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松:中国葡萄酒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葡萄酒业开始时期 刘世松:中国葡萄酒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刘世松:中国葡萄酒经济发展阶段分析

2024-07-01 11: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2 经济秩序建设成效显著。

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2004年底国家正式取消半汁葡萄酒流通,这是我国葡萄酒行业经济秩序建设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我国葡萄酒产业历经磨难,几起几落,从没有葡萄酒标准规范到逐步建立了标准管理框架,葡萄酒产品质量不断改进提升,葡萄酒市场秩序建设成效显著。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中国葡萄酒产业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1979年以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葡萄酒专家郭其昌先生为首的科研攻关小组在河北沙城开展了“干白葡萄酒新工艺的研究”,首先是进行原料品种选育研究,自德国、美国引种了以酿造白葡萄酒为主的13个优良品种,如霞多丽、长相思、米勒、琼瑶浆、赛美容等,这些品种即适合单一酿造,也可用于混合勾兑。1980年,世界著名的法国人头马集团亚太有限公司和天津市国有农场管理局合作成立中法合营王朝葡萄酿酒有限公司,这也是当时我国第二家中外合资企业,王朝公司的成立极大地促进了我国葡萄酒行业的技术进步,对加速我国葡萄酒行业的规范发展,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1981 年我国在河北昌黎开展的“干红葡萄酒新工艺的试验研究”,也是从选育原料品种入手,引进了22个国际名种,建立了良种园,并自法国购进无病毒枝条赤霞珠,在当地适于葡萄生长的自然条件下,长势良好,用以酿造的华夏干红葡萄酒,达到高档产品质量水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举办了五次国家级名酒评比活动,其中1984年以前的四届评酒会均有葡萄酒参与。这四次全国性名酒评比活动, 葡萄酒产品共评出了7种名酒、14种优质酒。

随着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企业数量、产量也不断增多,由于标准的缺位,葡萄酒产品质量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葡萄酒行业在这一时期是“鱼龙混杂”。为规范行业发展,1984年原国家轻工业部颁发了第一个葡萄酒产品标准《葡萄酒及其试验方法》(QB921-84),这一标准的颁布,填补了中国葡萄酒产品标准空白,葡萄酒行业告别了没有标准的年代,企业生产走上了有章可循的轨道。1987年,原国家经委、轻工业部、商业部、农牧渔业部在贵州省贵阳市联合召开“全国酿酒工业增产节约工作会议”,会议确定了“四个转变”,即“高度酒向低度酒转变;蒸馏酒向酿造酒转变;粮食酒向果类酒转变;普通酒向优质酒转变”,为葡萄酒产业发展创造了机遇,葡萄酒产业发展步伐加快。到1988年我国葡萄酒的生产量达30.85万千升,不过其中半汁葡萄酒占80%以上。

由于第一个葡萄酒产品标准对葡萄汁的规定不严格,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一段时间,各葡萄酒生产企业大肆生产“三精一水”的所谓葡萄酒产品,而对于葡萄种植根本不再重视,农民种植的酿酒葡萄价格低廉。于是,我国出现了大片葡萄园被砍伐的现象,由于产品质量原因,企业停产、倒闭或被兼并的情形比比皆是。更为严重的是,当时市场上的葡萄酒含汁量出现了越来越低的趋势,有30%汁的葡萄酒,20%汁的葡萄酒,更有不含葡萄汁的葡萄酒,而之前的葡萄酒标准对于含汁量没有最低标准的限制,“三精一水”现象严重损害了葡萄酒行业的发展。由于标准缺乏和低质半汁酒的影响,以及企业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产品开始滞销,我国葡萄酒产量、效益大幅度回落。

