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神你搞清楚了,那石油精神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都有哪些油田 中国精神你搞清楚了,那石油精神呢?

中国精神你搞清楚了,那石油精神呢?

2024-06-03 05: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石油精神在哪儿?

石油精神在 “中国石油师”的坚实脚步里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共和国的石油工业,正是发轫于王之涣诗中的这片荒凉悲怆的大漠。

甘肃玉门油田,早在1939年就已投入勘探开发,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产量最高、员工最多和工艺技术领先的现代石油矿场,解放前的产量占旧中国石油产量的95%以上。

1952年8月1日,解放军第19军第57师近8000名将士改编为“中国石油师”,集体转业到石油战线,翻开了石油工业史的第一页。

面对重重挑战,这支“石油师”发出了铮铮誓言:“我们是脱下军装的解放军,不怕死,更不怕苦。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们没有一个是逃兵。”

石油精神在哪儿?

在石油前辈的手拿肩扛、浴血奋战里!

建国初期,国家经济建设百废待兴。在那个时代里,寻找石油往往要行走在荒原戈壁,风霜万里,颠沛流离,兼之物质匮乏,生活条件异常艰苦。对于石油人来说,面临着技术人员匮乏、石油装备落后、后勤补给奇缺等一系列问题。然而,困难吓不到石油人。

没有吃的,他们就抠鼠洞、扒树皮、挖野菜、开荒种地;没有用的,他们就“人拉肩扛”;没有住的,他们就住在简陋的帐篷、牛棚、马厩里……

“没有条件创作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成为当时石油工人的真实写照,他们用不屈的意志和瘦瘠的肩膀扛起了共和国工业的脊“梁。

石油精神在哪里?

石油精神在从贫油到石油大国的转变里

翻开历史的画卷,时光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那时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新中国的石油工业也同样处于萌芽状态。西方学者断言中国地下无油,说中国是一个“贫油的国家”。为了摘掉“贫油国”的帽子,石油人不懈奋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1959年9月26日,松嫩平原大同镇附近,一座名为“松基三井”的油井里喷射出黑色油流,大庆油田就此诞生。

1963年,全国原油产量达到648万吨。周恩来总理宣布:中国需要的石油,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中国人民使用“洋油”的时代,即将一去不复返了。

1972年,杭州湾北岸的上海金山卫。中国石化的前身上海石油化工总厂,在这片“潮来一片水汪汪,潮去一片白茫茫”的盐碱沙滩上迅速崛起。

1978年,全国原油年加工能力已达9291万吨,基本上与原油生产规模相适应。

而在2017年,中国原油产量已近2亿吨。

在这年复一年的突破与惊喜中,饱含了无数石油人的心血与付出,是他们孜孜不倦的探索造就了泱泱石油大国的稳固根基。

石油精神在哪儿?

在核心精神的不断传承、沉淀积累里!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石油精神犹如一支不断传递的火炬,经历数代石油人的传承与沉淀,才得以发扬光大。

“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奉献精神,共同造就了令世人钦佩的“铁人精神”。

无论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还是后期的“塔河精神”等都是在漫长的石油史中传承下来的精神标杆,历经时间的洗礼,历史的沉淀,造就了伟大的石油精神。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石油精神,才有一代代石油人前赴后继,艰苦奋斗,向着石油梦不断前进。

石油精神在哪儿?

在动人事迹的震撼人心、催人奋进里!

青年立宏志报祖国,身许石油;壮年缚油龙牵气虎,征战南北;鲐背之年笔耕不辍,坐兰台、写春秋。能源版图,刻下你皓首穷经的石油传奇。浩瀚地宫,你点亮了一片“光明”。

石油人常年不能回家,全靠电话、视频跟家人沟通。每一次通话,都会讲述自己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妻子知道自己的工作状况,让孩子知道父亲的生活情况,不想让家人为自己担心。

在每一位石油人的背后,都会有动人的故事。因为它的存在,让石油人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一颗心,一颗为祖国献石油的心。

石油精神在哪儿?

在新时代下的孜孜不倦、开拓创新里!

进入新时代,石油精神在哪里?

如果说,前30年的石油工业,是一部浴血奋斗的创业史,之后的30多年,石油行业逐步转变,开启飞速发展新模式。

新中国石油工业短短60多年的发展历程,和世界石油工业史相比,相差近百年。但它却创造了诸多令世界瞩目的奇迹。

在新时代下,石油行业仍将飞速发展,新时代中的石油人仍将孜孜不倦、开拓创新,为我国的石油行业增添新的辉煌。

到过茫茫戈壁,你才知道他们的魅力

到过油田井厂,你才知道他们会发光

走进他们,你才知道有这样一种精神

艰苦朴素、砥砺奋进!

什么是石油精神?

这就是石油精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