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板书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建筑的特征着重说明了哪几项特点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板书设计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板书设计

2024-07-16 14: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共1课时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 高中语文       人教2003课标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文化自信。

2、掌握说明文的基本要素,学习科技文的写法。

3、掌握科技小论文的阅读方法,培养筛选、概括、整合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主研讨学习,掌握阅读和写作的相关知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习梁思成先生的爱国热忱。

2、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学情分析

本教学班是普通理科班,有一定的语文学习兴趣。在本课教学中,可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概括能力。这两点本是阅读能力的要素,同时也是学生相对薄弱的地方。选择这作为教学重难点加以突破,可训练学生在速读中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整体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3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筛选整合信息,快速阅读训练

2、教学难点:整合信息并准确概括信息,理解科学小论文写作技法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1、教学重点:筛选整合信息,快速阅读训练 2、教学难点:整合信息并准确概括信息,理解科学小论文写作技法评论(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

    在我们的生活中,传统建筑还是很常见的,比如说我们武汉的黄鹤楼、归元寺、长春观等等,同学们能不能谈谈你对中国建筑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生1:很多建筑是红色的

    生2:有尖尖的屋檐,翘着的。而且还是对称的。

    同学们说的都很对,这些印象大多来自我们在生活中的直观感受,可是要让我们把中国建筑的特征说得再深入一些,恐怕多数人都难以说出个所以然来。这时,我们最需要建筑方面的专家学者对此做一个科学的说明,帮助我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本文作者梁思成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建筑学家。

2、简介作者。

    梁思成先生是梁启超先生的长子,早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接受了严格而系统的西方现代建筑学教育,其间,梁启超先生给他寄了一本成书于宋代的古建筑学专门著作《营造法式》,可是,梁思成却根本读不懂这本“天书”,因为里面有很多古建筑术语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他下定决心要读懂这本书。归国后,他倾注了全部心血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发现、研究和保护工作。1937年6月,他和自己的妻子建筑学家林徽因女士等人经过艰苦的实地考察,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唐代建筑佛光寺,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因为之前日本学者曾经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早已没有唐代及以前的木结构建筑,要想看到宏伟壮丽的唐代木构建筑,必须到日本的奈良去。梁思成的发现不仅打破了这一论断,而且他后续的一系列古建研究,为在世界范围内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中国建筑学家们赢得了尊严和荣誉。而在此之前,做得最好的是日本学者。此外,在中国建筑教育方面他也卓有建树,他和林徽因女士一起创办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东北大学建筑学系,还一手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学系。

二、速读课文,筛选信息,了解作者写了什么。

(一)思考: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分别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哪些特征是结构特征,哪些特征是装饰特征?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自由交流两分钟。

(三)各小组推荐学生发言,师生交流。

    生3:中国建筑的第一个特征是由台基、房屋和屋顶构成。第二个特征是在平面布置上,若干建筑物组成一所房子,沿轴线对称。(师:信息筛选准确。“轴对称”这个信息点抓得非常准确。如果说第二个特征是在讲平面布置特征,那与之相应的第一个特征其实是在讲哪个方面特征?)立体方面的特征。(师:我们根据前后两个段落之间的联系推断,概括信息要点)第三个特征是结构方法。(师:结构方法是怎样的?必须找出说明它的关键词句)由梁架形成框架结构的原则。(师:很准确)第四个特征是斗拱充分应用。第五个特征是举折、举架形成屋顶的坡度。第六个特征是屋顶在中国建筑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师:屋顶的具体特征能找到关键词句吗?)应该是瓦面弯曲。有很强的装饰性。(旁边的学生补充:屋顶四角翘起)第七个特征是大胆使用朱红色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第八个特征是很多构件有高度装饰性。(师:信息整合得很好)第九个特征是建筑材料有很强的装饰性。

    生4:1到5是结构特征,6到9是装饰特征。(师:6到9是装饰特征,因为我们很容易发现相关段落中共同的关键词“装饰性”,值得我们思考的是1到5都是讲内部的结构特征吗?)

    生5:3到5是讲内部结构特征的,但是1和2是讲立体和平面特征的。(师:请加以概括,立体和平面的特征合起来是在讲哪方面的特征?)总的特征。

    生6:九大特征是按照从总到分,由内而外的顺序排列的。(师:这是科学小论文中常见的逻辑顺序,由总到分,由内到外,由主到次,这也正好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三、研读课文,了解作者是如何写的。

 (一)讨论:哪几个特征是作者说明的重点?为什么着重说明这几个特征?作者在说明这几个特征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请举一例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二)学习小组讨论五分钟,在文中勾画关键句子,推选发言代表。

(三)学生发言,师生交流。

    生7:作者重点说明的特征是第四点斗拱,第六点屋顶和第七点用色。(师:你能找出文中相关语句作依据吗?)第四点最后一行说“它成为中国建筑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第六点最后一行也说“它的发展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第七点最后一行也有“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这样的语句。(师:这三句话找得很准确。“最显著、最主要、最大胆”说明这几个特征是中国建筑最具有中国特色,最易辨析,最不会和其他建筑相混淆的特征,这类特征往往是该事物的本质属性,当然会成为作者说明的重点。在阅读中,我们就应善于抓住这样一些标志性的关键句。这样的特征还有吗?麻烦的是其他段落好像没有这样的句子了,能找到吗?)

