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环保(000544)公司经营评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原环保是什么公司 中原环保(000544)公司经营评述

中原环保(000544)公司经营评述

2024-06-30 23: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重大变革,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局,部署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近期国家相继印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等多项政策文件,政策体系持续完善。经过长期实践发展,环保行业进入全方位均衡发展阶段。一方面,传统存量市场逐渐饱和,污水处理行业进入成熟期,要全面落实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提质增效、升级改造、节能降耗、智慧运营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各细分领域的政策指导更加精准具体,打造核心技术、提升专业水平是深耕细分领域的重要发力点。环保行业持续发展对企业是挑战也是机遇,行业内企业要进一步聚焦发展需求,加强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加快新技术研发,塑造核心竞争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业务概览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和全国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公司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变、变中求新,以打造全国一流环保产业集团为核心目标,以创新驱动和技术引领为发展导向,以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再生水利用为重点业务,努力构建“1+2+N”产业布局,立足郑州、深耕中原、布局全国。  公司业务涵盖城镇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再生水利用、供水、集中供热、生态治理及技术研发等领域,形成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产业链。公司已在河南、山西、海南等地设立40余家分子公司。成立中原生态环境技术创新中心,持续开展领先性、突破性、实用性的技术研发。同时,积极发挥环保领域技术优势,设立营销中心,大力推广公司污水、污泥处理技术,布局全国市场业务。  (二)经营情况  1、完成重大资产购买。2023年3月,净化公司完成股权变更工商登记,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事项正式完成资产过户程序,为公司注入了优质的污水处理资产、污泥处理资产,公司主业优势更加突出,资产规模、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根据重组相关协议约定,公司已于2024年2月23日前按期支付了全部重组交易价款及相应利息共计451,357.27万元。郑州市污水净化有限公司下属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一期一级A升级改造项目于2023年4月28日正式商业运营;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污水处理项目及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100万立方米/日)提标改造项目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商业运营;郑州新区污水处理厂二期污泥处理项目已完成污泥土建施工和主要设备安装工作,并进行部分设备的单机调试,因项目工艺复杂,设备安装量大,调试周期较长,目前尚未投运,公司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尽快实现项目投运;南曹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项目一期工程主箱体土建、部分工艺设备安装已施工完毕,因本项目是全地下污水处理厂,施工难度大、污水管线建设周期长,目前尚未投运,公司将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尽快实现项目投运,尽快具备通水运行条件。  2、污水处理与再生水利用。污水处理业务是公司经营发展的基本盘,主要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公司在项目合作期限内负责污水的日常处理并按照协议约定价格收取污水处理费。2023年全年污水处理量9.44亿立方米,再生水利用5135万立方米,全年供应自来水1414万立方米。报告期内,根据污水处理调配情况,王新庄污水厂正式停运。  3、污泥处置。污泥处理处置业务主要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公司在特许经营范围内负责污泥的日常处理并按照协议约定价格收取污泥处理费。2023年全年污泥处置量68万吨。  4、供热经营。公司紧抓“三标体系”管理,提升合规管理能力,供热运行安全稳定。公司下辖新密热力、登封热力两家热力公司,主要采用热电联产供热模式,通过热网将电厂余热输送至用电单位和居民家中。截止2023年底,公司累计供热面积665万平方米,累计入网面积1268万平方米。  5、技术创新。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遵循围绕主业、立足前沿、内外协作、注重效益的原则,推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全年获得“城市河流水质提升系统”等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49项及外观设计专利3项,累计获得专利、论文、著作、软件著作权等科技成果400余项,配合河南省住建厅完成5项地方标准立项工作。公司获批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公司高端科研人才队伍筑巢引凤;组建中原生态环境技术创新中心,成功举办中原水生态环境高峰论坛;与中国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公司战略发展谋篇布局。6、项目建设。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不断夯实项目管理基础、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做到前期实、建设快、监管严,推动项目建设质量持续提升。新区污水厂二期全面完成污水处理区建设并实现通水运行;陈三桥污泥处置工程、上街提标改造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进入商业运营;新密洧水河提标改造项目、灾后重建项目顺利进入商业运营;新密农村污水(二期)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方城项目康达路潘河大桥、释之公园分别获得2023年度南阳市市政优良工程、市政工程金杯奖等荣誉;太康项目荣获河南省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称号。  7、业务发展。公司持续推进环保全产业经营,近几年相继设立多家环保相关产业链子公司,开展环保设备制造、光伏发电、市政建设、园林绿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等业务,各子公司规范、持续、稳健发展,助力公司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  8、队伍建设。公司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紧抓人才队伍建设,坚持需求导向,分类别、分层次、分岗位开展精准培训,加强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目标管理、结果导向,全面签订目标责任书,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薪酬与效益联动机制,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9、制度保障。按照上市公司治理要求,“三会一层”规范高效运作。根据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新部署新要求,锚定目标任务,深化改革举措,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扎实推动国企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巩固和提升国企改革成效成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上市公司治理规则,持续推进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体制机制、经营管理等全方位升级,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10、党建引领。公司党委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切实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严格执行党委会前置研究程序,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持续推进公司党委“中原红-碧水梦”党建品牌建设,对内调动职工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党建工作实效,对外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公司知名度,将党建工作真正转化为发展的动力,让党建引领企业的发展,推动各项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持续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司入选全国国企改革“双百企业”以来,坚持深化改革,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全面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推动增强服务大局能力、产业支撑能力、保值增值能力、现代管理能力、防范风险能力,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2、公司聚焦打造全国一流环保产业集团战略目标,围绕核心业务领域,加快产业布局,持续完善主营产业链和功能,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为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集研发、咨询、制造、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全方位、可持续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3、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搭建高水平研发平台,加强技术研发队伍建设,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持续优化创新体系,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在污水深度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泥资源化利用、“智能+智慧”水务、农村污水治理一体化设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巩固技术优势,持续推进技术研发成果市场化应用,加强项目应用、对外推广,以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4、公司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技术成熟,管理规范,下属生产运营单位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荣誉。公司建立智慧水务、智慧供热等智能化管理系统,持续推进生产运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368.28亿元,实现营业收入78.13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0.10亿元,净化公司本报告期与上年同期在经营体制上存在差异(净化公司2022年4月1日前尚未转入市场化运营),利润总额同比增加。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升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一,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提出了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等具体工作目标,“水处理”升维到“水环境”、“水生态”,标志着未来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到的层次更深、范围更广、标准更高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为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提供遵循、指明方向。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础,是环保行业的持续发展方向。  污水处理及再生水利用。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关于推进污水处理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实施意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多项污水处理相关政策,推动我国污水处理市场不断规范化发展。根据政策指导,深化水污染治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推进升级改造,推动管网全覆盖;促进数字化、精细化、系统化发展,提升产业智慧化水平和整体效率,推进后端再生水利用水平,为解决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分布不均现实问题做出实际成效。  河道治理行业。河道治理是当前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根据二十大报告及《“十四五”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方案》等精神,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水生态保护修复,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推动水处理领域全方位均衡发展,“十四五”期间,要求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进城市生态系统修复,加强小河道治理,有效整治河道污水,构筑良好的排水生态系统。通过河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流域综合治理,更好的保护环境,这是满足民生发展的根本途径,也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奠定作用,随着越来越规范的相关国家技术标准出台,河道治理行业的运作更加规范。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变、变中求新,实施“一核两擎三元,一地四带多点”发展战略,以打造全国一流环保产业集团为核心目标,以创新驱动和技术引领为发展导向,以污水处理、污泥处理、再生水利用为重点业务,努力构建“1+2+N”产业布局,立足郑州、深耕中原、布局全国。  (三)公司经营计划  1、全面实施发展战略。以建设全国一流环保产业集团为统揽,深入实施“一核两擎三元,一地四带多点”发展战略,坚持创新驱动、技术引领,突出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精益化管理,科学谋划目标任务、工作思路、重大举措。  2、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坚持创新驱动和技术引领双轮驱动,固优势、补短板、谋前沿,推动公司创新高低建设厚积成势。发挥重大应用场景导向作用,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加强成果转化应用,推进节能环保产业链建设。  3、全面实施产业优化。围绕构建“1+2+N”产业布局,以更大力度抓项目、促发展,实现谋划储备一批、前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  4、全面实施市场开发。坚持立足郑州、深耕河南、布局全国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人才技术、科技创新、市场运作等方面优势,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从投资驱动转向技术驱动,加强市场营销管理,探索细分市场、空白市场、薄弱市场,着力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  5、全面实施精细管理。持续强化生产经营管理,提升业务竞争力和价值创造力,巩固扩大主营业务发展成果。推进生产智能化、工艺装备化、设备集成化和管理信息化,全面提升公司管理水平和运营能力。