到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建立,葡萄酒行业的标准体系开始逐步建立与规范。1990年我国卫生部颁布了《葡萄酒企业卫生规范》(GB12696-1990) ,规定葡萄酒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符合卫生标准,必须遵守卫生规范;1994年原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了《葡萄酒》国家标准(GB/T15037-1994),该标准对葡萄酒产品的定义及指标规定都与国际标准接轨,但这一标准当时只属于推荐性国家标准。与此同时,为规范当时无序竞争的葡萄酒行业,原轻工业部废除了《葡萄酒及其试验方法》标准(QB921-84),颁布了《半汁葡萄酒》(QB/T1980-1994)和《山葡萄酒》(QB/T1982-1994),但这两个标准也都属于推荐性行业标准,葡萄酒行业乱象依旧没有大的改变。

1995年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奋斗目标,以及1995年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WTO)观察员和2001年12月11日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我国经济开始融入国际经济舞台。“葡萄酒热”也是从这时开始在我国开始出现快速发展。我国葡萄酒产业随着国际间经济融合而步入规范发展时期,但由于标准体系的不完善,与葡萄酒质量有关的问题开始逐步涌现,市场的扩张与葡萄酒行业质量管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这期间,吉林通化、河南民权等地曝光的葡萄酒造假事件,给葡萄酒行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2000年12月原国家轻工业局发布了《葡萄酒生产管理办法》,以规范葡萄酒行业的生产经营行为。2002年11月原国家经贸委颁布了《中国葡萄酿酒技术规范》,附件同时颁布了《山葡萄酿酒技术规范》,对葡萄酒生产技术进行规范,并明确山葡萄酒为特种葡萄酒,规范于2003年1月1日起施行。该规范正式废除了《半汁葡萄酒》(QB/T1980-1994)标准,规定凡不是由100%葡萄汁酿造的产品不得再称为葡萄酒,不过给予了当时葡萄酒企业产品调整缓冲期,即市场上的产品可以继续销售到2004年6月30日,7月1日之后发现生产流通一律按违规产品处理。同时,国家标准委下达《葡萄酒》国家标准(GB/T15037-1994)修订计划。至此,中国葡萄酒进入全汁时代。

这一时期国家还制定了一些相应的酒类标准进一步规范葡萄酒行业,其中主要包括有:《发酵酒卫生标准》(GB2758-1981)《蒸馏酒与配制酒卫生标准》(GB2757-1981)《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发酵酒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GB/T5009.49-1996)《饮料酒分类》(GB/T17294-1998)《葡萄酒、果酒通用试验方法》(GB/T15038-1994)《葡萄酒厂卫生规范》(GB12697-1990)和《饮料酒标签标准》(GB10344-1989)等等。这一系列有力举措,对规范我国葡萄酒企业生产秩序、提升国产葡萄酒整体质量水平提供了法律保证。同时,长城、王朝、华东、丰收、威龙、西夏、龙徽等一批骨干葡萄酒企业纷纷成立,不断崛起,开始大力发展干型和半干型葡萄酒。

2. 产业成长阶段

这一阶段从2004年下半年葡萄酒进入全汁时代开始,到2012年11月十八大召开前。在这一阶段,中国与国际葡萄酒标准全面接轨,酿酒葡萄原料基地得到高度重视,葡萄酒企业及产品结构日趋合理,葡萄酒文化得到快速普及,我国葡萄酒产量以年均二位数以上的增长率,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七大葡萄酒生产国、第五大葡萄酒消费市场以及全球最大的红葡萄酒消费国,成为全球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

2.1 中国葡萄酒标准与国际全面接轨。

2004年中国葡萄酒进口关税由44.6%下降到14%,这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除了法国、意大利等传统葡萄酒生产国外,一些新兴的葡萄酒生产国,像澳大利亚、新西兰、智利等国家的葡萄酒产品也加大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力度,葡萄酒行业迎来一片繁荣景象。但是,由于中国葡萄酒行业的快速增长,老国标和行业标准的滞后也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行业的混乱,2004年“洋垃圾”葡萄酒事件、2005年的嘉裕长城“年份酒”曝光事件,以及2007年河北昌黎葡萄酒造假等频繁曝光的葡萄酒事件,对中国葡萄酒经济发展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葡萄酒行业迫切需要出台更加严格而且具有统一性的葡萄酒质量管理标准。

