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指南,中国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 践行指南,中国力量

践行指南,中国力量

2023-09-27 23: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3年4月,《2023版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重磅更新,新版指南吸收了国内外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及诊疗方案,同时更兼顾贴合中国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可及性,纳入了多款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物,致力于打造符合中国临床实践的诊疗规范。此次发布对我国小细胞肺癌规范化、精细化诊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推动小细胞肺癌规范化诊疗的落实、传递前沿学术进展和先进治疗理念,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小细胞肺癌专家委员会主办,江苏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协办的2023年CSCO小细胞肺癌指南巡讲启动会于2023年5月23日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特邀CSCO小细胞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和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深圳医院王绿化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来自全国多家医院的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解读指南更新要点。立足新起点,肺跃新征程,践行指南,中国力量。以下整理会议精粹,以飨读者。

大咖擎旗 共话前沿 规范化巡讲扬帆起程

行业指南是树立实践标准、规范临床诊治的权威文件,《2023版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已于今年4月正式发布。故而,充分领悟指南要点,规范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获益,保障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也更加凸显规范化巡讲启动会的重要价值。

在启动会致辞环节,程颖教授指出《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作为引领国内肿瘤诊疗规范方向的范本,在临床实践中起到十分积极作用。新版指南始终秉承中国特色、贴近中国诊疗实际,重点吸收领域创新成果并纳入我国自主原研创新药物的重大突破,大力推动了小细胞肺癌诊疗水平的进步、规范了临床诊疗行为,从而让更多中国小细胞肺癌患者获益。在新版指南中,最大亮点为纳入以阿得贝利单抗为代表的两款中国自主研发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广泛期SCLC一线治疗的I级优选推荐,打破了该领域进口药物垄断的局面,为广大患者带来了可及性更佳的治疗选择。希望此次指南规范化巡讲启动会圆满召开,进一步助力小细胞肺癌规范化诊疗并实现肺癌领域的诊疗飞跃。

王洁教授谈到,此次发布的新版指南虽然篇幅不长,但其中蕴含着小细胞肺癌领域内诸多专家长期以来奉献的心血,既有学科带头人的引领,又有深耕学者的奉献,这是十分来之不易的。希望此次指南规范化巡讲启动会的隆重召开,能助力指南一如既往地走进每一位肺癌专家学者的内心深处,指导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并带领大家赓续前行。仰望星空、重任在肩,期待将来小细胞肺癌领域探索逐步深入,为广大患者带来更多福音。

王绿化教授表示小细胞肺癌占新发肺癌患者的15%左右,症状隐匿易被忽视,恶性程度高,患者预后情况严重不良。雪上加霜的是,小细胞肺癌治疗研究进展同样缓慢,尽管两款进口的免疫药物打开了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之窗,但患者生存获益仍难令人满意。近年来,在程颖教授带领下,CSCO小细胞肺癌委员会开展多项大型III期临床研究,组织编写新版指南,为小细胞肺癌诊疗发展做出巨大贡献。预祝本次巡讲启动会取得圆满成功,为规范化诊疗添砖加瓦。

综合盘点 领航实践 助力SCLC诊疗新突破

大会开篇,王绿化教授作为环节主持邀请程颖教授全面梳理2022年小细胞肺癌领域的重大事件。程颖教授强调,回首2022年,小细胞肺癌领域的首个大事件是CAPSTONE-1研究取得了瞩目成果,印证恒瑞公司自主研发的PD-L1抑制剂阿得贝利单抗在ES-SCLC一线治疗的价值。作为首个100%纳入中国人群的III期注册临床研究,CAPSTONE-1研究结果显示,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组中位总生存期(mOS)达15.3个月,降低死亡风险达28%,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5.8个月,降低疾病进展风险达33%。基于出色成果,该研究在2022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上口头报告,并且全文发表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Lancet Oncology。阿得贝利单抗于今年2月28日正式获批ES-SCLC一线治疗适应症,重塑ES-SCLC治疗格局。我国自主研发的斯鲁利单抗是目前全球唯一在小细胞肺癌领域取得阳性结果的PD-1抑制剂,也于今年年初获批相同适应症。ES-SCLC二线治疗中,芦比替丁在我国开展的桥接试验达到主要终点,基于此,其也被纳入新版指南推荐。此外,针对复发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DLL3的双特异性T细胞连接器Tarlatamab、靶向B7H3的ADC药物也为该部分患者带来全新希望。

