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的现状、趋势与挑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教育的劣势和挑战 在线教育的现状、趋势与挑战

在线教育的现状、趋势与挑战

2023-09-12 15: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创作时间 2019 年 12月23日

摘要:

在线教育(e-Learning)是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其充分利用了互联网能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表现形式丰富及传播广泛等等特点,在满足教育的需求下,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近年来,以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为代表的新型知识网络传播更是将在线教育的影响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层次。然而,在其前景广受好评的同时,其在教育质量、参与度、社会认可度等等各个方面所暴露出来的不足也日益明显。作为一种特殊的网络传播形式,在线教育所造成的社会影响也不容小视。此外,由于教育的重要性,与其相关的商业活动也逐渐从线下转到线上,并且表现出了许多互联网化的特点,这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社会影响。展望将来,教育与网络的结合将更加紧密,尤其是在这个技术喷井的时代,最前沿的技术如5G、VR、云平台等等也会给在线教育带来更多的活力,也会存在令人意料不到的潜在隐患。本文希望对在线教育的现状、趋势和挑战进行一个归纳和总结,以为网络的传播与教育发展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在线教育,慕课(MOOC),网络传播,互联网经济,VR、AR、5G、云平台;

目录

在线教育的现状、趋势与挑战... 

摘要:... 

一、在线教育的现状... 

1.1背景、定义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1.2在线教育的知识传播作用... 

1.3在线教育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1.4在线教育的社会效应、社会影响力... 

二、在线教育的网络传播与交流... 

2.1更丰富的知识传播模式... 

2.2以弹幕为代表的新型交流模式... 

2.3在线教育面临的网络暴力... 

三、互联网经济下的在线教育商业化... 

3.1在线教育的商业化的背景... 

3.2在线教育商业化的问题分析... 

3.3在线教育的监督与监管... 

四、新兴信息技术下的在线教育... 

4.1新型信息技术... 

4.2新兴信息技术给在线教育带来的展望... 

五、总结... 

一、在线教育的现状

1.1背景、定义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如今,个人的学习能力已经是在社会中立足的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对于学生而言,学习能力水平不仅决定着真正的学术成就,而且是在一个人未来成功的关键因素。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的学校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现今学生的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学生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重视度逐步加深,学生需要在除课堂外的时间内学习更多或者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与此同时,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各类信息技术产物的商业推广及价格下降,为在线教育的广泛普及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美好环境。

“在线教育”(也被称为“互联网教育”,Online Education)是指依托云计算、大数据挖掘、多媒体等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载体,来进行学习与教学的教育形式[1]。在线教育一般由 PC 端、移动端、网络基础设施、在线学习平台、在线学习工具、教学内容、教师和学习者等要素构成。

国外在线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实践发展较早,也较成熟。美国教育部的《教育技术白皮书》对在线教育作了较全面地阐述,《教育技术白皮书》指出了在线教育是借助互联网的新的受教育方式,并说明了在线教育可以把世界各地的人联系起来,并且具有快速学习、交互性等特点;关于在线教育与传统的课堂、学校教育的关系,《教育技术白皮书》强调教师及学校的角色会更丰富,并且即使在线教育推进了学校及课堂的改革,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也不会完全被在线教育所代替[2]。2002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运用网络信息技术推出开放课件建设项目。美国有许多高校在线教育平台建设、教学中的技术设施建设、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投入许多[3]。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对教育领域所带来的影响,美国政府以及教育工作者给予了高度重视、投入了很多的力量,支持应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4]。例如,美国教育部每五年颁布一次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ationa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Plan,简称 NETP),是一部关于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引领教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支持和规划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5]美国网络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丰富,值得我国的学习和借鉴。

中国的在线教育的布局是晚于国外的,主要是受限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20世纪末,在线教育只是简单的教育视频的观看,没有相关的互动行为和个性化服务。受众面很窄,市场杂乱无章。2000年开始,在线教育才正式进入到了多媒体网络的时代。“三分屏”网络视频的出现,让在线教育的技术含量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与此同时,我国教育部批准的全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让在线教育步入了正规的轨道。传统培训学校的加入,例如新东方网校在2000年的上线运行,让在线教育的市场更加的活跃。但是此时的在线教育还在踌躇阶段,没有找好较好的盈利模式,让整个行业都处于搜求阶段。

随着中国赶上了4G时代的快速列车,并呈现弯道超车的迅猛势头,二十一世纪新纪元的第二个十年,中国在线教育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春天。恰逢2012年,三大MOOC平台的出现,强烈地吸引了大众的注意力,吸引了规模的融资。2013年被媒体称为“中国在线教育的第一年”[6],经过一年的发展,在线教育领域内各类新产品的诞生、原有产物的不断完善、从线下转至线上的努力等仍然层出不穷,2014年可称为中国在线教育的爆发之年。前有腾讯、百度等猛虎迅速出击,后有新兴创业公司紧跟随后,更甚于传统教育机构新东方等的转型,让在线教育成为了投资的热点。而且我国在线教育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互联网的渗透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教育呈现出比以往更好的发展势头。

1.2 在线教育的知识传播作用

在传统知识传播活动中,知识传播是以传播主体为中心自上而下的线性模式。教师作为传播主体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整理,再将知识作为传播内容通过课堂作为传播媒介进行传播[7]。在线教育的出现对传统的知识传播要素进行了改变,比如传播媒介的改变,或者受众参与方式的改变等,但并未改变传播知识传播活动的模式。基于多年教育改革和在线教育基础的发展,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新模式整合了原有的知识传播要素,创造了一种新型的知识传播模式,这种知识传播模式最大限度地改变了传统的知识传播格局,构建了以平台为环境,以学生为中心,交互式的知识传播模式。

学生在知识传播中处于中心地位。在线教育的教学设计要考虑学习者的层机、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并根据只是特点进行单元式的分割。在线教育的讨论区的开放也将该中心地位予以强化,学习者可以随时在讨论区交流和分享。此外,“学生意见领袖”的作用得以彰显。在传统的知识传播中,教师作为传播主体具有权威效应,除了“沉默的大多数”,学生中很难有意见领袖。但慕课大量的讨论、交流、在线研讨,使那些积极的学生很容易成为意见领袖,甚至指导其他学习者学习甚至组织线下学习小组,发挥个人影响力。这是我们在传统教育中可想象却不可求的东西。以MOOC为代表的新型在线教育模式从本质上重构了知识传播模式,塑造了新的知识传播链条,使知识传播在主客体、内容与渠道、传播管理等方面展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知识传播主客体联动发展。慕课使知识传播主体的重心下移,相较传统传播链条中的中心位置发生偏置,对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能力有更高要求,更强调传播主体的定位与把关能力。