2005年1月1日起,《葡萄酒及果酒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正式实施,我国葡萄酒行业实施葡萄酒生产许可制度,实行市场准入;2005年国家修订并颁布了《发酵酒卫生标准》(GB2758-2005)和颁布了《预包装饮料酒标签通则》(GB10344-2005);2005年商务部在发布了《酒类商品批发经营管理规范》和《酒类商品零售经营管理规范》2项行业标准后,于当年10月19日商务部第15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酒类流通管理办法》,根据办法规定,酒类流通实行经营者备案登记制度和溯源制度,《酒类流通随附单》制度正式实施;2006年国家修订并颁布了《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国家标准(GBl5038-2006);2006年12月11日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发布了新修订的《葡萄酒》国家标准(GB15037-2006),于2008年1月1日起在生产领域里实施,并由推荐性国家标准改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新葡萄酒国家标准严格规定了葡萄酒生产原料、原产地、生产年份、品种等内容。随着国家有关部委、行业协会等有关部门对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的清理和修订,我国葡萄酒质量标准体系结构合理、协调配套,标准水平普遍提高,特别是葡萄酒国家标准的强制性实施,标志着中国与国外葡萄酒产品的全面接轨。

2.2 酿酒葡萄原料基地得到高度重视。

“葡萄酒先天在原料,后天在工艺”,这一基本原则已经成为全行业的共识。随着国家和企业对酿酒原料基地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葡萄酒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葡萄酒企业加强了酿酒葡萄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葡萄品种区域化、区域良种化趋势不断增强,并逐步发展形成了山东、河北、东北、京津、贺兰山东麓、河西走廊、新疆等优质葡萄产区,以及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湖南等特色葡萄产区,从而构成了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基本架构。

全国各地引进的一些世界酿酒葡萄名种、品系,开始在我国表现出较好的风格特色,红色酿酒葡萄品种有赤霞珠、品丽珠、梅鹿辄、黑品乐、西拉等,白色酿酒葡萄品种有霞多丽、雷司令、白诗南、赛美容等,这些优良酿酒葡萄品种在我国成功的引种,为我国优质葡萄酒生产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在葡萄酒的快速成长阶段,我国酿酒葡萄基地不断发展与扩大。

2005年我国酿酒葡萄栽培总面积为4.66万公顷,其中结果葡萄园有3.43万公顷;到2014年底,我国酿酒葡萄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13万公顷左右,且大多为土地流转后的自有基地、土地入股型基地以及农业合作社契约基地,实现了一体化经营、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保障了企业对酿酒葡萄原料的需求和产品质量安全。

2.3 葡萄酒经济结构日趋合理。

在葡萄酒产业成长阶段,我国葡萄酒行业在企业规模、产品结构、产品质量、生产工艺装备、产品品牌等方面都得到健康快速发展。葡萄酒质量稳步提高,葡萄酒配套与酒庄休闲旅游业发展较快,带动地方经济协调发展。张裕、长城、王朝、威龙等骨干葡萄酒企业迅速崛起,张裕卡斯特酒庄、爱斐堡酒庄、中粮君顶酒庄、桑干酒庄、山西怡园酒庄、甘肃莫高酒庄等风格各异的特色葡萄酒庄不断涌现,特别是张裕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亚洲最大、世界第四的大型葡萄酒企业。葡萄酒行业已经形成规模企业不断发展、个性酒庄展露风采的发展局面,葡萄酒产品向多样化、优质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形成了干型、半干型、半甜型、甜型、特色葡萄酒等各类葡萄酒百花齐放的格局,并以自信的姿态积极参与世界各类评酒大赛,不断获得各类国际葡萄酒评酒会大奖,我国葡萄酒产品以崭新的面貌、优异的品质走上国际领奖台,获得了世界葡萄酒行业的称赞。

