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社会当"生命的尊严"遭遇"生命的权利"——聚焦"安乐死"争议2015-01-2515:32:53|来源:新华" />
聚焦安乐死:当"生命的尊严"遭遇"生命的权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关于安乐死的规定 聚焦安乐死:当"生命的尊严"遭遇"生命的权利"

聚焦安乐死:当"生命的尊严"遭遇"生命的权利"

#聚焦安乐死:当"生命的尊严"遭遇"生命的权利"|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聚焦安乐死:当"生命的尊严"遭遇"生命的权利"-中国法院网 中国法院网首页 新闻 审判 执行 评论 时讯 法学 地方法院 论坛 博客 客户端 首页 >新闻 > 社会 当"生命的尊严"遭遇"生命的权利" ——聚焦"安乐死"争议 2015-01-25 15:32:53 | 来源:新华网 | 作者:鲍晓菁   一岁的男童严重脑损伤,父母看着勉强维持生命的儿子痛不欲生,含泪请求为孩子实施“安乐死”,但是,再大的痛苦,再毅然的决绝,却不能突破法律的“禁区”——这一做法与我国法律相悖。   近日,发生在安徽的这一新闻事件再次引发舆论对于“安乐死”的关注。“安乐死”究竟带来哪些焦点的争论?生命的权利与生命的尊严,究竟该如何取舍?在法律、伦理、现实之间,“安乐死”是否将是个永远的“禁区”?   百分百的痛苦,百分百的拒绝   安徽霍邱一岁四个月大的男孩在父亲上班的快递公司内被传送带卡住,导致严重脑损伤。在当地医院抢救后,1月4日,孩子被转到安徽省立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治疗。经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救治,孩子已经可以脱离呼吸机自主呼吸,并于1月13日出院。   在其出院诊断上记者看到,“缺氧性脑损害、重度脑损害、心肺复苏后、左肱骨骨折、多脏器功能损害。”“入院后给予醒脑静和脑苷肌肽营养神经,家长要求不行治疗及检查。现患儿家长要求出院,予以办理。”“患儿昏迷状态、鼻饲牛奶,面色口唇正常,痰较多。”“两侧大小脑半球脑萎缩、双侧基底节区片状异常信号……”。   患者家属称,现在孩子除眼睛能动,全身无法活动,无法张嘴说话,全靠吸氧维持呼吸。孩子的妈妈每隔3个小时就要用针管将牛奶注入孩子的胃管中,看着孩子这样受罪,父母整日以泪洗面。因此曾经向医院和民政部门提出给孩子实施“安乐死”。   医生称,一般情况下,窒息超过4到6分钟就会因脑缺氧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这名患儿因窒息时间较长,脑损伤很严重,今后的康复情况也不乐观。对于家属提出“安乐死”要求,医生肯定予以拒绝,因为这是违背我国相关法律和法规。   “生命的权利”和“我不愿这样活着”   “我爱生命,但我不愿这样活下去……”这是一句闻者动容的悲怆话语,也是一个当下得不到我国法律允许的要求。   记者梳理公开报道发现,类似“安乐死”相关事件远非孤例。   就在本月初,苏州儿童医院门口,一位女士抱着两月大婴儿跪在地上哭,一位男子在旁边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宝宝求安乐死,因病无法治愈,每天忍受着痛苦。这名患儿出生后不久就患上了一种罕见的怪病,嘴唇发紫,全身抽搐。在上海复旦附属儿科医院,经过多项检查之后,得出的结论是宝宝得了严重的高胰岛素血症。经过手术,目前宝宝胰腺已被切除95%。父母实在不忍心孩子遭受这样的痛苦,因此请求为孩子实施安乐死。而目前小宝宝经过多方救助,症状已稍有缓解,孩子父母表示,会继续带孩子治疗下去。   2007年,宁夏患有“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的29岁女青年李燕求安乐死事件,就曾引起全国网民关注。当时她全身只有头和几根手指能动,丧失全部自理能力。绝望中的她写了一份“安乐死申请”议案(草案),希望能有全国人大代表帮助她提交。她说:我爱生命,但我不愿这样活下去。   采访中,多家医院临床医生告诉记者,不少晚期癌症病人都有过“安乐死”的请求。但是我国法律目前明确禁止“安乐死”,因此不可能有医疗机构执行。   “禁区”下的争议走向何方   法学专家称,我国现行法律中没有“安乐死”这一说法,安徽霍邱这名脑重伤男童家属想为孩子实施“安乐死”,此举涉嫌违法。亲人重病,家人想为其终结痛苦,心情可以理解,但谁也无权主动剥夺病人的生命。如果实施,就可能触犯我国刑法,构成故意杀人罪,后果是非常严重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陈根发说,我国宪法规定要保障公民的生命权,因此“安乐死”与现行法律是冲突的。“安乐死”立法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医疗制度关系最为密切。从价值判断看,安乐死有其正当性和合理性,但在我国目前的医疗条件和社会环境之下,尚不具备安乐死立法的条件。   