    生8:我认为第三点梁架结构的特点也是本质特征。(师:同意,理由是什么呢?)文章中说“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这说明中国建筑这个特征出现得很早。(师:出现的早是否就能成为和别的建筑体系区别开来的本质特征呢?)

    生9:这句话不仅说明中国建筑梁架结构这个特点出现得早,还说明和别的建筑体系相比,在很长的历史中,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是独一无二的,因为直到现代,别的建筑体系才运用这种原则。(师:分析得十分到位,作者在这里是用了做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中国建筑的独特性和先进性。找找看作者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阐释着九大特征?)

    生10:还运用了举例的方法。作者在第六个特征中举了《诗经》中的例子,“在《诗经》中就有‘如鸟斯革,如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

    生11:我认为这句是用的“引用”这种说明方法。(师: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作者当然在引用经典,如果要辨析作者在这里主要目的是引用还是举例,我们还得联系上下文,请同学们琢磨琢磨,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2:我认为引用的主要作用是侧重于证明某个观点或事物的真实性,而举例作用偏重于支撑自己在文中的观点。在诗经这句话前,作者写了“但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作者使用《诗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说明这个特征出现的足够早,很明显是为支撑自己观点服务的。所以我认为这里用的方法更偏重举例子。

    生13:第三个特征“斗拱”解说中应该用了什么方法,但是我们看不出来是什么。(师:作者在这一段中,解说了“斗拱”的概念,这种说明方法叫“作诠释”,其实它是被广泛运用的说明方法,比如“什么是梁架”,“屋顶瓦面弯曲四角翘起”等处,都是用这种方法加以解说,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对某些概念进行准确的描述。)

    生14:这段中用了“打比方”,“弓形短木”“斗形方木”都是。(师:有什么作用呢?)“斗拱”这个概念我们都很陌生,但是“弓”和“斗”是我们很熟悉的事物,作者用这个比喻让我们对陌生事物的外形特点立刻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感知。

    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按照逻辑顺序有序地说明,本质特征重点说明,熟悉的事物准确地说明,陌生的概念打着比方形象的说明,作者就这样做到了说明事物特征鲜明,逻辑严密,语言准确平实。

(四)出示PPT和相关视频,直观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重点展示梁架、斗拱、屋顶、用色四个方面的特点。用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认知“梁架、间、斗拱”这几个概念,展示中国建筑壮丽宏伟的屋顶,凹曲屋面飘逸舒展的造型,犹如大鹏展翅,领略其特有的轻盈飞动之美,从而印证作者文中观点,深入了解中国古建之美。

(五)结合今天的学习,你能从下面图片中辨识出哪些中国建筑的特征。

    展示云南昆明金马坊的图片,学以致用,辨析其中包含的中国建筑的基本要素。对中国建筑建立理性知识。

    生15:我看到了鲜艳大胆的用色。

    生16:我看到了梁架结构,而且还看到了梁架组合成的“间”(师:一下就很内行了啊。这种牌坊结构就叫做“三间四柱”式牌坊。)

    生17:还有牌坊的屋顶就是四角翘起,瓦面弯曲的。屋顶出檐下的斗拱很美丽。

(六)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生18:第58页课文16段第二行,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师:“中国建筑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了中国建筑的‘词汇’和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这是梁思成先生在课文第15段第6行写到的。这句话其实回答了中国建筑具备如此鲜明中国特征的原因,它深深植根于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是越是中国的,越是美丽的。

(七)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我们的传统建筑呢?请齐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朗读

生19: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师:请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其实就是要继承和发扬。

四、拓展:出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图片。自由发言,你喜欢这座建筑吗?请谈谈你的想法。

生20:我喜欢,因为它很有中国特色,主体红色,还有梁架结构都很中国。

生21:我不喜欢这个建筑。因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是宏伟的,也是轻盈飘逸的,而这座建筑的屋顶太笨重了,失去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那种美感。

师:看来,要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中国当代的建筑师们还任重而道远。

五、布置作业:请思考这篇文章给予了你哪些写作上的启示。

六、板书设计: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是什么)       九大特征

(为什么)       使用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

(怎么做)       继承发扬

    教学活动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11 中国建筑的特征

1第一学时1、教学重点:筛选整合信息,快速阅读训练 2、教学难点:整合信息并准确概括信息,理解科学小论文写作技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