第二,知识传播渠道环境化。慕课平台作为知识传播的渠道不仅是传播内容的载体,更是一种传播环境,不仅体现了“媒介即信息”,更影响了知识传播内容的构造及组织形式,未来传播渠道进一步拓展将形成完整的慕课知识传播生态系统。

第三,知识传播管理将更加灵活。随着慕课应用于高校教学、慕课的学分认可与互换、研究生培养、慕课证书与就业对接等进展,国内外的高等教育都面临新的挑战,未来的传播管理必须创新灵活地进行应对,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都要有管理思路与策略。

1.3 在线教育的特点及问题分析

在线教育是以学习者为主体,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可以交互的,用互联网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教育[8]。也就是说,在线教育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线教育的本质是教育;2.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教育或服务;3.学习具有随时随地性;4.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拥有了全新的学习方式;5.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借助在线教育系统进行互动、交流。因此,在线教育呈现一下一些显著的特点:

(1)开放性:从教育资源上来说,教育资源是影响教育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但优质教育资源是有限的,它主要集中在较发达地区、城市和名校,而农村、偏远山区、非重点学校的师资、教育设施等资源相对来说是匮乏的在线教育的发展使各种优质教育资源不再单单属于某个地区、某个学校、某个城市,它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学生都能“接触”到优秀的教师,享受优质的教学成果,接受先进的教学思想,从而改变了教育的封闭性,促进了知识的流通。传统学校教育属于“集中式”教育,较难使每一位学生做到个性化学习,且学校对学生的年龄有限制,学生属于哪个年龄段就被分配在哪一年级,而在线教育,不对学生年龄做任何限制,只要想学就可以借助某个平台同其他各年龄段的学习者进行学习;在线教育,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线教育无论是从资源还是从学习者方面来说,都无不体现着它的开放性、包容性,这是传统线下教育难以达到的。

(2)自主性:相对传统教育来说,在线教育赋予了学生很大的自主性。目前,各在线教育为学生提供着丰富多样的课程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地选择在线教育平台或课程。比如学生想要在线学习某门知识,学生就可以选择网易云课堂、新东方在线等提供课程类的平台进行学习,可以自主选择课程、授课教师及时间地点。此外,学习者的自主性还体现在学习者要自己进行学习活动,自己调节学习进度,进行自我监督。学生需要计划自己的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也不像在传统教育中有教师监督与督促,学生必须靠自己的意志进行自我监督与控制,这极其考验学生的自主能力。

(3)互动性:在线教育与传统网络教育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在线教育可以实现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平台与师生之间无障碍地互动交流。学习者借助在线教育平台进行学习时,老师可以和学习者们之间进行提问、答疑等互动,学习者可以随时记笔记,学习者之间也可以浏览对方的笔记、反思、交流问题等。这样以来,教师与学生不再是单纯地讲完课或听完课就完成任务了。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促进了思想的交流,知识的巩固,有助于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习质量提高。

然而,我们不仅思考:在线教育有这么多优质的特点,为何它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教育模式?在线教育耀眼光环的背后又存在着哪些问题和困境?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分析在线教育自身的特点,结合目前的在线教育的网络评价来尽心分析:

(1)低课程完成率

课程完成率低是当前在线教育最为人们所诟病的问题,也是网络课程一直都面临的一个难题。多项数据显示,在 MOOC各类课程中注册的学习者能够完成自己所选修课程的比例一般都不超过 10%,部分结果甚至比这个比例低得多[9]。

(2)教学模式仍囿于传统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 建立起来的相对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 在MOOC 的快速发展过程中, 以 Udacity、Coursera 和edX 为代表的MOOC 平台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在线课堂教学模式。 总的来看,这种教学模式一般具有如下特征:①大规模参与;②在线、开放的教学资源;③一系列的教学环节与流程;④嵌入相关资料或测验的教学短片;⑤机器、同伴或自我评估;⑥网上朋辈(Peer)支持与学习讨论。MOOC 教学模式不仅缺乏教学法层面上的创新 ,更主要是使用了十分陈旧和过时的行为主义教学法。微软 公 司 负 责 企 业 发 展 战 略 的 执 行 副 总 裁 TonyBates 在 《Coursera 式 MOOC 的对与错 》中指出 ,到目前为止,Coursera 大部分课程所使用的都是十分陈旧和过时的行为主义教学法,主要依靠信息传递、电脑评分和学生互评。这种教学法很难教会学生掌握批判性思维、创新性思维和自主性思维, 而这些思维能力恰恰是当前知识型社会最为需要的。另外也有人认为MOOC 模式所持的教学理念,指出其仍旧是“以课程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习者为中心”。

(3)“个性化”仍存在瓶颈

个性化学习(Personalised Learning)是以尊重学习者个性差异为前提,旨在促进学习者个性发展的一种学习方式。个性化学习并不是单独学习, 仍然离不开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每一个学生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唯有如此,教师方能以学生为中心,设计实施个性化的学习目标和策略。对于在线教育而言,它所具有的核心优势在于低成本、高效率、易普及、开放包容,在另一个维度上也必将成为其短板所在。在线教育的教师可能将面临数万学生,他们不可能每个人都与学生交流。然而,目前网络上有相当一部分学习者将自主选择和个性化混为一谈,认为只要能够选择到自己想要的课程,就算是接受了个性化的教育。其实他们面临仍然是相对死板的,但是数量繁多,选择多样化的课程。甚至有一些倡导者对个性化的问题保持乐观的态度,他们主要理由是大数据、学习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推动在线教育的个性化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试图以智能分析技术对学习者进行专业化的评估,以达到量身定做的目的。但是教育的核心思想是由课程教师来表达的,其过程更需要注重沟通交流以达到思辨的目的。当然,基于在线教育中的新技术:基于AI的机器问答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但是AI的逻辑思维中很难做到自我否定,从而达到所谓“感悟”的境界。而很多宣传者却似乎以智能为噱头,忽略了教育的本质。

(4)仍然缺乏学习体验

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 生命不是简单的身体活动,而是真实鲜活的“实在”,不能只凭理性认识去把握, 更重要的是要靠生命体自身的直接体验来把握。学习体验的完整性与学习过程、学习环境的完整性密切关联。目前的在线教育在教学方法、技术手段等很多方面都有了整合和创新,但是仍然没有脱离对真实课堂环境的模拟的一个思路。这主要是受到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伊利 诺 伊 州 威 顿 学 院(Wheaton College)的英语教授Alan Jacobs[10]认为,学生在真实课堂环境中能够与他人实时交流, 会通过各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受到影响。 这种交流的内容极为丰富,没有办法完全复制到论坛上。 除非那些在网上打字的人能有类似小说家的本事,把其中复杂的思考模式和体验表达出来。在线教育虽然一直在强调交流互动,但仍然使得学习者存在孤独感。他们在学习期间没有构建起真实的师生人脉关系。科技主义者认为随着技术的进步,在线教育学习者的学习体验可以由技术去弥补(事实上,虚拟现实技术VR等就是为此打造的)。但是不少人文主义者认为,网络教学永远都不可能取代真实的课堂环境和人际互动,这些微妙的互动难以量化,是无法被机器所模拟的。

