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上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外名人故事主要内容是什么 统编版语文二上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二上第六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4-06-13 03: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教师用书修订版(2019年2月1日周五 撰写:朱玲 审核:魏斯华)第六单元 伟人的故事一、目标与内容(一)学习目标1. 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练习讲述故事。2. 利用形声字“声旁表音”的规律识字,激发自主学习汉字的兴趣。3. 初步感受伟人心系百姓的高贵品质,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二)学习内容与教学要点学习内容 教学要点教材内容 ●阅读: 1.《大禹治水》 2.《朱德的扁担》 3.《难忘的泼水节》 ●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语文园地六: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补充资源: 1.视频《大禹治水》 2.拓展文本《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要好好学字》(毛主席)、《他得的红圈圈最多》(邓小平)、《十里长街送总理》、《鲁班和橹板》 3.名人语录 4.《中外名人故事》 1. 认识本单元5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会写40个词语。在识字中学词,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根据语境读准多音字,学习多音字据义定音的方法。发现“放、防、房”的读音与“方”很接近,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的构字规律。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学习动词和名词的搭配。 2. 观察图画,了解每幅图的意思,能按顺序讲清楚图意。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副图的内容。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借助词句,能讲述课文内容。感受先贤、先辈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并由衷产生敬意。阅读民间故事《鲁班造锯》,感受鲁班的智慧。 4.积累一组励志名句,初步感受名句蕴含的道理。给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三)设计说明本单元是二上第六单元,编排了《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3篇课文,在内容主题上有很大的相关性。《大禹治水》主要讲述了大禹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带领百姓们疏通河道,引导洪水流入大海,让百姓重新过上安居乐业生活的故事;《朱德的扁担》一文中,朱德同志白天和战士们一起挑粮梁,晚上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战士们心疼他藏了他的扁担,他又重新找来扁担并写上“朱德的扁担”,战士们更加敬爱他了。《难忘的泼水节》则描绘了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热闹、开心、激动人心的场面。古圣先贤和革命先辈的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因此,确定本单元的主题为“我们为什么敬爱他”,由此形成单元核心任务“故事回音壁”“伟人留声机”,展开真实的大单元教学活动,感受先贤、先辈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并由衷产生敬意。本单元教学重点是“抓住关键词句或看图,复述故事内容”,可以借助关键词、关键句、主题图,引导学生复述故事内容。比如《大禹治水》中,可抓住关键句“洪水使人们生活痛苦。鲧用筑坝挡水的办法,没有治好洪水。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禹用疏通河道的办法,带领人们治好了洪水”复述故事;《朱德的扁担》中,可以抓住三个动词短语“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感受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从而越发受人尊敬;《难忘的泼水节》中也可以用关键词“象脚鼓、凤凰花、银碗、柏树枝”说说周总理是怎样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看插图,说说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教学中要重视这些关键点的练习,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表达的机会和舞台。