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中小学国画教学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画教学视频简单易学 开展中小学国画教学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开展中小学国画教学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2024-07-16 01: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和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性,而教育战线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主阵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基于此,笔者开展了中小学中国画教学实践研究。对中小学国画教学的开展策略进行探究,以使中国画教学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更好的发挥其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中国画;教学;传统文化

中国画学习不仅是技法的学习,更是传统文化的浸润和熏陶。在中国画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积极探索开展中小学国画教学合理有效的策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使学生感受国画带来的快乐,真正喜欢上国画这一民族艺术。

一、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受西方艺术及其思想的渗透和影响,学生对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国画知之甚少,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教师首先要营造出良好的国画学习氛围,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通过欣赏经典作品,了解画家创作背景,感受国画创作精神和文化价值,带领学生走进国画文化领域,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热爱。

二、明确分层教学目标

为了更好的开展教学研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在开展国画课堂教学同时还组建了国画社团,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分层确立教学目标,因材施教。

小学的学习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强调国画基础学习。一是熟悉基本工具,了解中国画的绘画风格及特点;二是学会欣赏国画作品,会用国画思维和语言分析作品,体会中国画的内涵;三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学习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用色,体会水墨趣味,进行笔墨练习,体验中国画的绘画乐趣;四是通过学习,让学生爱上国画,热爱中国优秀传统艺术。

初中学习则在中国画笔墨技法学习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渗透和理解。一是加强笔墨技法学习,灵活变通,体会笔墨的变化和韵味;二是加强欣赏学习,关注画家背后的故事,了解其时代背景、生平经历、品性特点等,深刻理解作品的意蕴和文化价值;三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由临摹走向写生、创作,培养他们的写生能力和创作能力,让中国画学习更贴地气,更有生活;四是通过学习,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审美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和自豪感。

三、丰富国画教学活动

(一)信息技术,助力国画教学

教学中,我们充分运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实现资源共享,助力中国画教学。

中国有很多传世名画,蕴含着深厚的传统美学思想,欣赏中国画经典名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在教学中,通过网络多媒体等途径多方搜集中国画作品图片、资料,图文结合,以教学课件、视频展示等方式欣赏作品,更易于了解中国画的特点与发展,体会中国画的内涵与意蕴,感受中国画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而观看名家绘画视频,更加生动直观,便于学生实践学习,掌握笔墨技法,提高学习效率。我们还引导学生参观3D线上美术馆、博物馆,足不出户,就将艺术之美尽收眼底。

(二)课堂演示,展现国画风采

在课堂教学中,中国画教学对美术教师的专业基本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加强自身教学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在课堂上熟练地向学生展示国画内容,尤其是教师为学生现场范画,更易让学生近距离走进国画,认可国画,让学生有充足的信心去学习国画,真切的感受国画之美。

(三)深挖教材,服务国画教学

深入研究教材,灵活使用教材,整合、提炼、拓展、创新,可以更好的服务国画教学。

1、依托教材,整合提炼

以“学画写意花卉”为例,教师打破教材的局限,将写意花卉的经典名家名作、笔墨技法等知识整合,然后提炼出一个点,以点带面,展开学习。

如从学画“菊花”入手,不仅因为它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还因为它的花、叶既能突出中锋、侧峰等用笔,还能体现墨色的丰富变化,对中小学生来说一目了然,简单易学。通过赏析、比较吴昌硕、齐白石等名家的菊花作品,了解中国画的笔墨情趣,结合画家生平经历,了解画家不同的表现风格,深刻体会画家状物传神、抒情达意,领悟中国画的意境和文化底蕴;然后比较生活与作品中菊花的不同,理解中国画的表现风格和艺术特色;通过示范菊花画法,学习中国画基本的笔墨技法和设色、构图、题款钤印等知识,再让学生大胆体验,积极临摹、写生和创作。由菊花再拓展至荷花、梅花等其他花卉,“万变不离其宗”,在实践中充分感受中国画的魅力。

2、突破教材,拓展创新

突破教材,拓展创新,寻求本土资源融合,是我们在国画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的。

(1)汲取多元素创新创作

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国画教学中,探讨中国画“诗画一体”的教学模式,达到“以诗作画”或“以画引诗”的教学目的。如引导学生结合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学习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理解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风格,学习白石老人的创作手法,尝试进行“诗画”艺术创作。还有各种多样的传统文化元素,对学生的鉴赏品味以及绘画创作能力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挖掘本地乡村生活资源

美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中国画也是如此。利用本地特色的乡村资源来开展中国画教学,“走进田园”,临摹与写生相结合,从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方面去体验和感受乡村生活中的事物,从生活中去发现美,用中国画去表现生活中的美。教学中,让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画自己熟悉的事物,将他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也让他们明白笔墨随形、随心的道理。就像画荷花、画鱼虾......只有熟悉了解它们的习性、形体等特点,才能准确的理解和表现,它们的用笔走势、线条的轻重虚实、墨色的浓淡变化,笔随意走,心随意动。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们开展了分类学习和命题创作。从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三方面对家乡的动物、植物、人物进行表现,适时设计主题,如“我的家人(老师或同学)”、“我喜爱的小动物(植物)”、“田园风光”、“家乡四季”、“节日、节气”等。

我们还开展了“向大师致敬”这一主题,采用两种方式与大师画同一事物。比如齐白石画的白菜、柿子等,学生非常熟悉,一种是临摹大师作品,学习大师的表现手法、绘画风格,体会大师的笔墨意趣;另一种是写生、创作,鼓励学生大胆下笔,敢于突破,用自己的理解去表现生活中的事物,家乡的美景。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了发展。

(3)走进美术馆

笔者所在的莱西地区,是国画大师崔子范先生的故乡,崔子范美术馆经常开展名家书画展及各类学术活动,我们将崔子范美术馆作为课外学习交流基地,及时发布美术馆展览讯息,带领学生走进崔子范美术馆,看展观展,条件允许还可以办展。为我们中小学生参观学习提供了极为便利的空间和机会。

我们还鼓励学生多参观其他的美术馆、博物馆,开阔眼界,提高审美,增长见识。

(四)开展社团活动,培养国画人才

我们利用课间操和活动课时间积极开展中国画兴趣小组、社团活动,定计划,选人员,有组织,有规划,精心编写校本课程,确保活动实效。通过课堂教学、室外写生、参观展览、展示评比、参加艺术节等活动,发展学生的艺术特长,培养优秀的国画艺术人才。每年,我们都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书画活动,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五)组织作品展示,提高社会影响力

搜集整理学生作品,组织师生国画作品展览,展示学习成果,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艺术素养得到了发展和提升,也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充分肯定和鼓励,提高了社会影响力。

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发现了一些问题。仍有一些家长的应试观念比较重,认为学习国画没有用处而不支持孩子学习中国画;有的学生也认为会更多的牵扯时间和精力,影响学习成绩,而不愿意参与中国画学习;有时候,学校也会因为种种原因影响课程和活动的正常开展......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我们在中小学开展中国画教学,就是为了传承中国画作为中国文化“文脉”的传统,弘扬国画独特的笔墨精神和文化魅力。这一使命,任重道远,吾辈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