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构空间原型及亭构概念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古代仿生建筑 亭构空间原型及亭构概念研究

亭构空间原型及亭构概念研究

2024-07-18 04: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语:亭构空间原型及亭构概念研究一文来源于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若需要原创文章可咨询客服老师,欢迎参考。

摘要:回溯中国传统建筑的哲学本源,探究一种表里如一的中国建筑设计文法在当前国内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思潮主导的建筑市场中具有重要意义。“亭构”空间原型的概念,出自于中国科学院崔彤教授提出的建筑“模件化”设计理论,其理论背后是对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体系的高度凝练。基于此,文章阐述了“亭构”概念及中西方亭建筑比较下的“亭构”意向,以期由浅入深,从师法自然、源于传统和“亭构”蕴含的中式哲学及审美等方面探讨其内涵。同时,基于“形式-结构-逻辑”讨论“亭构”概念的科学性,摸索其在“传统”和“现代”一体两面中的耦合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将来的中国建筑设计理论及其发展提供一种新的探索方向。

关键词:亭构;亭构单元;中国建筑哲学;师法自然;源于传统

中国在古代时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建筑法式,筑城体系也很完整,在全世界独树一帜。而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的曲折历程与变迁,建筑设计体系的发展趋于停滞,随着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潮的兴起及流入,我国的建筑教育及建筑设计实践受西方影响颇大。当代,各种建筑流派层出不穷,设计手法不断更新,我们的城市一度沦为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实践的试验田,即使有融入中国传统元素的建筑设计尝试,但多留于中式形态的表象追求。研究和探讨中国传统建筑的哲学本源与设计文法,对于当前的建筑设计大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也呼应了中国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趋势要求。在我国的建筑发展历史中,亭建筑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因为它是中国最古老的建筑形式之一,还因为亭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哲学内涵。2006年,中科院建筑中心崔彤教授在《始于自然、源于传统——归于科学的模件化式设计研究》一文中,通过阐述中国传统建筑“模件化”的设计理论,首次将“亭构”的原型概念从亭建筑中抽象地提取出来[1]。从当前的本土化建筑设计的众多理论来看,“亭构”作为空间原型不仅蕴含了以亭建筑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建筑空间意向和文化内涵,还可以衍生、扩展为其他的建筑空间形式,形成重要的设计方法论。因此,基于中科院崔彤教授的“模件化”理论,本研究以丰富“亭构”的相关概念与内涵为目标,就“亭构”空间原型进行深化与探讨。

1“亭构”原型的概念提出

1.1“模件化”理论与“亭构”概念

“模件化”理论的建设与发展源自于对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体系的研究,其将建筑视为整体系统。崔彤教授认为,中国传统木构建筑体系具有天然的“分形”特征,而通过对小尺度构件或空间单元的相似性重复,按照不同尺度层级进行多次组合,生成了具有整体性、系统性和复杂性的传统木构建筑。“模件化”理论即是基于木构体系的一种由小生大的建筑设计方法[2]。亭构,作为“模件化”理论中提出的重要相关概念,学术界对该词也没有明确的定义,崔彤教授曾将其描述为房屋中“间”的概念。根据中科院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在多年建筑实践中的总结凝炼,本文认为“亭构”的定义如下:亭构是以类似由四根柱子围合而成的开间为某种功能需要而设置的一种建筑单体空间,作为“微分原型单元”进一步积分成建筑的建筑设计文法。亭构单元为基于间架结构的“功能-建构-形态”一体式的可拓展空间单元,且具有独立和特有的建筑品行:开放性、遮蔽性、方向性、穿越性、透明性、符号性、拓展性(图1)。

1.2中西亭建筑比较下的亭构意向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经过数千年的发展,极致成熟,最终形成法式。在《营造法式》中详细地描述了多种亭的形状和建造技术,但从用途来看,虽然亭建筑多沿用古法作为园林中重要的点景建筑[3],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更多满足新时代人行活动的空间,这需归功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在空间上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拓展性。无论古代成熟的木构体系还是现代“杆件”框架体系下,都可将亭提取为“亭构”空间原型,即一个“四柱一顶”的基本框架,其不仅可以作为中国古建筑的最小建构单元,独立应用形成亭子的实体,还可以左右相连,前后相接,上下相叠,形成错落组合的建筑群空间。在西方,亭建筑(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贬低它的名字称为“凉亭”)之前常被当作一种次要的、无关紧要的、在景观上轻描淡写的点缀[4]。随着工业革命后,现代主义建筑结构体系的出现,亭在西方进化为一个完全不同种类的建筑——临时展馆,例如,1851年的水晶宫(图2),作为万国工业博览会场地,它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亭子,里面有较小的帐篷,每个帐篷都用于宣传一个国家的商品。这个以钢铁为骨架的场所,与柯布构思的“多米诺系统”(Domino)①有暗合之处,并具有以下特点:开放性、穿越性、拓展性。在对中国古建筑追本溯源和与西方现代建筑发展的对比下,一个有趣的现象显现出来:我国古建筑的特性与西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现代建筑理论中追求的建筑特性殊途同归。