全面研判公司环保风险,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环保制度和预案管理体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持续完善公司安全责任体系、安全管理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筑牢安全发展基石。  6、全面实施智慧生产。围绕业务发展、管理变革、技术赋能,推动数字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不断优化流程和资源配置。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建立全流程精细化工艺调控机制,提高污水处理厂稳定化、自动化、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智慧供热管理平台,提高供热规范管理水平。  7、全面实施人才强企。聚焦支撑服务公司战略发展,持续做好人才梯队建设,更加注重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和技能优化,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活力。强化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形成目标引领、行动带领、绩效评价、持续改善的工作闭环。强化技能人才多方位培养,充分体现一专多能,系统设计人才培养路径和能力素质提升方法,实现技能人才结构、质量得到优化,水平得到提升。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环境方面  外部经济环境承压,经济发展环境具有复杂性、严峻性、不可预见性,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超预期突发因素使得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加。  应对措施: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形势,公司将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强化“三标”意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整合内部资源,突出主责主业,以精益管理和提质增效为重要抓手,高效推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增强上市公司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2、环保行业竞争方面  随着环保行业传统业务需求的逐渐饱和,行业领域细分加剧,在国家产业政策对环保领域的大力支持下,央企、国企、民营企业夯实竞争优势,深耕业务领域,产业整合加速,行业门槛提升,市场竞争激烈。  应对措施:公司将围绕主业、立足前沿,深入推动创新发展,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升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巩固竞争优势;谋划推进高质量投资,充分利用自身技术成果和科研优势,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和新发展格局,开拓国家重大战略区域,推动多区域布局发展;抓好落地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建设、早运营、早收益,尽快把优质项目转化为优质资产,深耕核心区域,打造精品工程,提升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集团化管理方面  随着公司持续发展、投资项目的持续落地、重大资产购买完成交割,公司发展已迈入新阶段,公司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生产运营,而是更加复杂的综合管理。面对新格局新征程,管理模式、管理方式需要优化匹配,公司集团化治理能力面临更高的要求。  应对措施:公司将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集团化治理体系建设,根据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上市公司治理规则,持续加强集团化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经营管理、激励约束等各方面的机制,适应公司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升公司整体协同性和竞争力,提高集团化规范运作水平。  4、生产经营方面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环保领域监管标准和监管力度更加严格,污水、污泥、河道、固废等各环保细分板块的处置、排放等环节标准相应提高,对环保企业安全生产、稳定运营等提出新要求。  应对措施:公司将紧跟市场发展,多措并举强化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全面保障生产经营稳定运行;以提升运营效率和运营水平为目标,以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抓手,促进信息化与经营管理、生产运营加速融合,深入推进节能减耗、降本增效、创新增效,全力做好高标准、精细化生产运营,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业务概览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公司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打造行业典范,业务涵盖供水、城镇污水处理、农村污水治理、污泥处置、中水利用、集中供热、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环保设备制造、光伏发电、市政建设、园林绿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技术研发等领域。公司强化战略布局谋划,紧扣高质量发展战略,着眼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海南自贸区等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布局北京、上海、深圳、海南等地营销发展,实现多区域发展布局。  (二)经营情况  1、完成重大资产购买。2023年3月,净化公司完成股权变更工商登记,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事项正式完成资产过户程序,为公司注入了优质的污水处理资产、污泥处理资产,公司主业优势更加突出,资产规模、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司将持续整合资源,促进产业、技术、经营等全面升级,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报告期内,净化公司建设的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一期一级A升级改造项目已通水运行。2、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置。污水处理业务是公司经营发展的基本盘,主要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公司在项目合作期限内负责污水的日常处理并按照协议约定价格收取污水处理费。污泥处理处置业务主要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公司在特许经营范围内负责污泥的日常处理并按照协议约定价格收取污泥处理费。  3、供热经营。公司下辖新密热力、登封热力两家热力公司,主要采用热电联产供热模式,通过热网将电厂余热输送至用电单位和居民家中。截止2023年6月,公司累计供热面积655万平方米,累计入网面积1255万平方米。  4、技术创新。公司推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树立一体化治水理念和一盘棋系统思维,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累计获得专利、成果授权400余项,在污水深度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泥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领域持续攻关,打造全国水务产业技术创新高地。5、项目建设。结合国家经济形势,研判行业发展趋势,聚焦公司战略目标和发展全局,持续谋划储备高质量项目。加强已落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科学谋划、持续攻坚,加强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全方位管理,着力推动项目竣工验收、结算决算等关键环节。报告期内,太康引江济淮项目荣获“河南省2022年度水利建设工程文明工地”称号。  6、业务发展。公司持续推进环保全产业经营,近几年相继设立多家环保相关产业链子公司,开展环保设备制造、光伏发电、市政建设、园林绿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等业务,各子公司规范、持续、稳健发展,助力公司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  7、队伍建设。公司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紧抓人才队伍建设,坚持需求导向,理论和实践培训相结合,线上和线下培训相结合,分层分类开展各类人才培养项目,促进理论水平、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强化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全面签订目标责任书,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建立薪酬与效益联动机制,充分激发广大职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8、制度保障。按照上市公司治理要求,“三会一层”规范高效运作。根据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新部署新要求,锚定目标任务,深化改革举措,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扎实推动国企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巩固和提升国企改革成效成果。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上市公司治理规则,持续推进产权制度、治理结构、体制机制、经营管理等全方位升级,建立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9、党建引领。公司党委切实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严格执行党委会前置研究程序,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持续推进公司党委“中原红-碧水梦”党建品牌建设,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要点,明确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要求,压实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严格党员发展工作,规范届满支部换届流程,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两会”精神等系列活动,推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深信笃行。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持续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司入选全国国企改革“双百企业”以来,坚持深化改革,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增强公司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2、公司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业务领域,加快产业布局,持续完善主营产业链和功能,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为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集研发、咨询、制造、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全方位、可持续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3、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搭建高水平研发平台,加强技术研发队伍建设,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持续优化创新体系,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在污水深度处理、污泥处理处置及污泥资源化利用、“智能+智慧”水务、农村污水治理一体化设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巩固技术优势,持续推进技术研发成果市场化应用,加强项目应用、对外推广,以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4、公司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技术成熟,管理规范,下属生产运营单位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荣誉。公司建立智慧水务、智慧供热等智能化管理系统,持续推进生产运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环境方面  外部经济环境承压,经济发展环境具有复杂性、严峻性、不可预见性,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超预期突发因素使得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加。  应对措施:面对严峻复杂的内外部形势,公司将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强化“三标”意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整合内部资源,突出主责主业,以精益管理和提质增效为重要抓手,高效推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增强上市公司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2、环保行业竞争方面  随着环保行业传统业务需求的逐渐饱和,行业领域细分加剧,在国家产业政策对环保领域的大力支持下,央企、国企、民营企业夯实竞争优势,深耕业务领域,产业整合加速,行业门槛提升,市场竞争激烈。  应对措施:公司将围绕主业、立足前沿,深入推动创新发展,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升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巩固竞争优势;谋划推进高质量投资,充分利用自身技术成果和科研优势,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和新发展格局,开拓国家重大战略区域,推动多区域布局发展;抓好落地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建设、早运营、早收益,尽快把优质项目转化为优质资产,深耕核心区域,打造精品工程,提升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集团化管理方面  随着公司持续发展、投资项目的持续落地、重大资产购买完成交割,公司发展已迈入新阶段,公司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生产运营,而是更加复杂的综合管理。面对新格局新征程,管理模式、管理方式需要优化匹配,公司集团化治理能力面临更高的要求。  应对措施:公司将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集团化治理体系建设,根据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上市公司治理规则,持续加强集团化治理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经营管理、激励约束等各方面的机制,适应公司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升公司整体协同性和竞争力,提高集团化规范运作水平。  4、生产经营方面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环保领域监管标准和监管力度更加严格,污水、污泥、河道、固废等各环保细分板块的处置、排放等环节标准相应提高,对环保企业安全生产、稳定运营等提出新要求。  应对措施:公司将紧跟市场发展,多措并举强化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全面保障生产经营稳定运行;以提升运营效率和运营水平为目标,以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抓手,促进信息化与经营管理、生产运营加速融合,深入推进节能减耗、降本增效、创新增效,全力做好高标准、精细化生产运营,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相关政策保持延续,政策体系升维完善。