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数量稳居前二,坐拥10家千亿市值公司,5年间新增277家!浙江如何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市值前10的公司排名 A股上市公司数量稳居前二,坐拥10家千亿市值公司,5年间新增277家!浙江如何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

A股上市公司数量稳居前二,坐拥10家千亿市值公司,5年间新增277家!浙江如何从“资源小省”到“经济大省”?

2023-05-31 15: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浙江2021年GDP突破7万亿元,稳居内地31省份第四位;A股“浙江板块”上市公司数量稳居前二,千亿市值公司达到10家。这背后,民营当家,政府辅助,民企活力凸显和政府引导功不可没。与此同时,股权投资也成为当地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力,2009至2022年,浙江股权投资金额合计达7397亿元,居全国前五。

浙江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省,2020年底制造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是其接下来的重要目标之一。在科技创新和产业提升联动推进下,浙江正不断突破自身局限,其经济发展韧性和成长性值得期待。”

从纺织服装、塑料制品到五金家电、电气机械,再到义乌小商品城、海宁皮革城、柯桥轻纺城等专业市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创造了无数“草根经济”传奇。近5年,浙江GDP更是实现了从4万亿到7万亿元的“三级跳”。在蛋糕做大的基础上,浙江如今又扛起了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40余载,浙江书写了一段从“资源小省”发展为“经济大省”、“资本市场强省”的生动历史。

740余家上市公司与7万亿GDP背后,民营经济活力满满

2021年,浙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7万亿元,达到73516亿元,稳居中国内地省份第四位。浙江华丽转身的背后,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曾几何时,浙江由于地瘠人贫,许多人被迫外出创业谋生,以吃苦耐劳闻名的浙江商帮成为中国五大商帮之一。随着外出浙商将大量商业信息和资本带回家乡,一大批个体和私营企业在浙江诞生,并不断发展壮大,奠定了浙江活跃的民营经济基础。

民营经济发展强劲,成为浙江的最大特色和最大优势。中国工商联发布的“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共有96家企业入选,连续23年蝉联全国首位。

民营经济具有活力强、转身快的特点,对浙江经济发展的贡献不断提高。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浙江民营经济增加值从2016年的3081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49200亿元,5年间扩大50%以上,占GDP的比重从65.2%提高至67%左右。2021年,浙江民营经济创造了全省73.4%的税收、81.6%的货物出口、58.8%的投资和87.5%的就业人数。

民营经济的繁荣,也为浙江在资本市场的实力扩张奠定了基础。截至2022年8月31日,浙江A股、港股、中概股上市公司合计达到742家,总市值达12.95万亿元,两者均位居内地31省份第三名。其中,浙江A股公司中的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达到79.8%,而全部A股公司中民企数量占比为62.9%。浙江板块民营成分占比高出A股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图1)。

图1:浙江民企占A股上市公司数量的比例明显高于全国

微信图片_20221212151200.png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2年8月31日)

1993年,浙江省最早一批企业登陆A股,包括浙数文化(600633)、尖峰集团(600688)、荣安地产(000517)、京投发展(600683)、均胜电子(600699)等5家企业。其中,荣安地产、均胜电子为民企。其后的30年间,资本市场“浙江板块”不断壮大,上市公司数量由1993年的5家增长至2022年8月的630家,且自2010年起常年稳居内地省份第二(图2)。

图2:浙江省历年A股上市公司数量及在内地31省份的排名

微信图片_20221212151212.png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年8月31日)

截至2022年8月31日,浙江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74195亿元,在31省份中排第三名。

浙江不仅上市公司数量多,且知名龙头企业聚集,阿里巴巴(09988.HK)、农夫山泉(09633.HK)、网易(09999.HK)等皆为千亿市值企业(表1)。其中,农夫山泉、网易、荣盛石化、申洲国际、合盛硅业、华友钴业、舜宇光学科技等7家企业均为民企,千亿市值企业中的民企占比达到七成,实力不容小觑。

微信图片_20221212151308.png

技术进步对企业的产业升级、夯实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浙江上市公司非常注重研发投入。2021年浙江省A股公司研发支出合计1116亿元,仅次于北京、广东、上海(图3)。

图3:2021年内地31省份A股上市公司研发支出合计(亿元)

微信图片_20221212151314.png

数据来源:Wind

持续研发投入之下,浙江企业的实力也在不断增强。Wind数据显示,浙江A股上市公司2021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2994亿元,超九成公司实现盈利,净利润达3335亿元。其中,民企营业收入合计24009亿元,占比56%,净利润合计2151亿元,占比64%,显示出更强的盈利能力。

政府辅助,5年间新增上市公司达277家

上市公司是区域经济的晴雨表,更是产业实力的代表。浙江上市公司的强大,除了民营经济的先发优势外,也离不开政府在人才吸引、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持续支持。浙江大学AFR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主任、原浙江省金融办副主任包纯田回忆道:“在浙江经济探索中,地方政府将上市公司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致力于发挥自身民营经济繁荣的优势,促进民营企业走向上市。而上市的第一步则是股份制改革。”

