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来了!日新首相亮对华最新态度,轰动中日舆论,王毅火速发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对日本政策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果然来了!日新首相亮对华最新态度,轰动中日舆论,王毅火速发声

果然来了!日新首相亮对华最新态度,轰动中日舆论,王毅火速发声

2024-06-24 20:1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日本第100任首相岸田文雄上台,我国外交部长王毅也对其表示了祝贺,同时岸田文雄也在大选结束后的采访中提到了自己上任后的一些施政纲领:在国内将重点解决疫情及安全方面的问题,而在外交上优先保障美日同盟,并且加强与澳大利亚与印度的外交关系,希望通过四国的合作来促进美国主导的印太战略,而对于邻国关系,岸田文雄也表示会加强与各邻国间的外交关系,对中国要加强联系,稳定关系并增加两国之间的积极对话,对俄罗斯首先要解决领土争端,其次达成友好和睦,对韩国则希望彼此回归正常关系,在这位新日本首相谈完自己上任以后的展望与计划后,我国外交部长王毅也对中日关系做出了回应,王毅表示:中日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并且中日是邻居的事实不会因为任何事而改变,希望新任日本首相能够审时度势正确处理好与中国的关系,不要再生嫌隙;中日关系向来是一个比较敏感的话题,而这次日本首相既示好中国又讨好美国究竟意欲何为?中日关系未来该如何发展?两国友好对两国及世界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又应该对此保持什么态度呢?

▲岸田文雄

——日首相为何“模棱两可”

从日本首相的发言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中日关系日本当前是希望同中国缓和的,但除此之外日本却又坚定地支持美日同盟,这表现出了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那么日本为什么会表现出这种态度以及它的目的是什么呢?答案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解答,首先是从日本国内经济角度出发,首先日本是一个面积仅37万平方公里但人口却高达1.26亿的国家,同时它还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这便衍生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日本庞大的人口与经济体量同本身狭小的国土及稀缺的资源是极度不匹配的,这种不匹配导致日本根本无法依靠本国资源来维系国家的运转,所以日本是一个极其依赖进口的国家,在日本经济中工业占据主要地位所以它需要从世界各地进口各种各样的原料,例如:它需要从西亚与东南亚进口石油,需要从中国与澳大利亚进口煤炭,需要从巴西,印度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需要从中国与美国进口棉花还需要从俄罗斯巴西及东南亚北美地区进口木材,可以说只要是经济发展所需的一切资源日本都需要进口,而日本经济除去需要大量进口外同样需要大量出口,日本是一个制造业极其发达且工业现代化程度极高的国家,所以日本主要的经济活动便是出口各种各样的工业产品,但狭小的日本市场是无法承载日本巨量的产出的,所以它需要很大的市场来消化它。

▲日本经济构成

那么通过这些我们便可以看出日本的经济命脉就是原材料和市场,知道了这两个先决条件我们再来看为什么日本对中国外交态度模棱两可;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且与日本是邻国,所以中国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日本最重要的原料进口地和产品倾销地,以车为例:2019年1月至7月这七个月的时间内,日本在中国的汽车出口量达2851204辆而作为对比日本2019年1-11月的汽车总出口量为4418870辆,可以看出日本在中国仅七个月的出口量便达到了日本十一个月总出口量的一半多,此外还有诸如机电产品日本在中国的出口额为62006000000美元,化工产品为16520000000美元、运输设备为13920000000美元、贱金属及其制品为12335000000美元、光学钟表以及医疗仪器12055000000美元,其余还有各种百亿以下的产品,可谓数不胜数,所以由此可见中国市场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

▲日本在中国出口额

而中国除了是日本最大的市场外,同样还是最大的原材料供应地,比如在对日本最重要的粮食贸易中,中国是日本第二大粮食进口国,以2018年为例日本从中国进口的粮食总额高达1兆2477亿日元,除此之外日本每年还要从中国进口大量原材料,如日本每年进口的稀土总数有85%来源于中国,并且每年还从中国进口价值5904000000美元的橡胶及塑料,价值2295000000美元的陶瓷与玻璃,以及价值2285000000美元的金属和价值1614000000美元的木材,这些数据同样表明日本非常依赖我国对其资源的出口,所以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中国手里握着日本最大的两条经济命脉,只要中国想随时可以让日本经济遭受重创,那么既然如此为什么日本还对中美的外交态度模棱两可呢?那是因为除去中国,美国便是日本进出口依赖最大的国家,而且中美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力可谓分毫之差两者几乎不相上下,并且自二战后美日一直是同盟,所以面对这种情况日本就犹如在两个鸡蛋上跳舞,踩碎哪个都不好受。

▲日本对外进出口总额示意图

而除了国内经济上的影响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外部因素,那便是新冠疫情,在疫情爆发前,日本可以堂而皇之的站队美国,因为当时虽然中国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力依然巨大,可是中国同样需要进口大量日本的制造品,而且美国也具有和中国旗鼓相当的输出与输入能力,但是等到疫情爆发后情况就发生了改变,美国因为轻视疫情而招致了巨大的灾难国内经济严重萧条,而日本也遭受疫情的影响国内经济同样严重萧条,而反观此时的中国由于全国人民的众志成城和国家的政策得当,迅速控制住了疫情同时也恢复了经济,成为全球疫情中唯一一个经济正增长的国家,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早已自顾不暇无法维持在日本的进出口额,这对日本经济便是又一沉重打击,所以在美国自顾不暇的情况下,日本只能示好中国来挽救其岌岌可危的经济形式。