(5)学习效果难以评估

面对动辄数万人的大课堂, 如何有效评估学习效果显然成了一个大问题。事实上,在往往有明确标准、非对即错的自然科学领域学习中,考核评价并不成问题, 依靠机器自动测验的方式完全可以实现,这样还可以减少教师的重复劳动。真正的挑战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包括艺术领域)的学习评估。随着在线教育扩展到人文科学这一没有唯一性答案、充满探索性的领域,评估者们发现,这些知识难以轻易编码,一门课的成功往往要看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们获得超出预期的见解的能力。经过不断尝试与创新,一些 MOOC 平台在这方面也探索出了较具特色和新意的评估方式。总的来看,无外乎两种解决方案:一种是机器评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相应的软件应用,在机器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作业给出自动评价与反馈,代表性的 有 edX 的 自 动 作 文 评 分 (Automated EssayScoring,

AES)技术 ;另一种是人工评估 ,构建相应技术平台,在平台上学习者互相打分和评价,代表性的有Coursera 的同伴互评(Peer Assessment)平台。但是有专家学者指出,这两者仍然存在许多缺陷。

(6)学习结果缺乏认证

教育无论开放到何种地步, 总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认可, 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完整的教育生态链。以MOOC为例,目前,大多数 MOOC 平台实行了自颁证书的认证机制,这也成为了 MOOC 的一大特色。证书体现了 MOOC 对学生学习的绩效认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激发学习动力。 然而,由于当前 MOOC 认证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还极为有限, 证书更大程度上只能被看作一种学习记录和对学习者精力投入的心理回报。另外,有许多高校将课堂搬到网络,接受在线教育可以获得与传统课堂一样的学分,并被教务机构认可。站在在线教育运营商的立场上看,他们也很希望成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学校对学分授予权具有垄断,因此认证与否,依然取决于学校,这也给在线教育的认证带来了阻碍。

1.4 在线教育的社会效应、社会影响力

        在线教育的出现,给予了社会一定的冲击[11]。2012年10 月 27 日至 28 日,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改革与发展规划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上,针对于 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方式展开了激烈的研究讨论,第二年,第四届全国数字校园建设与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MOOCs 的讨论有了新突破。同年召开的第九届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上,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认为,MOOC 对于黄荣怀创新改革教育模式是十分帮助,MOOC对于资源共享性,可移动性、专业性、社会性等等全都具备了。MOOC 不仅适用于教育,同时也可以影响政治以及带动经济的发展。MOOC 可以改变人的思想,改变传统模式,拉开市场供需情况。北京大学汪琼教授分享了 MOOC 的教学概念。2013 年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论坛由四大主办方共同合作举办,对于 MOOC 的关注度十分高。2013 年举办的在线教育发展国际论坛,与会者众多,纷纷表示对 MOOC未来前景十分看好。

在线教育的目的就是为把更多的知识传递给大家,远程教育正是在这样的目标领域摸索了整整一百之久,技术变革了大学的教育模式,IT 应用给教学带来了变化,包括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师生关系等方面,同时也正在改变着学习者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以MOOC为代表的在线教育对于高等教育传统课程的冲击十分大,对于新式课程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同时对于大学学历学位市场也是一个大冲击。传统的高等院校应该保持着接纳与学习的态度,同时也要调整开放大家传统的教育机制,不仅要建立健全良好的教育生态系统,同时也要扩大教育空间、采取多种方式进行教育教学,同时多开设课外活动,研讨课等等。这样对于传统大学的发展具有很多的推动作用。

二、在线教育的网络传播与交流

2.1更丰富的知识传播模式

        在以MOOC为代表的新型教育模式出现之前,教育界一直在探索知识传播的变革,网络课程,网络公开课,开放课程资源等都在日益完善,却都没有像慕课一样,在全球掀起知识传播的“革命”。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使用过国家精品课程的人中,有规律地使用(平均每周一次及以上)的学生只有 16.4%,教师只有 7.8%。[12]根据网易公开课的调查数据,观看“国内高校公开课”的受众仅占 13%。网络视频公开课一般在半小时到一小时左右,与之不同,慕课是一种“短视频(一般 10 分钟左右)+ 交互式练习”为基本教学单元的知识点 / 知识体组织模式和学习模式。这种变化不仅仅是时间分割,实际上暗含着心理学和传播学的理论应用。而视频中穿插的测试,符合刺激反应理论的观点,能及时巩固和强化知识。从传播学角度看,这意味着受众的需求主导了知识传播过程,使得知识传播重心下移。

        另一方面,受众从源头开始参与知识传播全程,实现了参与式学习[13]。在传统的知识传播过程中,受众的参与往往是非主动的,基于传播者给出的任务和机会,同时受到传播时限和传播顺序化的影响往往流于表面,缺乏后续反馈与即时互动,尤其在人数较多的知识传播过程中更是如此。慕课使受众真正实现了参与式学习。在知识传播过程中,视频营造了传播者与受众虚拟的“一对一”现场,受众既可以暂停视频,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主动构建自己的学习节奏;作业完成后,受众之间可以进行批阅并留下意见,并可选择自己喜好的讨论方式和工具,在线与其他受众或助教及教师进行沟通,提出问题或解答他人的问题等等;也可以下载或上传相关学习资料,补充学习内容,使得真正具有学习动机的受众能自始至终感到自己与课程知识、与他人或教师之间的交互。

图1 慕课的知识传播模式

      慕课从本质上重构了知识传播模式,塑造了新的知识传播链条,从知识传播在主客体、内容与渠道、传播管理等角度看,在线教育展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13]。

第一,知识传播主客体联动发展。慕课使知识传播主体的重心下移,相较传统传播链条中的中心位置发生偏置,对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能力有更高要求,更强调传播主体的定位与把关能力。传播客体位置前置,自我主导性增强,参与性学习能力得到更大提升。随着这种主体客体的变化,未来将更体现出主客体联动发展互助成长的趋势。

第二,知识传播渠道环境化。慕课平台作为知识传播的渠道不仅是传播内容的载体,更是一种传播环境,不仅体现了“媒介即信息”,更影响了知识传播内容的构造及组织形式,未来传播渠道进一步拓展将形成完整的慕课知识传播生态系统。

