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师生在2023杭州国际电子音乐节中斩获佳绩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传媒大学李梓昂 中传师生在2023杭州国际电子音乐节中斩获佳绩

中传师生在2023杭州国际电子音乐节中斩获佳绩

2024-06-30 17:1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2023杭州国际电子音乐节(MUSICACOUSTICA-HANGZHOU)在浙江音乐学院举行。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创作作品在音乐节5个组别的评奖中获得3个组别的一等奖,8部作品在应用类电子音乐组评奖位列前十名,4部作品在歌曲组评奖位列前六名。

本次音乐节共收到电子音乐作曲参赛作品635部;学术论文评奖36篇。其中,中国传媒大学为全部参赛作品投稿最多单位,共计电子音乐作曲比赛作品87部;学术论文8篇。

在【青春飞扬】—中国新生代电子音乐作品专场音乐会上,中国传媒大学品牌晚会“E音之夜”部分优秀作品进行了专场展演。演出作品囊括了全传媒领域音乐风格,使用了人声合成、虚拟偶像等创制技术,艺术性、创新性突出。

 毕崇闳(2021级传媒音乐研究生)开场曲

 饶钊诚(2022级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苏打柠檬草》

 何星宇(2021级传媒音乐研究生)《瞬间》

 陈冠宇(2022级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春日绮梦》

  马为骁(2020级音乐学博士)《齐天小圣》

  赵云衡/石昊哲(2021级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魂返》

在音乐节闭幕式上,中国传媒大学音乐与录音艺术学院青年教师冯金硕应邀演出交互式作品《客厅戏剧》。该作品将普通客厅转变成虚拟剧场,运用AI人工智能算法结合影像技术,AI摄像机准确识别物件、动作和场景位置,实现肢体与场景内物品的实时互动,是一部精彩独特的虚拟剧目。

 冯金硕  交互式作品《客厅戏剧》

杭州国际电子音乐节是推动中国电子音乐事业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也是促进国际电子音乐交流、合作、共创未来的重要通道和窗口。本次音乐节以“元点”为主题,开展了包括电子音乐作品音乐会、大师班讲座、学术论文评奖、电子音乐作曲比赛及专题论坛等一系列活动,探索音乐与人工智能、交互、新媒体、融合媒介、沉浸式空间音频等多元领域的融合创新,实现音乐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创新。

中国传媒大学师生参赛作品获奖名单如下:

A组:幻听类电子音乐

优秀奖:张子竞《征途》

C组:与视觉影像结合的多媒体电子音乐作品

一等奖:戴姗珊 Gossip

优秀奖:赵云衡/石昊哲 REBORN

D组:应用类电子音乐作品

一等奖:毕崇闳《和鸣》

二等奖:何星宇 Moment、何星宇《渡》

三等奖:吴思彤《戏祭》、马为骁《霓》

优秀奖:马梓航 ECLIPSE、吴思彤《碎影》、郭盛/翟思远《布日古德》

E组:歌曲作品

一等奖:陈冠宇《春日绮梦》

二等奖:张博凡《笔墨》

三等奖:张佳妮《来自东方的舞者》、耿楚萱《六诀邈思》

优秀奖:林琪翔 KAWARANAI、张佳妮《苍穹之眼》、孙睦涵《螺旋之舞》、张翼鹏《信赖》

学术论文获奖名单

二等奖:马为骁《万物归元 天人合一——张小夫创作研究》

三等奖:戴姗珊《视觉影像类电子音乐创作的技术实现与艺术表现特点研究》

优秀奖:周玉雪《对话的艺术——巴赫金“对话理论”视域下的电子音乐作》、吴丛珊《中国弹拨乐器在当代混合类电子音乐中的应用研究》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