▲疫情下的日本

——中日关系该如何发展

在了解了日本在外交态度上的模棱两可后,我们再来看看日本新首相上台后中日关系的未来该如何发展,正如我国外交部长王毅提到的,中国与日本是邻居这一点是没法改变的,日本与美国亲善是日本的自由,但是希望日本不要一味地讨好美国而失去中国的信任。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展望中日未来关系前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中日的过往,我国与日本在近代以来可谓结下了血海深仇,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军国主义就开始了征服中国的残暴行径,战争中毫无人性的日本士兵屠杀我旅顺平民两万人,并且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使我国宝岛台湾落入日本的殖民统治中,随后又在1931年日本悍然发动918事变占领我东三省全境并在随后的十四年里对东三省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殖民统治,致使东三省地区民不聊生,随后又在1937年7月7日发动卢沟桥事变开始大举侵华,妄图征服整个中国,甚至在1937年12月13日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杀死我国军民30余万人,日本的累累罪刑简直罄竹难书,我国军民历经八年艰苦卓绝的战争才最终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

但是中国是一个海纳百川,包罗万千的民族,建国初期我们与美国控制下的日本并无交集,直到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后才与日本建立了外交关系,并且周总理还做出了一个令世人震惊的决定,彰显了大国胸怀,那便是宣布豁免《波茨坦公告》中规定的日本对中国赔款1200亿元的决定,此举向世界彰显了中国人的胸怀与宽容,也表明中国愿意不计前嫌与日本重归于好,此后中日关系越来越密切并且在改革开放后中国也从日本购进了许多设备来帮助我国进行经济建设,但是中日间的友好并没有维持太久,日本非但没有因此记得中国人的恩情反而原形毕露,好了伤疤忘了疼,先是篡改教科书否认侵华战争,随后频繁蔑视我国海权,妄图侵占我国钓鱼岛,甚至前首相安倍晋三无视日本对其他国家造成的创伤公然参拜靖国神社,近年来又与美国狼狈为奸打着“亚太平衡”的幌子公然敌对中国,种种举措令中国人民无比寒心,这也是为什么王毅要让日本再三考量的原因,而现如今日本新首相上台,好似有与中国缓和关系的趋势,但又与美印澳三个敌视中国的国家进行所谓的四国合作,如此的朝秦暮楚迟早会又一次寒了中国人的心,所以中日关系未来的发展就如外交部长王毅所说,日本可以与美国亲近,但切勿与中国敌对,中日关系因为意识形态及历史遗留可能做不到冰释前嫌,但依然可以合作共赢,中国人是宽容的不计前嫌的,所以中日关系未来该如何发展且需看日本的诚意。

▲田中角荣访华

——中日友好对两国及世界的影响

但是不论如何此次日本新任首相的态度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打开了一扇门,中日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两国的友好首先对世界和平是有着深远影响的,中日两国历史上发生了太多惨烈的战争,我们不能再让这种战争的悲剧重演,而中日作为世界第二与第三的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同样影响深远,中日间的经济合作交流可以为当下疫情中萎靡的全球经济打上一针强心剂,使全球经济更快从疫情的影响中解脱出来,同时中日友好也可以使亚太地区剑拔弩张多年的态势得到缓解,减轻中国与亚太其他国家的敌视程度,总的来说说中日友好是世界各国都乐意看到的,它对世界及人类社会的前进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除此之外,中日两个友好也对两国有着重要意义,众所周知中日在过往的历史中有过太多不愉快,两国人民甚至也彼此仇视良久,但中国是一个宽容的民族以往的国仇家恨都可以不计前嫌,而日本也应拿出应有的态度促进两国的冰释前嫌,中日两国是邻居也是朋友,但不应该是敌人,因为中日两国在历史上的连系源远流长,从秦朝的徐福东渡,到隋唐的遣隋史,遣唐史,再到现代的田中角荣访华,无一不反映这中日曾经的友好,所以两国不应该彼此敌视应当友好共处,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两国合力共同前进才是正确的选择,不因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失去来之不易的和平。

——我们对日本的应该作何态度

那么我们对于此次日首相发言应该保持怎样一种态度呢?是激进?还是保守?现如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仅依靠自己便立足于世界,日本是中国亦是,虽然我们与日本在国王有着非常多的过节,但就如王毅所言,中国与日本是邻居这件事是无法改变的,邻里之间需要互帮互助,我们应该理智地看待对日问题,我们应当做出的态度是不激进也不保守,中国人讲究中庸之道在对日态度上我们也应当秉承此观念,因为从经济上看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日本固然依赖中国的市场与原材料,但贸易对于两国的收益是相互的,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也同日本需要我们那样需要日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被日本牵着鼻子走,可以被日本召之即来挥之即去,中国也有中国的底线我们固然可以不计前嫌但是也容不得日本得寸进尺,这是中国人的底线,中国人固然有以德报怨的传统但也有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宗旨。

▲中庸之道

——总结

总而言之无论今后中日关系何去何从以及日本出于什么样的目的,我们都应秉承一贯的待人作风,日本如果愿意与我国改善关系我们便不计前嫌的欣然接受,日本如果阳奉阴违我们也绝不姑息,中日友好对中国,对日本,对世界都是一件好事,我们与日本纵使有很多过节,但是如果日本有悔国之心我们也应该以礼相待,在当今大势下合作才能共赢,盲目的斗争都是毫无意义的,我们希望中日友好,但也保持底线不会允许日本肆意妄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