家和业务管理人才。目前,中央气象台已拥有几十名预报工程师和二十多名高级工程师。中央气象台通过天气预报技术的改革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在监视和预报重大灾害性天气方面比过去已有明显的提高和进展。(来源于1989年10月25日《中国气象报》)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