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读书吧(三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知识点梳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古代小知识 快乐读书吧(三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知识点梳理

快乐读书吧(三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知识点梳理

2024-06-29 14: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7.刘基,明初大臣、文学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精通天文、兵法、数理等,著有《诚意伯文集》。

8.刘元卿,理学家、教育学家,又是文学家。他的寓言集《贤奕编》脍炙人口。

知识清单2

1.寓言中动物形象:驴子—庞大蠢笨老鼠—阴险贪婪猛虎—凶猛横暴狐狸—机智狡猾

2.《奕秋诲奕》中的奕秋是一个什么人?——名棋手  

3.《不龟手药》中“手药”是指什么药?——冻疮药  

4.《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什么人?——厨师  

5.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什么?——东施  

6.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谁?——井底之蛙

7.“曲调越高级,能和他一起喝酒的人就越少。”是哪个寓言故事中讲的?——曲高和寡  

8.寓言《二人相马》的主人公是谁?——伯乐  

9.南郭先生是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滥竽充数  

10.《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盒子  

11.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卫国人

12.“宁可相信尺码,不能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哪个寓言故事?——郑人买鞋  

13.教育孩子要讲诚信的著名故事是什么?——曾子杀猪  

14.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怀疑是谁偷了?——邻居的儿子  

15.寓言《投婴于江》中那个人要把小孩字投到江里去的原因是什么?——这孩子的父亲是善于游泳的

16.“自己丢了一件黑衣服,就要扒下人家的衣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强取人衣

17.“怕别人听到声音,就捂住自己耳朵”出自哪个寓言故事?——掩耳盗铃

18.“比喻多此一举,反而没有好处。”出自哪个寓言故事?——画蛇添足

19.“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出自哪个寓言故事?——狐假虎威

2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南辕北辙

21.“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哪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  

22.《惊弓之鸟》的主人公是谁?——更羸  

23.《千金买首》中“首”是指谁的头?——千里马  

24.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谁得到了好处?——渔人

2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猴子  

26.《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是哪两座山?——太行 王屋  

27.《纪昌学射》中,纪昌的老师是谁?——飞卫  

28.《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表现怎样?——掉头就跑,吓得魂飞魄散  

2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公明仪

30.“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哪个寓言故事?——杯弓蛇影  

31.寓言《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老虎  

32.《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什么病?——粗脖子病  

33.《争雁》中,兄弟俩为什么而争论?——煮着吃好还是烤着吃好  

34.《医驼背》中,哪个医生是怎样治驼背的?结果怎样?——要来两块木版,一块放在地上,叫驼背趴在上面,又用另一块压在上面,然后跳上去踏。  

菱角是生在哪里的?

35.寓言《自护其短》中那个北方人以为菱角生在什么地方?——水里 山上  

36.《骂鸭》中那个偷吃邻居鸭子的人生了什么怪病?——皮肤发痒,身上长出了鸭毛,一碰就疼。  

37.《卞庄子刺虎》中,卞庄子用了什么办法获得了双虎?——两虎相争,必有一死一伤。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愚公移山》中愚公要移的两座山分别是太行和。

2.“我宁愿相信尺码,也不愿相信自己的脚”出自寓言故事 。

3.《可笑的南歧人》中,南歧人因为喝了当地的水生了 病。

4.《高山流水觅知音》叙述了俞伯牙和 的故事。

5.《此地无银三百两》中“此地无银三百两”的下一句是 。

6.“曲调越高雅,唱法就越难,跟他唱的人自然就越少。”出自寓言故事 。

7.模仿美女西施皱眉的丑女叫 。

8. 喝酒时,看见杯中有一条蛇,就害起病来。出自寓言故事 。

9 以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的是 。

10.《庖丁解牛》中的庖丁是一名 。

二、选择题。

1. 南郭先生是下列哪个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 )