1992年,十四大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股份制试点开始推进。浙江也成为全国最早探索股份制的地区之一,政府推动全省企业从不太规范的合作制向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公司制转型。

这一过程中,由于民营企业普遍较为谨慎,对资本市场不了解,政府的积极引导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浙江政府向企业阐明上市能筹集资金、吸引人才,增强发展后劲;另一方面,政府设立上市办,组织省内基础条件相对好的企业进行上市培训,帮助其解决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问题。

为提升上市公司发展水平,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2017年9月,浙江省发布《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凤凰行动”计划》,全方位实施以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为核心的“凤凰行动”。

该计划实施后,2016至2021年的5年间,浙江上市公司数量增加了277家,增幅高达84.2%,其营业总收入增长147.1%,净利润增长105.1%。同期,全部A股公司营业总收入增长87%,净利润增长67.8%。由此可见,“凤凰行动”在拉动浙江企业上市、夯实企业实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上效果显著。

在这一过程中,浙江政府秉承着“最多跑一次”的原则,不断优化营商环境。2021年,在全国工商联“万家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调查中,浙江省营商便利度指数达到了83.17,得分居全国首位。

企业培育、上市和壮大,离不开金融机构的专业指导和服务。目前,在浙江注册的有瑞丰银行、浙商银行、杭州银行、宁波银行等4家银行,财通证券、浙商证券等2家证券公司,香溢融通、南华期货、仁东控股、华铁应急、浙江东方、永安期货等6家多元金融机构。在新财富2021年中国内地省份金融竞争力评分中,浙江省得分总计3.9分,与上海仅差0.2分,排名第五,在融资能力、资本市场实力和民间资本活跃度等多个指标上表现优秀,显示浙江金融竞争力不断增强,正在向北上广第一梯队迈进。

人才方面,浙江省对人才的吸引力为上市企业提供了较为充足的人力资源。在各大“人才吸引力城市排行榜”中,浙江各大城市均位居前列。

其中,杭州为近年对人才最具吸引力的城市之一。当地不仅环境宜居,且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电商行业发展较快。2021年,杭州平均招聘薪酬10943元/月,在各大重点城市中位列第四,高于一线城市广州。2017至2021年,杭州在任泽平团队发布的“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一直保持前五位,2020年,甚至位列第二,超过上海、深圳,仅次于北京。

此外,浙江省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以全球视野集聚高素质人才队伍,大力引进国际高端创新人才,实施“鲲鹏行动”:到2025年,新引进全球顶尖人才200名左右、科技领军人才1500名左右,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50个左右;力争新入选两院院士15名以上,新培育科技领军人才1500名左右。

人才的聚集使得浙江的技术优势较为突出。专利授权数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技术创新能力。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浙江专利授权数为391700件,在各省份中排名第三(图4)。2021年,浙江省重大创新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数量上升至全国第三,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4年居全国第五位。

图4:2020年中国内地31省份专利授权数(单位:件)

微信图片_20221212151323.png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创富能力强劲,私募股权投资成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力

除了二级市场外,浙江企业在一级市场的融资实力也不容小觑,这与当地居民日益增长的财富及政府对私募股权市场的重视息息相关。

浙江经济繁荣,使得居民财富不断积累。2021年浙江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至57541元,是全国水平的1.6倍,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2022新财富500富人中,有72位民营企业家来自浙江,人数在各省份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广东、北京,相比2021年增加了6人。他们所持有的公司股权总市值高达26713亿元。浙江也是唯一一个人均财富正增长的省份,显示出强劲的创富能力。

另外,私募管理人以高净值客户为服务对象,从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册地分布,也能进一步看出各区域居民的经济实力以及财富管理需求。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浙江省(不含宁波)私募管理人有2005家,管理基金11078亿元,在全国各辖区中排名前五(表3)。截至2022年8月31日,全国百亿私募有110家,而浙江的百亿私募就有11家。

微信图片_20221212151329.png

浙江私募股权机构发展位居前列,除了藏富于民,还在于政府的积极推动。

2009年5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股权投资基金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合理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创业投资领域,促进企业自主创新及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应用。

自此之后,浙江省股权投资基金稳步增长,2009年私募股权投资案例数110件,投资金额82.78亿元,而2021年其投资案例数为367件,投资金融达984.1亿元,规模增长显著。将各省份2009至2022年私募股权投资案例数、投资金融加总,浙江省投资案例数合计6718件,排名第四,投资金额合计7397.1亿元,排名前五(图5)。

图5:2009至2022年各省份私募股权投资案例数及投资金额

微信图片_20221212151334.png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2年8月31日)