本单元另一个教学重难点是“感受先贤、先辈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并由衷产生敬意”。除了课文中的内容,可以补充其他名人名言和故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好好学字》《他得的红圈圈最多陈毅探母》等,多维度了解这些年代人物的思想、精神。二、情境与任务(一)学习情境伟人,似乎离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很远,但伟人的故事,孩子们却容易亲近。泰戈尔曾说“伟人是个天生的孩子,当他死时,把他伟大的孩提时代献给了世界。”阅读课文,借助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说说大禹、朱德、周总理的故事,和同学们一起讨论世世代代的人们无比敬爱他们的理由,感受伟人与孩童一样纯真无私的追求,在儿童的心中打下尊重崇高、敬仰伟大的精神底色。(二)任务框架与内容安排1.任务框架2.内容安排任务 课时 学习内容故事回音壁 7-8 《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口语交际:看图讲故事 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伟人留声机 3-4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要好好学字》 《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名人名言 语文园地六:识字加油站、日积月累、字词句运用(三)设计说明本单元以“我们为什么敬爱他”为总的学习任务情境。在这个单元,通过“故事回音壁”“伟人留声机”两个大任务五个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将识字写字、故事阅读、口语交际等整合进来,逐步展开学习。学生能在主动参与各种语文活动过程中,与有时代感的伟人先贤“面对面”,学习先辈事迹,聆听师训名言,感受人物精神,并抓住关键词句有条理地复述故事内容等。第一个任务,“故事回音壁”,首先开展“走进名人”主题阅读活动,然后交流三篇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人物,罗列出关键词,说出自己的讲述。集中学习部分生字。发现“放、防、房”的读音与“方”很接近,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的构字规律。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学习动词和名词的搭配。最后拓展其他一些与“大禹、朱德、周总理”相关的故事,丰富人物形象,体悟人物精神。第二个任务“伟人留声机”,在本单元课文学习的基础上,拓展阅读一些同时代其他人物的故事,如《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鲁班和橹板》《陈毅探母》《要好好学字》《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学生在熟读故事的基础上,通过“看图猜故事、说故事”的游戏,练习口语交际“看图说故事”,学习前辈先贤留下的名言警句,学会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表达不同的情感,能以伟人精神勉励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启迪思想。三、教学活动示例及说明(一)任务一 故事回音壁活动一 讲讲大禹治水的故事1.自主学习我能行(1)自主预习。学生自己读课文《大禹治水》《鲁班造锯》,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借助部首查字法自学《大禹治水》中的生字。(2)预习闯关。闯关一:生字翻翻乐。学生认读《大禹治水》一课生字。读对了积分,读错了纠正。洪水、难道、灾难、产业、认为闯关二:词语我来读挡水、疏导、驱赶、毒蛇猛兽、继续、恢复、耕种、闯关三:多音我来辨:拓展根据词义判断多音字的读音。闯关四二:朗读分享屋。学生自由点播教师范读或者同学的朗读。展示自己的朗读。集赞、互相点评。【教学设计意图与建议】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形成自主预习的习惯,完成自主识记生字、朗读课文等基础性预习工作。可以通过学生自我梳理,总结预习的基本路径,如:一读,标小节;二读,圈生字;三读,读流利。还可以对生字根据构字方法或音形义的特点进行合理分类,帮助学生强化巩固汉字学习基本策略。进行预习检测时,要尽可能做到有趣,有激励措施。运用网络共享平台,或者“单元预习单”中相对稳定的评价标准进行检测。【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资源】教材、生字翻翻卡、字典、录音控件2 2.古人做事有办法(1)小组合作学课文大禹治水有妙招。教师创设情境:小朋友我们都听说过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我们的先辈充满智慧。今天我们就要一起走进两位智慧的古人,去看一看、说一说,他们面临怎样的困难,用什么好方办法解决了困难,对我们有什么贡献。