经过长期实践发展,环保行业进入全方位均衡发展阶段。一方面,传统存量市场逐渐饱和,提质增效、升级改造、节能降耗、智慧运营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各细分领域的政策指导更加精准具体,运行标准愈加清晰明朗,打造核心技术、提升专业水平是深耕细分领域的重要发力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高标准的环保要求,行业内企业要进一步聚焦发展需求,加快新技术研发,塑造核心竞争力,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业务概览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公司坚持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打造行业典范,业务涵盖供水、城镇污水处理、农村污水治理、污泥处置、中水利用、集中供热、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环保设备制造、光伏发电、市政建设、园林绿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技术研发等领域,在郑州、洛阳、开封、漯河、商丘、南阳、安阳、驻马店、周口、信阳、济源、焦作及山西运城、贵州都匀等地开展相关业务。(二)经营情况   1、水务经营。污水处理业务是公司经营发展的基本盘,主要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公司在项目合作期限内负责污水的日常处理并按照协议约定价格收取污水处理费。公司持续加强水务统筹管理,推进智慧水务建设,通过技术改造、精细化管理,多措并举抓安全、促生产、保稳定,深入推进开源创效、节能降耗。截止2022年底,公司运营污水处理厂21家,2022年全年污水处理量4.84亿立方米,中水利用2374万立方米;自来水供应厂1家,全年供应自来水1359万立方米。   2、供热经营。公司下辖新密热力、登封热力两家热力公司,主要采用热电联产供热模式,通过热网将电厂余热输送至用电单位和居民家中。公司加强科学管理,持续深挖潜能,提升服务水平,优化升级智慧供热管理平台,保障热网精准调控,推动节能增效。截止2022年底,公司累计供热面积635万平方米,累计入网面积1213万平方米。   3、业务发展。公司持续推进环保全产业经营,近几年相继设立多家环保相关产业链子公司,开展环保设备制造、光伏发电、市政建设、园林绿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等业务,各子公司规范、持续、稳健发展,助力公司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   4、项目建设。结合国家经济形势,研判行业发展趋势,聚焦公司战略目标和发展全局,持续谋划储备高质量项目。加强已落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科学谋划、持续攻坚,加强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全方位管理,着力推动项目竣工验收、结算决算等关键环节,各在建工程安全平稳有序建设,方城县“三河一廊”项目高效推进分段竣工验收工作,阳城公园荣获2022年河南省建设工程中州杯,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助力改善当地人居环境,   5、技术创新。公司遵循围绕主业、立足前沿、内外协作、注重效益的原则,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化产学研合作,持续开展技术创新,累计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科技成果四百余项。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参与标准制定,发布团体标准《污泥低温干化机》。   6、队伍建设。公司扎实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通过对标找差大讨论、能力素质大练兵、作风问题大整治、队伍士气大提升,分类分层提升履职能力。持续完善选聘机制,提升引才质量,精准有效匹配,保障人才发展。深化绩效管理体系变革,明确责任目标、重点工作,全面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薪酬与效益联动机制,坚持目标导向、结果管理,以事实和数据说话,务求实效,实施科学的薪酬分配制度,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7、制度保障。按照上市公司治理要求,“三会一层”规范高效运作。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部署和要求,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全面提升公司治理现代化建设水平。不断强化风险防控与制度建设,推进各项工作流程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完善健全监督体系,发挥现代化监督体系协同优势,保障各项业务和经营风险处于监督之下。   8、党建引领。公司党委切实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严格执行党委会前置研究程序,为公司发展定向引航。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要点,明确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要求,压实基层党组织主体责任。严格党员发展工作,规范届满支部换届流程,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入开展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系列活动,推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深信笃行。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持续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司入选全国国企改革“双百企业”以来,坚持深化改革,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增强公司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2、公司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业务领域,加快产业布局,持续完善主营产业链和功能,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为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集研发、设计、咨询、制造、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全方位、可持续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3、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搭建高水平研发平台,持续优化创新体系,加强技术研发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在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智能+智慧”水务、农村污水治理一体化设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巩固技术优势,持续推进技术研发成果市场化应用,加强项目应用、对外推广,以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4、公司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技术成熟,管理规范,下属生产运营单位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荣誉。公司建立智慧水务、智慧供热等智能化管理系统,持续推进生产运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266.41亿元,同比增长25.17%;净资产75.54亿元,同比增长4.41%。本期实现营业收入62.17亿元,同比增长1.24%;实现利润总额6.08亿元,同比下降6.93%。公司整体生产经营稳定,利润下降主要原因是随着项目建设推进,项目融资增加,财务费用相应增加。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二十大报告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升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之一,再次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提出了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等具体工作目标,“水处理”升维到“水环境”、“水生态”,标志着未来污染防治工作涉及到的层次更深、范围更广、标准更高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也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为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提供遵循、指明方向。   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置行业。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方案(2021—2025年)》等多项污水处理相关政策,推动我国污水处理市场不断规范化发展。根据政策指导,深化水污染治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强化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推进升级改造,推动管网全覆盖;促进数字化、精细化、系统化发展,提升产业智慧化水平和整体效率,推进后端再生利用,助力节能降耗、低碳运行。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治理模式已经逐渐清晰,结合农村污水水质特点、资源利用条件、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水平,发展一批经济适用的技术装备,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远程运维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河道治理行业。河道治理是当前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根据二十大报告及《“十四五”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境保护行动方案》等精神,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水生态保护修复,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推动水处理领域全方位均衡发展,“十四五”期间,要求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进城市生态系统修复,加强小河道治理,有效整治河道污水,构筑良好的排水生态系统。通过河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流域综合治理,更好的保护环境,这是满足民生发展的根本途径,也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奠定作用。随着越来越规范的相关国家技术标准出台,河道治理行业的运作更加规范,行业的发展由成本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竞争的加剧将进一步加快技术进步和市场推广的步伐,合作创新、融资创新和技术创新将成为行业发展新的推动力。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总战略、总目标、总要求,保持战略定力,强化目标引领,增强发展动能,持续强化“三标”意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当前与长远、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高效推动生产经营、项目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创新能力建设,以精益管理和提质增效为重要抓手,全面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   (三)公司经营计划   1、保持战略定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紧扣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不动摇,突出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强形势研判预判,准确把握宏观政策走势、经济运行趋势,坚持专业化发展、市场化运作、精益化管理,科学谋划目标任务、工作思路、重大举措。   2、优化运营管理,持续提升精益运营能力。坚持效益效率为先,树立全员参与、协同高效、持续改善的精益管理理念,聚焦业务、聚焦核心能力、聚焦一线,以深度多元协同、深度介入发展、深度机制保障促进运营管理提升。强化生产经营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持续优化升级智慧水务、智慧供热,全面提升经营管理效率,增强主营业务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3、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统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强化项目管理,抓好工程质量、进度、安全、资金,制定个性化工作方案,扎实做好项目建设、运营衔接工作,科学规范管理,确保项目安全、高效、风险可控。4、坚持创新驱动,精准务实推进技术创新。强化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推动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持续打造高水平创新企业。统筹眼前需求和长远发展,以国家战略需求和产业升级需要为导向,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出发点,立足生产一线实际需求,加强科技立项研究和选题管理,开展具有领先性、突破性、实用性的技术研发,在污水、污泥、中水等关键技术领域持续发力。   5、聚焦主业发展投资,精选优质高质量项目。聚焦核心业务发展,推动投资领域向“专精化”转变,有针对地谋划跟进资本节约型高质量项目,依法合规,围绕主业,在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再生水综合利用、智慧水务等关键技术领域持续发力,落地优质项目,拓展生态环保产业链。   6、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积极稳慎防范化解风险。强化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建立完善公司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的长效管控机制,风险管控精准到位,全面保障公司治理完善、经营合规、管理规范、发展稳健,推进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7、全力抓好安全稳定,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树牢“安全就是生命”理念,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守牢安全环保底线红线。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覆盖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完善责任落实监督机制,确保制度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   8、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干事创业活力。聚焦支撑服务公司战略发展,持续做好人才梯队建设,更加注重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和技能优化,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活力。强化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形成目标引领、行动带领、绩效评价、持续改善的工作闭环。强化技能人才多方位培养,充分体现一专多能,系统设计人才培养路径和能力素质提升方法,实现技能人才结构、质量得到优化,水平得到提升。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环境方面   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成为常态,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可预见性上升,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超预期突发因素使得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增加。   