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我国首部《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正式发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风电太阳能装机总量多少吨 【独家】我国首部《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正式发布

【独家】我国首部《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正式发布

2024-07-02 19: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国际能源网讯:我国首部《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正式发布,预计到2050年,我国风电装机将达10亿千瓦,满足17%的国内电力需求,2020年后,国内风电价格将低于煤电的价格,国内现行的风力发电补贴政策将逐步取消、退出。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王仲颖称,未来40年,我国陆地、近海、远海风电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到2030~2050年,每年新增装机约3000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的一半左右。

该路线图设定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2030和2050年,中国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亿、4亿和10亿千瓦,成为中国的主要电源之一,到2050年,风电将满足国内17%的电力需求。

中国风电发展目标和布局_副本

未来风电发展的布局是:2020年以前以陆上风电为主,开展海上风电示范;2021~2030年,陆上、近海风电并重发展,并开展远海风电示范;2031~2050年,实现东中西部陆上风电和近远海风电的全面发展。

中国风电发展目标和布局1

据预测,到2050年,中国电力消费量将分别达到13万亿千瓦时,在现有风电技术条件下,中国风能资源足够支撑10亿千瓦以上的风电装机。

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累计吊装容量和并网运营容量分别达到4146万千瓦和3131万千瓦,2010年全国风电上网电量约500亿千瓦,占当年全社会用电量4.2万亿千瓦时的1.2%。

“路线图是对未来风电产业发展的预测和设想,可为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下一步制定风电产业发展规划提供好的建议和依据,以及帮助。”发改委能源所所长韩文科说道。

自2006年后,我国对风电实行分区域的固定电价制度,并规定风电上网电价高出脱硫燃煤电价的部分,由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支付,此外,根据风电场与已有输电线路距离长短确定了0.01元~0.03元/千瓦的风电并网补贴标准。

王仲颖认为,目前陆上风电开发的成本在0.35元~0.5元/千瓦时左右,相应的电价水平确定为0.51元~0.61元/千瓦。在目前电价机制下,不考虑煤电的资源、环境成本,风电成本和电价水平高于中国煤电成本和电价水平。

但他表示,由于中国煤电价格上涨将难以避免,预计到2020年前后,风电的成本和价格将与煤电成本和价格相持平,届时,在不考虑风电远距离输送等情况下,风电价格将低于煤电价格。

路线图建议中国风电采取如下行动

1. 2020年以后要建立国际风电技术和创新体系

首先,2015 年底建立和完善国家风电技术与创新体系,提高基础研究和公共服务能力。重点建立叶片、传动系统等风电零部件公共试验平台,进行叶片、齿轮箱等传动系统的性能测试,为风电设备检测、认证和风电设备制造企业进行试验测试提供技术条件。

在新疆达坂城、内蒙古和东南沿海等地区选择建立试验风电场,为风电机组的性能改进、风电并网等研发活动以及风电设备的检测、认证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试验风电场的建立,可以采取国家支持、股份制运作,以电养场的方式,也可以采取国外的“国家投资、租赁机位”的运作模式。

其次,2020 年前,建立完善的风电产业服务体系,全面发展风能技术咨询、战略研究、运输安装、运行维护、检测认证等技术服务行业,为风能产业的规模化发展提供专业化服务。

第三,开展国家支持的技术研发活动。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支持风电关键技术的研发。例如,先进的大型风电机组和低风速机组、风电场的出力预测和预报技术、储能等新能源技术、风电智能并网、分布式发电和电力终端应用新技术(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风电场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等。

2. 2020年及以后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持续

加快培养建立中国风能人才培养体系,利用国家技术研发机构、公共实验设施及检测认证能力体系的建设机会,并围绕风能技术咨询等产业服务需求,加强整体服务队伍的建设。

政府要加大人才和机构等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人才培养和选拔机制,培养一批风电产业发展所急需的高级复合型人才、高级技术研发人才,在重点院校开办风电专业,将风电产业人才培养纳入国家教育培训计划。

选择一批相关学科基础好、科研和教学能力强的大学,设立风电相关专业,增加博士、硕士授予点和博士后流动站,鼓励大学与企业联合培养风电领域高级人才,支持企业建立风电教学实习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在国家派出的访问学者和留学生计划中,把风电人才交流和学习作为重要组成部分,鼓励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从海外吸引高端人才。

   中国风电发展路线图2050.zi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