(出示小组合作任务单)①认识英雄:指导交流:出示禹的画像,简介:传说大禹是我国部落联盟的领袖,曾经带领百姓治理洪水,是为民造福的英雄。①②找找困难:为什么要治理洪水呢?文中圈画关键词,这就是大禹面临的困难。结合第一段展开教学,指导读好短语“淹没了农田、冲毁了房屋、毒蛇猛兽到处伤害百姓和牲畜”以及句子。配图体会、想象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教学生字“洪”“灾难”提炼句子:洪水经常泛滥,使人们的生活痛苦极了。③想想办法:②怎么治理洪水呢?就是大禹解决的方法。结合3、4自然段展开教学。父亲鲧:筑坝挡水 九年 洪水仍然没有消退禹:圈画“十三年、三过、千千万万,很多”这些与数据有关的词,体会大禹治水的不容易。教学生字“认、道”。抓住“三过家门而不入”体会禹当时的内心活动,为什么不回家,难道他不想妻儿吗?他会想写什么?引导想象说话。提炼方法:疏通河道。指导学生朗读,理解“挡水、疏导、驱赶”三个词中“挡、疏、驱”的意思。引导交流,鲧的治水方法:筑坝挡水;禹:疏通河道(方法的改进)③④说说贡献:最终洪水治好了吗?结合第4自然段教学,联系上文理解什么叫“安居乐业”(人们把家搬了回来,大家在被水淹过的土地上耕种,农业生产渐渐恢复了……),教学生字“被、产、业”大禹的贡献:治好了洪水,使百姓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智慧钥匙:通过问一问“为什么认识英雄”“怎么样找找困难”“结果呢想想办法”“说说贡献”四步,大禹治水的故事就很容易记住了。用同样的方法,一起来读一读《鲁班造锯》的故事:鲁班造锯会创造第一关:故事我来读:展示自己的朗读。集赞、互相点评。第二关:听我说故事(在读故事的基础上、拖动四个小标题、说一说故事)①认识英雄:鲁班是我国春秋时期有名的工匠和发明家。②找找困难:鲁班为什么要造锯?也就是鲁班面临的困难是什么?建造宫殿需要木料,斧子一天砍不了几棵树,鲁班很着急。③想想办法:鲁班怎么样造锯的?鲁班解决的方法:被小草划破手指、仔细一看、用铁打造工具。(工具的改进)④说说贡献:结果呢?鲁班的贡献:发明了锯,伐树又快又省力。古人身上品格高这学完这两个故事的时候,在这两个位古人身上,你发现了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品格呢 为他们点赞吧!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品质吗?(提供一系列点赞卡,给两位人物贴点赞卡,边贴边说明理由,发现共同点。)预设1:都不怕困难、爱动脑筋。预设2:都在做的过程中找到了好办法(实践出真知)预设3:都为其他人带来了好处(一心为民)(学生能在对比阅读的基础上,有自己的思考和发现,言之有理即行)【教学设计意图与建议】这个活动,旨在通过小组内细读课文、提炼信息、汇报交流一系列活动,理清故事的思路,同时积累理解“挡水、疏导、驱赶、安居乐业”等词语。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学生对于这样的表格任务可能会遇到困难,老师可以选择其中一行进行示范讲解,再让学生合作交流完成表格,“由扶到放”,给学生学习一个抓手。最后我的发现,学生在表达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随机点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大禹和鲁班对人类的贡献,以及人物身上那种“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资源】禹、鲁班人物图片、淹没农田、冲毁房屋、毒蛇猛兽、带刺小草图片,生字卡片,课文音频,学习单精彩故事我传颂听我说故事:(1)小组内练习抓住故事表格里内的关键信息讲述故事内容,或者根据书上73页的提示语句,讲讲《大禹治水》或者《鲁班造锯》的故事,故事达人擂台赛:开设古代名人故事擂台赛,拓展阅读《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等课外故事。(翻翻卡,翻到哪张故事主题图,讲述其主要内容,点击主题图,可跳转到具体故事。)每一组分别开展讲故事比赛,各组推选一名同学在班级里讲述,班级里推选代表参加学校读书节“经典故事传颂会”现场活动。(42)讲述的过程也可以辅助图片、思维图、关键词等,注意语速语调和台风站姿。【教学设计意图与建议】课前自主学习反馈,旨在指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形成自主预习的习惯,完成自主识记生字、朗读课文等基础性预习工作。可以通过学生自我梳理,总结预习的基本路径,如:一读,标小节;二读,圈生字;三读,读流利。还可以对生字根据构字方法或音形义的特点进行合理分类,帮助学生强化巩固汉字学习基本策略。进行预习检测时,要尽可能做到有趣,有激励措施。运用网络共享平台,或者“单元预习单”中相对稳定的评价标准进行检测。《大禹治水》《鲁班造锯》两个文本放在一起学习,旨在通过小组内细读课文、提炼信息、汇报交流一系列活动,理清故事的思路,同时积累理解“挡水、疏导、驱赶、安居乐业”等词语。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学生对于这样的故事思路整理可能会遇到困难,老师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故事进行示范讲解梳理,再“由扶到放”,通过拖一拖小标题,发一发点赞卡,学习鲁班造锯的故事,找一找古人身上的智慧点。