第三,知识传播管理将更加灵活。随着慕课应用于高校教学、慕课的学分认可与互换、研究生培养、慕课证书与就业对接等进展,国内外的高等教育都面临新的挑战,未来的传播管理必须创新灵活地进行应对,在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都要有管理思路与策略。

2.2 以弹幕为代表的新型交流模式

        网络流行文化作为一股很强烈的力量,一经兴起即可席卷整个网络社会。善于吸收各种网络流行事物的特点,从而进行适应性转变,从而吸引住更多的网络用户,是众多互联网事物最大的特点之一。近年来,在视频网站上流行的“弹幕”,被逐渐应用在在线教育当中。各种在线学习平台如网易云课堂等,都引入了“弹幕交流功能”。而那些弹幕文化发展得较早较为完善的视频网站如哔哩哔哩网,人们也愿意在上面分享学习课程,更愿意在上面进行在线学习。所谓“弹幕”,来自射击类游戏,是指观众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可发表评论,其他观众在播放该视频时,这些评论在视频上飘过,如子弹飞过一般,增加了视频的互动性[14]。一般情况,该类网站能允许观看视频者发表评论或感想,但与普通视频分享网站只在播放器下专用点评区显示不同,其会以滑动字幕的方式实时出现在视频画面上,保证所有观看者都能注意到,从而实现观看者间的互动,甚至可以一起表对作品的赞叹或批评,增加观看乐趣。

但是以弹幕为代表的强互动型交流方式总是会面临失控与监管困难的问题。高质量的问题不仅让授课教师得到教学启示,而且也会给其他同时学习的学习者以反思。但是高质量的问题的提出对应的是认真勤奋的学习者,同步学习的学习者难免不乏调皮捣乱的,他们使用弹幕效果就不是理想中的学习问题和反思的提出,而是所谓的“砸场子”,可能评论的是和教学无关的内容,甚至不乏在教学视频中宣传广告的,这些都对学习者的学习环境构成严重威胁甚至会让学习者对在线学习失去兴趣。所以弹幕质量在在线教育中至关重要,弹幕内容的优劣度也许会直接影响学习者在该堂课上的学习质量。

此外,新型交流模式的具体形式千变万化。就弹幕而言,有序、美观的弹幕显示相对于杂乱无章的弹幕来说不仅仅让学习者乐于进行互动交流,而且还会间接地影响互动交流的质量。但目前弹幕往往存在:1、弹幕显示问题。显示杂乱无章,对视频画面有时会存在较大的影响。现在很多弹幕网站已经实现了弹幕自定义的功能,但是在在线教育的网络应用上,这种功能更新得较慢,且不完善。主要是因为在线教育的主要业务在于课程制作与推广,而新型的课程交流模式属于附加品,属于边缘业务,因此往往是一种取得了精髓,但不能去除糟粕的状态。2、弹幕质量问题。弹幕中的恶意评价是很难避免的,这与网络社会中发言的随意性、缺乏监管性、低成本性等相契合。学习者的自身素质、知识水平等参差不一,使得学习者之间的认知差距相差很大。因此有人发出恶俗、空洞的弹幕很难避免。虽然在线学习平台可以通过提供弹幕过滤的功能等方式筛选一些影响学习体验的信息,但是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们可以用拼音、颜文字、某种代码等等千奇百怪的方式,跳出监管的漏洞。3、弹幕反馈问题。虽然弹幕等方式给学习者本身提供了极大的交流便利,却不能给授课教师提供便利。授课教师如何对包含了大量信息的弹幕进行信息筛选,从而进行回应。如何在匿名的情况下去满足个别学生的具体要求。这是新形式的在线教育交流方式缺乏考虑的地方。

2.3 在线教育面临的网络暴力

        在线教育和网络暴力之间有可能会产生“网络暴力”。这是由于网络技术风险与网下社会风险经由网络行为主体的交互行动而发生交叠,继而可能致使当事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人格权益受损的一系列网络失范行为。它的产生,主要涉及网络技术发展、社会急剧转型及网民群体结构三个风险源:网络技术的风险特性是催生网络暴力的潜在根源;社会转型过程中风险的无序释放是催生网络暴力的现实动因;网民群体年轻化的结构特点和泛道德化的文化心理是催生网络暴力的重要因素[15]。当下的在线教育的发展方向,正在向多模式化、高交互化、虚拟现实化发展,因此各种网络技术的应用给它提供了第一个风险源。在线教育是新型的,并且其模式的不断变化导致其监管制度必须不断变化,而监管制度的建设往往是滞后的。监管制度跟不上往往会导致秩序混乱,这又是第二个风险源。在线教育是面向所有网众的,而据统计绝大多数的在线教育的学习者以年轻人为主,他们的知识水平不一,道德观念差距很大,这带来了第三个风险源。因此,在线教育很有可能是网络暴力出现的网络场景之一。

    在线教育面临的网络暴力目前主要体现在留言批评上。互动式的在线教育所提供的留言机会本质上是一个很好地交流沟通的途径,但是随着评论者的道德水平不一,留言所使用的词汇有时候会存在过激的现象。根据笔者的亲身体会,当一个学习者的留言比较有争议时,往往在该留言下的评论都是比较过激的。这只是比较浅显的网络暴力,一般出现在实名认证的在线学习平台上。但是在一些国际性的在线教育课程网站上,留言者和评论者之间的冲突更加直接,如使用“kick”、“punch”等肢体冲突威胁,甚至会留下例如“die”、“kill”、“boom”等强威胁性留言。我们很难去判别这些流言是否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虽然直接由在线教育引起的网络暴力事件鲜有报道,但是却不能忽视其潜在的隐患。首先,愿意接受在线教育的学习者有很大一部分是精通网络技术的青年群体,在面对挑衅的时候往往会缺乏理智。其次,现在网络搜索技术的发达和普及化,找到一些信息挖掘技术、IP地址定位技术、电脑权限破解技术等具有攻击性的黑客技术并非没有可能。另外,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我们每个人的个人信息很容易通过社交网络暴露在居心不良的人眼前。当种种因素结合起来的时候,一份主要针对个人的网络暴力将有可能激发。事实上,大多数网络暴力的出发点都是针对个人的,但结果往往会具有很大的社会影响。在线教育,作为受众面极广,门槛极低的大型网络“社交活动”之一,会产生网络暴力并不是一种空穴来风。

