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成长共同体”式教研,助力教师内生发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个人成长分享主题可以分享什么 构建“成长共同体”式教研,助力教师内生发展

构建“成长共同体”式教研,助力教师内生发展

2024-05-18 15: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2:“成长共同体”式的教研建构图

一、学科成长共同体——让教学变成协同研究

“观察—描述—反思—改进”,构造常规教研新范式。基于此,开放课堂已然建成。“课例分层设计,分科领航研讨”、“人人有出课,课课有评价”、“推门听课,共享评课”……常态化的开放课堂形成了“听课即研究,听课即反思,听课即成长”的文化。

聚焦“教学评一致性”,打造绿色课堂新生态。初中部的复习课、试卷讲评课、大单元设计;小学部的绘本阅读课、整本书阅读指导课、读书交流课等形成模式。

“学段—学科层级联动”,促进学科教研新融合。贯通教研立足“衔接什么”“如何衔接”的问题;校际联动教研形成线上线下,课程同备、资源共享的集团研修模式;跨学科教研从“学科知识”、“社会资源”、“学生评价”三个方向进行探索。例如:“桥梁主题统整课程”将数学、物理、美术等融会贯通,全方位展现了学科联动。

二、项目成长共同体——让教研变成分享研究

(一)创建高水平系列化教研体系

项目成长共同体强调分享与研究,把老师们推向研究的场域。包括党员研修项目组、青年教师研修会、班主任工作室、课程研究中心、名师工作室和专项项目组(活动型和研究型)。

以名师工作室为例,他们以“共建好课堂”为研修主题。坚持“阅读积累—专家培训—课例观摩—反思改进”的学习路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反思与提升相结合的原则,依托教育部、自治区教育科研课题,研精覃思,自我奋励,自觉成长。对于名师工作室成员而言,他们传递着的“励学力行,和合共进”的文化精神,正在引导每一位教师找准方向,发挥优势,突破障碍,超越自我。

(二)创新高效率多元化教研形式

1.0版事务性会议,形式单调,难以引起教师的共鸣。

2.0版分享式会议。教师变被动开会为主动“开会”。“小故事、小案例、小策略”分享会,使人人都是研究者;以备课组分享的方式开展年终总结大会,使人人都是总结者,取代校长的一言堂。

3.0版高阶共建会议。从会议内容、会议形式和会议组织者三方面再创新。以“小故事、小案例、小策略”分享会为例,由自拟分享主题、自我挖掘研究成果变为定主题式的深度思考,分享即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会议、“世界咖啡屋”主题推介会、无领导小组讨论、名师面对面、“制度听证会”,共建即研究;会议组织者转移至项目组,更将创新会议形式。

三、多元评价体系化——让教研走向深度研究

评价筑牢教研发展。评价体系包括:业绩评价、学术成长积分评价和学生“悄悄话”评教。分别以团队评价和个人发展性评价为导向。团队评价使作为成长共同体的老师们,彼此开诚布公,体验和享受教学乐趣和职业幸福,彰显了评价推动教研的力量。个人发展性评价,专注于老师的个人成长轨迹,避免教师之间的比较,使教师始终处在融洽的氛围当中。学校为每位教师勾画一幅反思教育教学的“雷达图”,让教师充分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成长共同体”中成员们的相互督促、改进、借鉴,推动团队走向更深、更美好的教研氛围。该评价体系差异化的评价,以评促进、关注过程、倡导协作,有助于不同教师群体之间互学互助、相互促进、共同提升。

图3 教师评价雷达图

教研浸润学校文化。文化是一所学校的魂,看似柔软,但却能深入而持久地影响一个人、一个团队。教师团队的教学素养和研究能力既是学校文化整体的组成部分,也是一所学校文化的延伸。“成长共同体”式的教研氛围,延伸学校文化的内涵。一是让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规划者、制度的设计者、重要工作的共议者。二是项目管理。以团队合作的样态推动教师专业发展;三是团队评价,赋予学科组评价权,给教师提供一定的安全感。

我校注重激发教师热衷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校长会亲自为教师上一堂心理健康辅导课,为行政与教师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始终用自己的热情与智慧、精力与时间关注课改、倾情投入;深入课堂、听课评课,与教师进行平等的专业对话,了解教师的需求。这在极大程度上调动了教师教研的热情,使教学研究在学校蔚然成风。成长共同体式的教研模式中,我校教师之间的平等合作、交流分享不同寻常。老师们即时研讨,不拘泥于人员多少,不拘泥于时间地点,各抒己见。教师教研的主动意识增强,形成“无需提醒的自觉”,进而营造成长共同体式的教研氛围。

“成长共同体”式的教研,争取让老师们亲如一家,在彼此的欣赏和信任里,拥有了归属感、价值感,也有了对这所学校的亲切感。一所学校,因为拥有这样乐于研究、彼此助力的教师团队,充满了别样的魅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