最后我的发现,学生在表达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随机点评,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体会大禹和鲁班对人类的贡献,以及人物身上那种“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在“精彩故事我传颂”教学活动中,以读书节真实活动为支撑,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能够根据阅读时表格中提供的梳理出的关键词,或者课后练习中的关键句子,了解大禹治水、鲁班造锯的过程。学生在交流的同时,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比如是否能够独立地大声朗读,是否能够与小伙伴交流自己的看法,是否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等,并及时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以鼓励大胆表达为主,不求故事复述一字不差。【课时安排】31-42课时【教学资源】1.教材、生字翻翻卡、字典、录音控件2.禹、鲁班人物图片、淹没农田、冲毁房屋、毒蛇猛兽、带刺小草图片,生字卡片,课文音频3.点赞大拇指贴花、故事翻翻卡已完成的学习单、其他故事文本活动二 赞一赞朱德的“扁担”1.猜猜谜语,认识扁担猜谜语,出示扁担图,认识扁担,教学生字“扁担”,展示课前预习朗读得赞最多的学生语音。思考想一想:扁担用来干什么的?为什么要挑粮?2.熟读故事,了解背景(1)红色故事我来读:出示1、2两段,指导朗读练习朗读课文,上传自己的朗读录音,集赞评比。适机教学生字“志、伍、师、军”。(2)革命知识我了解:随文相机理解“会师、根据地、粉碎、围攻、储备、山高路陡”等词语的意思。(翻翻卡)(3)主题论坛我讨论:“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这是为什么呀?(战士们都希望早日粉碎敌人的围攻)(讨论板)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教学生字“战士”)3.查看资料,认识朱德(翻翻卡或视频链接)(1)课外资料:朱德,军长,四十多岁……(2)课文资料(两幅图:挑粮图、挑灯夜战图):①穿着: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戴着……挑起……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结合图片理解词语:草鞋、斗笠看着挑粮图,复述三个短语: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抓住穿着,引导体会朱德同志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没有官架子的高尚品性。②动作:朱德同志: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整日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非常辛苦)讨论板1:大家为什么要藏朱德的扁担?(心疼他,怕他累坏了身体。)提炼:虽然辛苦,却以身作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讨论论交流板2:为什么要写“朱德的扁担”五个字?朱德了解战士们对自己的关心,用委婉的方式告诉大家,不要再藏扁担了,也表明了自己和大家同甘共苦的决心。③角色想象体验:如果你是一名小战士,和这样的朱德同志一起挑粮会感觉怎么样?小组里说一说。汇报交流尊敬的( ),非常荣幸能和您一起挑粮!您( )让我十分钦佩\难忘。在我心中,你真是一位( )的好同志啊!理解战士们的心情:越发敬爱!(尊敬爱戴穿着朴素、没有官架子、以身作则、和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4.拖动想短语,复述故事出示挑粮图,借助图片,配上短语,复述故事。红军要(巩固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存粮食)。朱德同志晚上(研究怎样打仗),白天(穿着草鞋)(戴带着斗笠)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爬山)。战士们(心疼朱德)藏了扁担,朱德又找来扁担,做好标记。战士们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教学设计意图与建议】对于朱德,孩子们可能是陌生的。要想走入这根“扁担”的故事,必须对故事背景有所了解。通过认识“扁担”走进故事背景,可以采取师生朗读示范的方式,加以图片和资料的辅助,既检测了孩子们的预习情况,又加深了对故事背景的印象。在“藏扁担”与“找扁担”的过程中,通过课内外资料的查阅,抓住人物的穿着和动作,为理解人物的精神品质埋下伏笔。【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资源】生字卡片,课文音频,翻翻卡(关键词释义),扁担、草鞋、斗笠、挑粮图,朱德资料活动三 说一说和周总理一起过的“难忘”的泼水节1.人民眼中的周总理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有关周总理的资料。补充《十里长街送总理》文字或视频资料。理解称呼:敬爱的周总理。2.傣族人民的泼水节补充图片、文字资料,了解泼水节。理解1961年的泼水节,更是让傣族人民难忘。