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历史与文化】苏颖:道家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医是道家文化吗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苏颖:道家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医药历史与文化】苏颖:道家思想对《黄帝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影响

2024-07-11 03: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观念。道家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学术源流。自古以来,道家思想渗透于我国多学科领域,尤其对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我国古代中医先贤认为既然“道”能够说明自然万事万物的变化规律,那么,人体生命也是自然所化万物之一,人体生命亦秉承天地之道而生,因此,“道”也必然能够说明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故运用道家之“道”阐释天人合一之理及人体生命生存之道。中医认为人体生命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还具有社会属性,使中医学理论体系在研究人体生命时,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有机融合的认识方法及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有效又实用的生命科学

一、道家之“天人之道”

道家的“道”,亦即天人之道,可分为自然之道、辩证之道、生存之道等方面,略论如下。

(一)自然之道

1.有无之道。老子认为“道”即是宇宙万物形成之前的原始的无形的混沌状态,这个无形的混沌状态也是化生万物的存在,天地万物由这个无形的“道”所化生。老子的道阐释了宇宙世界的有与无、虚与实、体与用的相辅相成关系。《老子》第一章即提出了“道”的概念,将“道”作为其哲学体系的核心阐释自然万物变化规律,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下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四十章亦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认为此“道”与通常说的道路之“道”是不同的,从“无”生“有”角度来看,此“道”是“无”,即宇宙原始的混沌状态;若从一物生一物的角度来看,“道”又是物质的客观存在。老子在第二十五章亦指出,“道”既是能化生万物的物质存在,又是独立的玄远的万物之母,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老子认为“道”存在于天地宇宙之中,是天地自然万物产生之前就有的存在,“道”具有生命力,能够化生自然万物,“道”之运行没有声音,也没有具体形状,周而复始且生生不息,是天地万物化生之母,很难给它命名,就叫做“道”吧。老子指出“道”是有象有物的存在,它既是宇宙创生的本原,又是万物发展变化的生机和动力,云:“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信,指诚信、信用、道理,例如自然界到了什么时节,就有什么样的物候变化,“信”在此也指规律。“道”之运行恍惚之中有形象,形象之中有实物,玄远之中蕴藏着真精之气,此真精具有生命力,化生自然万物。

2.宇微之道。老子在探讨自然规律时,采用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既有对宏观的自然大道阐释,又有对微观自然具体物象的描述,以说明天道并不玄远,自然规律变化的物象就在身边,周而复始的变化有象可见。即从宏观出发,又能从微观审视,这也是老子“道”哲学思想的独特之处。老子指出“道”的辽阔性和宏观性,“道”虽然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道之大拟于天地,道是混溶性的存在;辽阔无际的“道”是周而复始地运动着的,“道”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万事万物依赖“道”所产生。云:“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老子》第四十二章从宏观到微观阐发了“道”化生万物的过程,解释了从“道”到具体万物的变化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之无极,其运行生太极,太极运行生阴阳,阴阳相互消长的盛衰变化产生了春夏秋冬四季寒暑及万物生化。因此,观察自然春夏秋冬的气候变化以及观察微观生物及植物的生长变化,可知晓“道”宏观的规律及其具体作用。《老子》第十六章指出自然界尽管万物生长得枝繁叶茂、果实累累,但是最终还是归复其原,叶落归根,万物新生消亡均是大自然规律所致。云:“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曰凶。”归根复本为静,也叫复命,复命即生命规律的重复,复命是自然正常规律,违背这一规律则会带来凶祸;遵循这一规律才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天道,如此,则终身不会有危殆。《老子》第五十一章指出“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也说明宏观之“道”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是自然界万物生存的根本,是“万物之宗”(《老子》第四章)。