2.4 葡萄酒文化得到快速推广。

随着国外葡萄酒的不断涌入,这一时期的葡萄酒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带动了葡萄酒文化推广活动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内外葡萄酒企业纷纷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质量优良、价位适合的不同档次葡萄酒产品,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赢得了不同层面消费者的信任。各种类型的葡萄酒品鉴会、葡萄酒品评培训、葡萄酒主题旅游、葡萄酒专业展会等,让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认识、了解和热爱葡萄酒。而越来越多的国外葡萄酒进入中国市场,并进行的葡萄酒文化推广活动,给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和葡萄酒文化传播注入了更多全新的元素。

2015年中国进口葡萄酒总量约为5.54亿升,同比增长45%,占我国葡萄酒产量近三分之一。国外葡萄酒产业成熟、先进的营销与文化理念,推动着中国葡萄酒生产技术、市场营销、文化建设不断快速成长。中国与国外葡萄酒的竞争过程,是借鉴、学习与提升的过程,也正是这种竞争,促进了我国葡萄酒结构调整优化,产品质量持续提升,以及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识不断提高。

3. 产业调整阶段

这一阶段从2012年11月8日十八大召开以后至今,甚至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属于葡萄酒产业的战略调整阶段。这一阶段是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国家限制三公消费、八项规定等有关政策规定的出台,以及进口葡萄酒产品的冲击,中国葡萄酒行业和葡萄酒企业开始对自身发展进行理性反思与重新认知,行业发展理念、产业经济结构、市场营销推广、文化体系建设以及消费价值认知等都开始进行重新变革与战略调整。从2013年开始,我国葡萄酒产业经济发展表现出了“冬寒料峭”。不过这种“寒冬”与在葡萄酒产业成长阶段初期的几起几落相比,是一种理性与发展的健康调整,更是中国葡萄酒产业经济向稳健成熟发展迈进的基本前提。

3.1 产业调整解决制约行业发展深层次问题。

进入2012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进口酒的强势冲击,特别是国家陆续出台“限酒令”、八项规定等系列严格限制公款消费的政策措施,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进入了“春寒料峭”时期,很多投资商、葡萄酒企业对产业发展前景产生了迷茫与危机感。2013年、2014年我国葡萄酒产量连续两年下降,市场表现出销售低迷、效益下滑、结构失衡、投资放缓,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拔葡萄树现象。葡萄酒市场表象反映出了产业发展中深层次的问题,产业基础、产品品质、品牌影响力、消费者忠诚度等考量着中国葡萄酒产业竞争力。

工业革命特别是二战以来的一个重要历史现象是,一些后起国家通过引进和学习先行国家的技术、管理和发展经验,依托自身劳动力等要素的低成本优势,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从而缩短与先行国家的距离。在产业成长阶段,我国葡萄酒产业抓住了历史发展机遇,实现了葡萄酒行业的快速成长与科技进步,缩短了与葡萄酒先进国家的差距。但是与国外相比,由于我国葡萄酒产业真正开始发展的历史短、速度快,加上管控滞后和外来葡萄酒文化冲击,暴露出产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产业顶层设计不够、经营发展理念落后、产品价格与结构不合理、投资风险认识不足以及消费市场培育不够等。产业调整阶段,就需要我国葡萄酒产业尽快回归理性,在发展中通过反思发现问题,较快地适应葡萄酒产业发展中的新变化、新常态,实现平稳适度、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地增长。

3.2 认清产业趋势树立发展自信。

葡萄酒属于健康、营养饮品,葡萄酒产业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健康产业,中国葡萄酒产业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光明,这是毋庸置疑的。未来中国葡萄酒产业呈现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一是葡萄酒产业规模将继续扩大,产量将不断增长,质量将大幅提升;二是葡萄酒产品价格与产品结构回归理性;三是中小葡萄酒企业和葡萄酒庄在强化特色与中国风格中获得发展空间;四是各种所谓的营销模式均失去神秘面纱,葡萄酒企业注重研究消费者个性需求选择;五是葡萄酒文化从“琼楼玉宇”中降临人间,消费者能够感知的葡萄酒文化是企业接地气的必要手段。因此,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与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国际交流的不断增多,人们对葡萄酒的需求将不断扩大,必将给中国葡萄酒产业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