(总理和大家一起过泼水节)适机教学生字“忘、度、泼”出示1、2自然段,指导朗读。学生评价反馈。为了欢迎周总理,傣族人民都做了哪些准备呢?学习第3自然段。抓住关键动作:撒花瓣、铺地毯、龙船驶、花炮升。体会场面的热闹、隆重,人们心情的激动。适机教学生字“龙、炮”,结合语文园地六“我的发现”生字开花,掌握形声字构字规律。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边听边思考。还有哪些地方看出场面热闹、人们激动?(那天早晨,人们敲起象脚鼓,从四面八方赶来了。)从中也可以提炼感受到:周总理十分受欢迎。3.泼水节中的周总理(文本拖动)小组合作,抓住衣着、动作、人民的反应,来认识一下敬爱的周总理,从中发现周总理受欢迎、被爱戴的原因。小组汇报:①衣着: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他穿着……头上包着……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看图,理解笑容满面)提炼:衣着朴素、入乡随俗②动作:他接过……敲着……踩着……同……一起跳舞……端着……拿着……蘸……泼洒……提炼:与民同乐、入乡随俗③角色想象体验:和这样的周总理一起过泼水节,感觉怎么样?傣族人民开心、幸福、难忘!傣族人民:一边欢呼,一边向周总理泼水,祝福他健康长寿。笑啊、跳啊,那么开心!多么幸福啊!多么令人难忘啊……指导朗读(抓住表示心情的词语和标点!,体会傣族人民对周总理的喜爱与尊敬,体会大家脸上从心底洋溢出的幸福感。)我会加标点:指导给句子加标点,并读出相关语气。引导回忆,抓住泼水节的准备场面、泼水过程、人民心情,说一说这样一次难忘的泼水节。4.再识两位领导人认识了和战士们一起挑粮的朱德同志,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周恩来总理,在这两位革命先辈身上,你最欣赏他们什么品质,发放点赞卡,发现了什么共同之处?引导交流:穿着朴素、没有官架子、能与战士、百姓同甘共苦5.听我看图讲故事(1)看图讲故事。出示口语交际六幅图,小组合作:①看图:先自己看,了解每幅图的内容,再小组内交流每幅图讲了什么内容。②讲故事:组内选择喜欢的方式,将几幅图的内容内容连起来,讲一讲这个故事。③编故事:想一想,这个故事接下来会怎么样?(2)小组汇报展示,其他小组补充、点评。看图说故事的时候,要注意两点:一是按顺序讲清楚图意。二是要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那幅图的内容(3)出示《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课文插图,引导练习抓住关键句子、词语搭配、主要事件复述故事。(也可作为课后说话练习作业)【教学设计意图与建议】这一单元口语交际的目标是要孩子们能按顺序讲清楚图意,认真听,知道别人讲的是哪幅图内容。课文内容教学中抓住关键词、句复述课文内容也是重点之一。将两者结合起来,将文本图片信息“输入”与语言文字表达“输出”练习同步进行,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孩子们会看图、会读文、会复述。【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资源】生字卡片,周总理、象脚鼓、凤凰花、泼水节活动等图片,十里长街送总理视频,泼水节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任务二 伟人留声机活动一 聆听伟人话语有志者事竟成(1)补充阅读两位名人小时候有趣的故事。①听一听:师范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思考:周恩来总理立下了什么样的志向?为什么?倾听讨论②排一排:初到沈阳,听伯父说“中华不振”迷惑不解。目睹洋人欺负中国人,而围观的中国人却敢怒不敢言,理解了什么叫“中华不振”。心系中华振兴,不断思考,立下振兴中华伟大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就是周恩来总理从小立下的志向。正是因为从小立下了志向,有了奋斗的目标,所以周总理读书学习十分用功,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员,为我们祖国的成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就叫做——有志者事竟成。③记一记:出示其他两句:志存当高远。——《诫外生书》 有志不在年高。——《传家宝》释义:①指有志向的人,做事终究会成功。 ②指人应当怀抱高远的志向。③指年轻人只要有志向,成就不可限量,不在年纪大。也可指只要有志向,岁数大了,也可以干出一番事业。让我们谨记这些名言,从小做个有志向、有目标的孩子。推荐阅读其他名人故事2.名人名言我来读周恩来总理的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呐喊,至今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少年,其实,像这样的名人名言还有很多。交流分享朗读课前阅读名人语录搜集的名言,结合《中外名人故事》,简单说一说名言背后的故事。