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中国天然气进口的四大通道吗?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通气看能源跨区域调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俄共有几条石油管道 你知道中国天然气进口的四大通道吗?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通气看能源跨区域调配

你知道中国天然气进口的四大通道吗?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通气看能源跨区域调配

2024-04-12 13: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国是世界石油生产大国,同时也是世界石油进口大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原油资源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也在节节攀升,目前对外依存度超过60%。

  

  俄乌之战,令世界很多地方产生了深刻的能源危机感。这次石油危机让我们意识到能源多元化和能源独立的重要性。

  其实长期以来,中国的石油并没有依赖于单一国家进口,石油进口渠道多样。今年我国十大石油进口国分别是俄罗斯、伊拉克、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安哥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西、挪威和美国。其中,沙特阿拉伯进口量2146.64万吨,是中国石油进口量最大的国家,占中国进口总额的8%。

  

  2021年我国石油进口量来源占比

  为了保障我国能源进口的多元化和稳定性,我国已建和在建有条原油进口通道,这其中包括了传统的海上进口通道和三大已经建成的陆地原油进口通道(中哈原油管道、中缅原油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以及正在构想中的中巴油气管道。

  

  我国油气进口通道示意图

  传统海上能源进口通道

  目前中国进口石油很大部分还是依靠海运,并且80%以上由外国船东承运。海上进口通道由中东航线、非洲航线、南美航线组成。

  

  中东航线: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印度洋→马六甲→中国南海

  

  非洲航线:①苏伊士→红海→亚丁湾→印度洋→马六甲→中国南海;②西非→好望角→印度洋→马六甲→中国南海。

  

  南美航线:巴拿马→太平洋→中国

  除了南美航线,其它的海上石油运输线路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我国依靠中东、非洲的油气贸易格局决定了马六甲海峡成为我国石油进口的“咽喉水道”。因此为了摆脱我国能源对马六甲海峡的严重依赖,国家大力建设陆上能源进口渠道。

  西北-中哈油气管道

  中哈原油管道起于哈萨克斯坦西部的阿特劳,途经阿克纠宾、肯基亚克,止于我国新疆距国境线2.2公里的阿拉山口末站。

  

  该管道是我国第一条陆路原油进口通道。该管道在新疆阿拉山口进入中国境内,之后与我国的西气东输工程相连。截止2019年底,该管道累积向我国输送原油达1.3亿吨,保证了我国能源的平稳供应。

  

  中哈石油管道的地理意义

  (1)对输出地(哈萨克斯坦等国):

  ①有利于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②开辟稳定的原油出口市场;

  ③促进哈萨克斯坦沿线的基础设施的建设;

  ④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⑤促进与中国的经济交流。

  (2)对输入地(中国):

  ①能源进口多元化,保证能源安全;

  ②开辟一条更安全的内陆石油通道,减少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③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的现状,促进经济发展;

  ④促进西部大开发,深化与中亚地区的交流合作;

  ⑤管道运输,输油线路安全,节省运输费用;

  ⑥带动我国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

  东北-中俄油气管道

  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第二大石油出口国。我国与俄罗斯陆上接壤,两国关系融洽,通过管道进口油气资源运输量大且相对安全。

  中俄油气管道分为东线、西线两条。

  

  东线工程起自泰舍特,途经斯科沃罗季诺,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兴安镇进入中国境内,止于黑龙江省大庆市林源末站,全长999公里。

  该管道是国内第一条通过大兴安岭原始森林和多年冻土区的大口径长输原油管道,项目特点如下:沿线经过多年冻土和季节冻土过度区域约500公里,存在冻涨和融沉风险;穿越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达403公里,存在春季火灾隐患;所属送原油凝点均在-10℃以下,采用常温输送方式,对周边冻土的影响较小;管道沿线地区冬季最冷月地表气温经常在-40℃以下,积雪时间长达5个月,社会依托条件差;沿线经过多个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种类1200余种,生态环境脆弱。

  

  西线工程从我国新疆北部入境,之后再与西气东输工程相连(上图)。

  西南-中缅油气管道

  

  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可以使原油运输不经过马六甲海峡,从西南地区输送到中国。

  

  对于中国而言,中缅油气管道是保障中国能源安全的关键渠道。中国的大部分外国能源供应都来自中东、非洲等政治不稳定地区,且必须经过狭窄的海峡和竞争激烈的水路才能到达中国。 确保安全、有保证地获得进口能源对中国的持续发展和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在中缅油气管道修建之前,中国约有五分之四的进口原油必须途经马六甲海峡。而中缅油气管道的最大优势之一,在于可以将来自中东地区的原油避开马六甲海峡,从缅甸经陆路直接输送到中国,使得中国能够拥有原油供应的多重安全保障。