应对措施: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全面分析研判公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聚焦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等关键指标,统筹抓好生产经营、项目建设、资金管理、改革创新、风险防范等重点工作,精准施策,不断加固稳的基础,加速集聚进的动能,把握发展主动权。   2、环保行业竞争方面   随着环保行业传统业务需求的逐渐饱和,行业领域细分加剧,在国家产业政策对环保领域的大力支持下,央企、国企、民营企业夯实竞争优势,深耕业务领域,产业整合加速,行业门槛提升,市场竞争激烈。   应对措施:公司将围绕主业、立足前沿,深入推动创新发展,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升级,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巩固竞争优势。抓好落地项目建设,促进项目早建设、早运营、早收益,尽快把优质项目转化为优质资产,深耕核心区域,打造精品工程,提升品牌效应,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3、集团化管理方面   随着公司持续发展,投资项目的持续落地,公司面临的不再是单一的生产运营,而是更加复杂的综合管理。面对新格局新征程,管理模式、管理方式需要优化匹配,公司集团化治理能力面临更高的要求。   应对措施:公司将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集团化治理体系建设,持续完善公司及下属企业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内部控制、经营管理、激励约束等各方面的机制,适应公司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提升公司整体协同性和竞争力,提高集团化规范运作水平。   4、环保监管方面   环境保护是民生大计,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监管标准和监管力度更加严格,在污水、污泥、河道、固废等环保细分板块的处置、排放等环节提出更高标准,公司生产运营面临新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将充分发挥经验优势,以提升运营效率和运营水平为目标,以数字化转型升级为抓手,促进信息化与经营管理、生产运营加速融合,深入推进节能减耗、降本增效、创新增效,全力做好高标准、精细化生产运营,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公司科学布局全产业链,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打造行业典范,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业务涵盖供水、城镇污水处理、农村污水治理、污泥处置、中水利用、集中供热、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环保设备制造、光伏发电、市政建设、园林绿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技术研发等领域。公司已在郑州、洛阳、开封、漯河、商丘、南阳、安阳、驻马店、周口、信阳、济源、焦作及山西运城、贵州都匀等地开展相关业务。  2022年上半年,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和严峻的经济形势,公司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总战略、总目标、总要求,保持战略定力、夯实发展根基,稳妥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全力稳定公司发展大局,保障公司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1、水务经营。污水处理业务主要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公司在项目合作期限内负责污水的日常处理并按照协议约定价格收取污水处理费。截止2022年6月底,公司运营污水处理厂21家,2022年1-6月污水处理量2.35亿立方米、中水利用2059万立方米。自来水供应厂1家,2022年1-6月供应自来水669万立方米。2、供热经营。公司下辖新密热力、登封热力两家热力公司,主要采用热电联产供热模式,通过热网将电厂余热输送至用电单位和居民家中。截止2022年6月底,公司累计供热面积625万平方米,累计入网面积1180.8万平方米。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供热大数据平台荣获2022年河南省大数据优秀应用案例。  3、业务发展。公司完善环保全产业经营,近几年相继设立多家环保相关产业链子公司,开展环保设备制造、光伏发电、市政建设、园林绿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等业务,助力公司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各子公司坚持市场化发展,在市场变化中积极把握机遇、锻造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子公司河南五建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中原环保(郑州)厨余垃圾处理有限公司、郑州航空港区明港水务有限公司入选郑州市科技型企业。4、项目建设。公司全力抓好投资项目落地,对在建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努力克服疫情、汛期等不利影响,统筹规划、协调推进,紧抓质量、安全、进度,保障在建项目有序实施,打造优质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推进在建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运营。  5、技术创新。公司持续强化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2022年上半年,公司获得专利授权41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累计获得专利及成果授权三百余项。推进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升级应用,污泥处置实现集调理、脱水、干化、焚烧、臭气处理及灰渣资源化利用“六位一体”全流程处理处置工艺;污水脱氮技术使出水总氮降到1.5mg/L,出水总氮指标达到地表水IV类水体排放标准;针对污水污泥处理处置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体,自主研发建设高效精准生物除臭系统,通过河南省中创科技评价研究院的科技成果评价,被认定为“国内领先”。  6、能力作风建设。公司全面落实关于增强“八项本领”、提升“七种能力”和加强作风建设的重大要求,开展对标找差大讨论、能力素质大练兵、作风问题大整治、队伍士气大提振,压实政治责任、强化督促指导、注重宣传引导,推动“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走深走实,切实增强能力、锻造作风。公司成功认定郑州市总部企业,入选河南省绿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基地),连续两年入选河南省制造业头雁企业。  7、制度保障。公司优化内控制度,扎实提升制度执行力,发挥制度促发展、防风险、增效能的作用。构建现代化监督体系,审计监察同向发力,持续加强审计监督质效,公司数字化监督审计体系建设方案入选全国“内部审计数字化卓越案例”。纪检监察聚焦主责主业,用好“四种形态”,发现问题,靶向治疗,扎实开展工程专项监督、廉政谈话、警示教育。  8、党建工会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心同行、深度融合。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和“三会一课”制度,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公司工会立足工会使命,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举措暖人心,围绕传统文化节日开展特色文体娱乐活动,营造公司“家”文化,提升职工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汇聚公司发展强大合力。  公司将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筑牢“稳”的基础,保持战略定力,永葆进取姿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总战略、总目标、总要求,发扬好优秀的企业文化,运用好成熟的管理机制,夯实发展动能,坚持目标导向,结果管理,确保改革创新不断推进、深化,同心协力推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全力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持续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司入选全国国企改革“双百企业”以来,坚持深化改革,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增强公司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2、公司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业务领域,加快产业布局,持续完善主营产业链和功能,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为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集研发、设计、咨询、制造、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全方位、可持续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3、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搭建高水平研发平台,持续优化创新体系,加强技术研发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在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智能+智慧”水务、农村污水治理一体化设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巩固技术优势,持续推进技术研发成果市场化应用,加强项目应用、对外推广,以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4、公司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技术成熟,管理规范,下属生产运营单位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荣誉。公司建立智慧水务、智慧供热等智能化管理系统,持续推进生产运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环境复杂多变 当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疫情反弹压力犹存,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企业作为重要的市场参与主体,超预期突发因素使得企业发展面临的风险增加。 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稳为主、稳中求进、以进固稳,着力夯实发展根基,提升管理能力,稳扎稳打,砥砺前行,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2、环保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环保行业传统业务需求的逐渐饱和,行业领域细分加剧,在国家产业政策对环保领域的大力支持下,央企、国企、民营企业夯实竞争优势,深耕业务领域,产业整合加速,行业门槛提升,市场竞争激烈。 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巩固竞争优势,抓好落地项目建设,尽快把优质项目转化为优质资产、盈利资产,围绕落地项目深耕区域市场,把当地市场做深、做透、做细、做实,打造区域优势和品牌效应,持续提升市场竞争能力。 3、管理难度增大 公司投资项目的逐步落地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公司业务范围、业务区域实现新发展,同时也对公司集团化治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公司风险防控能力面对新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将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集团化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治理体系、经营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对新业务、新区域进行统筹管理,提升公司整体协同性和竞争力,提高集团化规范运作水平,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环保监管趋严 环境保护是民生大计,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环保企业所面临的监管标准和监管力度愈加严格,对于污水、污泥、河道、固废等环保细分板块的处置、排放等环节提出更高标准,对公司生产运营提出新挑战。应对措施:公司将实施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全面创新,提升传统水务运营优势,聚焦环保产业链新业务,全力做好高标准、精细化生产运营,以技术创新带动全面创新,推动技术研发成果市场化、产业化应用,使科技创新与行业发展实现同频共振。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的行业情况  随着国家对环保产业相关政策的不断出台和完善,环保行业市场规模保持持续增长,经过长期实践发展,环保行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传统存量市场逐渐饱和,提质增效、升级改造成为主要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各细分领域的政策指导更加精准具体,运行标准更加清晰明朗,在细分领域做深做实做细成为重要发力点。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更高标准的环保要求,行业内企业要进一步聚焦发展需求,加快新技术研发,塑造核心技术优势,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打造优质品牌,提升市场竞争力。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业务概览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公司科学布局全产业链,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打造行业典范,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业务涵盖供水、城镇污水处理、农村污水治理、污泥处置、中水利用、集中供热、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环保设备制造、光伏发电、市政建设、园林绿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技术研发等领域。公司已在郑州、洛阳、开封、漯河、商丘、南阳、安阳、驻马店、周口、信阳、济源、焦作及山西运城、贵州都匀等地开展相关业务。  (二)经营情况  1、水务经营。污水处理业务是公司经营发展的基本盘,主要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公司在项目合作期限内负责污水的日常处理并按照协议约定价格收取污水处理费。公司持续加强水务统筹管理,推进智慧水务建设,提升运营效率,助力降本增效。截止2021年末,公司运营污水处理厂21家,全年污水处理量5.19亿立方米,中水利用2180万立方米;自来水供应厂1家,全年供应自来水1258万立方米。  2、供热经营。公司下辖新密热力、登封热力两家热力公司,主要采用热电联产供热模式,通过热网将电厂余热输送至用电单位和居民家中。2021年,公司新增入网面积79万立方米,新增供热面积46.4万立方米,截止2021年末,公司累计供热面积615.8万平方米,累计入网面积1180.8万平方米。  3、业务发展。公司持续推进环保全产业经营,近几年相继设立多家环保相关产业链子公司,开展环保设备制造、光伏发电、市政建设、园林绿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等业务,各子公司规范、持续、稳健发展,助力公司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其中,控股子公司中原环保郑州设备工程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聚焦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应用,为农村污水治理提供整套解决方案;控股子公司河南五建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秉承“立足城乡,服务民生”的使命,积极开拓“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领域,具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防水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资质。