学生交流,教师推荐:青年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朱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毛泽东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邓小平【教学设计意图与建议】枯燥的名言记忆起来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说,总是少了些趣味性,很大部分记住也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结合这一单元主题,把名言和伟人生动真实的故事相结合,让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名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过程中建议不要直接将名言抛出来,可以在体会故事的过程中适时引出。【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资源】少年周恩来图,《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音频,名人名言集锦、《中外名人故事》活动二 传诵伟人故事1.(1)喜马拉雅电台听故事听一听:(播放《要好好学字》《他得的红圈圈最多》录音)倾听思考:分别讲了哪两个革命先辈的故事?(毛主席、邓小平)2.为什么选择毛主席、邓小平爷爷的故事分享?交流议一议:为什么选择毛主席、邓小平爷爷的故事分享?从这两个故事中听懂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课后,把对故事的理解发送到故事评论区,一起思维碰撞,在互动点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道理。选择自己课后阅读的最喜欢的故事,发送朗读语音到班级电台,一起倾听、学习、进步。3.赞一赞:古今中外,有的人在伟大的岗位上缔造着伟大的故事,更多的人却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贡献,读读下面词语,说说他们的职业,想想自己了解的和这些岗位有关的不平凡的故事。夸夸我们身边这些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护士阿姨,我想对您说: 。老师,我想对您说: 。科学家叔叔,我想对您说: 。,我想对您说: 。【教学设计意图与建议】一篇课文、一个单元的学习时间是有限的,但当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出来后,有关这一主题的阅读却可以是无限延伸的。借助喜马拉雅APP,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我展示、互动交流的平台,结伴同行的阅读能够让孩子们看得更多、走得更远。伟人的故事能更好地为孩子们的成长指引方向,并在这样的形式下,不断传承、延续!【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资源】喜马拉雅电台、《要好好学字》《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等故事文本、平台录音控件、点赞卡四、教学建议与资源支持、学习资源与线上支持(一)单元教学建议1.培养预习的习惯。二年级的学生要开始循序渐进培养自主预习的习惯,慢慢自主识记生字,自主朗读课文。教学前,可以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预习的时间,给予学生预习的基本路径,有相对稳定的评价标准。2.联系课文与生活,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首先要注意创设宽松民主的交流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其次,交流的话题要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好奇,接近学生的生活,又与课文紧密相关,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愿意交流。第三,可以采用同桌、小组、全班、网络等各种不同的交流方式,培养尊重、倾听、思考等良好习惯。第四,每一次交流,要注重评价与激励,让学生乐于交流。3.培养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比如《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中,就要引导学生抓住外貌描写的关键词句和事件描写的相关动作,体会人物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和平易近人的良好品性。4.坚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教学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由字到词,再由词到特定的语句,甚至再将语句纳入到一段文字当中去理解。要做到始终把生字词的教学与课文的理解、朗读相结合,自然、无痕。5.借助喜马拉雅APP宏程平台,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自我展示、互动交流的平台,结伴同行的阅读能够让孩子们看得更多、走得更远。伟人的故事能更好地为孩子们的成长指引方向,并在这样的形式下,不断传承、延续!(二)单元线上学习包的设计与使用建议任务一故事回音壁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我能行】 设生字关、难句朗读关、主要问题思考关。