三、互联网经济下的在线教育商业化

3.1 在线教育的商业化的背景

在线教育的意义并非只是一种网上教学模式,而是出现了网上课程交易平台,形成课程市场,这个平台将把教育市场由平行变为纵向,由分散变为集中,由相对本地的变为世界的。在线教育的教学模式和商业模式决定它将引起了广大投资者和IT人士的关注,成为令资本瞩目的投资领域。对于投资者来说,在线教育市场在中国呈现出一片蓝海。2012年,中国教育行业投资总规模达到439.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9%,中国教育信息化市场规模正快速壮大。据淘宝方面的数据显示,2012年淘宝教育类销售额达3.3亿元,其中三分之一是教材教辅,另外2亿是课程销售。在线教育之所以吸引各大互联网巨头,就在于它的市场规模,2015年在线教育市场规模大约为1745亿元。如此巨大的市场规模,使得在线教育的商业化成为了必然。

3.1.1 上层机构的支持

政府对在线教育机构的支持与鼓励,是至关重要的。美国作为信息化发源地的,美国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信息技术在推动教育变革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其教育技术的发展也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尤其是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而来令人瞩目的成就。

美国政府修订了相应的办学规定和政策来推动互联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在规划中,美国联邦教育部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巳经渗透到公民学业、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教育的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的支持。规划制定者认为,美国教育系统必须在学习、评价、教学、基础设施以及如何更富有成效地改革这大领域出变革。政府的支持为一流的大学提供完善的在线教育设备促进数字化教学;同时加强学校与企业合作,实现强强联合,资源共享;以市场为导向,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激励创新教育等实际行为和教育思维的变化为在线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高校开始通过互联网将自己的资源免费向外界开放,逐步形成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OER)。这对在线教育的传播推广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我国政府也对在线教育表现出了极大的支持。2013 年 5 月,教育部召开了网络开放教育与高等教育改革研讨会,在顶层设计方面做了初步的制度安排。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网易、阿里等超过20 所高校和 30 家公司陆续与三大MOOC巨头 Coursera、Udacity、Edx 合作,MOOC平台上陆续出现了许多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2013 年 10 月份中国第一个MOOC平台,由清华大学主办的“学堂在线”正式开始运营。在 2014 年 3 月 12 日教育部印发《2014 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其中正式提出要深入MOOC对于高等教育影响的研究。2014 年 4月,教育部在清华大学成立了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随后国内的高校及企业纷纷跟进,相继建立了一系列MOOC平台。表 1-1 为当前国内知名MOOC平台的基本情况。近两年来,教育部分两批认定公布了 1291 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截止 2019 年 3 月,我国MOOC上线数量已达 8000 余门,课程数量、参与学校数量、注册学习人数都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从政府与MOOC建设的关系来看,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中,政府集办学者和管理者为一体,在高校的教育规划、筹款拨款、监督评估方面政府都承担着“掌舵”的重要角色。MOOC的建设离不开与政府的深度关联,离不开政府层面对于MOOC未来发展的定位。MOOC与政府之间在公共教育事业层面来讲,有着重要的互相促进关系。政府决定了MOOC的建设模式和方向,也影响MOOC建设发展的市场规律。而MOOC是推动政府公共教育改革的重要补充力量,它增强了教育的公益性,有效缓解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并推动了终身教育的发展。政府应坚持以“公益性服务为基础,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和平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的MOOC管理使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相关配套政策,补足政策短板,维系好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在线开放课程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16]。

3.1.2 新模式

        与传统的在线教育主打免费牌不同,如今的在线教育模式开始转型为精品型收费式的模式。例如Coursera,由美国斯坦福大学两名计算机科学教授安德鲁·恩格(Andrew Ng)和达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创办,据《创投时报》报道,截止2013年7月,Coursera已获得总额6300万美元的三轮融资,其课程报名学生突破了150万,来自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网站注册学生为68万。2013年4月30日,参与Coursera的大学达62所,包括普林斯顿、斯坦福等世界知名大学,提供341门课程。与传统的非营利性在线教育机构不同的是,Coursera是一个营利性机构,发展极其迅速。

        Coursera吸引著名高校和教授合作,共建教学资源。Coursera之所以可以在—短时间内发展快速,能吸引大量的在线注册学生,其中关键的核心优势是高品质课程内容的提供。项目发源于斯坦福大学,先上线本校优质课程,再与其他高校进行合作。先合作的高校为美国本土大学,如密西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继而发展到国外大学,如多伦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我们可以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了解到,随着更多顶尖高等学校的加入,课程内容的丰富,在线注册人数的迅速增加的现象。从而得知人们对高品质课程的需求是巨大的,而选择与具有大量高品质教学资源的大学合作,对于专注于高等教育市场的在线教育平台商来说无疑是明智的选择。

Coursera成立还不到两年的时间,还没有稳定成型的收益模式,但其学历认证项目已经开始逐渐尝试盈利,同时Coursera还开始了签名追踪项目和职业介绍服务项目,在收益上也慢慢有所起色。

(1)学历认证。作为一种模式的网络高等教育与其他网络教育的区别,不在教学模式,而是收费模式。的收费模式很有吸引力,修课不用交费,修课成功后若参加有监考的考试和获得修课证书才需要付费,的部分课程在付费后由特定大学授予相应学历。华盛顿大学称,它计划2012年秋季为其Coursera公司的网络课程提供学分,而其他与Coursera公司合作的大学也正准备朝着这个方面发展。科勒介绍,自2013年1月份启动证书计划后,已经有超过1万人参与。几个月时间里,实现了近50万美元的营收,大学合作伙伴将收到整体营收的15%再加上20%大学指定总利润,这些都是实实在收益,这也意味着Coursera将获得现金流的大部分。

(2)签名追踪项目。科勒在接受《福布斯》专访中谈到:我们将在今年初开始运行一种盈利模式,就是我们所说的签名认证(Signature Track)用户在选课时可以选择加入Signature Track(它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课程),在完成指定的课程后,用户支付一定的费用得到证书。比如《大数据与信息传播》,目前签约的正是“Signature Track”模式,如果有学习者在课程通过后需要修读证书,每个证书将要支付100美元的费用,这笔费用平台、授课教师和高校三者各自抽成。

        (3)职业服务提供。2012年底,Coursera推出了自己的职业服务方式,他们会向参与这一项目的用人单位负责人提供符合其条件的学生名单,对于用人单位感兴趣的学生,Coursera会通过邮件与该学生取得联系,询问其就业意向,若学生愿意,则将其介绍到用人单位。参与项目的用人单位需要支付Coursera—定的费用,提供相应课程的教育机构也会得到一定比例的分成。

        以Coursera为代表的MOOC模式的在线教育已经不断地开发出了自己的商业盈利模式,并保持了良好的势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注册到在线教育中学习,在线教育的收益将有机会支持其自身继续进行革新。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中,多余的收益将有助于在线教育机构继续发展新颖的网络经营模式,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2 在线教育商业化的问题分析