A.季子投师B.刻舟求剑C.滥竽充数D.纪昌学射箭

2. “ 比喻模仿别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原有的本领忘掉了”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东施效颦B.邯郸学步C.刻舟求剑D.螳螂捕蝉

3.《棘刺母猴》中声称能在棘刺尖上雕母猴的人是哪国人?( )

A.郑国B.燕国C.赵国D.卫国

4.“节外生枝,故意卖弄,只会弄巧成拙,丧失原有的优势。”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画龙点睛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D.腾蛇与飞龙

5.“朝三暮四”中主人公是谁?( )

A.猴子B.狐狸C.蛇D.兔子

6.《黔之驴》中,驴子最后被谁吃掉了?( )

A.狮子B.老虎C.狐狸D.大象

7.《买椟还珠》中“椟”是指什么?( )

A.珍珠B.箱子C.包D.盒子

8.“比喻借别人的威风吓唬人。”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为虎作伥B.亡羊补牢C.狐假虎威D.骑虎难下

9.《对牛弹琴》的主人公是谁?( )

A.公明仪B.张僧繇C.孙叔敖D.宋元君

10.“比喻行动与目的正好相反。”出自哪个寓言故事?( )

A.自相矛盾B.杞人忧天C.塞翁失马D.南辕北辙

三、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鹬蚌相争的结果是老渔翁得到了好处。( )

2.“比喻不必要的,没有根据的担忧”出自寓言故事《杞人忧天》。( )

3.《叶公好龙》中,当叶公见到真正的龙后非常高兴。( )

4.《望梅止渴》叙述的是刘备打仗途中发生的故事。( )

5.《染丝》是墨子出游,路过一个染行,看见有人在染丝。( )

6.《万字》告诉我们:学无止境,若浅尝辄止,盲目自满,是学不到真本领的。( )

7.《晏子的车夫》中晏子的妻子说要跟他离婚。( )

8.《螳螂捕蝉》中:“螳螂捕蝉”的下一句是“黄雀在后”。( )

9.《夸父追日》中夸父死后,他的手杖化作了一大片梨林。( )

10.《穆公失马》讲的是秦穆公在韩地打仗时发生的故事。( )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 王屋 2.郑人买履

3.粗脖子病 4.钟子期

5.隔壁王二不曾偷 6.曲高和寡

7.东施 8.杯弓蛇影

9.井底之蛙 10.厨师

二、选择题。

1.C 2. B 3. D

4.B 5. A 6. B

7.D 8. C 9. A

10. D

三、判断题。

1. √ 2. √3. ×4. ×5. √

6. √ 7. ×8. √9. ×10. √

推荐语设计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一本适合儿童阅读的书,书中所收集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有的告诉人们不可以局限于自己狭小的见闻而妄自尊大;有的则说明要做事要从客观实际出发,且要下苦功夫不可;还有一些故事则从反面教育了人们,如《揠苗助长》告诉人们违反客观规律做出的愚蠢行动是多么的荒唐可笑,《穿井得一人》说明进行调查研究只凭道听途说和主观推想就难免不出差错,《郑人买鞋》里的郑人,更是教条主义的典型。

该书中的故事短小精悍,幽默深刻,只用寥寥数语便勾画出一个个情节生动的故事,中国古人的人生智慧也便在这一个个故事中得以鲜明呈现。

读后感

三年级刚开始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推荐了很多书。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本就是《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许多寓言故事,也让我明白了很多的道理。

这本书里,最让我受启发的是《心不在马》,它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一心一意,不能分心,不然这件事情就做不好,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惹出麻烦来。

读了这本书,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自然界的万物生长都是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的;急于求成,结果会适得其反;蜡烛的光亮虽然不如太阳,但也比在黑暗中要好多;如果贪念过大,最终伤害的还是我们自己;只有方向正确,我们才能更快的找到成功的路径;做事情多关注细节,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错误……

这本书里还有许多更有趣的内容,更深奥的道理,你们也来读一读吧!

推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