生字出现正确与错误拼音供学生选择。形近生字进行辨析选择。提供课文朗读录音,可供学生自主选择听读比较和跟读。 强调学生的自主预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提供自学与检测反馈的平台,学生自己或老师都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故事屋】图片、关键词句可拖动、重新排序,学生可以边讲边演示。同时设计“我还有办法”“我来说故事”互动区,学生可以进入互动区留言。 通过直观的演示操作,进一步梳理《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的故事脉络。通过。交流其它办法或自己的发现,开阔学生思路。【读书吧】 提供《鲁班和橹板》《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故事文本或视频。同时,设有“我想说”互动区。 将文本资源集中在“读书吧”中。学生学习过程中自由自主地选择阅读,随机发表感想。【写字吧】 1.能演示汉字的书写笔顺与笔画书写要点,学生书写后能够拍照上传平台分享交流。 2.有链接中国字源网、百度汉语,方便学生自主查询。 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演示的功能和互动功能,学生可以在APP上模拟书写,或在作业本上写后上传平台,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任务二伟人留声机线上支持(资源、工具、测评)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我能行】 同上 同上【故事屋】 名人名言故事阅读专栏。提供目录、链接,随时可以跳转阅读或者观看视频。。 通过网络拓展更多的文本资源,结合这一单元主题,把名言和伟人生动真实的故事相结合,让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名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书吧】提供文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要好好学字》《他得的红圈圈最多》。有“我想说”互动区。 将文本资源集中在“读书吧”中。学生学习过程中自由自主地选择阅读,随机发表感想。【朗读吧】 能链接喜马拉雅电台,或者提供录音界面、分享讨论区,设计可以互动、点赞的活动区域。 能有朗读测评得分功能就更好了。 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演示的功能和互动功能,学生可以在APP上模拟书写,或在作业本上写后上传平台,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三)单元学生用书使用建议“我们为什么敬爱他”通过“故事回音壁”“伟人留声机”两个任务五项活动展开学习。适度微调教材内容,进行大板块的任务驱动式的活动设计,使学习内容之间联系更紧密,教与学更具整体性与趣味性。要求学生能在主动参与各种语文活动过程中,与有时代感的伟人先贤“面对面”,学习先辈事迹,聆听师训名言,感受人物精神,并抓住关键词句有条理地复述故事内容等。学生用书的使用要关注低年级段识字写字能力。认识本单元55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会写24个字,会写40个词语。在识字中学词,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根据语境读准多音字,学习多音字据义定音的方法。发现“放、防、房”的读音与“方”很接近,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的构字规律。积累“洪水、防洪”等词语,学习动词和名词的搭配。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个是能借助关键词句,了解复述课文内容;还有一个是“感受先贤、先辈心系百姓、无私奉献的精神,并由衷产生敬意”。学生用书中设计故事分享等练习。可以在课前思考,课堂交流;也可以在课堂交流,课后反馈并做进一步提升。内容上有更多灵活性。指导学生恰当利用好学生用书,有助于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信,学习兴趣也更加浓厚。本单元两个任务五个活动中,有不少是拓展阅读、游戏活动。比如拓展阅读《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鲁班和橹板》《陈毅探母》《要好好学字》《他得的红圈圈最多》等,学生在熟读故事的基础上,通过“看图猜故事、说故事”的游戏,练习口语交际“看图说故事”,学习前辈先贤留下的名言警句,学会给句子加上合适的标点表达不同的情感,能以伟人精神勉励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启迪思想。学生用书会给予学生更开阔的空间。应指导学生自由地思考,大胆地表达。同时,学生用书也可以与线上学习相结合,互相弥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阅读实践与思维水平。每一个练习或活动,少了评价就都是不完整的。