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到底寻的什么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人祖先崇拜在现代的地位 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到底寻的什么根?

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到底寻的什么根?

2023-06-18 05: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我是谁

  我来自哪里

  我的祖先是谁

  我的祖先都经历过什么

  对于这些问题,追本溯源、刨根问底,全球约15亿华人,却只有1个答案。

  今天(6月13日),癸卯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再次在湖北随州举办。今年,已是随州举办寻根节的第15个年头,可全世界的华人在寻根的这条路上,走了远远不止15年之久。

  然而,寻根寻了多久,质疑的声音就跟了多久。有人说,与其烧钱花精力去沉湎过去,不如用这些去创造未来。所以,寻根节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一直孜孜不倦、苦苦追寻的根,究竟是什么?

  一

  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听听参加寻根节的嘉宾们怎么说。

  新加坡华侨黄晓丽说:“当我戴上黄丝巾的时候,深深地体会到了我们中华民族5000年历史的神圣感。”

  中国传媒大学高级研究员吴学兰说:“我曾远离过故土,当听到钟鼓齐鸣时,我觉得思乡之情得到了极大的慰藉。”

  美中文化传播协会会长宋敏说:“正因有了寻根节,越来越多海外的炎黄子孙,找到了精神上的归属感和民族的认同感。”

  炎帝故里寻根节,说到底,寻的是身份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而炎帝神农的故事,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民族精神和根本价值取向的缩影和代表。

  正是因为这份身份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中华民族才能数次逆袭、绝境逢生。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统一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融为一体、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决定了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

  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源远流长,长盛不衰的优秀文化灿若星河。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神农尝百草、大禹治水……一个又一个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神话故事,是华夏儿女勇于挑战自然、坚信人定胜天的自强不息。

  因为有了强烈的认同感,所以才有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五四”运动爆发后,青楼救国团的女子上街泣告同胞:“我们花界,斯业虽贱,爱国则一。愿我同胞,保定宗旨,坚持到底。国贼不除,学生不放,誓死不休。”

  艰苦卓绝的十四年抗日战争,不仅有手无寸铁的中国人浴血奋战,还有海外华人华侨的视死如归。“如我国决定与日本死战,我则决意返国从军,以尽一国民之职也”“出钱出力各尽天职”等字样,尽显海外侨胞心系祖国、毁家纾难的爱国情怀和中华儿女齐心协力、抵抗日本侵略者的爱国热情。

  面对世纪疫情突如其来,澳洲77名农民工为家乡募捐的故事令人泪目,大洋彼岸的肖昌军、许方明等77名华人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在澳大利亚主要从事焊接工作,每天工作超过10个小时,十分辛苦。可“位卑未敢忘忧国”,疫情发生后,他们从省吃俭用的收入里自发捐款103649元,购买防疫物资,为家乡贡献力量。除了捐款捐物,还有大批华人在海外组建互助会,统一起来互帮互助,形成全球抗疫中特殊的一道防线。

  同样的炎黄子孙身份、同一个中华民族、同一种文化底色,让我们同呼吸、共命运,让黄皮肤、黑头发的你我,即使身处天涯海角,简简单单的一句“老乡”,就能击中内心最柔软的那一块;无论遭遇怎样的不幸,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军,从来不曾缺席迟到过。

  有了文化认同,就有了同甘共苦,荣辱与共,更有了文化自信。

  二

  水有源,树有根。密布交错、深埋地下的根,是参天大树屹立不倒的骨气与底气。而文化自信,便是我们寻的根,也是中国人的骨气与底气。

  “西方的空气更香甜、外国的月亮大又圆”的言论曾在网上一石激起千层浪,前有上海车展的中国员工只发冰淇淋给外国人,后又有国泰航空华人乘务员歧视非英语乘客……凡此种种,让人怒其不争的同时,也遗憾,少数中国人的腰杆何以如此挺不直了,膝盖何以这样软了?

  答案是,文化自信的缺失。

  由于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传播中的劣势地位,加上西方文化渗透的多重裹挟,让一些人误入迷途而不自知。

  在发达国家的报道中,发展中国家到处是丑陋、肮脏、内乱和动荡,国际传播中的这些不合理现象,导致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形象被歪曲,历史被丑化,思想和文化被侵蚀,不少人由此遭受到精神污染以至于全盘否定本土文化,丧失民族自尊心,从而盲目崇拜西方生活、向往西方文明,沦为西方文化的“脑残粉”。

  要消灭一个民族,先瓦解它的文化。一个人,缺乏文化,会寸步难行。一个民族,缺乏文化,会面临亡族灭种的危险。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要坚定文化自信、担当使命、奋发有为,共同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毫不夸张地说,包括炎帝神农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不输当今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一个种族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书写和创造的,饱经岁月的洗礼和磨难的考验,是许多国家千金难求、无法复刻的无价之宝。

  同时,我们也毫不避讳地承认,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某些方面和发达国家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但我们始终在“追风赶月莫停留”,只为早日见到“平芜尽处是春山”。在前进的路上,部分西方国家将中国当作假想敌,从侧面也说明了中国发展如日中天、势不可挡,只有足够强大,才有资格被别人视作对手。

  科技是否先进、经济是否发达从来不是衡量一个民族是否优秀强盛的唯一标准。有了文化自信,才有骨气与底气,才有国家兴盛、民族强大的根基。

  三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精神文化的繁荣昌盛,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都将是无根之水、无本之木。我们的各种寻根活动,本质上寻的是让中华文化不断继往开来、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

  文化因其不能物化,而无法像文物一样被搬进博物馆收藏,只能靠一代又一代人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心领神会。

  今天,我们不保护传承民族文化,明天,民族文化就可能“改名换姓”。

  在网上,关于韩国想要把中国传统据为己有的新闻频繁出现,看起来令人匪夷所思。例如网络传言的韩国要将端午节申遗,这些半真半假的言论,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中国人对传承传统文化的焦虑,其核心思想就是,如果我们不注重本国的传统文化,就会被其他国家有组织地“偷走”和“掠夺”。

  而举办类似寻根节等一系列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活动的意义正在于此,这些活动不仅是将天下华人凝聚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发扬光大,让子孙后代无论经历怎样的变迁,都能有“对话祖先、一窥过往”的途径,也能有血脉认同的精神寄托和维系全世界华人团结一心的情感纽带。

  纵观古今中外,文化总能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为西方早期资本主义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也为我们吹来了自由、民主的春风。

  “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是广为人知的湖北代表文化之一。易中天先生在《我曾在武汉过年》中这样描述:“九头鸟的意思,就是砍掉八个头,还有第九个。砍到第九个时,前面八个又长出来了。”

  可见,“九头鸟”文化展现出湖北人的一种韧性与顽强,这正是湖北能在新冠疫情中快速翻身的内在原因,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在疫后提出湖北“三个没有改变”的积极回应,更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湖北人民、武汉人民是英雄的人民”的强力佐证。

  不难理解,文化的蓬勃发展,深刻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彼此之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从文化认同,到文化自信,再到文化强族兴国,一年一度的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不再只是个普通的庆典活动,更不是一场娱乐狂欢的简单仪式,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的归属感、认同感从这里得到升华,光辉灿烂的中国文化、中华文明从这里得以延续,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梦从这里更加趋近于现实。

  4000年前的神农,不会想到,自己会跨越千年成为寻根的对象。

  但因为你我今天的传承和发扬,我们可以想到,再过4000年,炎帝故里寻根谒祖,不一定有人会年年都来,但年年都一定会有人来!

  长江云新闻记者 雷少军 杨岚 刘庆志 周科屹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