  中巴油气管道

  瓜达尔港位于巴基斯坦的南部沿海,该港口由中国援建,其运营权已于2013年2月18日移交中国企业。2016年11月13日,巴基斯坦中资港口瓜达尔港正式开航。

  

  瓜达尔港南临印度洋(阿拉伯海),距离全球石油供应的主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仅400公里。

  

  有了瓜达尔港,中国通往中东这个能源根据地的运输航线,可完全不绕道马六甲海峡,直接从瓜达尔港上岸通过管道进入喀什。 与现有线路相比,中国石油的运输线路将缩短85%,大大提高了物流运输的效率。这个港口和中东的其他几个港口一起,构成了我国在海外的能源生命线,极大地保障了我国能源的安全。

  该工程目前还未开工建设,只是处在一个构想阶段,期待未来它能为我国再添一能源安全大通道。

  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措施:

  (1)“开源”角度:

  ①加强国内能源勘探,提高国内能源产量;

  ②大力开发新能源,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③开辟多源、稳定的国际能源供应市场,确保能源运输通道畅通;

  (2)“节流”角度:

  ④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能源利用率;

  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能耗产业(特别是东部能源紧缺地区);

  ⑥低碳出行,提倡适度消费;

  (3)其他:

  ⑦实施产业转移或能源跨区域调配;(北煤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⑧加强国家石油战略储备,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

  课程标准:

  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2.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我国首条跨国输气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

  

  中亚天然气管道天然气主要气源来自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2017年又开拓了哈萨克斯坦气源。

  目前,每年从中亚国家输送到国内的天然气,约占我国同期消费总量的15%以上。

  中亚天然气管道西起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穿越乌兹别克斯坦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南部,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入境。

  目前实现ABC三线并行,入境后通过霍尔果斯压气站与西气东输二、三线管道相连,全长1833千米,总设计输气能力为每年600亿立方米。

  西部管道霍尔果斯压气首站是中亚天然气进入国内的第一站,也是西气东输管网首站。

  来自中亚的天然气从霍尔果斯一路向东,途经湖南、湖北,直达上海,成为人民群众灶台上的火苗,为管道沿线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5亿多人口送去了清洁能源。

  中缅油气管道:“一带一路”倡议下先导性和示范性的项目

  

  中缅油气管道是近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油)在缅甸建设的跨境重大能源和工业项目,是缅甸境内重要的能源动脉和基础设施。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中缅天然气管道为缅甸浅海地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开拓了广阔的消费市场。

  项目于2010年6月正式开工建设,包括原油管道项目和天然气管道项目,其中天然气管道于2013年投产运行,原油管道在2017年正式投产运行。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缅天然气管道安全已平稳运行2260天,累计向中国输气246.561亿立方米,为缅甸下载天然气40.788亿立方米;

  中缅原油管道已安全平稳运行1177天,马德岛港靠泊大型油轮104艘,累计接卸原油2613.25万吨,向中国输油2571.11万吨。

  作为中石油“走出去”的重点项目,中缅油气管道也通过十年深耕缅甸,把项目打造成了切实造福两国人民的友谊金桥,成为了中缅“一带一路”倡议下先导性和示范性的项目。

  中缅油气管道对于缅甸的经济效益,包括税收、投资分红、路权费、过境费和培训基金以及社会援助资金等。

  截至2019年12月,中缅油气管道项目一共为缅甸社会贡献近5亿美元,其中包括税收、路权费、缅甸员工薪水、股东分红等。

  项目建设期与200多家本土企业合作,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就业,有相当一部分是安全生产、运营管理等关键岗位。

  目前天然气管道的分输为管道沿线提供了充足的清洁能源,主要是用于发电和工业生产,使得过去很多没有电的地区24小时通电,为这些地区下一步的发展比如建设工业园等提供必要保障。

  另外,管道对于缅甸石油化工技术及工业水平,缅甸国内工业及能源行业的发展也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两国合作潜力大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北起黑龙江省黑河市,途径9个省、市、自治区,南至上海,管道全长5111千米,其中新建管道3371千米,利用在役管道1740千米,是继中亚管道、中缅管道后,向中国供气的第三条跨国境天然气长输管道。