3.道、气、天、精乃天人之道的核心构成。“道”“气”“天”“精”,是道家哲学思想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词语,四个词语之间其义又相互关联,是天人之道在不同层面的展现。“道”“气”“天”“精”最早均见于《老子》。在《老子》中记载“道”77次,“气”3次,“天”93次,“精”3次。老子的“道”,构成的词语主要有:道(大道)、天之道、人之道、失道、明道、道冲、不道、无道等;老子的“气”,构成的词语有:专气、冲气、使气。老子的“天”构成的词语主要有:天、天地、天下、天道等;老子关于“精”的论述有:其中有精、其精甚真、精之至。《庄子》中记载“道”368次,“气”46次,“天”678次,“精”42次。庄子的“道”,构成的词语主要有:天道、人道、圣道、至道、道德,安道、得道、无道、学道、伤道等;庄子的“气”,构成的词语主要有:天气、地气、云气、六气、一气、纯气、阳气等;庄子的“天”,构成的词语主要有:天道、天气、玄天、天地、天理、天根、天府,垂天、遁天等;庄子的“精”构成的主要词语有:山川之精、天地之精、至道之精、六气之精、精神、至精、精微等。在《管子》中,记载“道”505次,“气”119次,“天”825次,“精”50次;管子的“道”,构成的词语主要有:天道、天之道、地之道、大道、君道、道德等;管子的“气”,构成的词语主要有:云气、气道、气渊、恶气、心气、血气等;管子的“天”,构成的词语主要有:天道、天地之道、天地精气、天之度、天气等;管子的“精”构成的主要词语有:精气、精德、精材等。

综观《老子》《庄子》《管子》之“道”“气”“天”“精”四字字义,既包涵自然规律层面,也涉及社会人文及人体健康层面。从其表述宇宙自然规律的角度来看,“道”“气”“天”“精”含义有相互关联、相通、相似及相同之处,例如,道即是天,天即是道;气亦是道,道亦是气;气即是精,精也是气;天也是气,气也是天;同时,“道”“气”“天”“精”也用以说明人道,人怎样在社会中生存才能保证身体健康。《老子》《庄子》《管子》之“道”“气”“天”“精”又各具特点。《老子》的“道”主要指宇宙自然规律及生命规律,老子的“气”主要指天地混沌之气及人身之气。《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气”“天”“精”之要义,并将其内涵紧密联系自然万物及人体并予以拓展,认为气是万物变化的根源,提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通天下一气耳”,人之生死是以气为基础的;人不宜被功名利禄及权势地位所束缚,精神活动宜处于自在的逍遥境界,“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虚无恬惔,乃合天德”。《管子》传承并发展了《老子》《庄子》“道”“气”“天”“精”之宇宙自然规律的阐释,又将“道”“气”“天”“精”与人的道德行为、人体生命紧密相结合,指出“精也者,气之精也”;管子还以精气阐释人体生命活动,认为人体生命是精气所化,外在的健康是由于内在精气充足,云:“气者,身之充也”(《管子·心术下》)。《老子》《庄子》《管子》“道”“气”“天”“精”的思想,对《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并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辩证之道

老子认为,万事万物均存在着既相辅相成又相互对立的现象及状态,任何事物都有其相对的另一面,这也是“道”之规律。

1.事物相互依存、对待的两面性。自然界任何事物的发生,均可以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分析,因为事物的一面与另一面是相互伴随的,两者是相互倚伏不可分割的客观存在,离开了另一面,这一面也就不存在了。《老子》第二章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即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紧紧伴随着的,没有“有”,何以谈“无”;没有“难”,何以谈“易”;没有“长”,何以谈“短”;没有“高”,何以谈“低”;没有“音”,何以谈“声”;没有“前”,何以谈“后”。

2.事物对待双方的转化性。老子指出事物对待的两个方面是可以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的,《老子》第四十章云:“反者道之动”,反,一指相反;一指返。即自然事物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或返归原始又复生,这是道的规律所致。

老子以人世间的美丑、善恶、福祸、正奇、善妖、重轻、静躁、贵贱、高下等为例,指出了相互对立的事物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还会相互转化。又二章云:“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第五十八章亦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第二十二章云:“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第四十二章也云:“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意为曲才能保全,枉才能伸展,低洼才能充盈,去掉旧的才有新生,少贪欲反是得,贪欲多反而迷惑。

