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1期】学术前沿|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单元教学探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石拱桥课文结构图 【第2891期】学术前沿|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单元教学探索

【第2891期】学术前沿|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单元教学探索

2024-07-12 05: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确定高迁移的关键能力的方法:1.关注教材要求:结合教材单元导语及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自读提示等教材辅助系统。2.关注课程要求:把握学习任务群要求,关注学业质量要求。3.关注学生学情。

确立八上第五单元学习目标:(1)区分事实与观点,学会获取文章信息。(2)有效整合信息,说明文章的结构特点,推断所选材料与中心的关系,阐释文章蕴含的文化内涵。(3)借助不同媒介根据任务要求搜集信息,提炼其文化内涵,并选择合适的文本样式记录见闻,表达认识。(4)积极观察、挖掘生活中的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单元学习目标的确立突出了以下思考:1.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要求出发,强化学生获取信息、整合信息、搜集信息、传递信息等关键能力。2.是从人文素养角度出发,促进学生在阅读与表达中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关注并思考身边的文化。

02

创设指向真实语言运用情境的学习内容

依据逆向设计理念,单元设计在开始时就要明确预期学习结果,体现为单元学习任务。“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需要紧扣实用性的特点,创设日常生活中的真实情境,设计体现实用性的核心任务,指导学生开展有目的、有素养导向的语文实践活动,强化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是单元学习的关键,要用任务整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要用任务促进学生主动解决问题,要用任务驱动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获得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正确价值观的提升。

在“中华文化印迹”单元主题基础上,设计本单元的核心任务为:学校文化节正在为“中华文化在身边”的主题展板征稿,请你探究并介绍自己身边的某一中华文化印迹。

03

设计结构化的单元学习过程

1. 确定子任务间的结构关联,整合学习内容与方法。任务一,探究中国石拱桥的文化内涵;任务二,探究苏州园林的文化内涵;任务三,寻找身边的文化;任务四,发掘身边某一事物的文化。各项子任务的目标对应单元目标,强化实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方法和策略。2. 设计有关联的学习活动,促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设计学习活动时要强化目标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确定核心问题,构建破解核心问题的问题链,形成由浅入深、逐层推进的思考路径,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提供思维支架,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整体提升语文能力,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以任务一“探究中国石拱桥的文化内涵”活动设计与要求为例,这一任务包括四项活动:活动1:阅读《中国石拱桥》第1~3段,为“中国石拱桥”写一段词条。活动2:用表格依次梳理《中国石拱桥》中各座桥的特点,分析举例的作用。活动3:绘制文章的结构图。活动4:根据全文内容,用“中国石拱桥体现了”的句式,提炼概括中国石拱桥蕴含的文化内涵,继续将“中国石拱桥”的词条补充完整。

以上活动设计突出体现了几个要点:第一,以核心问题或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第二,以有关联的活动推进学习策略的获得。第三,以问题支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04

以多样化的学习评价促进学习经历的丰富

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评价。评价的依据来自学生的学习经验,通过参与评价“引发学生的批判性思考、问题解决等高层次的认知技能”。

2. 用评价促进目标可测。师生可合作完成评价量表以实现学习目标的可测。如何确定针对写作的评价要素?教师可指导学生,逆推出写作思考路径,进而整理完成写作提问列表。例如:我要介绍哪一事物?我向谁介绍这一事物,目的是什么?这一事物于我而言有什么特殊意义?我要介绍的这一事物有哪些特征?我从这一事物中挖掘出了哪些文化内涵?我准备采用哪些说明方法来表现这些特征以及文化内涵?这些材料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我准备用怎样的顺序组织这些材料?......

3. 丰富学习评价方式。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与引导,科学多样地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有成就感,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激发学习动力。

[1]周静.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单元教学探索——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J].语文建设,2023,(09):34-38.

原文如下:

05

小编有感

本文以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从确定高迁移性的关键能力作为单元目标,创设指向真实语言运用情境的学习内容,设计结构化的单元学习过程,以多样化的学习评价促进学习经历的丰富这四个方面,对基于“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展开探讨。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凸显的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重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运用语用经验解决日常生活中交流沟通的真实问题,重在语文学习为生活服务。在教学时我们要聚焦思维结构和运用场景的交切点,创设相似迁移的运用情境,给学生提供了真切的语言“应用”场的同时,让学生经历完整的学习、内化、实践的过程。学习任务重情境,促进真实意义的建构。学习活动重实践,促进关键能力的提升。教学过程重思维,促进高阶认知的创生。学习成果重评价,促进多元反馈的增值。

本期小编:

浙工大附实 黄方鸽

本期审核:

绿城育华 王静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