王洁教授代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指出,CSCO制定中国常见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时,主要基于充分的循证医学证据、诊疗产品的可及性以及精准医学新进展三大原则。近年结合我国发展阶段以及现状,指南制定以诊疗资源可及性作为新趋向,并以纳入大量的中国原创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托,结合国内最前沿研究成果,确定分级推荐策略,力求让中国的肿瘤患者既能享受规范化的诊疗同时,也为肿瘤诊疗进行个体化“裁衣”。

纵观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发展历程,自2020年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首版发布以来,今年已是第三次全面修订,新版指南基于国产创新药物所取得的突破成果,在I级优先推荐中纳入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两项ES-SCLC一线治疗方案,为我国广大患者带来了优效、可及的治疗选择。在二线治疗方面,芦比替丁因其在中国的桥接研究达到终点,被纳入III级推荐。此外,指南新增包括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以及靶向DLL3的双特异性细胞连接器、靶向B7H3的ADC药物的两项注释,为未来试验探索提供重要依据。

“敢于仰望星空,更要脚踏实地”,王洁教授最后强调,期待以本次指南巡讲启动会为开端,促进创新药物落地执行,以更好地服务患者。同时,大力宣传、推广国内外可及的先进诊疗技术并探索我国独特诊疗经验,为CSCO指南走向国际奠定坚实基础。

随后,伴随着闪烁的星光、悠扬的旋律、激动的心情,小细胞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程颖教授携手六位副主任委员王洁教授、王绿化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陈公琰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诚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刘晓晴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基巍教授共同见证2023年CSCO SCLC指南巡讲正式启动!

凝心聚力 共创规范 CSCO指南更新全面解读

在指南更新解读环节,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毕楠教授聚焦新版指南放疗部分进行了全面、详实地介绍。

在局限期SCLC(LS-SCLC)阶段,新版指南对可手术(分期为 T1-2, N0)的LS-SCLC且术后纵膈淋巴结为N1、N2的患者,新增I级推荐行辅助化疗±纵膈淋巴结放疗,同时将预防性脑放疗(PCI)下调至II级推荐;对不适宜或不愿手术患者,指南新增I级推荐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SABR)后化疗(2A类证据),或化疗+同步/序贯放疗(1类证据),对经上述治疗后达完全/部分缓解的患者,PCI下调至II级推荐。对分期超过 T1-2, N0,ECOG-PS评分在0-2分的LS-SCLC患者,新增I级推荐化疗+同步/序贯放疗;对PS评分3-4分的患者,化疗后新增 I 级推荐可选放疗;同时对治疗后达到CR或PR的患者,将PCI下调至II级推荐。值得关注的是,新版指南此次更新下调了PCI推荐级别的原因是基于近年来的多项小样本研究结果,提示经根治性手术和系统化疗后,I期SCLC患者的脑转移发生率不足10%,行PCI获益可能较低。因此新版指南对多数患者仅酌情推荐PCI,并明确PCI剂量、开始时机以及治疗时的注意事项,充分彰显了指南更新与时俱进的显著特点。

在放疗分割方案选择方面,考虑SCLC具有倍增时间短这一显著特点,因此可能更适用大分割方案行高剂量放疗,且新型调强技术可进一步提高放疗精准性。基于回顾性和随机II期研究表明,新版指南增加注释指出,加速大分割方案总剂量为40-42Gy(每天治疗一次,3周完成),可产生与超分割方案相似的结果。

在广泛期SCLC(ES-SCLC)阶段,新版指南对于无脑转移有局部症状患者,将放疗作为控制症状的重要手段予以推荐。另依据脑转移患者有无症状分别推荐先/后全身放疗方案作为I级推荐。