(三)生存之道

老子研究生存之道的思路是由形而上的层面逐渐地落实到人生层面和社会层面。人既有自然属性,同时又具有社会属性,天之道落实到人则为人之道德,老子指出了人的生存行为准则,即人之道德。

1.处世之道。天之道是宇宙自然层面的规律,人之德是社会人事层面的规律。老子认为人之德也要效法天之道,宜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恬淡虚无、谦退不争、柔弱似水,则可长久;人道应顺应万物之自然,遵循事物发展趋势;人道无为不是无作为,而是因势利导,因民随俗。《老子》第二章指出天道是“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人之德则是“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人之德要效仿天之道,宜不有不争不恃。老子的清静和无为是指顺任自然而不强作妄为,要谦虚和蔼而不显露锋芒,处物宜有韧性而不是刚烈暴戾。

2.生命之道。老子认为对于财富、身份、地位、名利宜适当把握,不要过分追求,过于“盈”则不免于倾覆,若能做到适可而止则符合“道”。《老子》第九章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意为追求盈满不如放手,锋芒外露不能长久,金玉满堂则难能守住,富贵骄傲则自招殃祸,功成则身退,这才符合天之道。老子还指出圣人少私寡欲,清静无为,不追求极端和奢侈。《老子》第二十九章云:“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指出过于吝啬,终会有更大的破费;过度地储藏,必会有严重的亡失;知足则不辱,知止则不殆,欲望过多及思想负担过重则难以长久。《老子》第四十六章云:“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咎莫大于欲得;祸莫大于不知足。故知足之足,常足矣。”指出人的灾祸源于不知足,人的过失源于贪欲,国泰民安则战马用来耕种是谓有道,乱世动荡则战马征战于郊野则为无道。第六十七章指出人在社会上生存,慈、俭、谦是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处的三个基本原则,长久地持守才能长久,否则死矣。老子指出,人生活在社会当中,不追求肥美饮食,不追求华贵衣着,安居乐业,入乡随俗才能健康,《老子》第八十章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第五十章还指出人生在世,本应该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可以活得久一些,但是,由于贪得无厌,逞欲于声色肥甘,损伤了身体健康而殒命,云:“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而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第四十一章指出不同道德修养的人对“道”的认识也不同,上士听道则去践行,中士听道则半信半疑,下士听道则大笑;道,如果不被嘲笑则不是真正的道。

庄子指出“心斋”“坐忘”可长生不老;《庄子·刻意》载人之情志太过则不符合道,“养神之道”是“守神”,健康长寿必先“养神”,云:“悲乐者,德之邪;喜怒者,道之过。”“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纯素之道,惟神是守。”《管子·内业》还以精气解释人的思维神智,云:“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

二、道家天人之道为《内经》的医学自然观及生命观建基

《内经》继承并广泛地运用了道家的“道”“气”“天”“精”的思想内涵,用以揭示天地自然规律、四时气候变化规律、物候规律、人体生命规律及疾病防治规律。《内经》认为天地自然万物皆赖天道之精气所化,人体生命也是万物之一,也赖天道之精气所化,因此,研究人体生命要研究天道之精气,从天道精气角度研究人体生命的生长壮老已,这一视角亦是“天人相应”“天人合一”。也正是由于《内经》将道家道气天精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及理论引入中医学,使得中医学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建构了独特的天人医学模式及理论体系,其理论体系的整体性、科学性及实用性使中医学历经数千年依然为人类健康服务,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道、气、天、精理论体系及其医学思想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一)太虚为生化之本的医学自然观

