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互联网医共体建设、“两专科一中心”……最新政策要求这样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医药适宜技术6类10项 组建互联网医共体建设、“两专科一中心”……最新政策要求这样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组建互联网医共体建设、“两专科一中心”……最新政策要求这样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

2023-08-21 20: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85731648854423193

整理:杨宇轩

来源:健康县域传播平台

3月30日,国家中医药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同时公布了18项考核评价指标。

41531648854423302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更加健全,服务设施设备更加完善,人员配备更加合理,管理更加规范,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能力有较大提升,较好地满足城乡居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实现“一般病在市县解决,日常疾病在基层解决”提供中医药保障。

《行动计划》部署了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推进基层中医药人才建设、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基层中医药管理能力、深化基层中医药健康宣教和文化建设、稳步推进基层中医药改革七项重点任务。

18项指标助力《行动计划》落实

《行动计划》共设置了18项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行动计划考核评价指标,涉及基层中医药服务覆盖面、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等5个方面。 在服务覆盖面方面,《行动计划》要求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在服务能力建设方面,《行动计划》对县级中医医院提出多项要求:100%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 80%以上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 ;70%的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60%的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行动计划》提出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0.6-0.8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   在管理能力建设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所有中医馆全部接入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的医共体内信息互通和管理信息共享。   在医共体建设方面,《行动计划》要求中医医院牵头的医共体覆盖人口原则上不低于县域人口的30%。  

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行动计划考核评价指标

序号分  类指标内容1基层中医药服务覆盖面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2100%社区卫生服务站、80%以上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熟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310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80%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4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全部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6所有县级区域依托县级医院设置中医健康宣教基地。780%以上的县级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县级中医医院均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81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的中医馆完成服务内涵建设。91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1070%的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1160%的二级以上县级中医医院设置老年病科。12各县(市、区)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率分别达到75%和85%。13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0.6-0.8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1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中医类别医师占同类机构医师总数比例达到25%以上。15社区卫生服务站至少配备1名中医类别医师或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临床类别医师。1680%以上的村卫生室至少配备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医务人员。17基层中医药管理能力建设所有中医馆全部接入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的医共体内信息互通和管理信息共享。18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鼓励政府举办的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医共体,中医医院牵头的医共体覆盖人口原则上不低于县域人口的30%。

备注:除特别说明外,完成指标要求的截止时间均为2025年。

每个县办好一所县级中医类医院

《行动计划》明确,要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原则上每个县办好一所县级中医类医院,有效承担县域居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诊疗和急危重症抢救与疑难病转诊任务。支持县级中医医院能力建设,提升县级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服务设施配置,鼓励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妇科、中医儿科。

在完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方面,《行动计划》共提出发挥县级中医医院龙头带动作用、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在基层办中医三项分任务。

招录7500名中医专业免费订单定向医学生

《行动计划》要求开展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培训,招录7500名中医专业农村免费订单定向医学生,对1.25万名左右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开展规范化培训、转岗培训,培训一批基层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基层中医馆骨干人才。畅通基层中医药人才流动途径,推广“县管乡用”“乡管村用”等人才管理模式。实施基层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研修项目,为县级及以下医疗机构培养一批能看病、看好病的中医临床优秀人才。到2025年,基本实现城乡每万居民有0.6-0.8名合格的中医类别全科医生。

在推进基层中医药人才建设方面,《行动计划》共提出扩大基层中医药人才有效供给、畅通基层中医药人才使用途径、改善基层中医药人员发展环境三项分任务。

每个县建设一个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

《行动计划》提出每个县建设1个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指导、规范、优化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每个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推广10类6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为每个县培训至少15名县级师资,每人掌握8类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县级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心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45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各县依托县级中心5年内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10类4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开展6类10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80%以上村卫生室能够按照中医药技术操作规范熟练开展4类6项以上中医药适宜技术。

在推广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方面,《行动计划》共提出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平台建设、加大适宜技术推广力度和考核力度两项分任务。

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

《行动计划》强调开展县级中医医院“两专科一中心”建设,即每个县级中医医院建成2个中医特色优势专科和1个县域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提升肺病、脑病、心病、骨伤、皮科、肿瘤等专科专病能力。提升基层中医医疗机构传染病防治能力,县级中医医院设置符合规范的发热门诊,具备规范的预检分诊能力。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基层指导科建设,负责全县中医药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到2025年,全部县级中医医院达到《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