此外,新版指南重点关注放疗后不良反应的处理和患者生活质量的保障,更新了放射性肺损伤处理以及放射性心脏损伤注释部分。

随后,吉林省肿瘤医院柳影教授就SCLC内科治疗部分进行了细致分享。在ES-SCLC一线治疗方面,基于CAPSTONE-1研究的卓越成果,指南新增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作为I级推荐(优选,1类证据)。CAPSTONE-1研究显示,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用于ES-SCLC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mOS)达15.3个月,风险比(HR)为0.72,2年OS率高达31.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8个月,降低疾病进展风险33%,客观缓解率(ORR)为70.4%。安全性方面,联合治疗组总体安全耐受,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发生率为27.8%,≥3级irAE均不超过1.8%。出色成果助力阿得贝利单抗正式获批,成为我国首个获批该适应症的国产PD-L1抑制剂,改变了ES-SCLC一线治疗格局,凸显我国自主创新药物的雄厚实力与民族药企的担当。此外,斯鲁利单抗联合化疗基于ASTRUM-005研究成果,也以1类证据被纳入指南I级推荐。

在ES-SCLC二线治疗部分,芦比替丁在我国进行的桥接研究(LY01017/CT-CHN-101)达到终点,以III级推荐(2A类证据)纳入指南。在注释部分,索凡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探索免疫联合抗血管治疗复发SCLC提供了依据,靶向DLL3的双特异性细胞连接器、靶向B7H3的抗体偶联药物(ADC)同样崭露头角。另有三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一线治疗SCLC的III期研究结果即将公布。

总体来看,指南内科部分秉承兼顾证据与可及性的原则,重点纳入中国研究者在SCLC领域的最新探索成果,充分体现“中国制造和中国特色”,符合我国SCLC诊疗实际并接轨国际。随着多项新靶点、新机制药物的取得突破,SCLC已建立了新的治疗格局并充满希望。

精彩的更新解读引发领域内专家强烈反响,在讨论环节中,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史健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朱慧教授充分肯定了放疗在SCLC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并就放疗在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前景及未来的探索方向分享了真知灼见;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云鹏教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姚煜教授结合以阿得贝利单抗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色成果,重点探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我国临床实践的指导价值,并高度称赞创新药物研发为我国广大SCLC患者带来全新、优效、可及的治疗选择。

医媒携手 尖峰对话 披荆斩棘共赴治疗新格局

答记者问环节中,王绿化教授提出CSCO小细胞肺癌专委会编写新版指南时,以循证证据为基础,综合考量患者疾病分期分层,治疗方案疗效、可及性,以及治疗模式的选择等方面,最终通过多学科协作(MDT)来为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

谈及指南更新的意义,黄诚教授认为,指南对规范临床实践的指导意义重大,CSCO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贴合我国诊疗现状,优先推荐纳入中国患者的研究成果或国产创新药物,确定分级推荐策略,可操作性强。从医生角度来看,临床治疗有章可循,既可为患者提供规范化诊疗,又便于医疗治疗管理同时规避医疗风险;从患者角度讲,指南推荐药物具有出色疗效、良好的可及性以及经济性优势,也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因此,指南年度推陈出新对医患双方均大有裨益。

陈公琰教授谈到既往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缓慢,常借鉴非小细胞肺癌指南进行临床工作。直至2020年,CSCO小细胞肺癌指南首版发布,令人欣慰。在今年第三次修订时,新版指南纳入我国自主研发的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作为ES-SCLC一线治疗的I级推荐,打破了既往国外药物垄断现状,力证我国自主研发的雄厚实力。值得一提的是,新版指南既接轨国际标准,也体现我国特色,可更好地服务患者,同样十分可喜可贺。

关于小细胞肺癌的未来探索方向,范云教授从四方面展望道:首先,免疫治疗已成为ES-SCLC的一线治疗标准,对于LS-SCLC,免疫联合放化疗能否取得更佳疗效是令人期待的。其次,推动免疫治疗进入2.0时代,开发新型抗体、双靶点抗体,以进一步提升疗效。此外,开拓研发思路,探索全新机制,聚焦创新药物如T细胞连接器等同样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最后则是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的探索,实现疗效预测、精准人群分类的目标。期待随着探索不断深入,小细胞肺癌领域枝繁叶茂,开花结果。

