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机长的岗位胜任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机长怎么样 如何提升机长的岗位胜任力?

如何提升机长的岗位胜任力?

2024-05-21 22: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中国民航报》、中国民航网 通讯员魏霞、姚永强 报道:近年来,随着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民航运行规模和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民航飞行员尤其是机长岗位能力不足问题凸显。全社会对民航“绝对安全”的高要求与各航空公司缺乏有效提升飞行员综合能力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民航业的发展,机长队伍在逐步壮大的同时,也暴露出思想境界不高、业务能力欠缺、心理韧性不足等问题。

保证飞行安全,机长是关键,机长良好的岗位胜任力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强化国内航空公司安全体系建设,提升安全治理水平,从严从实抓好安全工作,从根本上遏制安全风险、消除事故隐患,抓好机长的能力建设,成为民航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民航局分别于2022年、2023年下发《机组成员职业作风养成规范》《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的意见》,为提升机长的岗位胜任力指明了方向。

能力指引

机长的岗位胜任力,是机长在工作岗位、组织环境和文化氛围中有优异的工作表现,能尽职尽责承担机长职务(职位)的资格和能力。

根据民航局发布的《中国民航运输航空飞行员技能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设实施路线图》,飞行员的岗位胜任力包括核心胜任力、心理胜任力和作风胜任力三个维度。机长的岗位胜任力,就是要在具备这三种能力的基础上,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在飞行中知责、担责、尽责,正确履行机长职责,高效管理飞行团队,保证飞行安全。

机长的核心胜任力,包含技术性和非技术性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飞行员应该具备的九种能力,即知识应用、程序应用和法规遵守、自动航径控制、人工航径控制这四种技术能力,以及沟通、工作负荷管理、领导力与团队合作、情景意识和信息管理、问题解决与决策这五种非技术能力。

心理胜任力要求机长具有健康的、与职业规范相适应的心理,具有正能量的心态、合适的情感表达、坚强的意志、积极的态度、良好的适应性和恰当的行为。机长的心理胜任力,就是机长具有个人心理和情绪的自控力、团队心理正面影响力和掌控力。

机长的作风胜任力是指机长在履行岗位职责的过程中展现出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机长需要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能遵章守纪、按章操作;需要有与机长岗位要求相匹配的行为习惯、工作模式和一贯风格。机长良好的作风能力,除了满足以上要求,还要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并具备诚实守信、团结协作、严格自律的个人品格。

作风护航

机组成员职业作风养成是机组岗位胜任力的核心之一,也是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前提。良好的职业作风不仅是机组成员职业心理认同的具体表现,更是其胜任岗位、保证飞行安全的前提。2020年,民航局提出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为内核,切实增强敬畏意识,深入推进作风建设。2021年,民航局修订印发《民航安全从业人员工作作风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加强队伍作风和能力建设,切实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个人。

结合我国民航对职业作风养成的实践和国际民航业对优秀职业作风表现的共识,笔者认为,飞行员的职业作风胜任力可以从职业操守、职业素养和价值实现三个层面进行描述。

职业操守是机组成员职业作风的基础,是飞行员职业素养和价值实现的前提,是飞行员对规章标准的遵守以及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是对生命、规章和职责的敬畏。

职业素养是指处在不同阶段(如不同阶段的副驾驶、机长、乘务员等)、不同岗位(如副驾驶、航线机长、机长、教员等)的机组成员在履行岗位职责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态度、行为、工作方法,以及所表现出的行为风格和工作模式。

价值实现是社会对机组成员在职业生涯中个人贡献的认可,是飞行员职业作风养成的最终目标。价值实现是机组成员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组成部分,不仅是职业操守、职业素养的升华,也是保证机组成员自觉坚守职业操守、提升职业素养最深层次的内驱力。

“帮思想、教技术、带作风”,飞行机长是关键群体,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抓飞行作风,从机长这个群体入手,就能抓住关键少数,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文化依托

文化具有引领、凝聚、感召、激励、规范和培育的作用。民航安全文化是民航安全制度和民航行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航安全治理方案和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因此,提升飞行员岗位能力需要结合安全文化建设进行。

民航局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建设的意见》,将新时代民航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提炼总结为“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遵章履责、崇严求实”。“生命至上、安全第一”是安全价值观和认识论,安全是民航业永恒的主题;“遵章履责、崇严求实”是安全方法论和实践论,体现了安全工作应有的治理途径、基本方法和作风导向。

民航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是民航安全文化的内核。如果机长能认同并践行民航安全文化,就能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人。研究表明,在一个团队中,如果有超过一半的人认同某种文化,这种文化将变为现实。在飞行员群体中,机长是普通飞行员的管理者,是文化建设的关键力量。

全行业要推动以“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遵章履责、崇严求实”为核心价值理念,以“忧患文化、责任文化、法治文化、诚信文化、协同文化、报告文化、公正文化、精益文化、严管厚爱文化、求真务实文化”为主要价值体系的安全文化建设,引导机长成为安全文化的理念认同者、价值崇尚者、标准遵守者、规范遵从者,使“我要安全”内化为自觉追求,让“帮思想、教技术、带作风”的优良传统在民航飞行员队伍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训练基础

训练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基础。提升飞行员的岗位胜任力,要针对不同阶段机长的核心胜任力需要,制订机长核心胜任力的一体化训练方案。各航空公司应结合自身安全运行情况,在正确评估飞行员综合能力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手段,完善现有训练措施、运行政策和安全文化要求,全面提升机长的岗位胜任力。

目前,机长在完成升级后缺乏系统化的能力提升和培训评估,因此有必要完善机长能力系统化提升训练方案,使机长的能力提升成为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机长在实际飞行中注重“传帮带”,飞行做到精益求精,并启发、激励机组其他成员,增强团队凝聚力,机长的岗位胜任力也会得到提升。

在个性化与多元化日趋凸显的信息时代,飞行员的飞行作风、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变得更加多元,飞行员思想作风建设、职业道德教育变得越来越困难,很多传统培训、宣传、教育效果不好,需要找到有效提升机长队伍思想作风的方法和途径。提升机长的作风胜任力,应充分发挥民航安全文化的引领作用,营造飞行员积极提升自我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各航空公司飞行员职业作风建设。

提升机长心理胜任力,就是要求机长在面对飞行中的意外情况时沉着冷静、随机应变;面对生活、工作中的压力能够及时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提升机长的心理胜任力,可以通过意外、惊吓、韧性/复原力等相关研究,开展大量访谈和调研,了解飞行员在飞行中遭受意外和惊吓的环境,研究应对意外和惊吓的方法,总结中国民航飞行员心理韧性的特点,挖掘增强心理韧性的要素,探索飞行员心理韧性训练方案。

提升机长的岗位胜任力,就是以中国民航优秀传统安全文化为基础,借鉴国际民航安全训练先进思路,找到提升机长岗位胜任力的训练和管理解决方案,并以机长岗位综合能力提升为切入点,以点带面,让所有民航飞行从业者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为创造中国民航安全发展新业绩、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而努力奋斗、笃行不怠。(编辑:王亚玲 校对:金杰妮 审核:程凌)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