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西黑陶非遗传承人讲述千年指尖技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黑陶文化博物馆地址 尼西黑陶非遗传承人讲述千年指尖技艺

尼西黑陶非遗传承人讲述千年指尖技艺

2024-04-08 18: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尼西黑陶非遗传承人讲述千年指尖技艺

文若愚

孙诺七林和他亲手制作的黑陶酥油茶壶

尼西坐落在云南西北边的香格里拉,历史悠久的纯手工黑陶就出自这崇山峻岭间

学徒盘腿而坐,用手拉坯,为黑陶器具塑形,这是黑陶制作中最费时费心的一步。孙诺七林的儿子正在捏制黑陶火盆

学徒给黑陶细心地雕刻花纹

人们将做好的黑陶挂起风干,等待火烧

火烧结束后,一个个黑亮的黑陶器具就出炉了。 

    从香格里拉城里向德钦方向驱车35公里,在群山和低矮的灌木林中,安静地坐落着一个宛如世外桃源的小村子——汤堆,这里的藏民世代使用着一种历史超过了两千年的生活器具——黑陶。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集介绍到尼西的土鸡汤,正是用这种扁圆的黑陶锅煲制,它将土鸡原始的鲜味儿诠释到了极致。

    千年手艺世代传承

    黑陶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是黄河中下游原始文化的杰作。汤堆村最负盛名的黑陶大师孙诺七林介绍,当地的黑陶也有两千多年历史,手艺世代传承,从未中断过,至今仍保留着千年前的纯手工做法。村子里的黑陶器具凭经验拍打揉捏而成器形,用最简单的竹片慢慢琢刻花纹,不依赖任何现代工具,甚至是制作瓷器常用的拉坯轱辘车、转盘等等。这样的做法,使得每一件黑陶器具的花纹、薄厚和形状大小都不会完全相同,烧成后黑亮如漆,轻敲如金属般脆响,虽不似瓷器般光滑细密,却凭着一股古朴之美,叫人爱不释手。

    年逾六旬的孙诺七林做黑陶已有五十多年,凭着巧妙的手艺和丰富的经验当之无愧成为了村里级别最高的大师傅。十一岁时,他开始跟爷爷学习黑陶制作,制作出的陶器主要给家里日常使用。没承想这门手艺日后竟成了全家的经济支柱,也让他成为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目前孙诺七林家有四个人在制作黑陶,除了自己的大儿子外,女婿和侄子都在家里制作各种各样的黑陶产品。从早上九点开始,直至下午六点,是孙诺七林家制作黑陶的时间,春夏秋冬不变。

    传统黑陶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整个黑陶制作过程全凭人力,其间的艰辛可想而知,但孙诺七林在能够随心所欲地制作出各种藏民家中的生活用黑陶器具后,并没有像前辈一样就此止步,他开始尝试用传统的黑陶手艺制作一些“新”的东西,譬如一些工艺品,花瓶、藏族吉祥物等。现在孙诺七林的家中,依然摆放着他手工绘制的黑陶工艺品设计草稿。

    就这样,在不断的创新思变中,传统的黑陶制作开始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

    过去由于山路崎岖艰难,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少有人知道汤堆村的存在,而这历史悠久的黑陶,也是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才开始有人跑来订购。随着香格里拉旅游的兴起,手工打造的黑陶也逐渐成为游客手中的珍贵礼品。

    汤堆村从过去的30多户发展到现在160多户上千人的规模,面对人多地少,水资源有限的局面,放牧和农耕已经不能再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于是,祖先留下的土陶制作工艺,从最初的家庭自用为主,慢慢演变为很多家庭的经济支柱。

    不少村民跑到孙诺七林家学习制作黑陶。对于这样的请求,孙诺七林都来者不拒,免费且细心地指导村民如何制作黑陶。能够做一两种简单的黑陶工艺品,对一些村民来说已经足够了,反反复复的练习,不多久便能自立门户,开始制作一些黑陶出售给游客或者小商店。

    尽管近年来黑陶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孙诺七林也坚持不过高提价,他的原则是考虑到收购黑陶的人的利益,“大家都有得赚”是他最质朴的想法。这些世代生活在云南大山里的尼西人,似乎有着自己的生活哲学,他们追求简单,顺其自然,珍惜着大自然的给予,无私地与众人一起分享这份恩赐,这份恬淡的心态也融在一件件纯手工打造的黑陶器具里。

    夕阳下,汤堆村安静地躺在群山环抱中。尼西黑陶之美,不仅在于这传承千年历史的韵味、“黑如漆亮如镜”的夸赞,更在于它怀抱里流淌出的香飘四溢的酥油茶、烹制出的各种鲜味美食,以及默默无声哺育着当地人的这片土地。

(来源:昆明信息港)

(编辑:江晓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