在道家道、气、天、精为核心概念的天人之道思想影响下,《内经》首先建立了太虚为生化之本的医学自然观。

1.道、气、天、精乃自然万物之本。《内经》继承并运用了道家“道”“气”“天”“精”的内涵,将其充分地运用于天地自然及人体生命活动及疾病的阐释。

道、气、天、精四个概念可以涵摄于太虚之道,由此而创立太虚为生化之本的医学自然观。《内经》以太虚元气为自然万物化生之本。《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太虚寥廓,肇基化元,万物资始,五运终天,布气真灵,揔统坤元,九星悬朗,七曜周旋,曰阴曰阳,曰柔曰刚,幽显既位,寒暑弛张,生生化化,品物咸章。”意为太虚元气富有生机,太虚元气周而复始运行,演化为阴气和阳气,在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下,产生了九星、七曜、天地及万物。《素问·徵四失论》指出“道”是不能直观的,但它无处不在,大至天地、四海,小至万事万物,无不受其支配,云:“窈窈冥冥,孰知其道?道之大者,拟于天地,配于四海。”人体生命与自然万物一样,亦赖太虚元气所化,《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素问·金匮真言论》亦指出:“夫精者,身之本也。”在《内经》看来宇宙万物及人体生命的生化皆以太虚之道为变化的根据,太虚元气玄远多变,数不胜数。由此《内经》建立了以太虚为核心概念的医学自然观体系。

在太虚生化之本的医学自然观基础上,《内经》广泛地运用“道”揭示自然事物及人体生命的客观规律,如“天地之道”“阴阳之道”“经脉之道”“营气之道”“持脉之道”“针道”等。《内经》还认为气具有升降出入的规律,气之升降出入运动于生命体是无物不有,无时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指出了气的升降出入是所有生物均具有的基本运动方式,说明了气的升降出入对维持万物生化活动的重要性。

2.精气存在辩证及转化关系。《内经》继承并发展了道家辩证分析自然事物的思维方法,其一,《内经》指出气的运动形式有:多与少、有余与不足、厚与薄、温与凉、盛与衰等量和质方面的差别,精气与形、神之间存在辩证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其二,《内经》认为自然界万物均是气化的结果。所谓气化,是气的运动变化及运动变化的同时带来的万物化育的过程,如自然气化带来植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过程;《素问·五常政大论》所谓“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自然之气的运动变化,出现了生长化收藏现象,这均是气化所致。其三,人体生命过程是形、精、气相互转化过程,也是人体生命的气化活动过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其四,疾病变化也是从无到有、从轻至重的变化过程。《灵枢·玉版》篇指出痈疽乃“积微之所生”,痈疽是由小至大逐渐变化而成,其根本原因是人之行为“离道”。云:“夫至使身被痈疽之病,脓血之聚者,不亦离道远乎。夫痈疽之生,脓血之成也,不从天下,不从地出,积微之所生也。”其五,《内经》在道家基础上,发展出诸多辩证对立的概念,例如,虚实、寒热、标本、缓急、升降、出入、邪正、进退、逆从、新故等。其六,《内经》指出了“物极必反”自然规律及疾病规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亦云“动复则静,阳极反阴”。可见,《内经》“道”“天”“气”“精”之含义及其所联系的自然事物及人体生命现象,受到道家的“道”“天”“气”“精”整体观的影响。

(二)天地合气的医学生命观

在道家道、气、天、精概念为基础的太虚为生化之本的医学自然观指导下,《内经》进而建立了天地合气的医学生命观,成为中医理论人体科学的直接基础。

1.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内经》受道家“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合则成体,散则成始”思想影响,指出人体生命是禀承天地之气而生的,是天地阴阳交感的产物,也是自然界道气有规律变化的结果。《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该篇又指出天地万物中,人是最宝贵的,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等,均说明了人体生命的形成是天地之气和合的产物,人体是秉承天地阴阳之气而生,人之生命活动也具有与四时相应的规律。又《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讲的都是人体生命的形成及生命活动均依赖天地自然之精气,人体生命本原于自然阴阳二气,五脏功能活动系统与自然四时阴阳消长变化具有通应关系。《内经》认为大自然为人类生存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即“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素问·六节藏象论》)。

2.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中医学认为人不仅是天地合气的产物,更具有“神”的特质。“神”是道家重要命题之一,《内经》在道家“神得一以灵”(《老子》第三十九章)“形体保神”思想指导下,认为人体生命是形神合一的统一体,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