2021年,控股子公司郑州中原万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参股子公司中原环保郑州污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获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项目投资。公司紧跟国家战略,发挥生态环境综合服务优势,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业务领域,2021年审议通过投资项目9个:安阳县生态走廊项目、平顶山市郏县水环境生态治理项目、洛阳市伊滨区中央公园西轴城市综合开发项目、东轴城市综合开发项目、周口市太康县引江济淮配套工程项目、新密市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郑州市陈三桥污水厂污泥处置项目、陈三桥污水厂二期提标改造项目。  5、项目建设。公司全面加强落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管理举措,提升管理水平,周口市水系综合治理项目进入商业运营;民权水务一体化项目整体进入商业运营;方城县“三河一廊”项目统筹推进,龙泉、阳城、阿衡三大公园率先实现开园;新密市农村污水项目、刘寨污水厂、冲沟截污一期项目、陈三桥污水厂二期项目进入商业运营;2021年新落地项目迅速行动、稳步推进。  6、技术创新。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持续推进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关键核心领域技术的迭代升级和转化应用。2021年,公司成功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入选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获批建设河南省智慧水务工程研究中心,目前已累计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论文等创新成果三百余项。  7、队伍建设。公司持续完善选聘机制,提升引才质量,精准有效匹配,保障人才发展。深化绩效管理体系变革,明确责任目标、重点工作,全面签订目标责任书,建立薪酬与效益联动机制,坚持目标导向、结果管理,以事实和数据说话,务求实效,实施科学的薪酬分配制度,激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8、制度保障。优化内控制度建设,扎实提升制度执行力,发挥制度促发展、防风险、增效能的作用。构建现代化监督体系,扎实推进“保落实”工作,上下联动、互相协同,保障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审计监察同向发力,持续加强审计监督质效。纪检监察聚焦主责主业,用好“四种形态”,发现问题,靶向治疗,扎实开展工程专项监督、廉政谈话、警示教育。  9、党建工会工作。公司党委牢记“为员工谋幸福、为企业谋发展”的初心使命,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心同行、深度融合。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公司工会立足工会使命,发挥自身优势,创新举措暖人心,围绕传统文化节日开展特色文体娱乐活动,营造公司“家”文化,提升职工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汇聚公司发展强大合力。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持续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司入选全国国企改革“双百企业”以来,坚持深化改革,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不断增强公司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2、公司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业务领域,加快产业布局,持续完善主营产业链和功能,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为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集研发、设计、咨询、制造、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全方位、可持续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3、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搭建高水平研发平台,持续优化创新体系,加强技术研发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在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智能+智慧”水务、农村污水治理一体化设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巩固技术优势,持续推进技术研发成果市场化应用,加强项目应用、对外推广,以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4、公司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技术成熟,管理规范,下属生产运营单位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荣誉。公司建立智慧水务、智慧供热等智能化管理系统,持续推进生产运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截止2021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2,128,416.56万元,同比增长31.48%;净资产723,505.09万元,同比增长5.43%。本期实现营业收入614,048.43万元,同比增长185.64%;实现利润总额65,351.38万元,同比增长5.16%;实现净利润54,035.71万元,同比增长4.42%。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新部署,明确要求推进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并把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为推动环保产业发展提供遵循、指明方向。  污水处理及污泥处置行业。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城镇污水处理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2019-2021)》等多项污水处理相关政策,推动我国污水处理市场不断规范化发展。根据相关政策,深化水污染治理,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水生态保护修复,提标改造仍是行业重点工作;强化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促进数字化、精细化、系统化发展,提升产业智慧化水平和整体效率,是未来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治理模式已经逐渐清晰,结合农村污水水质特点、资源利用条件、经济承受能力和管理水平,发展一批经济适用的技术装备,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远程运维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河道治理行业。河道治理是当前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十四五”期间,要求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体,推进城市生态系统修复,加强小河道治理,有效整治河道污水,构筑良好的排水生态系统。通过河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流域综合治理,更好的保护环境,这是满足民生发展的根本途径,也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奠定作用。随着越来越规范的相关国家技术标准出台,河道治理行业的运作更加规范,行业的发展由成本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竞争的加剧将进一步加快技术进步和市场推广的步伐,合作创新、融资创新和技术创新将成为行业发展新的推动力。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2年是公司踏上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奋斗之年,公司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总战略、总目标、总要求,遵循“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制度是第一保障”经营管理理念,保持战略定力,提升管理能力,夯实发展根基,以稳为主、稳中求进、以进固稳,强化生产经营,抓好投资落地,深化技术创新,加强队伍建设,稳妥应对各类风险和挑战,持续提升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保障公司在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行稳致远。  (三)公司经营计划  1、强化生产经营管理。全力做好稳生产、挖潜能、提质量、增效益、保安全工作,实现生产经营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打造行业典范。持续优化升级智慧水务、智慧供热系统,加快技术创新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深入推进节能减耗、降本增效、创新增效。  2、高质高效推进投资项目落地。聚焦主营业务,强化创新应用,深化产业链协同,坚持优中选优,稳中有序推进优质项目落地。优化市场布局,开拓优质区域,巩固根据地建设,围绕落地项目深耕市场、拓展业务、扩大成果,实现多业务板块协同发展。持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尽快把优质项目转化为优质资产、盈利资产,保障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3、推动创新工作再上新水平。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推进技术研发向更高更尖迈进,开展具有领先性、突破性、实用性的技术研发。聚焦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攻坚,优化升级,加快推进市场化应用。不断优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大力培育高价值核心专利,加大发明专利培育力度,持续提升专利“含金量”。全面推进数字化和公司业务深入融合,促进产业提质升级,培育竞争新优势。  4、强化人力资源支撑。强化存量,加强引进人才培养和使用,在识才、育才、用才、爱才上下功夫,让各类优秀人才有更多机会和平台淬炼成长。加强干部队伍管理,落实好干部标准,持续强化干部管理“四马”机制,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选优配强干部队伍。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目标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全面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经营机制。  5、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准确把握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丰富内涵,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提高集团化规范运作水平,提升公司整体协同性和竞争力。优化制度供给,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制定科学、务实、管用的制度办法,不断充实公司改革发展的“政策包”“工具箱”,充分发挥制度保障作用。强化合规管理和风险管控,坚持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持续完善现代化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各监督主体的职能作用,将党内监督与公司经营管理监督深度融合,围绕经营管理难点问题、重点环节、重要岗位、重大事项,实施全生命周期监督管理。  6、全力保障安全生产。科学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底线思维,落实安全责任,筑牢安全防线。把安全理念贯穿公司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加强安全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和能力建设,提升应急管理水平,有效防御灾害、抵御风险,确保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实行最严格的安全生产制度,压实责任不放松、源头治理不放松、监督检查不放松、安全教育不放松,将安全生产纳入年度工作考核中,严格执行奖惩制度和“一票否决”制。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环保行业传统业务需求的逐渐饱和,行业领域细分加剧,在国家产业政策对环保领域的大力支持下,央企、国企、民营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深耕业务领域、广拓产业链条,行业整合加速,环保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公司在捕捉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夯实发展根基,抓好落地项目建设,尽快把优质项目转化为优质资产、盈利资产,持续开拓落地项目,深耕周边市场,充分发挥根据地作用,深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多业务合作,把当地市场做深、做透、做细、做实,打造区域竞争优势和品牌效应。  2、管理难度增大  公司投资项目的逐步落地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对公司集团化治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公司业务范围广、区域跨度大的现实情况下,公司风险防控能力面对新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将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集团化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治理体系、经营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体系、风险防控体系,对新业务、新区域进行统筹管理,提升公司整体协同性和竞争力,提高集团化规范运作水平,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环保监管趋严  环境保护是民生大计,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环保企业所面临的监管标准和监管力度愈加严格,对于污水、污泥、河道、固废等环保细分板块的处置、排放等环节提出更高标准,对公司生产运营提出新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将实施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全面创新,夯实技术创新优势,完善技术创新制度体系,推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提升传统水务运营优势,聚焦河道治理等新运营业务,全力做好高标准、精细化生产运营,同时继续推动信息化与各项业务的融合发展,以技术创新带动全面创新,提升公司运营管理效率。 收起▲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业务概要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全国国企改革“双百企业”,公司稳步实施“立足中原、走向世界”的市场战略,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业务领域,科学布局全产业链,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打造行业典范,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公司业务涵盖供水、城镇污水处理、农村污水治理、污泥处置、中水利用、集中供热、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环保设备制造、光伏发电、市政建设、园林绿化、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技术研发等领域。公司已在郑州、洛阳、开封、漯河、商丘、南阳、安阳、驻马店、周口、信阳、济源、焦作及山西运城、贵州都匀等地开展相关业务,实现了多区域发展布局。  (二)公司经营情况  1、水务经营。污水处理业务是公司经营发展的基本盘,主要采用特许经营模式,公司在项目合作期限内负责污水的日常处理并按照协议约定价格收取污水处理费。公司持续推进污水处理智能化、智慧化、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化运营管理的智慧水厂,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稳生产、降成本、强安全、重规范,挖潜增效,推动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2021年上半年,公司运营污水处理厂21家,污水处理总量24,657万吨,日均处理量136万吨。  