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武术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目前武术大师有哪些 中国十大武术家

中国十大武术家

2024-05-11 12: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孙禄堂,名福全,字禄堂,晚号涵斋,别号活猴,河北顺平县北关人,孙式太极拳暨孙门武学创始人,中国近代著名武术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圣,武神,万能手,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称。

04:霍元甲(1868-1910)

绰号津门大侠,天津静海人士,系清末民初在中国民间知名度极高的著名武术技击家,自幼习武,勇力绝伦、精通技击、行侠仗义,独创迷踪拳,也被称为霍家拳,曾在各类开放式比武之中多次力挫外国大力士和日本柔术家,后创立精武门和精武会,成为上海滩外著名的武术技击家和社会活动家,其爱国事迹曾因被后人翻拍成多部影视作品而享誉中国乃至世界,在广大武术爱好者心目之中具有崇高的历史地位,是中国近代武术界的标志性人物。

05:杜心武(1869-1953)

绰号传奇武侠,湖南人士,早年习文尚武,得到过江湖武术奇人徐大侠的点拨和真传,学得旷世武功、身手不凡,青年时代东渡日本求学,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辛亥革命之后回国担任宋教仁先生创立的北平林业讲习所(北京林业大学的前身)的高等教员,并曾经担任过孙中山先生的私人保镖,武术造诣极深,创立了传统武术的散打技击之术“自然门”,成为一代享誉京师的武林大家。但是,杜心五为人低调、不事张扬,为此他放弃了不少仕途和政治机会。但是,他的拳拳爱国之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在中华民族危难的抗战时期则彰显无遗,为中国武林界所称颂。另外,他收有高徒万籁声,步其后尘也成为一代武术大家。获取更多传统武术实战知识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wushu995

06:王子平(1881-1973)

绰号神力千斤,河北沧州人士,出身武林世家,自小尚文习武,青年时代精通武艺、力能扛鼎,被江湖武林人士赞誉为“神力千斤王”,尤其精于武术弹腿,民国时代在北平曾经打擂击败过多位外国来华大力士和日本浪人。1949年之后,王子平成为中国武术界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曾经担任过中国武术协会的副主席,晚年定居上海,从事武术教育与中医研究工作,他也系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悬壶济世、治病救人。其女王菊蓉得其真传,女承父业,日后也成为著名的武术教育家。

07:叶问(1893-1972)

叶问,本名叶继问,祖籍广东省南海县桑园,是当地大少爷,在香港圣士提反学院念书,学识渊博。咏春师承陈华顺、梁赞,为咏春拳体系的开宗立派人,于50年代开始在香港教授广东人咏春拳;其封门弟子梁挺将咏春拳传扬国际,更通过其子弟在全球的广泛传扬,形成出一套最权威的中国传统武术实战修习课程《梁挺咏春》,载誉全球。叶问是咏春拳乃至中国武术一致推崇的一代宗师,1972年在家与世长辞。

08:万籁声(1903-1992)

绰号自然宗师,早年身体孱弱多病,后考入国立北平林业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师从著名武术家杜心武,正所谓名师出高徒,万籁声通过杜心武的言传身教,再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和天资悟性,学得一身好功夫,尤其擅长自然门,身手矫健敏捷、技击动作迅雷不及掩耳,以快、准、狠著称于世。他曾经参加过民国时代的国术比赛,获得过轻量级的散打冠军,在抗战期间曾经担任过国民政府下属的中央训练团的国术总教练。晚年定居福建福州,以传授武术和伤骨医生为业,并曾经担任过福建武术协会主席一职,是一位精通传统技击精要的卓越武术家。

09:蔡龙云(1929-)

绰号神龙大侠,山东人士,出身于武术世家,自幼习武,悟性极强,擅长拳法和腿法,青年时代在上海参加过中外拳击对抗赛,击败过俄国力士,后又在擂台赛上击败过美国黑人重量级拳击手,一时间享誉上海滩,被媒体称为神龙大侠,晚年担任过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并担任上海体育学院武术系系主任、教授,长期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武术教育与研究活动,可谓桃李满天下,同时,他也是中国武术恢复传统散打技击竞技的积极倡导者和热心推广者。

10:李小龙(1940-1973)

绰号功夫之王,原名李振藩,英文BruceLee,享誉世界的中国武术家,电影表演艺术家,也是中国功夫最著名的国际代表人物,自幼学习咏春拳,后前往美国求学发展,毕业于华盛顿大学哲学系,自创截拳道,融合东西方武术技击的优点和长处,击打速度恰似闪电一般迅疾,令对手防不胜防,具有很强的实战技击性,尤其擅长二节棍和连环腿,多次在擂台之外的非正式场合与西洋、日本以及泰国的搏击高手交手过招,屡战屡胜,是一名具有哲学创新深邃思维的武术思想家,在国际武术界和自由搏击界享有至高无上的历史地位和家喻户晓的国际声望,在海外甚至已经成为了中国功夫的化身和标志。李小龙英年早逝,生命短暂而辉煌,其墓地葬在西雅图,成为了全世界功夫爱好者朝圣观光的一处景致。

文章来源 此文为看点(国术)原创内容,特此声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