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不升级130毫米炮?射程可达38公里,却放弃对其升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榴弹炮射程多少公里 中国为何不升级130毫米炮?射程可达38公里,却放弃对其升级

中国为何不升级130毫米炮?射程可达38公里,却放弃对其升级

2024-06-29 14: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谈起中国陆军的炮兵装备,年纪大一点的军迷还好,年纪比较小的军迷,比如00后军迷,甚至是10后军迷,对部分比较老的火炮型号可能就不是很熟悉了。而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则是一款已经被中国放弃的火炮——国产130毫米系列加农炮。

  如果仅从使用上来看,国产130毫米系列加农炮在2019年8月份的官方正式报道中还出现过,只不过已经不属于一线作战装备,而是由二线部队训练使用。并且,其型号也是1970年定型的59-1型130毫米加农炮,50年来没有再进行改进,那么,中国为何不再升级130毫米系列加农炮呢?

  二战德国的K44就是典型的加农炮

  首先,需要明确下加农炮和榴弹炮的区别。和榴弹炮相比,加农炮的弹道曲线更为平直,射程也更远,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经常用于远距离压制敌人火力。但是也因为弹道过于平直,导致其在复杂地形下的攻击角度不够,在现代加榴炮发展起来后,便开始逐渐没落了。

  苏制130毫米岸防炮

  中国接触的第一款130毫米加农炮并不是野战火炮,而是苏制130毫米岸防炮,中国岸防炮兵对该炮的性能十分满意。因此,当新中国开始以苏制火炮为基础,建立自己的现代化炮兵体系时,便决定以苏制M-46型加农炮为基础,研制出自己的130毫米加农炮,弥补当时152毫米榴弹炮在射程上的不足。

  苏制M-46型加农炮

  新型130毫米加农炮的研制难点,主要是当时中国没有可以加工出M-46型加农炮6.85米长炮管的车床。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当时苏联专家的帮助下,研制单位通过拼接加工机床的方式,最终造出了6.85米长的130毫米炮管。新炮在1959年8月份定型并生产,因此也被命名为59式130毫米加农炮。

  59式130毫米加农炮

  等到了上世纪70年代,越南战争中的越南炮兵反应59式加农炮虽然性能不错,但是重量过大,并且射程和当时美军加农炮相比还有些差距,希望能够对59式加农炮进行进一步的改进。最后,综合各方面意见后,中国改良出了59-1式加农炮。

  两者的差异

  和59式加农炮相比,59-1式加农炮可以说几乎是一门全新的火炮了。使用了立式半自动楔式炮闩和66式122毫米炮同款炮架,其战斗全重由8.45吨降到6.3吨,射速提高到8-10发/分,在使用底凹增程弹时,射程可达38公里。而和59式加农炮相比,59-1式在外观上最大的不同,就是使用了双室冲击式炮口制退器,并且炮架上还设置有一个底盘。

  而随着中国逐渐开始接触西方的先进技术之后,火炮界掀起了一股“155浪潮”。而在“155浪潮”的冲击下,中国陆军最终选择了保留152毫米系列老炮,而130毫米系列则至此止步于59-1式加农炮,这又是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一方面,59-1式加农炮虽然射程较远,但是膛压较高,如果采用威力最大的全装药模式发射炮弹,其身管寿命才800多发,远不如当时的66式152毫米榴弹炮。

  其次,是130毫米火炮只有9种弹种,而152系列火炮不仅弹种更为丰富,而且因为备战原因,弹药储备量大,再加上上文提到的加农炮战场适应能力差,因此中国决定停止继续升级130毫米系列火炮。

  现在主要岸炮部队在使用

  而随着中国在45倍径和52倍径155毫米火炮研发上取得了突破,中国130毫米系列火炮就此转入了“耗库存”的模式,主要用于岸防炮兵的训练,在库存零备件和炮弹消耗完毕后,59-1型加农炮最后的宿命,也就是进入博物馆了。

  图源网络,侵删。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