2、集中供热。公司下辖新密热力、登封热力两家热力公司,主要采用热电联产供热模式,通过热网将电厂余热输送至用电单位和居民家中。公司持续优化供热服务,提高供热质量,推进智慧供热建设,融合供热收费、客户服务、生产调度于一体,通过热网数据监控和远程调度,实现快速平衡调节、精准稽查、漏点定位、建筑类型细分等,保障热网平衡、均衡输送、按需供热、安全运行。截止6月30日,累计入网面积1134万平米,供热面积577万平方米。  3、业务发展。公司持续推进环保全产业经营,相继设立多家环保相关产业链子公司,开展环保设备制造、光伏发电、市政建设、园林绿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利用等业务,各子公司规范、持续、稳健发展,助力公司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其中,控股子公司中原环保郑州设备工程公司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坚持自主研发、持续创新,研发适合不同地区应用的小水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着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农村污水治理提供整套解决方案;控股子公司河南五建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秉承“立足城乡,服务民生”的使命,积极开拓“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领域,严抓质量,追求品质,打造高质量精品工程,具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建筑机电安装工程专业承包壹级、环保工程专业承包壹级、防水防腐保温工程专业承包壹级、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贰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总承包叁级资质。  4、项目投资。公司积极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坚持高质量项目投资,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业务领域,持续拓展市场,深化根据地建设,2021年以来相继落地平顶山市郏县城区生态水系建设PPP项目、郏县中兴路公园PPP项目、伊川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及乡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BOT项目、安阳县(示范区)生态走廊(一期)PPP项目、太康县引江济淮配套工程PPP项目、洛阳市伊滨经开区(示范区)中央公园西轴城市综合开发项目,总投资额约61亿元。  5、项目建设。公司对落地项目实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统筹抓好质量、进度、安全,有序推进项目建设,推动项目尽快投产运营,加快投资项目落地见效。2021年上半年,新密市刘寨污水厂、新密市冲沟截污一期工程、民权县污泥厂等项目陆续进入商业运营,公司周口市中心城区水系综合治理PPP项目、信阳市浉河三期水环境综合治理PPP项目等在建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  6、技术研发。公司全面强化技术创新,加强高素质研发队伍建设,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研发成果持续涌现,2021年上半年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科技成果46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截止6月30日,累计获得科技成果205项目,其中,发明专利4项。公司在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等关键领域持续攻关,强化和巩固“水”和“泥”核心技术,加强技术成果转化,临颍第二污水处理厂主要指标已提高至准IV类标准,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到民权县污泥处理处置项目、济源市污泥处置委托运营项目等多个项目。  7、人才队伍。公司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累计引进985、211重点院校硕士、博士113人,以市场化导向推动干部管理改革,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充实后备干部队伍,保障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公司进一步完善业绩考核与薪酬体系,全面实行目标管理,坚持结果导向、责任导向,聚焦关键环节和重点任务,完善业绩薪酬联动机制,促进经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8、内控建设。公司健全有效制衡的现代化公司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集团化管控能力和水平。建立现代化监督体系,强化督查检查和考核问责,把监督体系充分融入安全发展、质量管理、经营质量提升、党风廉政建设等重点风险领域,按照“全面性、及时性、有效性”原则,集中力量抓好各项工作落实;持续提升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水平,科学筹备、规范组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保障“三会一层”规范运作,信息披露依法合规、严谨高效,获评深交所2020年度信息披露评级A级。  9、党建工作。公司党委坚守“为员工谋幸福、为企业谋发展”的初心和使命,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持续加强党的建设,促进党史教育常态化实施,开展干部大整顿和管理大提升行动,落实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引领广大干部聚焦公司战略目标和发展全局,主动担当、敢于担当、切实担当、善于担当。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持续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完善公司战略体系、文化体系、集团化管控体系、创新发展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增强公司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提升公司规范运作水平,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打造高质量上市公司。 2、公司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业务领域,加快产业布局,持续完善主营产业链和功能,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为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集研发、设计、咨询、制造、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全方位、可持续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公司发挥战略、文化、管理、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打造了一批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在工程建设及项目运营中树标杆、创典范,在改善人居环境、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彰显作为。 3、公司持续完善创新体系,搭建高水平研发平台,加强技术研发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已获授权、成功发表专利、软件著作权、论文等二百余项,在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智能+智慧”水务、农村污水治理一体化设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具备核心技术优势,持续推进技术研发成果市场化应用,加强项目应用、对外推广,以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4、公司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技术成熟,管理规范,下属生产运营单位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荣誉。公司建立智慧水务、智慧供热等智能化管理系统,持续推进生产运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5、公司从战略高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形成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培养机制、使用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成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良好机遇、美好前景,让优秀企业家不断涌现,打造公司人才优势,奠定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石。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竞争 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修复战略和重点区域污染防治专项行动等的稳步实施,环保行业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市场专业化、细分化特征明显,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建筑类企业及民营企业相继进入环保行业,寻找发展路径,发挥优势,在各细分领域展现出专业化特色,提供系统化、综合化解决方案,与长期从事环保行业的全国性综合环保公司、区域性环保公司共同构建新的行业格局,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应对措施:公司将紧跟行业政策和发展态势,从全局视角和长远眼光把握政策机遇,持续拓展环保全产业链经营,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业务领域,全力推动投资工作,积极对外展业,加快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根据地战略,扎根当地,深耕细作,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打造品牌效应,全面树立公司良好品牌形象,把区域市场做深、做透、做细、做实,推进产业集聚,打造区域优势和协同效应;加快推进智能化发展,推进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强技术成果转化应用,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和质量,降本节支、提质增效,巩固运营优势,提升经营管理水平。 2、集团化管控 随着公司业务领域持续延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公司组织结构和管理体系日趋复杂,当前已在河南省内外设立约四十家分子公司开展业务。在公司集团化发展背景下和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下,构建运行高效、充满活力的集团化协同发展体系,提高公司整体协同性和竞争力,扎实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公司的重要课题,也是公司基业长青的重要保障。 应对措施:公司将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集团化治理体系建设,围绕建立健全公司治理体系、经营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体系、风险防控体系改革创新、狠抓落实,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公司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战略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改革创新能力、风险防控能力,不断更新思想观念、管理意识、管理理念,打造一支适应公司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要求,敢于在市场中搏击、善于应对复杂局面,懂治理、会治理、善治理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在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彰显担当作为。 3、行业标准提高、监管趋严 环境保护是民生大计,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环保监管标准越来越高、执法越来越严已是环保行业必然的发展趋势,污水深度处理、水环境综合治理、固废处置等环保领域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形成了更高的技术壁垒和进入门槛,真正具备核心技术和成熟运营经验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机制、建立创新平台、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在巩固和完善“水”和“泥”核心技术的基础上,实施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全面创新,形成公司核心技术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加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公司研发成果产业化及市场化。 收起▲

  一、概述  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国内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总战略、总目标、总要求,按照“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制度是第一保障”经营管理理念,准确研判形势,精心谋划部署,齐心协力攻坚,疫情防控科学周密,生产经营提质增效,投资发展稳步推进,项目建设规范高效,创新成果持续涌现,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巩固深化,经营业绩逆势增长,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一)经营发展  1、水务经营提质增效。完善水务经营体系,稳生产、降成本、强安全、重规范,夯实发展基础,持续挖潜增效,实现质量效益双赢。水务运营单位坚持创新驱动,立足生产实际,持续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革新,不断提高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快智能化改造,开展智慧水务系统的实施应用和升级改造,逐步打造自动化、智能化、智慧化污水处理厂。  2、供热经营持续向好。供热板块提升管理水平,优化供热服务,增强供热效益。智慧供热初显成效,智慧供热系统融合供热收费、客户服务、生产调度于一体,通过热网数据监控和远程调度,具有快速平衡调节、精准稽查、漏点定位、建筑类型细分等功能,保障热网平衡、均衡输送、按需供热、安全运行,持续提高供热质量。  3、投资发展稳步推进。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采取有力有效措施,积极推进投资发展,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业务领域,巩固根据地,开拓新市场。坚持高质量项目投资,相继落地信阳市浉河三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PPP项目、信阳市潢川县蔡氏河湿地公园建设工程PPP项目,围绕落地项目,持续深耕市场,投资建设上街区第二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伊川县污水处理厂三期扩建及乡镇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BOT项目。设立中原环保红枫(郑州)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完善公司主营产业链和功能,打造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  4、工程建设规范高效。全面加强工程管理,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统筹抓好工程进度、质量、安全,高质高效推动项目建设,确保尽快运营,发挥投资效益。全面完善工程管理制度,加强规范管理。优化安全管理体系,推进在建工程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坚持常态化巡检与专项治理行动相结合,加强科学管控和专业服务。  (二)创新驱动  1、技术创新深入推进。全面强化技术创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核心技术不断突破,研发成果竞相涌现,全年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科技成果68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加强研发队伍建设,打造高层次、高素质研发团队。