3.2.1 版权纠纷

在线教育课程资源和学习材料日益丰富,但与此同时,在线教育环节产生的在线课程资源、用户生成内容引发的版权纠纷日益增加[17]。2014年,阿门声讨邢帅教育旗下一名网校老师在上课时擅自使用了阿门制作的PPT,2015年人民大学出版社起诉小站教育未经其许可,非法盗取使用其出版的雅思考试辅导教材,2016年颜某非法破解和复制沪江网校课件,并通过淘宝网店和QQ群大量销售,李某在51CTO学院网络平台购买任铄作品,并未经其许可在淘宝上公开销售。

面对日益猖獗的版权问题,国家出台了《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同时根据《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积极开展“剑网行动”,严厉打击网络侵权行为。然而,当前网络版权保护机制尚不完善,在线教育版权保护问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单纯依靠法律法规和政策约束不仅无法彻底解决在线教育版权保护不力问题,更甚者,由于维权程序复杂、课程资料及用户生成内容版权确权、追溯困难,导致大部分被侵权用户被迫放弃维权行为,从而助长了在线教育版权侵权的不良之风。

        在线教育容易产生版权纠纷的主要是因为互联网数字化内容作品易被快速复制和二次传播,从而容易损害原创内容输出者的正当利益。在线教育作品在传播过程中主要涉及作品的署名权、发表权、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著作权权利。我国在线教育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有[18]:

1、在线教育版权保护相关立法缺憾。虽然我国目前已出台《著作权法》、《信息网络传播条例》、《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解决相关侵权行为进行了一定的规制,但随着网络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涌现了众多新鲜事物以及现有法律难以解决的问题。当下我国并没有针对在线教育侵权行为进行特殊规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出现,因此对于此类侵权问题的规制是相对疲软的。

2、在线教育版权侵权行为发生后维权成本高。据统计,我国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平均审理周期为105 天。互联网更新换代速度快,追求新颖性,各被侵权主体最期望的是快速撤下侵权作品,而法院诉讼时间过长,难以满足当事人需求。网络侵权行为证据提取均以电子形式存在,所以侵权人极有可能对其进行修改或删除,造成微信侵权证据容易缺失,从而逃避法律责任。证据如果为个人提取,在诉讼中真实性会被质疑,所以一般需要进行公证,但需要由著作权人承担公证费用,从而加重了版权人的维权费用。

3、网络服务提供者侵权责任不完善。眼下在线教育平台存在一种 C2C 交易平台模式,即平台只是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自身并不参与到课程的设计与制作,而是吸引培训机构或个体网师入驻。我国法律中有“避风港原则”与“红旗标准”。“避风港”原则赋予网络服务提供者在获得相关著作权人侵权告知后的删除义务,否则将有可能承担侵权责任,但未赋予其主动审查义务。“红旗”原则指当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存在侵权内容而未及时采取措施,需承担相应侵权责任,而在网络服务提供者不知传播作品属于侵权作品的情况下,即免于法律责任的承担。该原则降低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但同时加大了版权人在请求权利保护时的难度。

3.2.2 个性化推荐与用户隐私

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推荐技术正在席卷整个互联网。随着移动互联网、智慧教育的发展,个性化将是在线教育当下的最高追求,其也将成为以大数据为基础的教育技术新范式[19]。通过大数据分析学习行为,能够准确识别学习者特征、预测学习结果,给予个性化学习干预和指导,实现一种更为灵活方便和精准的在线学习模式,学习者能自我控制学习路径、内容、时间和地点,有利于提高创造力、想象力和竞争力。为完成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保证教育质量,除了提供精细化、精品化的课程资源外,学习者需要学习一系列有先后次序的内容,即构成了个性化学习路径[20]。

个性化推荐系统有三个重要的模块: 用户建模模块和推荐对象建模模块、推荐算法模块[21]。推荐系统把用户模型中兴趣需求信息和推荐对象模型中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同时使用相应的推荐算法进行计算筛选,找到用户可能感兴趣的推荐对象推荐给用户。个性化推荐在很多领域都表现出它的优势,尤其是在电子商务领域得到了很多经销商和用户的青睐。

        推荐的个性化程度和准确度越高,要求对用户的个性化信息掌握得越多、越准确越好,还要能准确地表达给系统并能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及时修正。个性化信息包括用户的基本属性信息,如用户的姓名、年龄、职业、收入、学历等,还有用户输入搜索关键词、用户输入的感兴趣的主题、频道、用户的反馈信息(感兴趣、不感兴趣的信息等)等,用户浏览网站的内容和行为也能很好地反映用户的个性化偏好和需求。

        如此,用户的大量信息将在不知不觉之中暴露在互联网上。个性化服务过程中会导致用户担心隐私暴露的地方主要有[21]:

        (1)用户的建模。这一阶段要获取用户的个性化信息偏好和需求,建立用户模型。获取个性化偏好和需求的方法有用户主动提供的显式方式,如注册时用户名等基本属性、用户输入查询关键词、用户给出的喜好反馈等; 还有通过跟踪用户行为之后推理得到隐式方式,如跟踪用户浏览网页的行为( 如点击次数、浏览时间、标记书签等) 。获取个性化信息后得到用户模型( user profiles) 。之后,还要采用合适的数据结构来表示用户的个性化信息需求,以方便系统处理和使用,再使用该模型进行匹配计算; 然后还要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变化更新用户模型。此时,不恰当的接近用户、不正当地收集用户资料、合并用户数据,不正当传输数据或存取数据等等情况容易发生。

        (2)相似性计算。在该阶段主要是技术人员的后台操作,他们可能会在计算中进行恶意匹配、恶意分析,从而提供的并非最个性化的匹配而是他们商业伙伴的匹配。

        (3)推荐结果。该阶段与(2)在目的性上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更为粗暴。

目前,针对隐私保护,除了国家政府出台法律以外,主要是从技术上进行的[21]。例如:P3P 即隐私偏好设定平台 ( platform for privacy preferenceproject)、企业隐私授权语言EPAL( enterprise privacy authorization language)、XACML(

extensible access control markup language)等等。如果从系统的体系结构方面考虑,可以有如下几种方法:1、 基于客户端的推荐系统。如果用户的个人信息数据只存放在用户个人客户端,只有用户可以完全操控自己的数据,这就可以很好地保护个人隐私。2、 基于 P2P 的推荐系统。在 P2P的推荐系统中,每个用户的计算机要同时担任客户端和服务器的角色,用户的个人数据存放在用户的计算机中,用户可以完全操控个人数据。3、基于代理的推荐系统。在这一结构中,用户信息的收集、用户建模和推荐服务都在代理端实现。如果从伪装的方法考虑,可以考虑采用随机扰动技术( RPT) 伪装用户的真实数据,也可以进行模糊化处理( obfus-cation)。此外,还有聚合的方法进行隐私保护、用匿名技术进行隐私保护等等。

