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五十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元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五十六

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整理(五十六

2023-10-18 00: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七章 南戏的兴起与《琵琶记》

  一.戏文最早出现于浙江温州(旧名永嘉),称为“温州杂剧”、“永嘉戏曲”,亦称南词,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后人为有别于北曲杂剧,简称为南戏。

  二.南戏《琵琶记》是戏曲创作的殿军,传奇的开山之祖。

第一节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

  一.南戏。

    (一)早于北曲杂剧产生。祝允明《猥谈》:“南戏出于宣和(1125~1129)之后,南渡(1127)之际,谓之温州杂剧。”徐渭《南词叙录》:“南戏始于宋光宗朝(1190~1195),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号永嘉杂剧,又曰鹘伶声嗽。”可见南戏约在宣和后即由温州艺人创立→宋光宗朝传到临安(今杭州),盛行浙闽→在咸淳四年(1268),太学生黄可道作《王焕》戏文,盛行都下→南宋末,南戏扩展到江西南丰等处。

 (二)宋代城市繁荣,促进南曲戏文萌发。

    (三)南戏体制。

       1.宋杂剧脚色体系完备后,在叙事性说唱文学高度成熟基础上出现:“以宋人词而益以里巷歌谣”(《南词叙录》)构成曲牌连缀体制,用代言体搬演长篇故事。

       2.形式上综合众多伎艺如宋杂剧、影戏、傀儡戏、歌舞大曲及唱赚、缠令等表演优点,与诸宫调关系更密切,说唱文学是其叙事方式主要来源。

      3.传播迅速的原因:在其他伎艺成熟基础上出现,兼采众长;且多可与其他伎艺在表演上沟通,便于伎艺演员熟练地掌握,促进南戏繁衍。

      4.与北曲相比的优点:

   (1)南曲用南方方音演唱,分平上去入四声;北曲入派分平上去三声。

   (2)南曲用韵较宽松,体制与北曲杂剧不同:初期南戏曲调配合虽有一定惯例,但未形成严密的宫调组织,可根据剧情需要作较为自由的选择。

   (3)南曲音乐风格轻柔婉转,适于演唱情意缠绵的故事;北曲高亢劲切,宜于表现威武豪放的气概。

   (4)南戏器乐伴奏以管乐为主,以鼓、板为节;北杂剧以弦乐为主。

   (5)南戏任何角色都可唱,且有独唱、对唱、接唱、同唱,还有在后台用以渲染气氛的帮腔合唱。不仅可调节演员劳逸,活跃气氛,且利于表现各角色思想感情,利于刻划身份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杂剧一般只能一人主唱。

       5.结构方面,以“出”为单位,人物上下场,出而复入,叫做一“出”。一本往往长达几十出,演出时间需一天甚至多日,南方温暖的气候条件提供便利。

     (三)南宋戏文可考的有《赵贞女蔡二郎》、《王魁》、《乐昌分镜》、《陈巡检梅岭失妻》、《王焕》、《张协状元》等,仅传《张协状元》。

        1.多出自书会才人之手,“士大夫罕有留意者”(《南词叙录》),一些文人甚至把南戏视作亡国之音。

       2.宋元南戏从现存曲目看,表现爱情婚姻和家庭纠纷的题材占最大部分,而表现金戈铁马的英雄题材则极罕见。

       二.早期南戏《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小孙屠》被收入《永乐大典》,统称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

