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世界卫生统计报告(2023)》重磅发布!仅2019年,糖尿病造成全球200万人死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全国死亡人数统计 WHO《世界卫生统计报告(2023)》重磅发布!仅2019年,糖尿病造成全球200万人死亡

WHO《世界卫生统计报告(2023)》重磅发布!仅2019年,糖尿病造成全球200万人死亡

2023-05-30 23: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2023年5月19日,《2023世界卫生统计报告》于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重磅发布!

《报告》指出,仅2019年,糖尿病就造成全球200万人死亡。全球成人肥胖率由2000年的8.7%快速增长到2016年的13.1%,其中东南亚地区增幅最大。(文末附文献链接)

《报告》指出,自本世纪初以来,全球人口健康状况显著改善。随着儿童死亡率减半,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三分之一,包括艾滋病毒、结核病和疟疾在内的许多传染病的发病率下降,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过早死亡的风险下降,全球出生预期寿命从2000年的67岁上升到2019年的73岁。然而,自2015年以来,许多指标明显停滞,对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挑战。

几十年间,全球预期寿命大幅增加

全球范围来讲,1950年出生的人,预期寿命是46.5岁,2019年约为73.0岁;预计到2048年,预期寿命达到77.0岁,西太平洋地区的预期寿命估计最高,可达到82.7岁。

图1 出生预期寿命(1950-2048年)

仅2019年,糖尿病等4种主要慢病造成约3330万人死亡

与预期寿命增加伴随而来的是非传染性慢病(NCDs)负担的增加,《报告》指出,NCDs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疾病负担,预防和控制这些慢病是21世纪的当务之急。

➤2000年,全球61%的死亡(3100万)与NCDs有关,到2019年该比例增加至74%(4100万)。2019年,包括糖尿病在内的4种主要慢病导致了约3330万人死亡,相比2000年增加了28%。

这4种慢病为心血管疾病(1790万死亡)、癌症(930万死亡)、慢性呼吸系统疾病(410万)死亡、糖尿病(200万死亡)。

其中,中国30岁至70岁之间死于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比例为15.9%。

➤2000年,全球47%(13亿人)的残疾调整生命年(DALYs)与NCDs有关,到2019年该比例增加至63%(16亿人)。

NCD相关死亡绝对数量的增加,主要由人口增长和老龄化驱动。在个体层面上,全球死于NCD的总体风险呈现下降趋势。2000~2019年间,4种慢病的年龄标化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下降37%),其次是心血管疾病(27%)和癌症(16%),但糖尿病反而略有增加(同期增加3%)。

跻身“TOP10”!糖尿病是造成健康生命时间损失的重要原因

DALYs是一种统计因过早死亡和残疾而损失的总年数的汇总指标,代表着健康生命时间的损失,如一些非致命原因,如背部和颈部疼痛会导致DALYs的增加。

随着艾滋病毒等一些传染病跌出前列,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包括糖尿病)的排名迅速上升,糖尿病进入了前10名。特别是在美洲区域,糖尿病已超过卒中,成为导致DALYs的第二大因素。

二十年间,全球成人肥胖比例增幅明显,东南亚地区涨幅最大

《报告》指出,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成年人群年龄标化肥胖率(BMI>30kg/m^2)逐年上升。

2000年,全球成人肥胖率为8.7%,这一数字到2016年增长为13.1%,增幅最大的是东南亚地区(从2000年的1.9%上升到2016年的4.7%)及西太平洋地区(从2.7%上升到6.4%)。

与许多其他健康风险不同,成年女性的肥胖患病率要高于男性。在全球范围内,2016年年龄标准化肥胖患病率的女性与男性之比为1.4,低于2000年的1.6,这表明男性肥胖的上升速度更快。

图2 全球成人肥胖流行率(1975~2016年)

二十年间,东南亚地区儿童超重/肥胖呈增长趋势

儿童期超重/肥胖会增加成年期肥胖、非传染性疾病、过早死亡和残疾的风险。

《报告》指出,2000年,全球有3,300万名5岁以下儿童(5.3%)超重,到2022年,这一数字上升到3700万(5.6%)。

虽然全球5岁以下儿童超重流行率似乎停滞不前,但自2000年以来,西太平洋区域、美洲区域和东南亚区域的儿童超重/肥胖流行率均有所上升。

图3 全球5岁以下儿童超重流行趋势(2000~2022年)

三十年间,东南亚地区高血压患病率呈增长趋势

全球范围内,自1990年以来,30-79岁成人高血压的年龄标化患病率一直在上升,在2009年左右达到峰值,此后又下降,到2019年为33.1%。全球大部分地区观察到类似的钟形曲线,但东南亚和欧洲除外,东南亚地区的高血压患病率自1990年以来持续上升,欧洲则持续下降。

各地区高血压年龄标化患病率的性别差异有所不同。在非洲、东地中海和东南亚地区,女性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男性,但在美洲、欧洲和西太平洋地区,男性的患病率高于女性。

图4 30-79岁人群的高血压年龄标化患病率(1990-2019年)

文献链接: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74323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