构建高水平研发平台,形成标准理化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工程化场地等多个专业研发基地。获批河南省污废水及废气新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污水高效低耗处理与污泥资源化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郑州市水环境污染深度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覆盖污水处理、污泥处置、废气处理三大领域。  2、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持续攻关,深度脱氮技术持续攻关,获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污水处理行业综合脱氮技术》获得河南省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污水深度脱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获批河南省重大专项课题立项。污泥一体化处理处置技术持续优化升级,具备便利性、高适应性、连续性、高效节能、高度自动化等特点,实现污泥处理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城镇生活污泥干化焚烧成套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批郑州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  3、管理创新持续提升。加速信息化与业务的全面融合。推进信息化技术在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加强集团化财务管控。推进财务信息化建设,自主研发财务数据智能采集应用系统,提高效率,省内领先;加强业财融合,服务业务,支撑管理,提升价值创造能力。加强物资采购管理。搭建数字化采购平台,规范招标采购业务,加强供应商动态管理,推进资产管理及废旧物资处置。加强品牌建设。完善宣传体系,创新宣传形式,对内凝心聚力,对外塑造形象,文化软实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  (三)队伍建设  1、持续深化人才梯队建设。优中选优、强中择强,引进知名高校硕士、博士38人;紧贴业务需求,引进紧缺急需人才60人,人才质量和结构持续提升;健全培训课程体系、讲师队伍体系、评估应用体系,初步形成管理和专业两大序列、层次分明的培训体系,全年举办一级培训43期。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成为河南省首批、郑州市首家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企业。  2、大力推动干部管理改革。开展职业经理人选聘,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给公司经营层干部使用机制带来突破和经验;公司中层干部管理推行“四马”机制,坚持好干部标准,进一步充实、完善公司总监干部队伍,发挥排头兵和中流砥柱的作用,为公司做强做优奠定人才基础。  3、完善业绩考核与薪酬体系。坚持责任导向、结果导向、问题导向、风险导向,提升绩效管理精准性和系统性。完善业绩薪酬联动机制、完善公司薪酬管理体系,实行精细化考核、精细化分档,薪酬进一步向关键岗位、核心骨干倾斜,体现薪酬与业绩、贡献、能力挂钩,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制度建设  1、加强公司治理和规范运作。健全有效制衡的现代公司治理体系,科学筹备、规范组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保障“三会一层”规范运作。信息披露依法合规、严谨高效,获评深交所信息披露最高等级A级。加强集团化管控,各机关部室从公司治理的高度优化管理和服务,提升集团化管控能力和水平。  2、加强风险防控。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内部控制、纪检监察“四位一体”风险管理系统上线试运行,构建风险矩阵,对公司人、财、物、三公经费、招标、工程建设、投资、功能公司、供热业务、领导班子十大风险领域进行实时监控。法律顾问全覆盖,规范合同管理,有效防范风险。  (五)党建工作  公司党委坚守“为员工谋幸福、为企业谋发展”的初心和使命,强化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着力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持续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组织全体党员赴红旗渠进行党性教育,扎实做好全国“两会”精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宣传学习,锤炼党性修养,筑牢党性根基。  二、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截止2020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1,618,770.59万元,同比增长48.73%;净资产686,234.08万元,同比增长6.63%。本期实现营业收入214,974.63万元,同比增长23.57%;实现利润总额62,146.72万元,同比增长17.56%;实现净利润51,748.14万元,同比增长8.25%。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持续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健全完善公司战略体系、文化体系、集团化管控体系、创新发展体系、风险防控体系,不断增强公司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2、公司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业务领域,加快产业布局,持续完善主营产业链和功能,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为各地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集研发、设计、咨询、制造、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为一体的全方位、可持续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公司将已有业务区域确定为根据地,以落地项目为据点,扎根当地,精耕细作,发挥公司战略、文化、管理、资金、技术、人才等优势,在工程建设及项目运营中树标杆、创典范,打造公司品牌形象,构建区域发展新优势。3、公司完善创新体系,搭建高水平研发平台,加强技术研发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培育发展动能,已获授权、成功发表专利、软件著作权、论文等一百余项,在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智能+智慧”水务、农村污水治理一体化设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具备核心技术优势。公司的专利技术创新性、新颖性、实用性、可复制性强,成功应用于多个环保和环境治理项目。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神州小罐”净化器系列农村污水治理新型一体化设备,“三化两管一控制”农村污水治理模式,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树立行业标杆。  4、公司率先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认证,具有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技术成熟,管理规范,下属生产运营单位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荣誉。公司建立智慧水务、智慧供热等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运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5、公司从战略高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人才引进、培养机制,搭建人才成长平台,构建一支高层次、高素质  人才梯队,奠定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石。

  三、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一)行业格局和趋势  1、污水处理行业  “污水处理行业十三五规划”指出,实现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由“规模增长”向“提质增效”转变,由“重水轻泥”向“泥水并重”转变,由“污水处理”向“再生利用”转变,全面提升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推进会上提出了“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鱼,有鱼要有草,下河能游泳”的要求,将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水生态保护修复,提标改造仍是行业重点工作;发改委、环境部等10部委《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在城镇、工业和农业农村等领域系统开展污水资源化利用,全面推动我国污水资源化利用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家对环保产业的持续大力支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大型投资项目的涌现,使得社会资本高度关注环保市场,大型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社会资本跨行业进入环保市场,通过项目投资、合作经营、收购、兼并的方式抢占尚处于成长期的环保市场,加速了环保市场格局调整,地方水务企业经营体制进一步被打破,跨区域经营趋势明显。为了追求更强的整体竞争优势,获取更多的项目,有效控制投资成本,确保工程质量,众多业内企业从单一的设备提供商、材料研发及生产商、工程承包商或运营商逐步向上下游延伸,更多元的跨领域发展,以求在特许经营期内有更明显的成本控制优势,获取更多的利益,综合性的环境治理服务企业成为发展趋势。  2、污泥处置行业  2015年“十三五”规划出台,指出大气、污水、污泥的治理是今后国内环保处理的三个主攻方向。“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了污泥处理处置目标、任务与布局,建立完善了污泥稳定化与无害化的相关标准,并阐明了要加强监管与激励机制,全面地为我国未来五年的污泥处理处置工作做出了重要布局。2020年7月,发改委和住建部发布的《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补短板强弱项实施方案》中也已明确要限制未经脱水处理达标的污泥在垃圾填埋场填埋,并要求东部地区地级及以上城市、中西部地区大中型城市加快压减污泥填埋规模。随着政策引导,我国污泥处理产业市场需求得到释放,“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将投入2000亿元用于污水厂的污泥处理,在污泥处置技术的不断突破与政策的推动下,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即将迎来蓝海市场。  3、河道治理行业  河道建设是当前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加强小河道治理,有效整治河道污水,构筑良好的排水生态系统。自2015年以来《水十条》、《土十条》相继出台后,十九大又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千年大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则把污染防治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提出要实施好规划确定的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通过河道治理、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流域综合治理,更好的保护环境,这是满足民生发展的根本途径,也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奠定作用,对水资源环境与生态环境进行相应优化,不断推动我国经济高效发展,为实现社会和谐和进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经历了近两年的政策调整之后,PPP已开始由理性回归逐步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符合PPP模式运用本质特征的项目、绿色环保和惠民类项目的比例显著增加,PPP进入规范化、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传统EPC和施工总承包模式将逐步向“投建营一体化”转型,行业的发展将由成本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合作创新、融资创新和技术创新将成为行业发展新的推动力。同时,随着越来越规范的相关国家技术标准出台,河道治理市场的运作将更加规范化,竞争更加充分,从而加快技术进步和市场推广的步伐。  4、集中供热行业  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供热行业已进入了一个新的转型期、改革期、挑战期和机遇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都将带动热能消费的持续增长。集中供热是清洁供热的重要方式之一,用集中热源代替众多分散锅炉,可将污染物从面排放变为点排放,能够集中、有效处理污染物,减少排放量,近几年,在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集中供热作为一种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供热方式已经逐步成为了我国城镇的主要供热方式,我国各地方城市集中供热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集中供热已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集中锅炉房为辅,其他方式为补充的供热局面。  供热经营应当优化管理模式,积极采用新型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广大群众应当提高自身节能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能降耗。与此同时,应当深入研究当前集中供热难点,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完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公司发展战略  2021年是公司乘势而上、改革创新、扩大成果,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公司将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总战略、总目标、总要求,坚持和丰富“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制度是第一保障”经营管理理念,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实行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着力提升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增强公司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推动公司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行稳致远,不断做强做优做久做大。  (三)公司经营计划  1、加强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着力加强公司经营层建设,使机构设置更加科学、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主管领导和主管部门要管人、管事、管业务,全面提升战略执行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改革创新能力、风险防控能力,构建更加适应市场化经营需要的管理机制。  2、全力以赴推进投资发展工作。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持续推进投资发展工作,全力做好投资队伍建设、投资理念更新、投资工作考核、投资项目落地、投资效率提高。密切研判形势,抢抓市场机遇,拓展投资空间,持续发力推进高科技、高成长、高附加值、低风险的优质项目,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激发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将技术创新与投资工作相结合,加快研发成果产业化和市场化,打通技术创新到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3、全面加强工程管理。全面加强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深化制度体系建设,建立长效落地、落细监管机制,适应投资项目规范化建设管理的新形势、新要求,持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推动项目高质量高效率建设。