人体之神可分为正常与异常两种情况。正常之神包括:其一,健康生命是形神毕具、形神一体的。《灵枢·天年》云“何者为神……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其二,人体生命的形成是秉承父母之精血两神。《灵枢·决气》云“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其三,心主神。《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灵枢·九针论》的“心藏神”均说明了人身之神总统于心,心又分主魂神意魄志这五神当中的“神”。其四,神分属于五脏。《灵枢·本神》的“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其五,《内经》指出了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的形成过程及人由“任物”到“处物”的认知过程。

异常之神包括:其一,人体生命活动失去神之主宰,则生命活动将停止。《素问·玉版论》:“神转不回,回则不转。”《灵枢·天年》:“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其二,人的精神情志失常则耗伤五脏之精气,其病难以治愈,《灵枢·本神》云:“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䐃脱肉……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其三,人体五脏功能失调,则出现异常的精神情志表现。《灵枢·本神》云:“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其四,没有疗效的原因是“神不使”。《素问·汤液醪醴论》云:“神不使也……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弛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意为当疾病发展到形体败坏、精血耗尽时,则难有疗效,这是因病人神气已散,精神颓败,志意昏乱,对针石药物已无反应。《灵枢·本神》指出针刺疗效取决于病人的神气盛衰,若神气衰败则再高超的医疗技术也无能为力。《内经》指出调治身体,重在调神。《灵枢·本神》云:“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强调了守神、藏神对于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3. 生气通天。《内经》在道家道气天精思想指导下,指出生命本源于自然阴阳二气并与之相通应。《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天地之间,六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指出天地之气的交感及化合、阴阳五行之气的运动变化均能直接影响生命活动,人体生命活动表现出的正常及异常均与自然变化同步,如果人体生命经常违背自然阴阳五行寒暑变化规律,则邪气伤人,长此已久则会影响寿命,顺应自然规律乃寿命之本。《灵枢·五癃津液别》云:“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寒留于分肉之间,聚沫则为痛。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意为天气炎热,则气血运行加速,腠理开疏,汗大泄;天气寒冷,则气血运行迟缓,腠理固密,汗不出。《素问·生气通天论》指出顺应自然规律养生,则形神协调,肉腠闭拒,虽然有大风苛毒,也不会被邪气侵害。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自然阴阳五行四时之气变化对人体生命的影响,也说明了人体生命活动与自然之气息息相通。

4.藏气法时。《内经》在道家 “天气不合,地气郁结,六气不调,四时不节”思想指导下,指出人体生命活动及五脏之气与昼夜节律、月节律、四时节律、六气变化节律、五行五运节律密切相关。《内经》认为五藏盛衰节律、疾病节律及死亡节律皆与时序相关,人体实际就是一个钟表,脏腑经络各有盛衰的时、日、季节及年节律。因此,预防疾病宜把握时序,治疗疾病也要谨守时序节律。《素问·生气通天论》阐述了人体阳气循行的日节律,云:“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了五脏病在一日当中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变化节律。《素问·藏气法时论》指出了五脏病日节律,例如,肝病平旦减轻,下晡加重,夜半稳定。《素问·八正神明论》指出月亮上玄初生之时,气血尚虚,故不要用泻法;月圆之时,人体气血充实,故不要用补法,《素问·缪刺论》也指出要根据月亮盈亏的日数来决定针刺的次数,云:“邪客于臂掌之间……以月死生为数,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人体脉象具有春弦、夏洪、秋毛、冬石的季节节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指出了寒热季节用药食规律,即用寒凉的药,宜远离寒凉的季节;用温热的药,宜远离温热的季节。《内经》“藏气法时”的整体医学观,体现了《内经》认识人体生命规律的基本方法,提示天时宜忌不可不知,防治疾病宜顺天时,“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三、道家天人之道在《内经》医学理论体系中的运用与发展

《内经》在汲取道家以道、气、天、精为核心概念的天人之道建立了医学自然观和人体生命观,进而将道家道、气、天、精概念全面引入中医病理学、诊疗学及养生学等各个方面。道家的天人之道在中医学里获得了全面的运用和发展。