3.3在线教育的监督与监管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社会需求的增长,近年来在线教育得到迅猛发展。但同时,在线教育行业也显露出种种乱象,时常出现企业“跑路”、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机构资质审查不严等问题,致使消费者权益受损,反映出火热市场背后的隐忧。有观点认为,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是传统线下教育遭遇寒冬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线下英语培训机构常常发生负面舆情。不仅是韦博英语,今年8月,英孚英语就因“黑外教”事件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暂停会员权利;一份关于美联英语的研究报告显示,在2019年第一季度,美联英语净亏损0.42亿元;2017年,有着40多年历史的培训机构华尔街英语也被培生集团售出。

        根据《2019校外培训机构发展与治理报告》的问卷调查数据,仅三成受访用户对在线教育表示满意。调查发现,在线教育退款难、虚假宣传的问题颇受诟病,同时,对于强化在线教育机构资质审查的呼声较高。目前在线教育主要存在的监管问题有以下几点[22]:

1. 资金链难以为继:2018年10月,上海在线教育品牌“理优1对1”停止运营,员工工资被拖欠、学员无法上课、费用无法退还;2018年8月,上海乐知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邮件告知公司破产并停止授课,退款问题无法解决。根据专业人士分析,企业停业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链断裂。事实上,学生预付的学费并不是一个小数目,以雨点妈妈给孩子报的英语课程为例,每节25分钟的课需要100元,而一次性预交可能需要上千元,有的品牌的课程甚至需要上万元。即便学费高昂,在线教育企业的资金链也依然紧张。

2.教学宣传假大空:市面上大量宣传名师效应,进行虚假宣传的教育培训机构不在少数,许多教育机构为了追逐利润,往往都打出名师的幌子。实际上,所谓的名师有可能就是一个大专的学生,经过包装成为了具有三五年经验的名师。

        3.教学内容难以监管:由于管理不当,一些学习类App中出现了有明显性暗示的软色情内容,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造成危害。有关部门针对教育App乱象联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查处了“互动作业”“同学帮”等10余个违法违规平台,下架了200余款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应用。

        针对在线教育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在今年的全国人代会上,来自山西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牛三平领衔提出了“关于对网络在线教育立法的议案”。他指出,目前,我国对“在线教育”的监管政策尚不完善,迫切需要一部行业法律对在线教育市场进行规范。“针对在线教育行业中存在的无资质办学、无行业准入的现状,应明确在线教育主体概念,确定在线教育市场主体准入前的登记制度。”

        “一面强监管,一面促发展。”这是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对在线教育的态度。今年9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23](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在线教育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在线教育做出明确定位。按照《指导意见》的规划,到2022年,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实现深度融合,在线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资源和服务标准体系全面建立,学习型社会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四、新兴信息技术下的在线教育

4.1 新型信息技术

4.1.1 更丰富的呈现形式——VR、AR

        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是通过计算机虚拟仿真构建出一个三维体验环境,使用户可以沉浸其中,以获得接近真实的体验感的信息技术。VR 技术自从 1950 年左右被正式提出后,众多的研究者和科技公司不懈地致力于如何实现低成本的 VR 方案,并于近年取得重大突破。2016 年,Gartner 公司预测 VR 已经进入工业产品化的起跑线位置,因此,2016 年也被称为 VR 元年[24]。VR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交互技术,在教育中逐渐占得一席之地,获得众多成功的经验,激发了如何利用VR技术提升教育质量的讨论[25]。   采用 VR 技术中的全景摄影技术,将实习环境完整地提前呈现给学生,可以由学生在观看时自己选择观看视角,具有很大的自由度。对同一个全景视频,每次观看都可以得到不同的信息,从而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质量。

        与VR有伴生关系的AR技术,近些年来也逐渐运用到在线教育之中。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 AR)是一种实时追踪设备位置及角度, 在捕捉的真实世界画面上叠加 3D 模型、图片等虚拟内容并能与之互动的技术[26]。AR目前在教学上的应用主要是支撑课堂教学、辅助实践操作。通过三维立体化地呈现教材中的事物,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加快速且更加深刻地掌握他们所学到的知识。

        VR技术在在线教育中具有很大的优势,其主要体现在:

1.模拟真实环境,提高学生参与 MOOC 的积极性。VR 技术与在线教育的融合,是在模拟真实环境下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一方面,增加学习的真实性,VR 通过创设真实的情景学习,通过虚拟仿真实验以及教学平台,促进学生参与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另一方面,VR 技术利用三维立体的效果,使学生更真实地模拟和接触实训的全过程,增强动手实操能力;最后,VR 技术促进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体验不同的学习环境,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交流。

2. VR 技术突破了传统视频教育的模式。对本科教育来说,一直都是比较注重理论与学习,较缺乏真正的实践学习与操作,利用 VR 技术应用在本科的教育中,结合可以突破了传统的、简单的视频教育模式,实现了本科教育的创新,在教学中,通过提供虚拟技能训练、虚拟技能考核,提供 VR 远程教育内容建设、VR 教育直播频道、VR 教育网络点播平台等,促进教育方式的创新和教学方法的变革,能够大大的改变本科教育偏理论的“枯燥、无聊”问题,教师照本宣科的教育问题。

3.VR 技术在为在线教育提供了更多教学的可能性。VR 技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在线教育提供了更多教学的可能性,学生自己可以在任意的时间和地方利用 VR 教学设备进行学习,学习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天分而定。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节约了时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充分挖掘了学生的兴趣爱好。

但是,VR技术目前仍然存在着许多瓶颈性问题,主要有:1. VR 产品成本较高,内容与硬件质量不匹配。2. 对网络环境要求较高,缺乏完善的资源库建设。3. VR 产品功能不完善,用户体验需要加强。4. 在VR使用上,尚缺乏高素质的专业教师。

4.1.2更快速,更便利的技术——5G与云平台

5G 网络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其特点主要是速度快、网络延迟低。2019 年 5G 网络已经获得了商业使用许可,未来会以爆发式的速度涉及到各行各业,在线教育也将不例外。5G 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无线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无线技术领域,大规模天线阵、超密网络、新的多址接入和低频频谱接入已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在网络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软件定义和网络功能的网络体系结构[27]。未来的 5G 网络将以 SDN、NFV 和云计算技术为基础,形成更加灵活、智能化、高效、开放的网络系统。