强化统筹规划和督查考核,全面考核工程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安全、资金,严把合规性建设,推进融资进展,确保项目争取尽早完工、投入运营、达产生效。  4、推进生产经营提质升级。水务板块、供热板块是保障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盘,全面提高生产经营质量和效益,扎实推进降本节支、提质增效、创新创效工作,切实保障基本盘稳定和发展。强化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加快推进自动化、智能化建设,持续优化智慧水务系统、智慧供热平台,不断推动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持续提升生产经营标准化、精细化、智能化。  5、更高水平推进创新工作。完善公司创新体系,持续提升高新人才吸引力、尖端技术研发力、创新成果转化力,着力打造创新型企业。推进技术研发向更高更尖迈进,高标准建设一流实验室,聚焦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加强自主创新,推进迭代升级,巩固壮大核心技术优势。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和推广,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以技术创新赋能产业发展,为公司创造更大的竞争力、更广阔的市场、更丰厚的利润。  6、全面推进队伍建设。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以优质人力资本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支撑公司战略目标落地。加大引才引智力度,统筹考虑人才需求,持续引进更高标准、更高层次、更高素质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根据工作业绩和综合管理能力进行岗位调整和薪酬分配,实现管理人员上下实绩说话、收入增减效益说话。  7、加强合规管理和风险管控。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管理,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管理,推进合规管理全面覆盖、有效运行。加强内控体系建设,健全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合规管理监督为重点的内控制度,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运用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审计管理、纪检监察业务“四位一体”风险管理系统,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完整监督闭环,构建全面、全员、全过程、全体系的风险防控机制。  8、打造审计监督体系。推动党内监督和企业内控监督有机结合,明确监督职责,统筹监督力量,不断提升监督效能。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按照“问题导向、清单管理、狠抓落实、严肃追责”原则,紧盯涉及党的建设、作风建设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点环节、重要岗位、重大事项等问题,靠前监督、全程监督、精准监督、有效监督,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监督全覆盖格局,确保一切经营管理工作都在审计监督下规范高效推进。  9、深入推进安全生产。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责任制,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统筹推进水务、供热、工程、投资、功能公司等各领域安全工作,坚决守住安全底线,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的发展环境。  10、强化党建促发展工作。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目标同向、部署同步、工作同力,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把党建工作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创新优势、发展优势和人才优势,以党建高质量推动发展高质量。  (四)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竞争加剧  随着环保行业传统业务需求的逐渐饱和,行业领域细分加剧,在国家产业政策对环保领域的大力支持下,央企、国企、民营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深耕业务领域、广拓产业链条,环保产业持续快速发展,公司在捕捉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激烈的行业竞争环境。  应对措施:公司继续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业务领域,激发投资潜力和创新活力,巩固扩大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持续开拓落地项目、深耕周边市场,充分发挥根据地作用,深入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把当地市场做深、做透、做细、做实,打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2、管理难度增大  公司投资项目的逐步落地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同时也对公司集团化治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公司业务范围广、区域跨度大的现实情况下,公司风险防控能力面对新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将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集团化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治理体系、经营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体系、风险防控体系,提高集团化规范运作水平,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环保监管趋严  环境保护是民生大计,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环保企业所面临的监管标准和监管力度愈加严格,对于污水、污泥、固废等环保细分板块的处置、排放等环节提出更高标准,对公司生产运营提出新挑战。  应对措施:公司将实施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全面创新,夯实技术创新优势,完善技术创新制度体系,加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公司研发成果产业化及市场化步伐。深化信息技术应用,大力推动信息化与各项业务的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公司运营管理效率。 收起▲

  一、概述  2020年以来,公司围绕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总战略、总目标、总要求,砥砺奋进、改革创新,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营发展工作,经营业绩逆势增长,生产经营提质增效,技术研发持续攻关,投资项目相继落地,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队伍建设不断强化,风险防控常抓不懈。  1、污水处理。污水板块充分发挥主力优势,加快转型升级,推进智能化、智慧化发展,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疫情期间,各水务单位连续安全稳定运行,充分利用“智能+智慧”水务系统,加强安全生产和水质监测工作,确保污水安全达标排放,切实保障城市排水安全。  2、集中供热。公司加快推进城市供热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着力打造智慧供热平台,创新管理,优化服务,拓展市场。  2019-2020供热季,各供热单位在严防严控疫情的同时,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供热服务质量,实现供热生产安全稳定,确保广大用户在疫情期间温暖过冬。  3、投资发展。公司扎实推进投资工作,全力拓展市场,加快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投资引领作用,投资建设济源市污泥处置委托运营项目、信阳市潢川县蔡氏河湿地公园项目、信阳市浉河三期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成立合资公司中原环保红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完善产业功能。  4、工程管理。工程施工及管理业务持续发展,公司实施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坚持绿色施工与生态保护协同推进。疫情期间,在建工程积极稳妥复工,加快重大项目实施和推进,赶工期、抓进度、保质量。子公司郑东水务、(方城)甘江河项目公司被评为“河南省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  5、科技创新。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平台建设,完善研发体系,在污水深度处理、“智能+智慧”水务、农村污水治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园林绿化等业务领域再获多项国家专利;公司获批“河南省污废水及废气新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子公司设备工程公司通过“河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  6、队伍建设。公司完善人力资源体系,强化存量、优化增量。2020年引进多名关键岗位人才和优秀高校毕业生,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三级培训体系,持续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公司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健全干部管理机制体制,全面深化干部管理改革,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7、党建工作。全面加强党建工作,以党建高质量促公司发展高质量。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领导班子成员落实“一岗双责”责任,各级党组织书记履行第一责任,实现党建责任全覆盖;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万场宣讲进基层”活动;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500多名党员为支持疫情防控自愿捐款,切实将疫情防控的战场转化为守初心的考场、担使命的校场。

  二、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竞争 污水处理等传统环保产业已处于充分竞争状态,行业细分领域快速发展,环保企业发挥各自优势,深耕业务领域,拓展产业链条,形成区域化布局,公司在高质量推进投资工作的同时,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 应对措施:公司将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业务领域,全力推动投资工作,积极对外展业,加快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根据地作用,扎根当地,深耕细作,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打造品牌效应,全面树立公司良好品牌形象,促成更多“回头客”,把区域市场做深、做透、做细、做实,推进产业集聚,打造区域优势和协同效应。 2、集团化管控 公司持续完善主营业务全产业链,发展成为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在河南省内外设立三十余家分子公司开展业务,构建集团化协同发展体系。在公司集团化发展背景下,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面临更新、更高的要求。 应对措施:公司将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加强集团化治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司治理体系、经营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体系、风险防控体系,提升战略决策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改革创新能力、风险防控能力,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3、环保监管趋严 环境保护是民生大计,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加快推进,环保企业面临的监管标准和监管力度愈加严格,污水深度处理、水环境综合治理、固废处置等环保领域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形成了更高的技术壁垒和进入门槛,真正具备核心技术和运营经验的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应对措施:公司将继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实施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全面创新,夯实技术创新优势,持续增强公司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加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应用,推动公司研发成果产业化及市场化。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公司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遵循“规范、务实、诚信、高效”的企业宗旨,建立健全公司治理体系、经营管理体系、内部控制体系、风险防控体系,构建责权清晰、运行畅通、充满活力的工作机制。2018年,公司入选全国国企改革“双百企业”,深入推进综合性改革,推进公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公司经营科学、管理规范,率先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认证,下属生产运营单位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级荣誉,公司持续推进智慧水务、智慧供热系统建设,实现生产运营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发展,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 3、公司围绕“大公用、大环保、大生态”业务领域,加快战略新兴产业布局,发展成为集研发、设计、咨询、制造、投资、建设、运营、管理于一体的生态环境综合服务商,为全社会和各地政府提供全方位、可持续的“一站式”综合服务。 4、公司深入实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战略,建立健全创新体系,统筹推动理念、体制、机制、技术、管理、文化、服务等全面创新。在污水深度处理、污泥资源化利用、“智能+智慧”水务、农村污水治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园林生态等业务领域累计获得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科技成果一百余项。公司专利技术创新性、新颖性、实用性、可复制性强,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成功应用于多个环保和环境治理项目。 5、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神州小罐”污水净化器,采用“三化两管一控制”(乡镇集成化、村组一体化、家户分散化,互联网智管、低成本运管,无人值守远程控制)建设运营模式,实现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建设精确、快速,运营智能、简单、高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农村污水治理模式,树立农村污水治理行业标杆。 6、公司秉持“敬德重才、纳贤用能”的人才理念,建立优秀的选人用人机制和文化,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经过多年的稳健发展,储备了大量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专门技能人才,构建了成梯次、成体系的人才队伍发展格局,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收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