     (一)《张协状元》南宋温州九山书会才人作,其故事从诸宫调里移植。

        1.写张协和王贫女故事,谴责书生负心婚变。

        2.采取调和做法,悲剧意识未能贯穿到底,为元后期一些作家将早期南戏悲剧作品结尾改为大团圆开先例。

       3.用南方流行的词调和民间小曲演唱,具初期南戏特征:开场时先以说唱诸宫调引入;中间有许多游离于剧情之外的科诨穿插。

       4.故事情节分两条线索进行,是南戏和传奇剧本惯用的双线结构的雏形。

       5.人物塑造,如写张协对贫女的态度不断变化,层层深入,颇为细致。

     (二)《宦门子弟错立身》古杭才人编。

        1.写完颜寿马与王金榜爱情故事。

        2.完颜与父亲的冲突反映封建正统思想和市民阶层自由平等思想的矛盾。

    (三)《小孙屠》古杭才人编。

        1.公案戏,揭露官府的糊涂和吏胥的不法,最后由名公昭雪。

        2.剧中曲调出现一支南曲间插一支北曲的“南北合套”体制,说明南戏已注意吸收杂剧的乐曲来丰富自己。

       三.元灭南宋后,形成统一局面。南北两个剧种汇聚,促进相互交流。

    (一)沈和甫创“南北合套”方式,使北曲刚劲与南曲柔媚兼容,丰富音乐表现力。

    (二)贯云石、杨梓等参与南戏唱腔改进工作。

    (三)南戏形式上比较灵活自由,易于改编移植杂剧作品,借鉴杂剧的文学手法。

    (四)《琵琶记》、《拜月亭》等作品标志元南戏继杂剧后走向兴盛时期。

第二节 《琵琶记》的悲剧意蕴

  一.代表南戏最高艺术成就—元末高明《琵琶记》。

    (一)高明,字则庆,号菜根道人。

    (二)据徐渭《南词叙录》,有南戏《闵子骞单衣记》佚;诗文集《柔克斋集》佚。

       二.《琵琶记》的前身—宋戏文《赵贞女蔡二郎》。

    (一)书生发迹后弃妻现象与宋科举制度有关,联姻成为其与权贵利益结合的手段。

    (二)元书生地位低下,成为同情对象。元戏曲里书生形象,或是平庸怯懦,或是迂阔拘谨,多半缺乏光彩,但很少作为鞭挞对象;元后期正面歌颂书生志诚的作品渐成主流。《琵琶记》以同情宽恕态度,刻划蔡伯喈形象,体现当时社会情态。

    (三)《琵琶记》基本继承《赵贞女》故事框架:保留赵贞女“有贞有烈”;但对蔡伯喈形象作全面改造,成为“全忠全孝”的书生,辞试不从,辞官不从,辞婚不从。

    (四)《琵琶记》写“子孝与妻贤”的内容。

        1.强调封建伦理,希望通过戏曲力量,教化观众。明太祖“山珍海错,贵富家不可无”(《南词叙录》)。高明主张戏曲必须有关风化、合乎教化的功用,把南戏看作“载道”工具,意在抬高南戏的地位和价值;同时能正视社会生活真实,肯定孝子贤妻的同时,揭示封建伦理本身存在矛盾,展示封建伦理产生的社会悲剧。

       2.戏剧冲突围绕“三不从”展开。

   (1)第四出“强试”是冲突开端。

 (2)入赘牛府,因伦理纲纪的不合理及自身矛盾,成为牺牲品。

 (3)尽管正面肯定封建伦理,但展示“全忠全孝”的蔡伯喈和“有贞有烈”的赵五娘的悲剧命运,引发对封建伦理合理性的怀疑,其悲剧意蕴,具有深刻性和普遍性。

第三节 《琵琶记》的艺术成就

   一.人物塑造。心理刻划尤为突出:

     (一)蔡伯喈。体现知识分子软弱性格和复杂心理。

       1.软弱性格与恪守礼教伦理观念相关,封建伦理本身的矛盾。

  2.有情有欲、优柔寡断、委曲求全的软弱性格造成人生悲剧。

     (二)赵五娘。

       1.善良朴素、刻苦耐劳,体现中国妇女优秀品德。

       2.揭示出其不幸是礼教纲常造成的。

       3.歌颂其“有贞有烈”,守礼行孝,但更多揭露封建伦理纲常下女性的隐痛。

 (三)蔡伯喈和赵五娘形象的出现,说明元后期,戏剧舞台逐步摆脱单线平涂的类型化的写法,注意多角度地展示人物个性和内心世界。  

       二.戏剧冲突。 

    (一)情节沿两条线索发展:

        1.蔡伯喈离家后的遭遇;

        2.赵五娘家中种种苦难。

   (二)写蔡伯喈在荣华富贵中辗转无奈和赵五娘饥寒交迫,广阔展示出生活画面。

   (三)关目安排上,注意两条线索交叉进行,让不同的生活场景对比衔接,有助于加强整部戏的悲剧气氛,使人物性格呈现得更加鲜明。

       三.语言运用。

    (一)最突出成就:配合人物不同处境及两条线索,运用两种不同风格的语言。赵五娘语言本色;蔡伯喈词藻华丽,充分注意到语言与环境、性格、心理的关系。

    (二)富动作性。不少唱词、对白能与角色动作结合,成为蕴味深厚的潜台词。

        四.借鉴和吸收杂剧创作的文学成就,如“临安感叹”、“糟糠自厌”、“祝发买葬”等大套曲文抒写人物心理,是《梧桐雨》、《汉宫秋》第四折因物起兴手法的延续。

        五.“用清丽之词,一洗作者之陋”(《南词叙录》)。

        六.明代成为仿效典范。

    (一)形式:双线结构成为传奇创作的固定范式;