除了部分练习有标准答案外,大部分都是没有标准的,对学生活动完成情况的评价更多侧重于语文能力与素养,有不同的能力指标,以肯定为主,不一刀切,不打消学生积极性,尊重每一位学生不同的起点水平,关注活动完成的过程和个人的阅读体验。【单元评测】案例一:伟人故事我来说小朋友们,我们在这一单元,走进了“名人故事”,在阅读活动中,认识了一心为民、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走近了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朱德同志,了解了平易近人的周总理……。亲爱的小朋友,试着用图画、思维图或其他喜欢的方式把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个故事记录下来,然后向小伙伴们介绍一下吧……例:1.故事画廊:画一画你最喜欢的一个伟人故事。故事留声机:根据自己绘画的内容,说一说你最喜欢的这个伟人故事的某个片段或主要情节?告诉大家为什么喜欢它?小朋友,你的故事讲得怎么样呢?现在有“正确”“流利”“有感情”三颗星,你能得几颗星呢?《 》自评: 家长评: 同伴评:设计说明1.考查指向一是主动交流意识、绘画、口头表达能力与专心倾听习惯:学生能否围绕一个话题主动与人进行交流,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专心倾听他人的发言并礼貌提出自己的意见;二是图文结合讲述故事内容的能力与水平:学生是否能用文字、图片等方式较为清楚地表达自己最喜欢的一个伟人故事。三是自主阅读的精神与能力:学生能否具有主动阅读的习惯,能走出课本,到图书馆、博物馆、名人古迹去探索、发现了不起的人物的更多事迹并主动与人分享。2.涉及的课程内容(1)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有表达的自信心,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认真听别人讲话,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3)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4)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3.答题要求乘上历史的时光机,阅读《大禹治水》《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等伟人故事,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能把自己的发现与思考与他人分享,并通过“故事厅”的方式记录下来。用文字、图片等方式记录自己最喜欢的伟人精彩故事,要求主题突出、内容清晰易懂等。能清楚地借助绘图讲述故事,态度自然大方;能专心倾听他人的发言,并有礼貌地提出自己的想法。4.情境设计理由本单元以“我们为什么敬爱他”为总的学习任务情境。在这个单元,通过“故事回音壁”“伟人留声机”两个大任务五个活动,在具体的情境中,将识字写字、故事阅读、口语交际等整合进来,逐步展开学习。学生能在主动参与各种语文活动过程中,与有时代感的伟人先贤“面对面”,学习先辈事迹,聆听师训名言,感受人物精神,并抓住关键词句有条理地复述故事内容等。第一个任务,“故事回音壁”,首先开“走进名人”主题阅读活动,然后交流三篇课文中自己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 可以罗列关键词,支撑自己的理由讲述,同时也是复述故事内容的练习。当然也可拓展其他一些与“大禹、朱德、周总理”相关的故事,丰富人物形象,体悟人物精神。5.考查水平及题目难度预估题目所考查的能力目标具有综合性,需要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有所感悟,然后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创造性地展示自己的阅读理解、探索的成果,对学生的绘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审美能力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需要学生有主动交流的意识,能借助图片,大胆、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故事,学习专心地倾听他人的发言并礼貌发表自己的见解。6.不同水平学生作答及评分标准题目 一级水平 二级水平 三级水平第一题 能画出故事的主要人物; 构图清晰,书写规范。 能画出故事的主要人物,有一定的情节。 构图清晰、色彩饱满;书写规范、端正。 能画出故事的主要人物,情节清晰连贯,主题突出。 构图清晰、色彩饱满、布局合理。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第二题 能说出故事主要情节。 口齿清晰。 能较清晰地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用上恰当的修饰词句,故事较完整。 口齿清晰、姿态自然、。 能结合图画、熟练、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的主要内容,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语言表达词语丰富、句式优美。 口齿清晰、姿态自然、感情丰富。7.材料来源(考虑版权)原创。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