  全线分黑河—长岭、长岭—永清、永清—上海的北、中、南三段核准和建设。

  北段已于2019年12月2日在中俄两国领导人见证下正式投产通气,一年内将引进50亿方天然气,以后逐渐增至380亿方/年的输气量,供气年限达30年。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是中俄两国领导人高度重视和推动下,加强全面能源合作伙伴关系、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又一重要成果,是构建我国四大能源运输通道的重大工程,是我国首条建设的1422毫米超大口径、X80高钢级、12兆帕高压力等级的第三代天然气管道标志性工程。

  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增长强劲,俄罗斯的能源资源十分丰富,是世界主要的能源出口国,2018年俄天然气出口量达到2250亿立方米。中俄双方的能源合作,不仅有利于解决中国的能源需求,也有利于推动俄罗斯经济发展。

  引进中俄东线天然气对提升我国清洁能源供应量,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节能减排,改善大气环境,治理空气雾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经济科持续发展,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每年引进380亿立方米清洁优质的天然气。

  与燃煤相比,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378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量46万吨、减少粉尘排放量84万吨,将有效缓解东北地区天然气短缺局面,改善京津冀地区空气状况,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结构调整。

  海上通道:LNG(液化天然气)来源国越来越多

  LNG(液化天然气)进口量在中国天然气进口总量中的占比逐年增加。

  进口LNG必须由海路运输,并且需要专业的运输船。从2017年开始,LNG进口量超过进口管道气进口量。2018年,LNG进口量占到天然气进口总量的59%。

  除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与澳大利亚、卡塔尔、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签订了长协确保执行之外,中国贸易商在LNG现货市场的采购也比较积极。

  2018年中国天然气进口来源国共有26个,比2016年增加了10个。

  得益于页岩气的大开发,2019年美国天然气出口暴涨。国际能源署表示,美国要想成为全球最大天然气出口国的关键之点在于中国市场。

  背景材料

  据央视报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于12月2日正式投产通气,完全建成之后,每年可向我国提供38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以有效缓解东北地区、京津冀、长三角等地区的天然气紧张局面。

  第一年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将引进50亿立方米天然气,以后逐渐增至380亿立方米/年的输气量,相当于2018年我国全年用气量的七分之一。每年因此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64亿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万吨,有效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这条总价超4000亿美元的管道工程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到中国长三角,穿越地球上最荒凉的地带,长逾8000公里,居全球之最。媒体认为,具有战略机遇的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通气后,将”大资源”引向“大市场”,或改变全球能源格局。

  热点解读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通气后,将”大资源”引向“大市场”,或改变全球能源格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通气备受世界关注,必将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或将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热点,考题主要考查中俄天然气管道沿线的地理环境、管道运输的特点、管道建设的区位因素分析、中俄天然气领域合作对两国发展的意义、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能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考点链接

  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1、管道运输的特点

  优点:

  (1)运量大(2)占地少(3)建设周期短、费用低(4)连续性强(5)运输周期短、效率高、成本低(6)安全易管理,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可自动控制

  缺点:灵活性差固定投资大专用型强专营性强

  2、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

  (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3)安全系数高。

  (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3、中俄天然气领域合作对两国发展的意义:

  对俄罗斯:

  促进俄罗斯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经济发展;

  促进俄罗斯基础设施的建设;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

  对中国:

  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利于我国实现天然气进口地区多元化,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利于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地区大气污染状况;

  促进沿线基础设施的建设;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促进工业化、城市化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对两国:

  利于扩大双边贸易,增进友谊;

  加强经济、文化交流与联系,实现合作共赢。

  二、能源调配相关考点

  4、能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自然资源区域分布不均;

  自然资源在区域之间不具有流动性;

  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5、我国西气东输对东西部发展的意义

  对东部:①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②发挥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的发展,以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③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对西部:将西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将推动中西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并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在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可减少农民对薪柴的需求,从而缓解因植被破坏而带来的环境压力。

  6、西电东送工程的意义

  对于西部地区: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具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旅游等综合效益。

  对于东部地区:增加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能源供应,缓解能源紧张局面,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减轻能源运输对铁路的压力。

  7、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的影响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经济效益:可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地区分别考虑。输出地输出资源可获得经济收入,并且可发展相关产业,完善基础设施,获得经济效益;输入地可获取资源,解决资源短缺问题,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也可获得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输出地可发展相关产业,增加就业机会;输入地经济发展加速。两地区协调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社会稳定。

  生态效益:对沿途地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应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8、大量使用煤炭作为能源会带来哪些问题?

  (1)可吸入颗粒物增多

  (2)酸雨范围增大

  (3)煤炭的堆放、燃烧的废渣都会造成环境污染

  (4)北煤南运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带来了压力

  综合自祁连山地理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