(一)百病生于气的发病观

1.百病生于气。《内经》在道家“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思想指导下,提出了“百病生于气”(《素问·举痛论》)的观点。

《内经》认为人体经脉之气在内外病因作用下,先有经脉之气的“气动”,再致血行异常,也就是说先是“气”机失常,发生“气”的病,进而影响至营血津液,发生实质疾病。《灵枢·经脉》指出了十二经脉之气被外感或内伤邪气扰动所致的“是动病”和“所生病”,如果“是动病”不愈,进而内传导致“所生病”。《灵枢·经脉》云:“饮酒者,卫气先行皮肤,先充络脉。”又“脉之卒然动者,皆邪气居之,留于本末……是以知其何脉之动也。”人体气运行失调所致病症种类繁多,有气痛、骨枯、筋绝、痿、疝气、喉痹等,也有恐惧、梦、惊等神志疾病。《内经》认为治疗疾病的根本在于调气,调气之法主要有移精变气、取气于卫、辅针导气、导引行气、微泻其气等。

2.邪气淫泆,不可胜论。人体气失调所致疾病,其在体内的发展变化是由轻至重、由浅入深、由表入里渐变的。疾病传变规律大致有六经相传、相克之序相传、相生之序相传、脏腑相传、寒热虚实相传、干支时辰相传、季节相传等;或先外感后内伤,或先内伤后外感,或外感与内伤相互纠缠,经年难愈,例如,《素问·热论》提出了外感热病的传变规律是由阳入阴,云:“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三阴三阳五藏六府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再如,五脏病的传变多以五行相克之序相传。《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出了五脏各自从己之所生之脏接受病气,再传之于己之所克之脏,病气留止于生己之母脏,死于己所不胜之脏,邪气必先传到生己所不胜的一脏则死,这就是疾病的逆传。病邪在体内的传变虽然具有上述传变规律,但是,疾病变化多端,“至于其淫泆,不可胜数”(《灵枢·百病始生》)。

(二)言一求本的诊治观

1.道在于一。《内经》基于道家道气乃自然事物变化之本的思想,强调“道在于一”。在《内经》中,“一”,指天人相应之理,指标本之道,指阴阳之道,指病机变化的关键。《内经》认为临床诊治疾病,能抓住“一”这个要领就能抓住疾病病机关键。《素问·脉要精微论》指出诊治疾病时,要“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素问·至真要大论》也云:“夫标本之道,要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天之道毕矣。”又《素问·阴阳离合论》云:“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素问·宝命全形论》也云:“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素问·玉版论要》《素问·玉机真脏论》等篇,《内经》疾病诊治之“一”犹如《老子》道生一之“一”。老子的“一”是万物生化之源,《内经》之“一”是疾病发生之源。把疾病的诊治之“道”归结为“一”,诊治疾病知其“一”,则能获桴鼓相应之效。

2.治病必求于本。《内经》在道家道气思想指导下,提出了“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治疗原则。此“本”,指阴阳,即诊治疾病时,要推求疾病的阴阳盛衰变化,认为疾病的根本无非就是人体阴阳出现了偏盛偏衰,因此,治疗疾病就是将失衡的阴阳之气调整到正常的相对平衡的状态;由于人之脏腑经络气血、表里上下内外皆有阴阳之分;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之病因也有阴阳之别,即使是外感六淫也有阴阳之异;诊法也要“察色按脉,辨别阴阳”,中药的四气五味及升降浮沉、用针的补泻之法等,皆不出阴阳之理,因此,治病的关键是抓住阴阳,即“本”。

3.补虚泻实,因时之序。《内经》受老子“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思想影响,提出了“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素问·三部九候论》)的治则;《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也指出顺应五运六气规律诊治疾病时,宜“必折其郁气,先资其化源,抑其运气,扶其不胜”;《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还指出了疾病不同阶段、病情轻重虚实及病位高低的治则,云:“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内经》受道家“审时”思想启发,还指出治病要“因时之序”,即顺应时序。另外,强调治疗疾病要把握时机,其思想也与道家思想相一致。《素问·疏五过论》云:“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素问·八正神明论》亦云:“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灵枢·卫气行》云:“谨候其时,病可与期;失时反候,百病不治”。