法学专家表示,“安乐死”既涉及法律,更涉及人类生命伦理。荷兰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安乐死立法的国家。为了避免滥用安乐死,造成非正常的死亡,荷兰安乐死合法化法案本身规定了非常严格的条件。即便如此,安乐死依然争议不断。仅2010年度,荷兰实施的3200件“安乐死”事件中,就约有72%的案件涉嫌“故意杀人”。安乐死的条件一般是病人遭受着躯体上的极端痛苦,但现在却越来越多被解释为精神上的痛苦。   社会学家称,我国一些“求死”事件背后反映出社会救济、保障还没有系统化和成熟化这一现实问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目前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健全,特别是农村,医疗保险保障能力有限,大多数老人依靠儿女生活,因病致贫的现象普遍存在。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开玉介绍,允许病人选择安乐死的前提应是,亲人、医疗机构、社会慈善组织尤其是政府救济均已充分尽到了挽救生命的责任。而我国的现状是,因无钱医治而不得不放弃治疗而等死的现象决非个别。如果一旦法律允许安乐死,负面效果不堪设想。 责任编辑:周利航 分享到: 网友评论:0条评论 相关新闻: 17岁少年成比利时首位接受安乐死的未成年人维州有望成为澳大利亚首个安乐死合法化的州李培根代表:建议今后考虑“安乐死”立法美加州3名晚期癌症病人告政府求安乐死被驳回加拿大批准安乐死 媒体忧其引发“自杀旅游” 每周法治热点:山水林田湖草海将统一确权登记•“爱心妈妈”涉恶案一审宣判 热点:山水林田等将确权..每周法治热点:国办印发意见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蒲波一审被判无期 热点:七部门开展根治欠..香港各界强烈谴责暴力乱港行径 支持警方严正执法 香港各界谴责暴力乱港行..每周法治热点:两办发文为促经济发展提供法律服务•20年后打老师案宣判 热点:张茂才被逮捕•20..每周法治热点:上海执行“最严垃圾分类”•“杀妻藏尸案”二审宣判 热点:警方从法引渡嫌犯..每周法治热点:习近平签署发布特赦令•李士祥受贿案一审开庭 每周法治热点:习近平主.. 要闻 十九届中央第三轮巡视反馈情况集中公布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8月3日集中公布了接受十九届中央第三轮巡视的3个中央单位和42家中管企业的巡视反馈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详情】 最高法一巡2019年招录聘用制工作人员公告全国法院优秀微电影微视频 新剧本征集启事香港强烈谴责暴徒拆国旗扔海 将受历史审判重庆破获特大制售假冒日化品案 ...国家药监局:中国将建立疫苗追... 庭审直播 点击排行 李鹏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习近平...外籍留学生猥亵女生被行拘十日...日本将对中国游客逐步开启网上...外交部:香港近期暴力事件是美...历时6年五粮液告赢九粮液 此判...外教猥亵儿童案宣判:被告人获...李鹏同志遗体在京火化 习近平...8月1日起暂停47个城市大陆居民...驻港部队司令员回应香港近期极...黄坤明:凝聚起万众一心奋斗新... 图文直播 8月2日10:30 对仲裁裁决不服 公司诉至法院 8月2日10:30 对仲裁裁决不服 公司诉至法院7月30日9:30 顺风车托运宠物犬丢失 平台公司是否担责 7月30日9:30 顺风车托运宠物犬丢失 平台公司是否担责7月30日9:00 公共浴室洗澡摔伤 伤者诉村委会索要赔偿 7月30日9:00 公共浴室洗澡摔伤 伤者诉村委会索要赔偿2019年7月29日14:30,山东莱西法院审理原告柳孔圣与被告刘德治名誉权纠纷一案 2019年7月29日14:30,山东莱西法院审理原告柳孔圣与被告刘德治名誉权纠纷一案7月29日14:00 村妇冒充他人虚假举报 被冒充者与被举报者诉法院索赔 7月29日14:00 村妇冒充他人虚假举报 被冒充者与被举报者诉法院索赔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法律声明 | 建网须知 | 招聘 中国法院国际互联网站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19 by www.chinacourt.org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381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06040)|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0108276)|京ICP备17032772号 中国互联网举 报 中 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