    在我们的生活中,传统建筑还是很常见的,比如说我们武汉的黄鹤楼、归元寺、长春观等等,同学们能不能谈谈你对中国建筑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生1:很多建筑是红色的

    生2:有尖尖的屋檐,翘着的。而且还是对称的。

    同学们说的都很对,这些印象大多来自我们在生活中的直观感受,可是要让我们把中国建筑的特征说得再深入一些,恐怕多数人都难以说出个所以然来。这时,我们最需要建筑方面的专家学者对此做一个科学的说明,帮助我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本文作者梁思成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建筑学家。

2、简介作者。

    梁思成先生是梁启超先生的长子,早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接受了严格而系统的西方现代建筑学教育,其间,梁启超先生给他寄了一本成书于宋代的古建筑学专门著作《营造法式》,可是,梁思成却根本读不懂这本“天书”,因为里面有很多古建筑术语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于是,他下定决心要读懂这本书。归国后,他倾注了全部心血从事中国古代建筑的发现、研究和保护工作。1937年6月,他和自己的妻子建筑学家林徽因女士等人经过艰苦的实地考察,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唐代建筑佛光寺,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因为之前日本学者曾经断言,在中国大地上,早已没有唐代及以前的木结构建筑,要想看到宏伟壮丽的唐代木构建筑,必须到日本的奈良去。梁思成的发现不仅打破了这一论断,而且他后续的一系列古建研究,为在世界范围内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中国建筑学家们赢得了尊严和荣誉。而在此之前,做得最好的是日本学者。此外,在中国建筑教育方面他也卓有建树,他和林徽因女士一起创办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东北大学建筑学系,还一手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学系。

二、速读课文,筛选信息,了解作者写了什么。

(一)思考: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分别是什么?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哪些特征是结构特征,哪些特征是装饰特征?

(二)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自由交流两分钟。

(三)各小组推荐学生发言,师生交流。

    生3:中国建筑的第一个特征是由台基、房屋和屋顶构成。第二个特征是在平面布置上,若干建筑物组成一所房子,沿轴线对称。(师:信息筛选准确。“轴对称”这个信息点抓得非常准确。如果说第二个特征是在讲平面布置特征,那与之相应的第一个特征其实是在讲哪个方面特征?)立体方面的特征。(师:我们根据前后两个段落之间的联系推断,概括信息要点)第三个特征是结构方法。(师:结构方法是怎样的?必须找出说明它的关键词句)由梁架形成框架结构的原则。(师:很准确)第四个特征是斗拱充分应用。第五个特征是举折、举架形成屋顶的坡度。第六个特征是屋顶在中国建筑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师:屋顶的具体特征能找到关键词句吗?)应该是瓦面弯曲。有很强的装饰性。(旁边的学生补充:屋顶四角翘起)第七个特征是大胆使用朱红色作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颜色。第八个特征是很多构件有高度装饰性。(师:信息整合得很好)第九个特征是建筑材料有很强的装饰性。

    生4:1到5是结构特征,6到9是装饰特征。(师:6到9是装饰特征,因为我们很容易发现相关段落中共同的关键词“装饰性”,值得我们思考的是1到5都是讲内部的结构特征吗?)

    生5:3到5是讲内部结构特征的,但是1和2是讲立体和平面特征的。(师:请加以概括,立体和平面的特征合起来是在讲哪方面的特征?)总的特征。

    生6:九大特征是按照从总到分,由内而外的顺序排列的。(师:这是科学小论文中常见的逻辑顺序,由总到分,由内到外,由主到次,这也正好符合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三、研读课文,了解作者是如何写的。

 (一)讨论:哪几个特征是作者说明的重点?为什么着重说明这几个特征?作者在说明这几个特征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起到了什么作用?请举一例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二)学习小组讨论五分钟,在文中勾画关键句子,推选发言代表。

(三)学生发言,师生交流。

    生7:作者重点说明的特征是第四点斗拱,第六点屋顶和第七点用色。(师:你能找出文中相关语句作依据吗?)第四点最后一行说“它成为中国建筑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第六点最后一行也说“它的发展成为中国建筑中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第七点最后一行也有“在使用颜色上,中国建筑是世界各建筑体系中最大胆的”这样的语句。(师:这三句话找得很准确。“最显著、最主要、最大胆”说明这几个特征是中国建筑最具有中国特色,最易辨析,最不会和其他建筑相混淆的特征,这类特征往往是该事物的本质属性,当然会成为作者说明的重点。在阅读中,我们就应善于抓住这样一些标志性的关键句。这样的特征还有吗?麻烦的是其他段落好像没有这样的句子了,能找到吗?)