而后,刘晓晴教授在小细胞肺癌诊疗过程所面临的困难方面,分享了独到见解。在诊断方面,小细胞肺癌依靠病理确诊,患者人群无法确切以病因分层,精准治疗的目标难以实现。尽管分型诊断长期以来积极尝试,但目前仍无法大规模普及推广,也使精准治疗面临着难以落地的困局;在治疗方面,如何延长患者治疗缓解持续时间、克服肿瘤耐药以及摆脱后线治疗无药可用的棘手局面也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难点。希望未来关于小细胞肺癌分型、转移耐药机制以及免疫微环境的基础研究深入推进,提升小细胞肺癌整体治疗水平。

最后,刘基巍教授就新版指南对基层医生的指导意义方面阐述了精彩观点。首先,新版指南为基层医院提供一项兼具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以及良好可及性的治疗选择,同时具有很好的继续教育价值。其次,对于基层医院常见的小细胞肺癌放疗并发症,如放射性肺炎、低钠血症等,指南同样作出了详尽阐释与治疗选择推荐,具有显著的临床指导意义。

例践真知 共话SCLC最佳治疗策略

本环节,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魏阳教授分享一位ES-SCLC患者诊疗过程。该患者经病理确诊为右肺下叶小细胞肺癌合并多发转移(cT4N3M1c,IVB期),一线治疗入组CAPSTONE-1临床研究,应用阿得贝利单抗联合依托泊苷和卡铂治疗5周期,2周期后,患者经影像学疗效评估即为部分缓解(PR),起效迅速且缓解持久。后行阿得贝利单抗维持治疗25周期。截至2023年5月,期间多次疗效评估均为持续PR,患者一线治疗PFS高达46个月且安全性良好。总体来看,本例患者一线治疗应用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生存获益显著且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充分确证阿得贝利单抗的疗效出色、安全耐受易于管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金波教授、辽宁省肿瘤医院李晓玲教授、安徽省胸科医院史清明教授及湖南省肿瘤医院邬麟教授围绕病例总体诊治过程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并就ES-SCLC患者一线免疫药物的治疗选择、疗效评估与预测以及免疫治疗获益人群的筛选等方面分享了远见卓识,引发与会多位专家的强烈共鸣。

随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郑伟教授结合临床试验经验,将一例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体诊疗过程娓娓道来。该患者主诉胸闷气短加重一周,完善影像学检查后及病理诊断后确诊左肺中央型癌(小细胞肺癌局限期,T4N2M0,IIIb期)合并左门、主动脉弓旁淋巴结转移,基线靶病灶7.3cm*5.2cm。充分评估后,推荐患者入组SHR-1316-III-302临床试验,一线治疗应用阿得贝利单抗联合EP化疗2周期,后影像学检查发现靶病灶显著缩小至3.0cm*2.3cm,转移淋巴结均减小,胸闷气短症状缓解,疗效评估为PR。后依据试验设计方案,第3、4周期为患者行阿得贝利单抗+同步放化疗,复查后靶病灶进一步缩小至2.4cm*2.0cm,疗效评估维持PR。放化疗结束后,行阿得贝利单抗维持治疗至今,期间定期复查疗效评估维持PR,肿瘤控制稳定。截至2023年4月,该患者一线治疗效果显著,PFS超24个月,且安全可耐受。

精彩的分享结束后,山东省肿瘤医院郭其森教授、江苏省肿瘤医院蒋鸣教授以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萌教授分别点评此例病例从诊断到治疗的整体过程,对LS-SCLC患者的诊断分期标准、治疗策略优化、免疫联合同步放化疗的介入时机和时长等方面分享了独到见解,将巡讲启动会进一步推向高潮。

缪力向前 放眼未来 期待SCLC再攀新高

在激烈的学术争鸣中,本次指南巡讲启动会渐渐走向尾声,程颖教授总结道,纵览新版指南,放疗以及内科治疗部分取得巨大突破,诸多中国元素体现其中令人振奋。正因如此,开展全国范围的CSCO小细胞肺癌指南巡讲是十分必要的,既可增进广大临床医生,尤其是基层地区医生对医学前沿进展的了解,也为规范化诊疗的践行提供中国答案参考。希望在未来,聚诸多专家学者之合力,小细胞肺癌领域的探索可逐步深入,在新药研发、预后疗效指标检测、精准治疗人群分层等方面再创佳绩。

践行指南,中国力量!期待启动会之后,全国各地指南巡讲陆续开展,诚邀各位专家积极参与!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