目前5G的出现,对于在线技术而言,无疑是一种加速。尤其是云平台得到了普及的可能。云计算是一种分布式计算模型,它不仅是指应用程序在Internet 上提供的服务,也是指数据中心的硬件和系统软件。它可以适用于计算机、网络、存储和开发。云计算和云存储的优势资源不仅由多个用户共享,而且还可以动态地重新匹配。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排序。这就意味着,无论学习者是在怎样一个硬件环境下进行学习,只要他有5G网络,即可通过网络在线使用云端上的设备(该设备往往预先配置齐全,符合教学要求)。这大大降低了在线教育学习门槛。

具体而言,在教育领域,云计算可以为计算机密集型( 虚拟世界、模拟、视频流等) 提供服务。或在线大规模数字学习。云计算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工具,根据他们的学习需要为教学场所和实验室部署计算资源。例如,教师可以使用预先安装的软件根据需要创建虚拟计算机以快速部署计算实验室。云计算在云服务器上传和存储独立的教育资源,以便共享和统一教育资源管理。只有使用与网络相连的终端设备,学习者才能轻松地获得所需的教育资源,并与他人共享自己的资源。云计算还为学习者提供了各种在线应用程序,可用于支持各种学习场景。这无疑将是一个巨大的推动。

4.2 新兴信息技术给在线教育带来的展望

        如今是一个信息多元化的时代,教育技术和教育信息在不断的发展,大数据时代来临,在这一时代下,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与途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新技术正成为在线教育快速发展的“助推剂”。有报告指出,轻量化、碎片化、结构化的知识,更适合移动端的学习场景。随着语音识别、云存储等技术的进步,直播课堂已能够营造良好的教学场景,教学效果得到市场认可,直播技术助力了在线教育行业的快速增长。另外,人工智能在教育等垂直领域得到应用,形成“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终端、系统及配套软件,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服务。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教育机构可以诊断出学员未掌握知识点、薄弱知识点等,通过做题正确率及覆盖率,预估学员分数,让教学更有的放矢,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和效果,解决了传统教育中一直难以做到的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的问题。

五、总结

      科学与技术永远是所有产业的助推剂,对于在线教育产业而言,它生于互联网,将来又将随着新型的互联网科技而不断发展。这种综合了新兴科技的教育模式,很有可能是以后人类社会不断发展,不断超越,不断传承的基石之一。保持教育的先进性,对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至关重要,是走向繁荣幸福的康庄大道。

        本文立足于在线教育,主要分析了在互联网社会发展条件下的在线教育的特点,着重地对在线教育的商业化和在线教育的未来科技化进行了探讨。在线教育有着许多令人难以拒绝的优点,但立足于网络的在线教育,又不得不面对网络的漩涡。在享受网络所带来的便捷的同时,也在饱受网络化的限制。我们必须得正视网络传播给在线教育带来的深刻影响,既要享受它丰富多彩的交流方式,又要提防它迷雾重重的隐式暴力。我们必须得重视网络经济对在线教育的包围,既要鼓励它的公益性和个性化,又要小心它的利益驱使性和隐私问题。我们必须得看到新型信息技术给在线教育带来的无限可能,又要注意把握对新型技术的使用和传统教育方法的使用的平衡。总而言之,在线教育是充满无限可能的,在线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突破,也是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方向。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和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在线教育,才会看到它的美好与挑战。

参考文献

 [1]  蔡玲娥. 互联网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D]. 东南大学, 2016.

 [2]  肖川. 教育漫笔(二十五)  学习方式就是人的存在方式[J]. 中小学管理, (08):53-54.

 [3]  莱斯利·莫勒, 杰森·B·休特, LeslieMoller, 等. 无限制的学习:下一代远程教育[J].

2015.

 [4]  姚春霞. 网络信息技术对美国大学教学的影响和挑战[D]. 沈阳师范大学, 2019.

 [5]  Vonderembse M A. Crisis in

Higher Education: A Customer-Focused, Resource Management Resolution[J]. 2017.

 [6]  陆丰. 中小学在线教育现状与趋势研究[D]. 江西师范大学, 2015.

 [7]  柴玥, 武文颖, 杨连生. 慕课构建新型知识传播模式研究[J]. 当代传播, 2015(02):77-79.

 [8]  许博博. 在线教育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研究[D]. 山东师范大学, 2018.

 [9]  高地. MOOC热的冷思考——国际上对MOOCs课程教学六大问题的审思[J]. 远程教育杂志, 2014,32(02):39-47.

[10]  Curtis K K. The CRISIS in

higher education[J]. Acm Sigcue Outlook, 1971,5(4):167-170.

[11]  苏婷. MOOC的发展、特征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研究[D]. 重庆师范大学, 2015.

[12]  焦建利. 国家精品课程与国外开放式课件的比较[J]. 远程教育杂志, (5):69-73.

[13]  柴玥, 武文颖, 杨连生. 慕课构建新型知识传播模式研究[J]. 当代传播,

2015(02):77-79.

[14]  李健, 张新明. 弹幕在在线教育中的应用初探[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01):5-7.

[15]  _网络暴力_概念_根源及其应对_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_姜方炳[J].

[16]  姜凌雯. 以公共服务型政府为目标推进政府转型——对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程的回顾[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03):8-9.

[17]  张敏敏. 中国在线教育版权保护评估及优化研究[D].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

[18]  刘欣仪. 在线教育版权保护研究[J]. 法制博览, 2019(04):108-109.

[19]  辜小花, 聂玲, 柏俊杰, 等. 基于大数据的在线教育个性化推荐[J]. 教育现代化, 2019,6(66):157-158.

[20]  刘克礼, 王荣华. 基于协同过滤的学习资源个性化推荐应用[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7(04):125-128.

[21]  王国霞, 王丽君, 刘贺平. 个性化推荐系统隐私保护策略研究进展[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2,29(06):2001-2008.

[22]  冯添, 王萍. 在线教育:依靠法治“热度”传递规范“温度”[J]. 中国人大, 2019(22):48-49.

[23]  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J]. 网信军民融合, 2019(10):66.

[24]  韩奉林. 基于VR技术的翻转课堂教学法在机械专业实践环节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9(10):31-32.

[25]  吴群彪, 方海峰, 范纪华, 等. 基于VR/AR技术的机械课程教学方法探索[J]. 机械设计,35(S2):438-440.

[26]  杨涛. 增强现实技术(AR)在教育中的有效应用[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9,36(02):79-80.

[27]  吉晓宇, 梁欣娜. 基于5G网络互动教研技术研究[J]. 技术与市场, 2019.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