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中国美术学院老教授们的“课件”学国画:《顾坤伯教授课徒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画教学视频初学者 跟着中国美术学院老教授们的“课件”学国画:《顾坤伯教授课徒稿》

跟着中国美术学院老教授们的“课件”学国画:《顾坤伯教授课徒稿》

2024-06-15 18: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顾坤伯

1905-1970

顾坤伯,江苏无锡人,原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他不但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山水画家,同时也是一位优秀的美术教育家。

早年毕业于上海美专,留校任教,1929年创办奇峰国画函授学校,1935年起任上海美专和新华艺专教授,1957年奉调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彩墨画系教授,至谢世,可谓在中国画教学的岗位上辛劳—生。顾坤伯调任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的时候,大山水画家、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教授黄宾虹先生谢世两年许,新中国的山水画教学工作刚刚开头,百业待兴。顾坤伯在这历史关键时期,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新中国山水画教学的主要奠基者。

课徒稿欣赏

顾坤伯教授中国山水画,一是重视临摹古典作品,重视打好传统基础。

他年轻时师事江南名画家吴观岱、陈迦庵,从清四王处得规矩法度。接着便超越四王藩篱,上溯五代、北宋南宋诸大家、元四家、明四家,以至清石溪、石涛、梅清、龚贤、吕潜等,还有现代黄宾虹。由于广泛涉猎,深入钻研,于各家各派体会深刻。

他将自己学习这些画家的体会在课堂教学中传播给学生:“四王规规矩矩,有法则,但不必入四王之门。入门还是要找南北宋诸大家。”此既是他经验之谈,也是他带领学生所走的路径。

顾坤伯心仪之梅清,王渔洋称其山水入妙品,画松入神品,所作极备烟云变幻之妙。龚贤其作深得北苑、米颠法,无论粗笔细笔,各极其妙。其人胸次高旷,因此泉石膏肓,烟霞痼癖,走毫使墨,必见性情。用笔如草如篆,元气淋漓,沉雄深厚,茂密苍老。

在新中国建立之初,顾坤伯就已开始在苏州各名胜处写生,后来又到北京颐和园、故宫、长城、内蒙古及哈尔滨等地写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1954年与1956年,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与同道、学生结伴南下作山水写生,北归后举办李可染水墨山水写生作品展,是当时震动了中国画界的重大事件。此时,南京傅抱石先生也开始了写生活动。而杭州的顾坤伯写生活动,正与李可染、傅抱石同步。此可谓李、傅、顾三家遥相呼应,同时揭开了新中国山水画写生活动序幕。

顾坤伯上课,言语不多。当时中国画系山水专业学生也不多。顾坤伯先生到教室,总是把笔画给学生看。无论哪家哪派,不管山石树木、亭台人物、流水行云,他伸笔接墨后,就开始耐心地慢悠悠地在纸上画起来。中锋为主,气象端正,从浓到淡,从湿到枯,常常是画到笔尖似乎已经没有什么墨水了,而手的动作还没有停止。一直画到景物粲然,构图完整,笔洗里的水还是清的。

潘天寿曾自谦地赞誉“顾先生功力至深,吾所不及”。而顾坤伯众多弟子中的佼佼者孔仲起、童中焘、曾宓等在评价先师的成就时,无不以恭敬和赞美的口吻予以肯定,其中以极负盛名的国画大师程十发先生的评述最为贴切:“他的画不是深海狂涛,而是江上清风,那么的平静,那么的恬淡。因为对美的追求与表现,因各人性格、修养不同而不能强求一律……世界上追求惊世骇俗的画风易,而欲造平淡天真的境界难,因为他的人品高洁、画艺深厚,才达到‘不激不厉,风规自远’的境地。”

一键购买《顾坤伯教授课徒稿》

复制以下淘口令 直接打开手机淘宝

https://m.tb.cn/h.53HPp7a?tk=fMDudxe6SlS CZ3457

尺 寸:

内 页:

相 | 关 | 推 | 荐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藏品集

《顾坤伯教学示范作品——石法与树法》

《顾坤伯教学示范作品——石法与树法》中的画作均为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的藏品,以“石法与树法”为主,并采用大册页装帧形式,非常方便临摹。

教学示范作品欣赏

一键购买《顾坤伯教学示范作品——石法与树法》

复制以下淘口令 直接打开手机淘宝

https://m.tb.cn/h.5dnninX?tk=dCHedxeqFWQ CZ0001

新媒体编辑:徐天颖

校对:王怡

审核:苏晓晗

出品:

更多精彩内容

请关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新媒体矩阵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