    生8:我认为第三点梁架结构的特点也是本质特征。(师:同意,理由是什么呢?)文章中说“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直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构架或钢骨架的结构才被应用,而我们中国建筑在三千多年前就具备了这个优点”,这说明中国建筑这个特征出现得很早。(师:出现的早是否就能成为和别的建筑体系区别开来的本质特征呢?)

    生9:这句话不仅说明中国建筑梁架结构这个特点出现得早,还说明和别的建筑体系相比,在很长的历史中,中国建筑这种框架结构的原则是独一无二的,因为直到现代,别的建筑体系才运用这种原则。(师:分析得十分到位,作者在这里是用了做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中国建筑的独特性和先进性。找找看作者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阐释着九大特征?)

    生10:还运用了举例的方法。作者在第六个特征中举了《诗经》中的例子,“在《诗经》中就有‘如鸟斯革,如会斯飞’的句子来歌颂像翼舒展的屋顶和出檐。”

    生11:我认为这句是用的“引用”这种说明方法。(师: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作者当然在引用经典,如果要辨析作者在这里主要目的是引用还是举例,我们还得联系上下文,请同学们琢磨琢磨,谈谈自己的看法。)

    生12:我认为引用的主要作用是侧重于证明某个观点或事物的真实性,而举例作用偏重于支撑自己在文中的观点。在诗经这句话前,作者写了“但在中国,古代智慧的匠师们很早就发挥了屋顶部分的巨大的装饰性”,作者使用《诗经》中的句子是为了说明这个特征出现的足够早,很明显是为支撑自己观点服务的。所以我认为这里用的方法更偏重举例子。

    生13:第三个特征“斗拱”解说中应该用了什么方法,但是我们看不出来是什么。(师:作者在这一段中,解说了“斗拱”的概念,这种说明方法叫“作诠释”,其实它是被广泛运用的说明方法,比如“什么是梁架”,“屋顶瓦面弯曲四角翘起”等处,都是用这种方法加以解说,它最大的作用就是对某些概念进行准确的描述。)

    生14:这段中用了“打比方”,“弓形短木”“斗形方木”都是。(师:有什么作用呢?)“斗拱”这个概念我们都很陌生,但是“弓”和“斗”是我们很熟悉的事物,作者用这个比喻让我们对陌生事物的外形特点立刻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感知。

    师: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按照逻辑顺序有序地说明,本质特征重点说明,熟悉的事物准确地说明,陌生的概念打着比方形象的说明,作者就这样做到了说明事物特征鲜明,逻辑严密,语言准确平实。

(四)出示PPT和相关视频,直观了解中国建筑的特征。

    重点展示梁架、斗拱、屋顶、用色四个方面的特点。用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认知“梁架、间、斗拱”这几个概念,展示中国建筑壮丽宏伟的屋顶,凹曲屋面飘逸舒展的造型,犹如大鹏展翅,领略其特有的轻盈飞动之美,从而印证作者文中观点,深入了解中国古建之美。

(五)结合今天的学习,你能从下面图片中辨识出哪些中国建筑的特征。

    展示云南昆明金马坊的图片,学以致用,辨析其中包含的中国建筑的基本要素。对中国建筑建立理性知识。

    生15:我看到了鲜艳大胆的用色。

    生16:我看到了梁架结构,而且还看到了梁架组合成的“间”(师:一下就很内行了啊。这种牌坊结构就叫做“三间四柱”式牌坊。)

    生17:还有牌坊的屋顶就是四角翘起,瓦面弯曲的。屋顶出檐下的斗拱很美丽。

(六)怎样理解作者提出的”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生18:第58页课文16段第二行,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考验,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惯例。

师:“中国建筑之所以具有鲜明的中国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为它们都用了中国建筑的‘词汇’和中国建筑的‘文法’所组织起来的”,这是梁思成先生在课文第15段第6行写到的。这句话其实回答了中国建筑具备如此鲜明中国特征的原因,它深深植根于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是越是中国的,越是美丽的。

(七)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我们的传统建筑呢?请齐声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

朗读

生19:熟悉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否则我们不可能写出一篇中国“文章”的。(师:请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其实就是要继承和发扬。

四、拓展:出示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图片。自由发言,你喜欢这座建筑吗?请谈谈你的想法。

生20:我喜欢,因为它很有中国特色,主体红色,还有梁架结构都很中国。

生21:我不喜欢这个建筑。因为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是宏伟的,也是轻盈飘逸的,而这座建筑的屋顶太笨重了,失去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那种美感。

师:看来,要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中国当代的建筑师们还任重而道远。

五、布置作业:请思考这篇文章给予了你哪些写作上的启示。

六、板书设计:

中国建筑的特征

梁思成

(是什么)       九大特征

(为什么)       使用中国建筑的“词汇”和“文法”

(怎么做)       继承发扬

    教学活动

Tags:中国,建筑,特征,教案,板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