2基于建筑源流与原型思辨下的“亭构”内涵研究

2.1师法自然——对“树构”的继承发展

自古以来,基于与自然高度协同的中国文化内核,师从自然,利用自然,并与之互动,使建筑与自然互为景观,这成为中国古建筑的底层设计哲学。这一“天人合一”的理念,在亭建筑中表现得尤为显著。中国古亭强调其内外环境的相互渗透,促成空间视域和感受的升华。相较于主要以石为材的西方古建筑,以木材为主的中国传统建筑各个构件以严密的逻辑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中国木构建筑特有的结构美。结构即是建筑,建筑即是结构,没有高不可攀的尺度,没有逻辑不清的结构,没有不可理解的造型,也没有莫名其妙的装饰,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融渗在自然之中。这归功于中国古代匠人对自然的学习和领悟,以亭建筑的出现为例,可以推断这来源于古人对树木的生长特点和特有结构的观察与模仿。“树”的空间原型被认为是由树干不断离心生长,开始形成树冠和骨干枝,再不断分形长出新枝,逐渐扩散成顶而构成。树冠在自然光照下形成的荫影轮廓投影在地面上,树下空间成为最早的人类聚集和进行各种活动的庇护性场所,既有开放性,又有遮蔽性。“亭构”对“树构”的功能作用和空间意向产生继承,亭的建筑形态模拟了树形态,由柱子长出屋顶,形成一个有顶无墙的遮蔽空间,创造了具有开放性和遮蔽性的人造庇护性景观,人在此聚集和停留。简言之,亭建筑以树的功能组织和形象构成规律为学习和模仿对象,探寻其中的建造规律,为亭构所用。德国建筑学家勒伯多(J.S.Lebedew)在其《建筑与仿生学》一书中提出了仿生建筑理论②,支持了这一观点。中国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深入发掘亭建筑与亭构不仅是对中国古代建筑考古型的追溯,而且是创造型的再发现和再学习。

2.2源于传统——亭建筑在中西方历史中的演进

2.2.1中国古亭中国亭的出现时期极早。在诸多关于亭的著述中,关于亭的起源却是众说纷纭,大致有周朝、秦汉时期、南北朝的中后期之说[5]。从“图语文字”的角度认知,根据现有的考古资料,“亭”字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的古陶文(图3)和玺文之中,在汉代画像石中有对亭的形态和功能的清晰描绘。先秦至秦汉,“亭”作为一种用于瞭望侦察及传递军事信息的建筑。其形式服务于功能(西方现代建筑中的按功能进行设计的原则与中国古亭一致)。从“图语文字”中,可看到亭建筑筑于高台之上,符合登高眺望的功能需求。有顶无墙的开敞形式,为获得开阔的视野、侦察军情提供了便利。随着历史的变迁,亭的标志性被强化,多用于景观功能。两宋时期以后,亭成为园中必有的单体建筑,与造园理景高度结合[7]。亭作为建筑小品鲜少受到封建礼制的制约,其在造型上的发展更为自由。中国古代建筑的木结构体系的高度适应性和可拓展性于亭建筑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演变出变化多姿多彩的造型样式。如郭明友先生所言,“亭”凝聚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巧思、智慧与文化积淀,为后人留下思考和学习的珍贵资料[8]。2.2.2西方的亭(Pavilion)西方类似的亭(Pavilion)的概念,追溯其根源亦是用于军事。最早的类亭建筑物为在军事战役和外交会议的营地中迅速建立起来的,便携式、折叠式结构。在古代罗马帝国及以后的地区,这些类似于帐篷的结构由于它们的舒张的形态及篷顶帆布在微风中像蝴蝶翅膀拍打一样的特点,获名“papilio(拉丁语)”——意为蝴蝶,现代的法国Pavilon也是从中衍生而来的[9]。这样的结构无疑是从功能出发的,但同时具有标志性。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亭作为庆典节日或是纪念日的帐篷进入艺术和社会文化领域。18世纪,西方的公园和皇家庭院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类亭结构建筑。亭这一建筑形式的溯源和发展轨迹,在东、西两块孕育着不同文明的大陆上,却有着惊人的相似。瑞典东印度公司的架构师威廉·钱伯斯(WiliamChambers)在广州住了一段时间后,热情地说道:“在中国人的花园结构的精美和数量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与中国人相提并论。”[10]

作者:安冬函钰 单位: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研究与设计中心 中科院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