    (二)曲律成为名家曲谱选录的主要对象,也是谱曲作剧的直接依据;

    (三)每一种新戏曲声腔兴起,往往从成功改编《琵琶记》等作品为开端。

       七.影响:

    (一)思想内容:明《五伦全备记》《香囊记》等在表层意义上“关风化”;

    (二)《浣纱记》、“临川四梦”等学其“动人”和载道。

    (三)后人称《琵琶记》为“词曲之祖”。

第四节 四大南戏及其他

   一.元“四大南戏”:《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

     (一)最初多出于民间艺人之手。

     (二)长期演出中,通常受戏班和艺人不断修订和改编,带世代累积型特征。

     (三)经文人作家加工和重新创作,变得较有文彩,可读性较强,构成基本写定本。

参与写定的文人被看作剧本的作者。

     (四)明以后,随着新声腔剧种兴起和观众审美观念的变化,有新改动。流传至今的宋元时的南戏作品,多属晚明刊本,不完全保有旧貌。

       二.《荆钗记》,一般认为元末柯丹邱作。

    (一)现存明刻本以温泉子编《原本王状元荆钗记》较近原貌。

       1.叙王十朋和钱玉莲求婚爱情悲剧。

       2.另一系统传本作夫妇在玄妙观追荐亡灵时,意外相逢团聚。

       3.《紫桃轩杂缀》、《瓯江逸志》载故事原型写十朋弃玉莲,玉莲投江自尽,与《王魁》、《赵贞玉》属同一类型;今传本改为歌颂“义夫节妇”夫妇之爱,与《琵琶记》强调“关风化”倾向一致。

      4.许多方面突破了儒家的价值观;涉及如何对待贫贱,如何对等富贵,如何处理夫妻关系、继母与前妻子女的家庭关系等,都是下层民众关切的社会问题。

    (二)艺术。

      1.王世贞“《荆钗》近俗而时动人”(《曲藻》)。

      2.情节结构精巧,戏剧性强:

   (1)利用道具荆钗贯穿全剧,层次分明地展开冲突与纠葛,“以情节关目胜”(徐复祚《曲论》),适于舞台表演。

   (2)语言:吕天成“以真切之调写真切之情,情文相生,最不易及”(《曲品》)。

       三.《刘知远白兔记》,永嘉书会才人编。

    (一)刘知远是五代后汉开国皇帝,流浪汉登上皇帝位的传奇经历。本剧表明“贫者休要轻相弃,否极终有泰时,留与人间作话题”的创作意图。

 (二)富民间文学特色,文字质朴通俗;如“报社”、“祭赛”、“保禳”等出,保存着一些古代农村风俗和情趣。

        四.《拜月亭记》相传为元施惠作。

        (一)原本已佚,以明世德堂刻本较近原貌,其他传本多题作《幽闺记》。世德堂体剧终〔尾声〕说“书府番誊燕都旧本”,可知是根据关汉卿同名杂剧改编成。

  (二)金主、陀满海牙、王镇、兴福、蒋世隆、瑞莲、瑞兰、兴隆。

        (三)全部情节在蒙古入侵金国的战争乱离背景中展开。歌颂青年男女坚贞爱情,批判王镇挟权仗势、嫌贫爱富的行为,最后让有情人终于成为眷属。

        (四)与一般才子佳人儿女风情题材不同:写广阔的社会风貌。通过重大事变,让朝廷大臣、商店主人、小二按照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生活道路,一一在舞台上显现,把环境和人物命运紧密结合,具深刻意义。

       (五)起伏跌宕,关目生动。

         1.悲剧性事件中,巧妙插入巧合、误会关目。

         2.机智有趣的对话,带喜剧色彩。

      (六)人物刻划,对瑞兰内心活动以及矛盾心理的描写,细致入微而富喜剧性。

      (七)语言天然本色。

        1.本色自然的唱词,与说白浑成一体。

        2.曲白相生,耐人寻味,增强语言表现力。

        五.《杀狗记》相传为元末明初人徐   所作。

     (一)孙华、孙荣、杨月真。是颂扬孝悌观念的社会伦理剧,强调只有手足之亲才真可信赖,狐朋狗友不足交;涉及因财产纠纷而引起家庭破坏的社会现象,是宗法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有其现实的意义。

    (二)曲文俚俗,明白如话,艺术较粗率。

  六.除四大南戏外,无名氏《破窑记》、《金印记》、《赵氏孤儿记》、《牧羊记》、《东窗记》等作品,影响都很深远。经明人典雅化改造,礼教伦理因素加强,缺乏艺术特色。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