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进入“震动模式”,日本地震与印尼火山喷发有关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有火山喷发 地球进入“震动模式”,日本地震与印尼火山喷发有关吗?

地球进入“震动模式”,日本地震与印尼火山喷发有关吗?

2024-06-10 21: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4年1月1日,中国地震台网消息,当日15时10分在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北纬37.50度,东经137.20度)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30千米。就在之前不足24小时,中国甘肃白银市发生地震、印度尼西亚两处火山喷发,这些地质活动存在关联吗?

△图片来源:中国地震台网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援引日本媒体报道,目前日本石川县能登地区等地发布的海啸预警级别为大海啸预警。日本广播协会等媒体均在即时播报地震海啸信息,呼吁民众立刻从危险区域撤离,海啸引发的巨浪将达到5米。

海啸会对我国海域产生影响吗?中国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根据初步地震参数判断,地震可能会在震源周围引发局地海啸,但不会对我国沿岸造成影响,中心将继续跟踪分析地震和海啸监测数据,并及时发布信息。

海啸形成需要同时满足多个条件,地震震级必须在6.5级以上,必须是深海,海底必须发生垂直性的错位。因此,并非所有近海地震都能引发海啸,也不是所有海啸都能产生广泛影响。

据了解,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有250次左右,平均大约六七年发生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占约80%。其中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

相较而言,我国发生地震的频率较低。我国海区处于宽广大陆架上,水深比较浅,在200米以内,不利于地震海啸的形成与传播。从地质构造上看,沿海地区很少有大断裂层和断裂带,即使我国海区发生较强的地震,一般不会引起海底地壳大面积的垂直升降变化,缺乏引发海啸的大地震。

相比“神出鬼没”的地震,海啸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预警体系。据专家介绍,1966年,国际上成立了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国际协调组,建立了太平洋监测预报系统,沿海站点都设置了验潮仪,根据水位记录曲线的异常升降判断出海啸的可能性。同时,设置岸边水声接收站,监测海啸,地震海啸产生的声波的传播速度为5400公里/小时,比海啸波传播的速度快得多,可根据接收到海啸声音的时刻,推算地震海啸波到达的时间。

岁末年初,地球似乎进入“震动模式”。

2023年12月31日22时27分,甘肃白银市平川川区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2024年1月1日清晨,印尼伊里莱沃托洛科火山、杜科诺火山相继喷发。杜科诺火山喷发持续了49秒,火山灰柱高达2000米。

1日下午,日本本州西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

这些存在关联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研究员孙世鋐,他表示,地震与火山同属地球内部能量释放引发的地质活动,但两者在地球内部的层位不同。地震属于地壳运动,而火山喷发则是地幔活动引发。以这次日本地震为例,震源深度为30千米,而火山喷发的地幔活动,则是在地表100千米以下。而且这些地方彼此距离遥远,并无科学证据表明其存在关联。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