私募不仅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还在投后管理中提供人力资源、运营管理、战略规划、技术研发等增值服务,推动其健康发展。私募股权投资对于浙江提前布局先进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从行业最新布局看,2021年初至2022年8月,浙江省私募股权投资案例主要分布在信息技术、医疗保健、可选消费、工业、金融等行业。其中,信息技术案例数量占据半壁江山,达到54%,其次是医疗保健、可选消费,分别占比18.8%、8.5%(图6)。

图6:2021年至今浙江省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分布情况

微信图片_20221212151340.png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2年8月31日)

私募股权投资的退出方式主要有上市、并购、股份回购、股权转让等,其中,上市被认为是最理想的退出渠道。2009年至2022年,浙江私募股权投资案例中,有282家企业上市,为当地上市公司群体扩张持续输送力量。

此外,这282家上市公司中,机械、电力设备及新能源、基础化工、汽车、医药等行业企业居多,占比为53%。一大批新兴行业实体企业上市,既夯实了浙江制造业强省的地位,也抢抓了新能源、医药等热门新兴领域的发展机遇(图7)。这其中,除了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锂电材料龙头华友钴业等千亿市值公司,还有晶盛机电(300316)、公牛集团(603195)、泰格医药(300347)、德业股份(605117)、拓普集团(601689)、锦浪科技(300763)、斯达半导(603290)、禾迈股份(688032)、昱能科技(688348)等近10家市值超500亿元的企业。

图7:2009至2022年浙江私募股权投资案例中上市企业行业分布

微信图片_20221212151346.png

数据来源:Wind

包纯田表示:“PE/VC投资有利于挖掘成长型企业,尽早布局新兴赛道,近十几年,PE/VC投资成为浙江省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

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单》显示,截至2022年6月,全球独角兽企业为1312家,中国以312家位居第二,中国独角兽总部数量前十的城市中,杭州以21家独角兽数量位居第四,仅次于北京、上海和深圳(图8)。

图8:中国独角兽总部数量前十的城市

微信图片_20221212151351.png

数据来源:胡润研究院

此外,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前十名中,杭州的蚂蚁集团排名第三。中国十大独角兽总部基本位于北上深,但杭州仍占据两席,分别是蚂蚁集团、菜鸟网络(表4)。

微信图片_20221212151356.png

独角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最成功的创业企业,浙江独角兽的优秀表现,也反映了其积极推动股权投资的阶段性成果。

制造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2035年基本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浙江已经成为制造大省,“浙江制造”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可,成为先进制造的标志。新财富500富人中,浙江企业家大多来自于制造企业,如老板电器的任建华家族从事家电制造,娃哈哈集团的宗庆后从事饮料和服装生产,德力西集团的胡成中从事工业电气行业等。

此外,浙江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由2012年的4.8:50:45.2,调整为2021年的3.3:40.8:55.9,经济增长的同时,结构继续优化。这对浙江来讲并非易事,浙江山多地少,煤、铁等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理论上不具备经济高增长的条件,但其攻坚克难,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不断提升经济实力。

对比浙江A股与全部A股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可以发现,浙江机械设备上市公司数量占比14.74%,为各行业之首,而A股中该类上市公司占比为9.88%。此外,浙江上市公司在基础化工、汽车、电力设备、轻工制造、纺织服装等制造业上的占比明显高于A股均值(图9)。

图9:浙江省A股公司与全部A股公司的行业分布

微信图片_20221212151402.png

数据来源:Wind(时间截至:2022年8月31日)

制造业一直是浙江重点发力方向。从产业区、特色小镇到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小微企业园,再到近几年的“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的建立,浙江不断通过多种方式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迈进。2017年,浙江省提出要着力建成若干“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超前谋划布局一批重量级未来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新兴产业,力争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成为领跑者。这些产业平台是推动浙江产业向高端迈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

2020年底,浙江省制造业规模效益持续提升,制造业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规上制造业劳动生产率达23.5万元/人,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达136万元/亩。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59.6%、33.1%和15.6%。

具体产业分布方面,浙江省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为12669亿元,其次是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是9072亿元、675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与2020年相比,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在各制造行业中增长最快(图10)。

图10: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分产业增加值及增速

微信图片_20221212151408.png

数据来源:浙江省统计局

数字经济是浙江近几年布局的重点。浙江是全国唯一的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示范区和信息经济示范区,2019年10月入选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通过发展数字经济,浙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此外,2021年7月,浙江印发了《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制造业比重保持基本稳定,预期由2020年的32.7%提高至33.3%,形成一批世界级领军企业、单项冠军企业、知名品牌、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标准,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新材料、高端装备、节能环保与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巩固升级汽车、绿色石油化工、现代纺织、智能家居等优势产业。

2021年11月,浙江进一步印发《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公布了截至目前最严工业用地保护制度。2022年,浙江省政府印发的《关于高质量发展建设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5年,浙江力争成为全球数字变革创新地、全球智能制造领跑者、全国绿色制造先行区,基本建成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

民营当家,政府辅助,一路走来,浙江不断突破自身发展局限,在科技创新和产业提升联动推进下,其经济发展韧性依然值得期待。(CIS)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