3.3 注重调整策略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正确认识葡萄酒产业经济增长中的新变化、新常态,积极应对挑战,坚持稳中求进,进行战略调整,这才是符合国际葡萄酒产业经济发展规律的应对策略。

一是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基础性问题。产业调整阶段,葡萄酒行业企业需要沉下心来做好产业基础性研究,无论是酿酒葡萄品种培育与选育、葡萄酒风味物质特性研究、葡萄酒产品质量体系建立、葡萄酒文化影响力教育等,还是葡萄酒产业信息化、产品个性化、品种区域化等,都要在这个调整阶段,进行系统而有实质性的研究突破,夯实产业发展的根基,打造中国葡萄酒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促进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葡萄酒行业要瞄准国际最先进水平,建设有利于葡萄酒产业发展的软环境和硬环境,促进各类生产要素为葡萄酒产业战略调整服务,在财税、金融和就业创业等政策上要给予葡萄酒产业切实有效的支持,加快形成全方位的“管、种、产、学、研、销、配”等葡萄酒全产业链条,保障产业经济规模稳步扩大,经济质量逐步提升。

三是推动葡萄酒产业结构调整。葡萄酒行业一方面应该加大兼并重组力度,让有竞争力的大企业规模更大,另一方面应该鼓励中小企业特别是葡萄酒酒庄彰显中国葡萄酒风格。同时,在产品结构上要改变品种同质化和品质同质化问题,注重提高产品性价比,适应不同消费者多样化需求,调整普通佐餐酒与其他档次酒的比重,建立葡萄酒质量分级制度,逐步形成以大众佐餐酒为主、高端葡萄酒与酒庄酒为补充的高中低档产品格局,促使我国葡萄酒产业在战略调整中转型升级。

四是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国外葡萄酒新旧世界经过几百年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各自成熟的发展模式。我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时间短成长快,其中既有旧世界葡萄酒国家的影子,也有新世界葡萄酒国家的特点。因此,我国葡萄酒产业不需要刻意模仿旧世界或新世界发展模式,而是需要充分消化吸收国外的管理、技术、文化和信息等各种先进发展要素,立足中国葡萄酒产业实际,解放思想积极探索,把创新葡萄酒产业经济的发展要求与自然地域、民族文化等优势资源有机融合,形成中国特色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机制和经验。

4. 结束语

我国葡萄酒产业经过了产业发展、产业成长两个阶段后,如今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即产业调整阶段。现在我们面临的既是战略调整期,也是战略机遇期。我们要以理性、客观和科学的态度,充分认识到战略调整阶段可能对葡萄酒产业产生的深远影响,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加强必要的顶层设计和战略指引,不断挖掘创新潜能,使我国葡萄酒产业在今后中长期发展中保持内在平衡性与可持续性,一方面我们需要转变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和管理模式,在顺应国际发展潮流中切实做实产业发展的基础性科研工作,在个性风格的形成中不断增强中国葡萄酒产业的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摘自刘世松专著《中国葡萄酒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者简介:刘世松,副教授,中国酒业观察家,知名葡萄酒文化和经济研究学者。现任职于滨州医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葡萄酒经济与文化。从事过新闻媒体、行业组织和政府机关工作;参与和主持过国家与地方酒类发展规划起草编制工作多项;出版专著2部,主编著作3部;成功策划具有影响力的行业活动10余项;作为国际葡萄酒评委多次参加国内外评酒大赛。主要社会兼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山东省葡萄与葡萄酒协会副会长、烟台市葡萄与葡萄酒协会副会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