在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方面,《行动计划》共提出加强县级医疗机构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诊疗能力、发展基层中医治未病服务和中医康复服务、完善中医药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切实做好中医药城乡对口帮扶工作五项分任务。

三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互联网医共体

《行动计划》明确,要落实《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和《全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与规范》要求,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信息化水平,推进以电子病历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信息系统建设,支撑县级中医医院、基层中医馆、村卫生室实现信息共享和远程支持,丰富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服务种类,扩大平台涵盖范围。鼓励三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互联网医共体,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中医药服务提供信息化支持。2025年,所有中医馆接入中医馆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的医共体内信息互通和管理信息共享。

在加强基层中医药管理能力方面,《行动计划》共提出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管理和质量监管、加快基层中医医疗服务信息化建设两项分任务。

设置中医健康宣教基地

《行动计划》要求所有县级区域依托县级医院设置中医健康宣教基地,将中医药科普知识和《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作为健康教育重要内容加以推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居委会、乡村群众活动场所等,建设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推动基层医疗机构通过电子屏、海报、宣传栏等经常性展示科普内容,开展健康讲座等科普活动。加强中医药科普专家队伍建设,鼓励中医药医务人员、科研人员面向社会开展科普服务。

在深化基层中医药健康宣教和文化建设方面,《行动计划》共提出广泛推动中医药健康知识普及一项分任务。

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医共体

《行动计划》强调落实国家医改政策要求,在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地区,政府举办的县级中医医院全部牵头组建紧密型医共体,在开展县域医共体建设的其他地区,鼓励政府举办的县级中医医院牵头组建紧密型医共体,中医医院牵头的医共体覆盖人口原则上不低于县域人口的30%。探索符合县域特点、有利于中医药优势发挥的总额付费和补偿机制,引导医共体向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方式转变。建立符合基层中医药诊疗特点的医保支付模式。鼓励实行中西医同病同效同价,通过对部分慢性病病种等实行按人头付费、完善相关技术规范等方式,鼓励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适宜的中医药服务。积极将适宜的中医医疗服务项目和中药按规定纳入医保范围。

在稳步推进基层中医药改革方面,《行动计划》共提出做好中医医院牵头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开展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县)建设、加大医保对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政策支持三项分任务。

14851648854423916     【县域健康大咖播-交流群】成立啦!每日会在群内分享更多县域医疗发展相关的文章及直播课程。欢迎对县域医疗卫生发展感兴趣的您扫描下方二维码,备注您的【姓名+医院】,获取更多学习权益。

59551648854424034

直播预告 01   县域健康大咖播98     主题:专科建设中心化、精细化探索-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专场   时间:4月2日 15:00   参与嘉宾:   汪言安:健康界副总裁,健康县域传播平台总编辑   曹   健:中国人民大学医院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   王忠安: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兴义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李冬宁:   内蒙古宁城县中心医院副院长   赵富伦:兴义市人民医院医务部主任、耳鼻咽喉科主任   孙锦波:兴义市人民医院社保科科长、矫形关节运动医学科主任   龙汉春:兴义市人民医院睡眠中心主任、神经内科二病区副主任   02   县域健康大咖播99     主题:全国县域医共体高质量发展系列直播-山西专场三   时间:4月7日 19:00   参与嘉宾:   汪言安:健康界副总裁,健康县域传播平台总编辑 王萍:  陕西省卫健委体改处调研员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专家 李军:  高平市医疗集团党委书记   任艳萍:  太原市小店区医疗集团院长   张晓辉:阳高县医疗集团副院长 03   县域健康大咖播100     主题:   “迈向振兴——市县中医院高质量发展”系列直播专场第四期   时间:4月8日 15:00   参与嘉宾:   汪言安:健康界副总裁,健康县域传播平台总编辑 郭守强:  甘肃省秦安县中中医院院长 胡国强:  浙江省长兴县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 陈明:  安徽省庐江县中医院党委书记   张剑:  黑龙江省甘南县中医院党总支书记 14851648854423916     95441648854424169 责任编辑:杨宇轩 审核:汪言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