(三)应气守神的养生观

《内经》继承道家顺应自然之道以养生的思想,传承并发展了道家顺应自然、外防邪气及内调神气的养生思想,扩大了道家养生理论的实际运用,形成了外防内调的中医养生思想。

1.法于阴阳,和于数术。《内经》基于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提出了“法于阴阳,和于数术”的养生原则,认为调养人体生命,首先要效法自然寒暑往来的阴阳变化规律,把生命活动、生活节奏等,均调整得与自然寒暑四时昼夜节律相一致,同时,还要采取适当的吐纳、导引、健身气功、按跷等修身养性之法,使人体生命节律与自然相协调,形神共养,度百岁乃去。《灵枢·本神》也指出了智者的养生之法是顺应自然四时寒暑变化,调和情志,随遇而安,阴阳和合,才能长寿。《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了顺应四季阴阳盛衰来养生的方法,逆之则损伤真精,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素问·生气通天论》也指出圣人养生之法是顺应天地四时阴阳规律来养神与形,使阴阳协调,虽然有邪气也不能受到伤害。

2.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内经》强调对于四时邪气要及时躲避,还要顺应时令养生,此属于中医预防疾病的“外防”范畴。首先,《内经》受道家“躁胜寒,静胜热”的影响,提出“动作以避寒,隐居以避暑”(《素问·移精变气论》);《内经》认为自然界风热火湿燥寒六气异常易使人体发生疾病,是疾病发生的外因,对于异常气候,人类要积极主动地及时躲避,《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了“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顺应时令养生原则。春夏属阳,秋冬属阴,人体要顺应自然界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调整身体的阴阳之气,使人体阴阳之气与大自然阴阳之气的消长盛衰相一致,这是健康的基本保证。

3.恬淡虚无,真气从之。《内经》受道家无为以调神的思想影响,始终将“守神”作为养生防病的重要命题,《内经》指出了调神气、形神共养以预防疾病的重要性。道家养生思想将养神、调神放在养生的首位。《庄子·在宥》指出:“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内经》受其影响,也将调“守神”放在养生防病的首位,认为恬淡虚无及心无杂念才能守住真气,《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移精变气论》云:“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以及《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的春夏秋冬四时调摄精神的具体方法,都与道家的养生思想高度一致,均说明了神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内经》还强调指出养生防病要形神共调,形与神俱则享天年。《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在社会生活方面,道家提出的“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出“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意为人生存在社会当中,不论地位高低都不相互羡慕,不被贪欲邪念所诱惑,无论圣贤还是普通人,都内心淡定没有恐惧感,这与道家恬淡虚无以调神极其相似。《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与《老子》第八十章指出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基本相同。《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今时之人不然也……故半百而衰也。”与《庄子·大宗师》的“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相仿;《素问·刺法论》“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欲将入于疫室,先想青气自肝而出”健身功法,与《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不道引而寿,无不忘也,无不有也,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此天地之道,圣人之德也”的调神方法相似。

综上所述,道家的自然之道、辩证之道及生命之道,对于《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内经》理论体系的太虚之道、天人之道、生命之道、诊治之道及养生之道,其研究自然规律、研究天人相应关系、研究人体生命规律、研究疾病规律及防治规律的整体观角度及整体思维方法,不仅与道家思想相一致,而且扩大了道家思想在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及社会科学等领域的运用,道家思想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无论时代怎样变迁,只要自然规律不变,这个时空环境必定就影响人体生命活动及身体健康状况,况且《内经》中所述的数百种外感及内伤疾病,在当今时代皆可见之,因此,深入研究《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古代哲学背景,对于挖掘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参”整体观的合理内核、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传承中医学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原载于《中医药历史与文化》2022年第一辑

内容来源/中医药历史与文化微信公众平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